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新粤水产品公司(529100) 陆 刚
众所周知,水产养殖属于高投入、高产出的养殖产业,在养殖过程中鱼病控制好坏直接关系养殖效益和成败,做好鱼病防治尤为重要。鱼病防治关键是预防,以防为主。以下介绍鱼类肠炎病和水霉病两种常见典型鱼病的防治措施。
鱼类肠炎病在各水产养殖区均有流行,常见的肠炎病危害草鱼、青鱼、鲤鱼、罗非鱼等,鲢、鳙少量出现,严重时全部死亡,是我国危害严重的鱼病之一。
病原存在于天然水体及水底淤泥中,健康鱼肠道也常有此菌,当水质恶化、溶氧低、饲料变质等引起鱼体抵抗力下降时,常暴发此病。此病原体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在鱼的全部养殖进程中肠道内都存在此类病菌。但在健康鱼体中,该菌种没有占优势,不会引发疾病。鱼类肠炎病过去通常在4—8 月发生,北方推迟1 个月左右。现在已提前到3 月份开始发病,甚至全年都有此病发生。在5—6月和8—9月多发,此病往往和细菌性烂鳃病并发。当池塘水温在18℃以上,该病即可流行,25℃~30℃是流行高峰期。
(1)肠炎病症状 病鱼游动缓慢,食欲减退,甚至不吃食;全身鳞片疏松并竖起,基部发红,腹部两侧肿胀。患病的鱼一般腹部膨大且有红斑,轻轻挤压腹部即有黄色黏液从肛门流出,解剖可见肠血发炎,肠道内无食物、只有淡黄色粘液,内壁糜烂,肠内充满淡黄色粘液或血脓,病鱼体色发黑,丧失食欲,行动缓慢,离群独游。在发病初期,剪开肠道,可见肠壁局部充血发炎,肠道没有食物。发病后期可看到肠道、食道、胃呈红色,内脏器官不正常,肠壁的弹性很差,肠内只有淡黄色的粘液,血脓充塞肠道。感染率与死亡率很高。
当水质恶化、溶氧降低、投喂变质的饲料以及投饵不定时、不定量等原因影响时,鱼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引起鱼类肠炎病的发生。因此,养殖者在养殖管理过程中,要营造良好的池塘环境,保持较高的水体溶氧,按“四定”原则投饵,提高养殖鱼类对饲料的利用率,减少残饵对水体的污染。
(2)临床诊断主要依据 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突,用手轻压腹部,有黄色液体从肛门流出;剖腹后见到肠道充血发红,尤其是后肠最明显。肠内无食,充满双色黏液和气泡。
内寄引起的肠炎通常难以和内寄区分开来。眼睛,体色,神态,与内寄几乎相同。只能从食欲和粪便来区分,内寄的鱼食欲不减,肠炎多数厌食或拒食。内寄的粪便通常是空心或分段的白便,肠炎的鱼很少有便,或是脓样白便;消化不良引起肠炎的鱼表现为厌食或拒食。神态呆滞,有时伴有体色变暗或发黑。大多时间表现出离群、面壁状态。粪便多数为散便,或脓样白便;水质变化过大引起肠炎的鱼表现是体色发黑,缩鳍,聚堆。粪便表现多为拖便,最长可达10厘米左右;细菌感染引起肠炎的鱼除了发黑,缩鳍和聚堆外,最大的特征是腹涨,是肠炎中最容易死鱼的。粪便多为脓样白便,也有拖便的。
(3)治疗方法 投喂大蒜或大蒜素药饵,每千克饲料加25 克捣碎的大蒜和300 克食盐,每天投喂2 次;每千克鱼喂大蒜10~30 克或大蒜素粉(含大蒜素10%)2 克,连喂4~6 天。用50 克肠炎灵鱼用药配料一天喂2 次,3 天一疗程。
