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瑞
(西安文理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
乡村民宿是乡村旅游的重要业态,是带动乡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宝鸡太白县生态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年平均气温7.7 ℃,夏季平均气温19.0 ℃,是全球同纬度生态保护最为完好的地区之一,被誉为秦岭深处的“雪域慢城”“中国达沃斯”,近年来,太白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将景区景点、现代农业、民俗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为发展休闲康养度假旅游和特色民宿旅游奠定了基础。笔者选择宝鸡太白县鹦鸽镇柴胡山村、桃川镇杜家庄、咀头镇塘口村、太白县城、咀头镇下白云村、黄柏塬镇黄柏塬村民宿作为重点研究区域,对该地区民宿的分布、环境设施,民宿业主的经营状况及民宿旅游者体验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了解当地民宿旅游发展现状,探索乡村民宿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
乡村民宿是指利用农村依法建造的宅基地农民房屋、村集体用房、闲置农房、闲置集体建设用地等资源,依托当地自然人文景观、生态环境和农村生产生活特色,基于合理的设计、修缮和改造,既保持乡村传统风貌,体现当地生活特色,又能以旅游经营的方式,为旅游者休闲度假、体验当地风俗文化提供住宿、餐饮、农副产品展销等服务的小型住宿设施[1]。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国内学者就乡村民宿业存在的困境和发展路径展开讨论,苏坤[2]研究指出,当下乡村民宿面临着同质化竞争加剧、乡土文化式微、精英垄断和资本排斥、政策制度滞后、运营模式粗放等困境。陶维荣等[3]研究认为,目前湖南乡村低端民宿成消费主流、开发模式以“点状”开发为主及盲目跟风现象突出。而作为国内“洋家乐”民宿经济发源地的浙江德清,则出现生态环境被破坏,农旅融合度不高,乡村性丧失等问题[4-5]。围绕这些问题,学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以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推进乡村民宿建设,实施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协调好各方利益主体间关系[2],加强乡土资源的保护传承[3],构建和谐生态环境,促进农旅深度融合,创新文化内涵设计等措施,积极推进县域乡村民宿产业健康持续发展[6-8]。
太白县位于陕西省西部,宝鸡市东南,北距宝鸡市区64 km,东距西安市区180 km,因境内秦岭主峰太白山而得名,周边分别与眉县、岐山、陈仓、渭滨、凤县、周至、佛坪、洋县、留坝等县区接壤。辖嘴头、鹦鸽、桃川、靖口、黄柏塬、太白河、王家垵7个镇44个行政村2个居民社区。太白县境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关中、陕南文化交汇融合,既有蜀南水乡之秀美,又有北国山川之雄壮,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民宿旅游条件优越。
2.1 区位优势明显,生态资源丰富太白县为川陕之要冲,西安通往汉中的姜眉公路穿境而过,距西宝高速公路45 km,交通便利,目前太白县到凤县的太凤高速已修建完成,不仅结束了两县不通高速的历史,也加强了宝鸡与陕南、陇南和川渝地区的联系。计划于2023年底建成通车的眉太高速,则从西安经太白县到凤县可以实现一路高速,大大缩短两地往来时间。区位优势强化了地区间互联互通和经济合作与互补,为当地经济和旅游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太白县地处秦岭腹地,是我国同纬度生态环境优越的地区之一,被誉为“生物基因库”和“天然植物园”。境内山势高耸,地貌、植被、气候垂直分布规律明显,分布着第四纪冰川遗迹,其独特的生态地理风貌,成为多学科进行科考、教学研究的基地,也是关中地区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补充。
2.2 高山蔬菜产业潜力大,发展观光农业基础好太白县地处秦岭腹地,气候凉爽,雨量充沛,森林覆盖面积高达95%以上,拥有典型的高山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全县人均蔬菜种植面积达0.14 hm2,尤其是产品销售上市期正是外地夏季高温蔬菜缺乏时期,因此,太白县的蔬菜种植可有效弥补外地市场夏季蔬菜供应不足的问题。同时,优越的区域优势使太白县蔬菜成为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之一[9],发展观光农业的基础较好。
