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塞通滴丸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2023-11-02 02:11熊丹张忠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30期
关键词:双联血塞通滴丸

熊丹,张忠华

作者单位: 331800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中医院

急性脑梗死(ACI)为临床常见急危重症,多由脑部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引发言语不利、肢体运动障碍等神经功能损伤症状,且该病进展快、致残及病死率较高,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生命健康[1]。目前临床针对ACI首选药物治疗,其中以双联抗血小板疗法最为常见,可抑制梗死灶面积扩大,减轻临床症状,但因该类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复杂,难以取得理想疗效[2]。血塞通滴丸属活血化瘀类中药,有活血散瘀、通脉活络之功。多项研究证实,血塞通滴丸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清除自由基、抗血栓形成等方面有较好疗效[3-4],考虑血塞通滴丸与双联抗血小板联合治疗ACI可获益,但现阶段临床上关于二者联用的研究较少,鉴于此,现观察血塞通滴丸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ACI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2月抚州市东乡区中医院收治的ACI患者9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双联组46例与三联组47例。双联组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51~77(60.48±3.21)岁;病程3~71(28.15±3.41)h;梗死部位:基底核22例,丘脑13例,脑叶8例,小脑3例。三联组中男24例,女23例;年龄51~79(60.56±3.32)岁;病程4~71(28.22±3.53)h;梗死部位:基底核21例,丘脑12例,脑叶9例,小脑5例。2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5]中ACI相关诊断标准,经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发病时间<72 h;意识清楚;发病后未接受抗血小板、抗凝等药物治疗;患者或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高血压者;入组前14 d内并发高热、肺炎等严重感染者;伴严重内分泌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合并颅内出血性疾病者,如颅内血肿、硬膜外血肿等。

1.3 治疗方法 2组入院后均予以吸氧、营养支持、平衡水电解质、改善脑循环、降压等常规治疗。双联组予以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即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青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0 mg/次+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75 mg/次,口服,1次/d。三联组予以血塞通滴丸[朗天药业(湖北)有限公司生产,规格:每丸重28 mg(含三七总皂苷10 mg)]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用量同双联组;血塞通滴丸10丸/次,口服,3次/d。2组均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实验室指标:治疗前、治疗4周后取2组静脉血6 ml,离心处理后取上清液,并将标本存于低温箱(-20 ℃)中待检。①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②氧化应激指标:采用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过氧化氢酶(CAT)水平;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③炎性因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2)神经功能: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MESSS评分)[6]评估患者神经功能,该评分共涉及7个维度,总分45分,得分越低表明患者神经功能越好。(3)日常生活能力: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7]评估2组日常生活能力,该量表共涉及10个条目,总分100分,得分越低表明日常生活能力越差。(4)不良反应:汇总患者治疗期间皮疹、轻微头胀痛、胃肠道不适等发生情况。

1.5 疗效判定标准 基本治愈:症状基本消失,MESSS评分减少≥90%,且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症状显著好转,MESSS评分减少50%~<90%,且病残程度1~3级;进步:MESSS评分减少18%~<50%,症状有所减轻;无效:MESSS评分减少<18%,症状未见减轻或转重。总有效率=基本治愈率+显著进步率+进步率。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三联组总有效率高于双联组(93.62% vs. 76.09%,χ2=5.587,P=0.018),见表1。

表1 双联组与三联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降低,且三联组低于双联组(P<0.01),见表2。

表2 双联组与三联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2.3 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MDA、CAT、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MDA水平降低,CAT、SOD水平升高,且三联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双联组(P<0.01),见表3。

表3 双联组与三联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2.4 炎性因子比较 治疗前,2组TNF-α、IL-1β、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TNF-α、IL-1β、hs-CRP水平均降低,且三联组低于双联组(P<0.01),见表4。

表4 双联组与三联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比较

2.5 MESSS评分、ADL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MESSS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MESSS评分降低,ADL评分升高,且三联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双联组(P<0.01),见表5。

