贵阳市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3-11-03 17:02胡庭坤
南方农业·上旬 2023年8期
关键词:产业发展现状对策

胡庭坤

摘 要 近年来,贵阳市高度重视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促进林下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将林下中药材作为发展林下经济、促农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当前,初步形成了“息烽-修文-清镇林下中药材种植带”和“开阳-乌当林下中药材种植带”,全市现有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601 hm2,其中乌当区、观山湖区、清镇市和开阳县分别有225.33、168、117.33和90.67 hm2。但因林下资源相对较少、产业发展起步较晚等原因,当前贵阳市林下中药材发展仍存在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化水平不高、种植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发展要素不健全等问题。为此提出突出市场导向、加大科技投入、深化改革创新、加强要素保障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对策;贵州省贵阳市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5.049

随着中药材种植基地的不断发展,中药材高产低质、农残及重金属超标、连作障碍、与粮争地、供需失衡等问题越显突出。利用的林下资源开展生态种植、仿野生种植等发展林下中药材产业是提升药材品质的重要途径,让中药材回归山野林中,不仅缓解了因中药材连作障碍导致的土地资源匮乏矛盾,还能有效解决耕地“非粮化”问题[1]。近年来,贵州省贵阳市立足资源和生态优势,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坚持“绿色化、生态化、优质化、品牌化”发展路径,积极推进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将林下中药材作为发展林下经济、促农增收、实施乡村振兴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

1  现状

1.1  种植情况

2022年下半年贵阳市中药材产业专班对全市林下中药材发展情况开展了调研。据统计,全市现有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601 hm2,其中乌当区225.33 hm2、观山湖区168 hm2、清镇市117.33 hm2、开阳县90.67 hm2;经营主体共26家,主要品种有黄精、天麻、天门冬、铁皮石斛、白及、灵芝等,其中:乌当区以铁皮石斛、天麻、灵芝等为主,清镇市以天麻、白及黄精为主,开阳县以黄精、天门冬、黄连为主,观山湖区以灵芝、天麻、铁皮石斛为主[2]。贵阳林下中药材种植主要有以下特点:从种植规模来看,规模小、零散、产业化程度低;从发展主体来看,经营主体带动力度较弱,以个体、村级合作社和少数制药公司为主,省市级龙头企业较少;从种植品种来看,品种杂乱、新品试验少、市场竞争力弱的情况比较明显;从林地性质来看,大型国有林场较少,以个体山林及部分集体林地为主。

1.2  发展思路

为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促进农民稳定就业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于2021年7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贯彻落实好《意见》精神,贵阳市同步印发了《贵阳市贵安新区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提出,以发展林下经济为突破口,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到2025年,林下经济利用森林面积达13.33万hm2以上,林业一产产值年增速达7%以上,林业产业全口径综合产值达680亿元以上。《方案》将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作为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为今后一段时期贵阳市林下中药材发展提出了总遵循。方案明确:到2025年累计打造林下种植中药材示范基地10个,编制林下中药材重点品种种植规范5个,森林资源利用面积666.67 hm2以上。同时,为进一步推進贵阳市林下经济发展,做到有目标、有计划发展,2022年11月贵阳市又出台了《贵阳贵安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2022—2030年)》,对林下中药材产业进行了具体布局和规划。提出:以林下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及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为主要发展模式,以开阳县、息烽县、修文县、清镇市为重点区域,以天麻、黄精、黄连、茯苓等为主要品类,着力打造“息烽-修文-清镇林下中药材种植带”和“开阳-乌当林下中药材种植带”。到2025年,全市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 666.67 hm2,产值3.15亿元以上。到2030年,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4 666.67 hm2左右,实现产值4.40亿元以上。