2.3 旅游资源丰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太白县景色秀丽,名胜古迹众多。境内有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鳌山滑雪场,以生态观光为主题的国家4A 级旅游景区青峰峡森林公园和国家3A级黄柏塬原生态风景区,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褒斜古道百里生态画廊、药王谷风景区、龙华山景区等一批重点景区。该县注重乡村旅游,已启动25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实施乡村旅游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整合资金1 150万元,实施旅游扶贫项目6个[10],同时进一步加强农家乐环境质量、服务质量管理,促进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发展。
3.1 基础设施薄弱,民宿两级分化严重,发展处于较低水平太白县民宿发展整体处于较低水平,民宿地区分布不均,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存在低档次农家乐较多,高档次精品民宿较少,中档次特色民宿严重不足的现象。如鳌山滑雪场附近为精品民宿或高端度假区,但周边沿村公路大部分为低端民宿,住宿条件差,缺乏中端民宿的布局。太白县城步行街和黄柏塬镇傥骆步行街民宿虽然分布集中,但民宿设计特色和经营特色不足,民宿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差强人意,缺乏整体规划,民宿散户单打独斗,难以满足各种类型度假型游客对民宿的需求,特色民宿集群效益未能显现。同时,太白县基础设施薄弱,服务设施不完善,用水用气排污采暖等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极大地制约了当地民宿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3.2 政府扶持旅游的方式单一,村民发展民宿的内生动力不足据了解,当地政府对于贫困户的扶持力度很大,但主要以资金帮扶为主,缺乏民宿发展思路、经营模式、技术支持、人才引进等全方位多角度多元化扶持方式,难以解决民宿业主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民宿经营户缺乏主动营销和服务的意识,发展旅游主动求变的内生动力不足。
3.3 受季节性因素和政策性因素影响大,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矛盾突出太白县为陕西省海拔最高县,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当地民宿有明显的淡旺季,每年6—10月为旺季,11月以后为淡季,游客多集中在7、8月前来避暑,但8月也是太白县的雨季,易发生暴雨和塌方地质灾害,客源受到极大影响,尤其是黄柏塬山区路况需要及时维护,才能防止暴雨冲毁。因此,太白县的旅游业对气候的依赖度较高,然而当地对这一特点认识不足,未能充分论证,盲目扩容旅游设施,遇到特殊气候,客源市场客流量骤减,导致部分景区周边民宿餐饮设施大量闲置,给当地旅游带来不利影响。
同时,由于军事管制区、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等也影响到太白县的客源。由于水源地问题导致火烧滩村民宿和农家乐经营户关停,当地民宿业发展遇到瓶颈,生态保护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当地旅游发展,也对未来村民的生计造成影响。
3.4 民宿建筑过于追求整齐划一,忽视本土特色和个性化发展政府为促进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整治村容村貌,统一规划眉太公路沿线乡村建筑,对房屋外观按照统一的模式重新修整,无论乡村还是县城的民宿都趋于标准化、模式化,虽然整齐划一,但失去了地方特色和个性,忽略了蕴含在民宿建筑中的文化内涵,这种统一划一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特色民宿的发展。
3.5 民宿价格缺乏监管,政府对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还需审慎太白县民宿价格缺乏统一管理,旺季价格虚高,尤其在县城和黄柏塬镇,旺季的民宿价格比平时高出几倍,到了周末一房难求,游客不满和投诉现象时有发生。此外,有些项目因融资失败而搁置,造成资金流失债务问题,不利于营造良好的民宿发展大环境。
3.6 民宿存在证照不全,违规经营的现象太白县的民宿行业尚缺乏有关民宿经营的具体规范和标准,只能按照宾馆、客栈或者农家乐进行监管。据考察,沿姜眉公路的乡村,经营餐饮和住宿的农户大都办理了农家乐、餐饮和卫生许可证,但是部分农户未办理有关住宿方面的特行经营许可证,只有太白县城的民宿或者一些精品民宿证照手续齐全,办理了宾馆或客栈等相关住宿行业许可证。同时存在未取得住宿或餐饮资格的村民私自经营住宿的现象。
3.7 民宿经营理念落后,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太白县大部分乡村民宿管理人才匮乏,民宿业主经营理念普遍落后,缺乏有效的经营方法和手段,服务水平与能力不足,民宿服务质量不高。当地民宿营销渠道单一,均为口碑相传,很多民宿业主缺乏网络营销意识,依靠和等待政府帮扶的意愿强烈。民宿服务项目比较单一,只注重住宿和餐饮,而特色体验活动较少。
