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民带你逛乡村

2023-11-03 11:47胡琳,金竹
中学生天地(A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梅林村子村民

历史的车轮驶入乡村,在大地上播下了希望的种子。2002年底,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梅林村考察。面对规划有序的乡村,目睹村民脸上的笑容,习近平提出要“建设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叫得响的小康示范村镇”——这便是“千万工程”梦开始的地方。

转眼过去20 年,宏大的蓝图徐徐展开,五彩缤纷的图景逐渐显现。如今的梅林村,原野青青、洋房齐整,一派安居乐业的富庶模样。就读于萧山区党山镇初级中学的本地小村民倪欣雨、赵慧怡、盛嘉瑜当起小导游,为“中天考察团”介绍村子里的方方面面。

小村民倪欣雨

Q:你们听大人们说起过梅林村的故事吗?

村民小赵:我爷爷有时候会说“其实我们村里也是来过大人物的”。习近平总书记曾去村民魏来法家做客,从客厅里往外望,看到咱们村的小楼房这么清爽整洁,就希望其他村子也向我们看齐。就这样,梅林村成了“千万工程”的缘起地。如今,统一规划的新农村比比皆是,但20 年前就像我们梅林这样漂亮气派的农村可不多见!

村民小倪:我的家乡是典型的鱼米之乡,从小餐桌上就少不了鱼虾,我最爱吃父亲从水田里抓的甲鱼和黄鳝。村里重视农业,现在还有大片大片的稻田!除此之外,我们村的工业发展也很领先,包装印刷、化纤纺织、厨卫洁具等产业都是我们村的强项。

Q:你们都是梅林村长大的孩子,聊聊从小到大村里变化最显著的地方吧。

村民小盛:村子在基础设施方面变化挺大的。村里几年前开放了一个24小时书房。你可以刷自己的市民卡进去,那里气温适宜,宽敞明亮,和家里相比有更好的学习氛围。我闲着没事,比如寒暑假期间,就会考虑去那里自习、写作业、看书之类。里面书的种类很多,绘本、小说、经典名著都有。不想费眼睛的话,书房里还有智能听读机,点点屏幕就能听有声读物。

村民小赵:我印象中变化最大的是公园,以前公园跟老年生活中心在一块儿,光秃秃的没啥可玩的。如今小孩子们玩的东西变多了,滑梯、跷跷板、健身器材之类的都有,我小时候可没有这些。我小侄子每天都要来这里玩,爷爷奶奶饭后也可以到公园散步或者跳广场舞。务农之外,村民们也有更多事情可以做了。

村民小倪:医疗站让我觉得生活更加方便了。我奶奶以前每个月都要去医院,一个人坐公交也挺麻烦的,现在只要去村里的医疗站就可以直接配药。针对老年人普遍的慢性病,例如高血压、高血糖等,村里会统一发放对应的医疗测量设备,爷爷奶奶每天都可以自己测血压、血糖,很方便!测好后的数据会传送到智慧医疗站的大屏上,医生们每天都会关注大屏上的数据,假如哪个老人两三天没有检查,或者血压、血糖数值不正常,医疗站的工作人员就会打电话过来提醒。

Q:梅林村的环境和市区相比有什么特点?这些年,村里的风景或环境有改善吗?

村民小盛:村里和市区的环境看起来完全不一样,但我觉得在村子里比在城里居住还舒服呢!因为这里绿树成荫,空气清新,而且这些年设施更完善了,生活越来越方便。

村民小赵:两年前,村里把家家户户的高围墙拆了,统一规划庭院,说要“降高透绿”,让院子更漂亮、外观更整洁。那时我周末放学回家,惊喜地发现房子外多了一道矮矮的围墙,家附近的围墙也都变成了简洁大方的款式,比之前参差不齐的样子好多了!