1.3  政策支撑

为有力推进贵阳市林下经济发展,贵阳市出台了切实有力的政策作支撑。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贵阳市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林下经济发展重大事项,其中林下中药材、林下食用菌、林下养殖等分别由各市级相关部门牵头实施,加强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2)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如《贵阳贵安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的,市、县(市、区)财政资金在部门预算安排上,向支持林下经济全产业链发展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倾斜;支持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单位利用国家储备林40%以内贷款资金实施林下经济项目;将林下经济产业贷款担保纳入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中省级农担公司服务范围,引导市场主体对林权抵押贷款进行担保等财政支持政策。3)印发了《贵阳贵安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二十条措施》等政策性利好文件,其中二十条之一“支持国家储备林经营主体发展林下经济,实现以短养长”,该政策为林下中药材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用地政策支撑。

2  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布局有待优化

因全市林下资源相对较少,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指导性的《贵阳贵安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2022—2030年)》刚印发不久,当前所辖区(市、县)产业定位、空间布局、规模化发展、试点示范推广等各项工作也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品种单一、产品同质化比较明显,有待进一步规范。如目前全市有一定规模的林下中药材仅有开阳县的林下黄精、林下天门冬共计约130 hm2,观山湖区的林下天麻种植约170 hm2,以及清镇市的林下铁皮石斛种植约20 hm2。同时,产业基地“零散小”的现象也比较突出,有待进一步规范。

2.2  产业化水平有待提升

基地规模方面,当前贵阳市66.67 hm2以上林下中药材基地仅2个,规模效应还不突出;产业融合方面,当前多数基地种植产品仅以简单烘干、切片、磨粉的原材料及初级产品为主,缺乏精深加工能力,产品附加值较低。经营主体方面,以个体、大户小、专业合作社、微企业为主,整体实力偏弱,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大产业项目的引领带动。品牌建设方面,贵阳市道地中药材品种认定品种不多,经批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企业也较少,助推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明显。

2.3  种植水平有待提升

贵阳市林下中药材种植仍以散户、一般大户及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但当前年轻力壮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的多为老弱妇幼,劳力缺乏现象比较突出。同时,种植大户、合作社大多没有专门的技术团队,在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专业田间管理等方面就出现瓶颈,从而导致整体种植水平偏低、基地效益不明显的情况较多。全市林下经济小而散、管理水平不高、整体效益低的特点比较突出,有待进一步提升。

2.4  产业发展支撑要素有待加强

基础设施方面,贵阳市发展林下中药材产业基地地段多数较为偏远,水、电、路、讯、经营管理用房等基础设施较为滞后。资金方面,资金补助支撑较弱,虽已出台一些支持政策,但尚未设立具体林业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企业融资、贷款难。用地方面,虽然省级层面已提出资源管理、土地流转、配套用地等相关政策支撑,但在国土空间规划过渡时期、双碳背景下,仍需林业、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等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细化各项配套政策。

3  对策建议

随着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的持续、稳步推进,近些年贵阳市中药材产业,特别是林下中药材发展方面迎来了发展黄金期,主要得益于各类政策、意见、方案等有力保障。同时,在产业发展方面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针对当前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及建议。

3.1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林下中药材产业是贵阳市林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层面相继出台了《“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等文件,贵州省、贵阳市也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贵阳市贵安新区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贵阳贵安2023年林下红托竹荪种植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从多层面及专业角度提出了林下中药材发展目标和方向,为推动林下中药材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撑。市级各涉农、涉林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和产业调度,使市、县、乡各级农技干部真正认识林下种植中药材产业发展前景,将政策向广大农户进行宣传、解读和服务好,促进林药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创建高产优质高效林下中药材示范基地,促进农户增收。运用公众号、抖音等平台,积极组织开展优质林下中药材产品推介活动,真正体现林下仿野生种植优质中药材产品价值,进一步提升林药模式和林下药材产品影响力。

