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坤
“磨剪子嘞,戗菜刀……”(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可谓是先声夺人,紧扣题目。)
老爷爷不紧不慢地从电动三轮车上卸下他的长条木凳。这木凳与老爷爷一同经历的沧桑仿佛已有几十年。老爷爷端端正正地把磨刀石摆在木凳前端的两根木条中间,严丝合缝。
老爷爷特别时尚,穿了件牛仔外套。只见他从车上抖出一条叠得整整齐齐的蓝色帆布围裙。围裙有些泛白,却洗得干干净净。(“放”“抖”等动词,写出了老爷爷磨刀前的准备,生动传神地写出了他动作熟练,侧面表现其技艺高超。)老爷爷一边穿围裙,一边又吆喝起来:“磨剪子嘞,戗菜刀……”声音浑厚有力,好像在朝着对面山头唱着山歌,更像是给一出好戏安排了隆重的开场,武生即将登场……
又是几声吆喝,周末小区门口的人们本来悠闲从容的步伐加快了,边走边跟周围人交流着——磨刀的老爷爷来了。(运用侧面描写,小区门口人们的反映表现了老爷爷技艺精湛,突出人们对他的信赖。)能凭几声吆喝就让人奔走相告、不约而同地跑回家“抄家伙”的场面我是第一次见,便饶有兴趣地在一旁等老爷爷操练起来。
“爷爷,您这个凳子是自己做的吗?”“我这个可不是凳子,我这叫‘马。”他把工具包里的戗刀拿出来,一边指一边给我讲, “这是‘弓,这是‘箭。我在骑马拉弓射箭。”说着,爽朗地大笑起来。一位鲜衣怒马的英雄少年宛若眼前。(运用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抓住老爷爷这个人物独有的特点,突出了他乐观爽朗、幽默风趣的性格,表现老爷爷对职业的热爱。)
陆陆续续有几个顾客送来了自家用的刀,老爷爷热情招呼着:“五块钱一把,可以扫码付款。”接着,他拿起一把刀看了看,又用手轻轻地摸了摸刀刃,再骑上他的“马”,在磨刀石上倒了水,开始认真地磨起来。(“摸”“倒”“磨”等动词写磨刀的动作,传神地写出了老爷爷技艺高超。)老爷爷动作如风,不长时间就磨好一把。每磨好一把刀,他都要用大拇指肚比一比、压一压,试试刀刃。我好奇地问: “爷爷,怎么没什么人磨剪子呢?”老爷爷回答: “以前一把剪子用几十年,家里裁裁剪剪,用到刀头窄得一条边儿似的,还得磨磨接着再使几年。现在一把剪子十几二十块的,不好用就扔了买新的,谁还磨剪子呦!”
在与老爷爷的沟通中,我了解到,他今年已经78岁了,16岁就跟着师父学手艺,一辈子只做这一件事。现在岁数大了,磨刀既能锻炼身体,又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只可惜现在没有人愿意再学这门手艺了,老爺爷语气中透着些许的遗憾: “以后这刀使钝了,你们上哪去磨呀?”(运用插叙,交代了老爷爷的经历和他坚持磨刀的原因。)
从那以后,我的脑海里久久回荡着那浑厚深远的吆喝声: “磨剪子嘞,戗菜刀……”时间流逝,消磨的不只是一块小小的磨刀石,还有人们对旧时光的记忆、淳朴持简的生活理念。纵使时光飞速向前,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应当铭记于心。而代代相传的手艺和匠人情怀, “十年磨一剑,今日把示君”的坚持和豪情更让人怀念。 “磨剪子嘞,戗菜刀……”是那“骑马拉弓射箭”的“武生”唱出的最响亮的声音。那金石碰撞、磨砺的铿锵之音更演绎出他铮铮铁骨的豪迈和岁月流金的记忆。当他再次吆喝起来的时候,谁人不想跟着他喊出这一嗓子壮怀呢?(文章结尾照应开头,照应题目,深化文章的主旨。这样的声音,这样的手艺和匠人情怀需要传承下去。)
(指导教师 郭凤琴)
总评 文章以生动的笔触描写老爷爷的磨刀过程,真实细腻,画面感极强。多处运用动作描写,描摹老爷爷磨刀前后的动作。磨刀后“用手指肚比一比、压一压”的细节描写,传神地写出了老爷爷娴熟的技艺,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老爷爷对事业的热爱。人物的语言风趣幽默,贴近生活、富有乡土气息,写出了乐观开朗的老爷爷形象。文章主题深刻,立意高远,不仅仅局限在对老爷爷技艺的赞美上,更主张我们学习老爷爷的精神品质——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豪情,以及如何把这种代代相传的手艺和匠人情怀传承下去的思考。结尾提升了议论的高度,深化了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讲评教师 李春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