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毛
从“贪吃之徒”成长为美食家
可以说,周游列国使孔子由一个“贪吃之徒”成长为美食家,有了这段经历,孔子才能跨越其出生地美食的限制,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各地风味、各种饮食风俗,形成自己的美食理念。
其实,不单是孔子,孔子和他的门徒所组成的儒士群体在当时都是以“贪吃”著称的。所以,春秋战国时代提倡节俭的墨家就曾攻击儒家,说他们是一帮“汤食之徒”,意思就是“职业蹭饭的”。
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
孔子的美食主张主要记录在《论语》中,特别是《乡党篇》,总结起来有20多条。最著名的一句就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我看来,这是中国饮食第一次有了精品意识。现在美食界还在提倡“家常菜精做,粗菜细做”,这和孔夫子的主张是一脉相承的。
于是,精品意识第一次深入饮食中,有了这种意识,才有了辉煌灿烂、冠绝世界的中国美食的起点。从原料的选择到加工搭配,再到饮食环境的选择,这些无不体现在孔子的理念中。
孔子还对饮食的卫生标准第一次提出了具体要求。他说“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还说“色恶不食”“臭恶不食”。这里的“食”指的谷物类的食品,“饐”是气变,“餲”是味变,“馁”“败”,都是腐烂的意思。这其实是在强调卫生标准,讲究不吃腐烂变质变味的食物,这和现代卫生标准是相通的。但在食物匮乏的时代,能有这样见解,的确非常难得。
孔子还对烹饪的火候提出了标准。他说过“失饪不食”,即火候不对,过或者不够都不吃。還有一句叫做“失时不食”,关于这句话历来有很多解释,这里我要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食物,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有自己的生长周期,不到时候就吃即是违背“天时”,比如反季节蔬菜等,这都是经过现代科学验证过的。还需要强调的一点是,食用原本不产于这个地方的食物也是一种“失时”。
“时”还有一个要求,即按时吃饭。一日三餐,如果按时去吃,就会很香。而如果不按时吃饭,只吃夜宵不吃晚饭,不吃早饭只吃午餐,不吃晚餐以蔬果果腹等,也叫“失时”。像这样吃饭味道肯定不会比按时吃更好,而且还会引起胃病,进而更加影响胃口。
孔子对刀工也有要求,就是“割不正,不食”。在这里,说说我的一次失败经历。腰花是我经常做给自己吃的菜,有一次自己犯懒,让卖腰子的人帮我切花刀,但他把内侧花刀切成了外侧花刀,而且十分粗糙,回去后我有意加大了火候,做了很多补救措施,但做出来的腰花却是又老又臊,全没有了往日的美味——这道菜就是完全败在“割不正”上。
饮食主张背后是礼仪
“不得其酱,不食”。孔子要求各类的肉食搭配专门的肉酱,如果肉和酱搭配不合宜,也是不吃的。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要求,是因为在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人们烤肉吃得比较多,所以,酱的作用就更加明显,而孔子对味道调和是很挑剔的。
有趣的是,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这个标准,居然和如今法国大餐的要求不谋而合。法国菜要求什么菜配什么酒,一般的规矩是红肉配红酒,白肉配白酒。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这是在说饮食比例和量的控制,这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体会,如果是下饭菜,分量不应该超过主食的一半,否则就夺了味,饭菜都不会那么香了。即所谓“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食不言,寝不语”。这条准则已经被现代科学证实了,其在生理和心理上均有合理性。在吃饭的时候高谈阔论不但不卫生(唾沫横飞),会冲淡食物的味道,而且很危险。一个著名的例子是民国“财神爷”宋子文,他晚年就是在吃饭的时候因为大笑,被一块鸡骨头噎住致死的。
孔子还对饮具提出了具体要求,他甚至大喊:“觚不觚,觚哉?觚哉?”也就是说酒器不合规矩,就不能喝酒。这虽然有礼制上的要求,但也有其合理之处。比如,现在我们喝啤酒,如果用小酒盅,无疑是会影响口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