3.2  突出市场导向

1)择优发展涉林精深加工业。促进林下中药材产业强链补链,结合贵阳市大健康医药产业,培育康养产品制造业,结合贵阳市大健康医药产业,大力支持康养产品制造企业发展,依托贵州同济堂药业、神奇制药、威门药业、汉方制药等本土制药企业,加快中药饮品饮片、保健品、化妆护肤品等医养结合产品研发生产,进一步彰显“黔地无闲草,遍地皆灵药”的美誉。2)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坚持“内育”和“外引”相结合,一方面要加强培育本土林下中药材龙头企业,引导支持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及农民等不同市场主体采用不同形式参与林下中药材产业基地建设;另一方面要积极招引理念先进、实力强的林下经济相关优强企业到贵阳市投资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3)推进特色品牌建设。以林下主要种植的天麻、黄精、铁皮石斛等重点品种积极申报国家森林生态标志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积极引导符合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要求的企业申请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打造贵阳市知名特色区域品牌和中国驰名商标。加大道地中药材、药食同源品种林下种植及品种开发和保护力度,积极争取2~3个品种进入下一批全国道地药材名录。

3.3  加大科技投入

市、县两级政府及有关行业部门要提高对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设立项目专项,适时出台一些惠民惠企政策。加大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力度,促进产学研向“深度融合”转变,科技部门要设立一批重大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开展以林下天麻、铁皮石斛、黄精、白及等重点品种的选育与应用研究;适产、优质和高效的种植模式、生产技术及区域布局研究;地方特色品种资源的引种驯化研究;种子种苗节本增效繁育技术、标准化种植技术的研究;地方特色品种的物质基础、功效安全性以及质量标准等研究[2]。同时,加大与相关科研院所合作力度,开展林下中药材种植、新品种研发及资源利用相关研究。

3.4  構建林药标准体系

加快制定和完善林药标准体系,从基地选址、规范化种植、产地加工各个环节严格把控农药、肥料、激素等的使用,强化对林下药材种植、管护、采收、加工各环节的监管力度。中药管理、农业农村、林业等部门要加强对林下中药材产品地理标志、道地产品等标志认定的组织和指导。因地制宜地制订林下中药材产品发展规划和指导意见,做好现有林下中药材资源的调研、统计和保护,对一些区域品牌、道地产品进行持续打造、包装、升级。林业和农业综合执法部门,要加大林地资源利用的监管和行业指导力度,将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纳入地方林业和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加强林地承包经营权管理,确保林药种植符合森林发展规划,适应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发展[3]。

3.5  深化改革创新

政府部门要在林地利用方面进一步探索一些创新政策,解决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用地审批受限等一些瓶颈问题。鼓励利用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林相改造等方式,建设林下经济基地。适度利用自然保护地核心区以外的天然林发展生态旅游。科学调整抚育间伐强度,优先安排采伐指标,依法简化采伐审批手续。推进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进一步放活集体林地经营权,鼓励社会资本流转林地经营权发展林下经济。鼓励通过土地流转及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合法流转集体所有荒山、荒丘、荒地等未利用地经营权。允许通过租赁等方式有偿使用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用于建设林下中药材产业基地[4]。

3.6  加强要素保障

1)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整合部门力量,形成合力,加大林下经济产业道路、灌溉、电力、通讯、仓储、环卫、休憩、停车等基础设施投入与建设。2)强化金融支持。设立林业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创新实用性林权贷款模式,探索林下经济产品进入政策性保险险种,扩大产业种植、精深加工企业融资增信、抵押品范围及贷款比重,着力缓解融资难问题[5-6]。3)缓解产业发展用地制约。林业、规划、住建等职能部门要着力优化林下经济发展的用地保障政策,积极盘活乡村存量用地资源,探索林地复合利用方式,探索实施贵阳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出台贵阳市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管理办法,解决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林旅融合等产业用地需求。

参考文献:

[1]  云南省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林下中药材有机种植关键技术[J].云南科技管理,2022,35(5):83.

[2]  杨民.贵阳市林下中药材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耕作与栽培,2022,42(5):143-144.

[3]  屠永清,韩栋,王义伟,等.诸城市林下中药材发展分析与建议[J].现代园艺,2022,45(10):20-22.

[4]  杨成文.山区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J].农业工程技术,2016,36(26):73-74.

[5]  黎锦云,张有光.融水县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广东蚕业,2022,56(3):34-36.

[6] 潘助林.祁门县林下中药材种植现状及对策[J].安徽林业科技,2021,47(3):62-64.

(责任编辑:丁志祥)

猜你喜欢
产业发展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