表5 双联组与三联组治疗前后MESSS评分、ADL评分比较分)

2.6 不良反应比较 三联组与双联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64% vs. 6.52%,χ2=0.114,P=0.735),见表6。

表6 双联组与三联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3 讨 论

ACI为脑血管病常见类型,目前临床关于该病发病机制暂缺乏确切认识。既往研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是ACI发病的主要病理基础,而血液流变学变化与血栓形成、动脉硬化程度等均有密切关系[8]。同时氧化应激反应亦是造成神经功能损伤的机制之一,大量活性氧及氧化产物能加快神经元凋亡,且会对体内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的重摄取和释放构成影响,易引发神经毒性损伤[9],故改善血液流变学、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对疾病治疗尤为重要。

双联抗血小板疗法为临床治疗ACI的常用手段,即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二者合用可达到双重抗血小板效用,能阻止血栓进展或形成,改善血液流变学,从而减轻局部神经功能损伤。但因ACI病情复杂,仅采用抗血小板治疗难以获取显著疗效,故需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一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使用血塞通对比单用西药治疗脑梗死更能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治疗效果更好,并可降低病情恶化及治疗无效的可能性,且无不良事件增加风险[10],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佳策略。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三联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MDA、MESSS评分低于双联组,CAT、SOD、ADL评分高于双联组;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表明血塞通滴丸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可减轻ACI患者氧化应激损伤,改善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高。分析原因为,双联抗血小板疗法能通过抗血小板凝聚,改善缺氧缺血状态,拮抗氧自由基生成,增强机体对氧自由基清除能力;血塞通滴丸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其可增强血管内皮功能,拮抗血小板黏附、凝集,降低血液黏度,抗血栓形成;且可减少血浆及脑组织中MDA含量,刺激SOD活化,清除自由基,提高脑组织耐缺氧能力,发挥脑保护作用[11];此外,三七总皂苷还可阻滞神经元凋亡,抑制一氧化氮和兴奋性氨基酸产生的神经毒性,拮抗神经元退变,提高神经轴突和细胞再生,进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关研究发现,在ACI疾病进展中炎性反应起重要推进作用,TNF-α、IL-1β均为促炎因子。TNF-α能诱导凋亡通路加速缺血细胞凋亡;IL-1β能介导血管内皮分泌黏附因子,加速炎性递质及氧自由基释放,且能与TNF-α协同发挥促炎作用,扩大梗死范围,使脑损伤加重[11]。hs-CRP为炎性反应标志物,ACI发病后其水平越高则预后越差,且其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梗死面积密切相关。故降低炎性反应是治疗ACI的重要措施。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三联组TNF-α、IL-1β、hs-CRP水平较双联组低,表明血塞通滴丸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可降低ACI患者炎性反应。分析原因可能为,双联抗血小板中氯吡格雷可通过拮抗血小板凝聚减少炎性递质表达、释放,减轻炎症刺激;而三七总皂苷除有抗血栓、保护神经等作用外,还有抗炎、消肿等作用,可减弱血管通透性,抑制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和炎性递质产生,发挥抗炎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三联组总有效率高于双联组,表明血塞通滴丸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能提高ACI临床疗效。分析原因可能为,血塞通滴丸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联用可通过不同途径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改善脑血供状态,降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从而提高疗效。

综上所述,血塞通滴丸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ACI的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损伤,改善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药物安全性较高。但由于本研究纳入样本量有限、观察时间短,致使研究结论可能存在局限性,需进一步行大样本量、多中心的观察研究以验证本研究结果、结论,为今后中西医结合治疗ACI提供参考。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双联血塞通滴丸
穿心莲内酯滴丸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
“双联户”西藏自治区基层组织形式的创新
联用血塞通与天麻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LF-VD双联脱硫工艺研究
HPLC法测定蒙药新Ⅰ号滴丸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连参滴丸制备工艺的优选
转炉双联法冶炼高硅铁水的实践
棓丙酯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为“双联”,显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