4.1 科学编制民宿规划,加强民宿政策制度保障从目前太白县民宿考察的情况来看,民宿业发展理念滞后,缺乏对民宿产业的指导和顶层设计。第一,应科学编制民宿规划,形成具有前瞻性、指导性的民宿政策制度保障体系。根据当地环境,充分考虑生态保护、土地利用和产业布局,制订出布局合理、目标明确、特色鲜明和定位准确的民宿规划。第二,严把民宿项目审批和准入关,充分结合市场供求,对项目科学论证,避免盲目引资。第三,加快出台民宿行业地方标准和民宿市场监管制度,坚决制止民宿无照经营和超范围违规经营,对民宿价格进行监管,杜绝旺季民宿乱涨价现象,维护民宿市场正常秩序。第四,加大政策激励扶持,在财政资金、项目投资、税收、信贷、土地用地等方面给予支持,降低民宿开发经营的成本和风险,通过“能人”示范带动作用和民宿经验交流学习等方式,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民宿发展的内生动力和积极性。第五,遵循市场规律和民宿消费需求趋势,改变刻板的民宿模式化标准化建设思维,在民宿建筑特色、服务提升与主题打造、规范管理与模式经营、品牌设计与产品营销等方面做足功夫,深挖当地文化,使太白县的民宿个性、特色和活力得以凸显。
4.2 理顺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发展和保护中的矛盾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太白县地处秦岭山区,海拔高,森林覆盖率大,为关中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地。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因此当地对于生态保护的要求较高,政府制订了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保护太白县旅游业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为发展度假旅游提供良好条件,目的是为保护太白县优越生态环境的稀缺性,这种稀缺性则是目前度假市场所稀缺,而民宿旅游需要依托度假市场而发展,生态环境是否优越,直接决定了客源吸引力大小,以及旅游业和民宿业能否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当地生态保护的力度,坚决制止一切破坏环境的行为和建设性活动,切实保护当地民宿旅游发展的根基。
另一方面,由于环境保护所带来的发展矛盾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如火烧滩村因距离石头河水库较近,政府叫停了该村农家乐,以避免对水源的污染,目前村子萧条,村民对未来发展比较茫然,生计也受到了影响。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是由于当地在前期旅游开发时,对生态问题,未能做到充分论证、统筹规划、科学研判,这样后期就会出现旅游和环境发展的矛盾,威胁到生态安全。因此,今后在移民搬迁选址、旅游项目开发、发展规模等方面应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做好前期论证、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使太白县旅游业和民宿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4.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民宿服务水平和营销能力经考察,太白县乡村基础设施较薄弱,存在用水用气排污和采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地民宿发展。冬季无法供暖是影响游客冬季选择太白县民宿的主要障碍性因素,县城暖气并没有完全开通,很多民宿业主反映暖气费用偏高,不愿意缴纳采暖费。而冬季气温低使部分村子的排污管道被冻裂,缺乏资金修复和维护,政府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合理制订采暖费用,给当地民宿发展打好基础。
太白县的乡村民宿业主尤其是村民,由于文化水平低,缺乏民宿服务管理和营销的技巧和手段,因此,政府可通过聘请相关民宿或住宿业服务管理人员对村民进行服务理念、经营思路和服务技巧的培训,派专家上门服务指导民宿经营。可充分依托政府资源,加大民宿宣传和推介力度,在政务微博、官方微信平台上展示当地民宿,在景区推广方式中融入当地民宿,不断提升民宿知名度。
4.4 立足当地实际,促进多产业融合,推动民宿业高质量发展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太白县旅游业受气候因素影响大,淡旺季明显,而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条件薄弱,供需矛盾突出,若得不到有效解决,必然影响当地的民宿旅游,因此太白县民宿业发展需要有计划分步骤进行,从长远来看,太白县适合发展度假旅游和民宿经济,但要靠市场推动和政府引导,而不是靠行政外力,无视市场供需实际,盲目引资,一味追求民宿“遍地开花”的结果,政府要将优质民宿项目设在有条件的地方,进行重点布局。其次,加大全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尤其是供暖供水供气排污设施和山区道路的建设和维护,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加强防治措施,切实打好民宿发展的基础。