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吴承恩(约1500—约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明代小说家。自幼便聪慧过人,以文才闻名于乡里,在科考场上却屡试不第。少时喜爱稗官野史、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成年后更是廣泛搜寻,最终写成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魔小说《西游记》。他一生著述颇多,留存后世的有《射阳先生存稿》四卷。
主题思想
赞扬了唐僧师徒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以及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寄托了作者关于社会与人生的理想。
艺术特色
①塑造人物时将人性、动物性、神性三者结合起来;②语言幽默诙谐,对话妙趣横生;③用生动贴切的对话来突出人物性格;④以诡异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突破时空,突破生死,突破神、人、物的界限,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异奇幻的世界。
主要人物
1.孙悟空
2.猪八戒
3.唐僧
4.沙僧
片段品鉴
悟空为师父落泪、下跪
孙大圣见了,不敢进去,只在二门外仵着脸,脱脱的哭起来。你道他哭怎的,莫成是怕他?就怕也便不哭。况先哄了他的宝贝,又打杀他的小妖,却为何而哭?他当时曾下九鼎油锅,就煠了七八日也不曾有一点泪儿;只为想起唐僧取经的苦恼,他就泪出痛肠,放眼便哭。心却想道:“老孙既显手段,变做小妖,来请这老怪,没有个直直的站了说话之理,一定见他磕头才是。我为人做了一场好汉,止拜了三个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观音;两界山师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为他使碎六叶连肝肺,用尽三毛七孔心。一卷经能值几何?今日却教我去拜此怪。若不跪拜,必定走了风讯。苦啊!算来只为师父受困,故使我受辱于人!”到此际也没及奈何,撞将进去,朝上跪下道:“奶奶,磕头。”
(选自第三十四回)
【品鉴】前半段由作者直接介入,对悟空“脱脱的哭起来”进行解释 —— 悟空不是因怕而哭,想当初下油锅都不曾有一滴泪,现在只为唐僧取经的苦恼而“泪出痛肠”。后半段又以悟空的内心独白,进一步诉说自己这一哭的原因。这一拜,不为取经大业,只为还师恩情。正是这一番心理描写,使读者透过悟空坚强的外表,再一次感受到悟空的有情有义。
山高水险豹头山
好猴王,辞了三藏,唿哨一声,形影不见,早跨到豹头山上。原来那城相去只有二十里,一瞬即到。径上山峰观看,果然有些妖气。真是:
龙脉悠长,地形远大。尖峰挺挺插天高,陡涧沉沉流水紧。山前有瑶草铺茵,山后有奇花布锦。乔松老柏,古树修篁。山鸦山鹊乱飞鸣,野鹤野猿皆啸唳。悬崖下,麋鹿双双;峭壁前,獾狐对对。一起一伏远来龙,九曲九湾潜地脉。埂头相接玉华州,万古千秋兴胜处。
(选自第八十九回)
【品鉴】作者对豹头山的描写,先用“尖”“挺挺”“沉沉”“紧”等来形容山峰的高险、涧流的湍急;再用“乱”“啸”“双双”“对对”等来表现山中怪禽猛兽遍地而行的情形。这一路上山高水险,到处都有禽、兽、妖的威胁,渲染出一种紧张的气氛,在某种程度上起到象征或暗示的作用。
牛刀小练
1.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疾恶如仇的是_____________;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_____________;老实忠厚、勤勒恳恳的是_____________,唐僧又叫他_____________。
2.下面这段文字节选自《西游记》中哪个情节?文中的“罗刹”为什么不借芭蕉扇?
行者辞了灵吉,驾筋斗云,径返翠云山,顷刻而至。使铁棒打着洞门叫道:“开门!开门!老孙来借扇子使使哩!”慌得那门里女童即忙来报:“奶奶,借扇子的又来了!”罗刹闻言,心中悚惧道:“这泼猴真有本事!我的宝贝扇着人,要去八万四千里方能停止,他怎么才吹去就回来也?这番等我一连扇他两三扇,教他找不着归路!”急纵身,结束整齐,双手提剑,走出门来道:“孙行者!你不怕我,又来寻死!”行者笑道:“嫂嫂勿得悭吝,是必借我使使。保得唐僧过山,就送还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典小说里常有描写真假难辨的故事情节,“真与假”的较量扣人心弦。请根据下图描绘的场景,简述这场较量,并写出你对此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见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