村民小倪:我之前听父母说,对于“降围墙”这件事情,一开始村里是有人不同意的,但是村干部一家一家上门做思想工作,并按照具体情况制订不同的整改方案。大家其实都明白这件事对自己好,也对整个村子有利,所以最后村里每家每户的围墙都顺利完成改造,整个村子焕然一新。

Q:听说村子里有很多智能化、数字化设备,你们发现并使用过吗?你们想象中的智能未来乡村是怎样的?如果你是村支书,未来会在哪些方面继续改造村子呢?

村民小赵:村里这类设备特别多,有智慧跑道、智能路灯杆、智能公交车站……我比较熟悉的是智慧跑道,放假时,我就是在智慧跑道上面练800 米跑步的。相比普通跑道,智慧跑道边的路灯是一路跑过去,一路亮起来的,更加节能也更加方便!而且,村民在手机上登录账号后,可以实时看到自己消耗的热量,很新奇,跑步时也不用带手机之类的应用设备了。如果让我来设计的话,我希望未来可以在村里增加智能公交站牌,实时显示公交车到站时间,就像城市里的地铁一样。

村民小倪:有没有可能在村里办一个村民餐厅?因为年轻人现在都不怎么做饭,外卖也吃腻了。如果有一个餐厅的话,咱们在村子里也能吃饭聚餐,最好村里还可以开家奶茶店!我还希望可以发明智能医生面对面问诊的应用。有些老年人得一些小毛病时会特别焦虑,但实际上可能只是感冒。倘若有智能医生为我们在线看病,在家输入症状就能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然后可以直接去村里的医疗站配药,不用跑去大医院检查,那样就会更方便。

Q:你们是怎么定义和理解“新农村”这个词的?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你们觉得自己和城镇的孩子有不一样的地方吗?

村民小盛:说到农村,以前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一个“土”字,但我认为新农村“一点都不土”,它更加新潮,赶上了潮流,更加数字化、科技化。不仅基础设施新潮,农村人的思想也要新。如今,家里长辈的思想都不土了,他们会用智能手机,会追剧,聊明星八卦,看社会新闻,观念也开明,这让我摆脱了以前那种刻板的认知。附近高中里,城乡学生的比例大约五五开,这说明教育资源是差不多的,很公平。

整理:胡 琳 金 竹

村民小赵:新农村在我眼中就是“一切都变新了”。我爷爷是1941 年出生的,小时候坐在屋里还见过解放军经过村子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爷爷一直在种地,他当生产小组组长时,种好了蘑菇,得趁新鲜骑着自行车把蘑菇运到杭州城里卖。那时候,钱塘江还没有那么多桥梁和过江隧道,他要到江边换船上路。2013 年,我们家造了自建房,家里的装潢设计都是簇新的。爷爷能享福了,父母也不用务农了,都在村里的合办企业上班。我现在上学还会偶尔把爷爷种的土黄瓜带给同学们吃,有的同学也会把长辈种的东西、家乡的特产带来分享。但有意思的是,当时有的同学不知道我手上拿的是土黄瓜!可能这也算一点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的区别吧,因为不说明的话很难分辨出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感觉“农村”“乡镇”这种概念已经弱化了。

村民小倪:我不觉得自己和城市里的孩子有什么区别,因为新农村也有很好的环境,日常生活的设施都是相当完善的。村子里还有电影院,之前村干部在公园组织过露天观影活动,放过《功夫熊猫》《夺冠》之类的片子,很受村民的欢迎。

千万工程

“千万工程” 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03 年6 月,习近平同志做出了实施“千万工程”的重大决策:从全省选择1 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 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应运而生。20年来,“千万工程”先后经历了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深化提升、转型升级4 个阶段,经历了从温饱型生存需求向小康型发展和共富型发展需求的演变,实现了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向“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向“千村未来、万村共富”的迭代升级。“千万工程”不仅是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改善的乡村建设工程,而且是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和共富工程,是乡村振兴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性、枢纽性工程。

猜你喜欢
梅林村子村民
这个村子不简单 人均收入十万元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如果一头牛回到村子——《走进画里的牛》创作谈
吃梅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望娘滩
像妈妈一样
像爸爸一样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