第三,提倡多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产业互补的良性格局。太白县是高山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和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适生区,分布着秦西绿色蔬菜产业园、海升现代莓类产业示范园、太白田园蔬菜观光示范园等一大批园区,开展农业生态观光游的条件优越,不仅可以给民宿提供绿色有机食品和有趣的农园体验项目,提升民宿吸引力,还可以在民宿消费者品尝和购买生态产品之后,提高太白县绿色生态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加回购率和扩大产品推广面,实现产业互补的良性循环。民宿业的高质量发展和繁荣与周边产业的关联度很大,需要依托各种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以及各种产业供给的综合配套。因此,太白县要因地制宜,重点发展生态产业兼顾民宿业发展,走多产业融合的发展道路。
4.5 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广白云村发展乡村民宿经验白云村是太白县乡村旅游和民宿旅游发展较为成功的典型,在该村书记的带领下,白云村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和旅游服务公司,实施“合作社+农户示范店+农户+能人大户”的运营方式,将资金注入合作社,作为贫困户参股股金。在全村种植赤松茸、食用菌、百合花、绿色蔬菜及中药材,养殖中蜂和生态黑猪,全村成立了3家合作社,开办民宿28家,同时利用闲置民房,由村集体出资改造成特色民宿投入运营,其生态休闲和观光农业已初具规模。
白云村发展民宿旅游的主要经验有以下几点:一是乡村旅游发展思路清晰,善于把握机遇,结合自身条件,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开展多种种植养殖业,整治全村村容村貌,为民宿和旅游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二是民宿发展量力而行,制度公开透明,白云村对民宿实行公示制度,民宿的名称、经营范围以及价格和服务标准明码标价,严格监督,同时根据该村民宿规模档次接待能力合理定价,适度营销,边探索边改进。三是深挖乡村文化内涵,打造诗意化的乡村动人意境。白云村注重自身精神家园建设,通过修建家训墙传递“家”文化,同时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修园造景,建桥筑亭,养鹅种竹,刻唐诗于石上,打造具有传统文化意境美的乡村田园景观,符合民宿消费者心目中对于“静与美”的理想追求。四是开展多种乡村体验活动,提升民宿吸引力,目前白云村开展的体验活动包括磨豆浆、观百合花摄影活动、农园体验、年俗活动等,丰富了民宿消费者的旅游生活。
未来太白县在引入外来资本投资特色民宿时要特别注意对投资人经济实力、经营理念、情怀和管理模式的考察,选择有民宿经验能够参与经营与服务热爱当地文化的民宿主理人,牢记民宿招商引资的初衷是在民宿特色打造、经营理念、方法和服务意识和技能方面,对当地村民起到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而不是一味追逐经济利益逐渐边缘化当地村民。可以建立民宿协会,搭建民宿交流平台,在民宿设计、营销经验、民宿市场信息等方面给予村民帮助和指导,鼓励村民学习民宿经营经验,不断提升民宿服务能力。同时,无论是当地民宿还是外来民宿,其食材用料,购物产品尽量实现本地采购,带动村子其他产业发展,而外来民宿服务人员,也应优先选择本村村民,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村民的主体地位,不断激发村民的创新创业热情和动力,推动太白县民宿旅游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4.6 根据市场需求和供给现状,合理布局民宿结构根据考察结果,太白县民宿存在高端特色民宿和精品民宿不足,农家乐低端形式和标准化小旅馆形式的民宿居多,而中端和中高端舒适型特色民宿断档的现状。目前太白县周边客源市场对中高端特色民宿的需求较大,因此可以在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条件相对成熟的重点景区周边布局精品民宿,在景区和景区沿线乡村,加大中端和中高端舒适型民宿的布局。同时,将姜眉公路沿线村庄的景区景点进行串联,设计成多条不同类型主题和日程的旅游线路,供不同需求的游客选择,推动沿线不同类型的民宿建设,形成春可赏花、夏可避暑、秋观红叶、冬可赏雪滑雪一年四季均可旅游的格局,不断提升太白县度假旅游的吸引力。
太白县民风淳朴,商业氛围不浓,村民待客亲切朴实,经营心态好,民宿发展能保持其原真性,难能可贵。但民宿整体发展水平低,发展速度慢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需要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对乡村民宿进行投资和运营,将土地、资源、产业整合起来,导入市场,产生效益,更好地促进当地特色民宿集群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