药物与药饵结合:全池泼洒漂白粉,每立方米水用药0.1 克或全池泼洒强氰精(三氯异氰尿酸),每立方米水用药0.2~0.5克;或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每立方米水用药0.3~0.6克;或全池泼洒二溴海因,每立方米水用药0.2~0.3克。
(4)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注意保持水质清新,平时把鱼吃剩的草秆残渣捞干净;鱼种放养前用10ppm 漂白粉浸洗20~30分钟,发病季节每隔半月全池泼洒漂白粉一次1ppm;定质定量投喂:优质的饵料,对肠道粘膜的刺激相对较少,定质定量可减少肠道的过度扩张,更利于肠道保持完整、减少有害菌穿过物理屏障的可能,减少疾病的发生,同时每天补充富含维C、E 的“水产专用维C”,修复受损粘膜细胞,促进细胞再生,保持肠道功能完整;肠道内定殖有益菌群:肠炎是否发生跟肠道内有害菌与有益菌比例高低密不可分,要避免肠炎发生,需要有益菌定殖,且数量一定要占据绝对优势,可补充微囊乳酸菌等有益菌;保持外界微环境健康,这就要求定期做好水环境的护理,要想保持鱼体外水体微环境的适宜,减少有害菌的滋生与补充有益菌的数量同样重要,定期使用底质改良剂抑制底层细菌、补充有益菌群数量,不定期使用消毒剂杀灭有害菌。
全价颗粒饲料具有营养全面、适口性好、饲料系数低、投喂方便等优点,使养殖者忽视了鱼类养殖过程中对肠炎病的防治,许多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把鱼类肠炎病不作为主要病害防控,等到病情较严重、病症明显,影响到鱼类摄食及生长时,才使用大蒜素或恩诺沙星等广谱性杀菌消炎药物进行治疗,用药后也没有采取恢复性措施,治疗效果都不明显。因此,发生肠炎病后,采用外用与内服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之后再用微生物制剂改善水体环境和肠道内环境,这样才能彻底治愈。养殖过程中,要经常在饲料中添加有益微生物制剂或酶制剂,改善肠道环境,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增强体质,减少肠炎病的发生。
水霉病又称肤霉病、白毛病。青鱼、草鱼、鲢、鳙、鲤、鳊、鳗鱼等从鱼卵到成鱼各阶段都能发生此病。常见的肤霉病病原体是水霉和绵霉,一般因鱼体受伤而引发此病。病原有水霉、绵霉、细囊霉、丝囊霉、腐霉等。
水霉及绵霉菌丝寄生在鱼受伤的伤口上和死去的鱼卵上,没有受伤的健康鱼通常不感染。在活鱼卵上,水霉孢子能萌发,并能穿入卵壳,悬浮在卵周隙中分枝繁衍到一定程度,以后随胚胎生活力的盛衰而定。水霉病原菌5℃~26℃均可生长,繁殖适温为13℃~18℃,低温时最易生长繁殖。感染水霉病的一般是受伤或者病鱼。水霉病会在鱼体上长出白毛,越来越多,从而使鱼体负担越来越重,游动失常,食欲减退,呼吸困难,最后慢慢死去。
(1)水霉病症状 此病由霉菌产生大量酵素分解鱼体组织,使鱼体受到刺激,分泌大量黏液,病鱼在水中焦躁不安,鱼体组织坏死,病鱼游动缓慢,食欲减退,患处肌肉腐烂,行动迟缓,最后衰弱而死。鱼体感染初期肉眼看不出异常,镜检可看到伤口粘满水霉菌。当水温在22℃以下时,水霉菌繁殖很快,两三天后即在伤口长出一丛丛白色丝状菌落,稍硬,有刺手感,菌丝很快向体外伸延,并横向扩散到全身。病鱼精神不振,运动失常,常群集浮于水面,或在水体上层缓游,动作迟钝,反应呆滞。重者病灶出血脓,肌肉腐烂,并发感染细菌性病和寄生虫病,维持一段时间后病鱼大量死亡。肤霉的动孢子潜入鱼体伤口,吸收养分,迅速成长为菌丝,菌丝的一端伸入肌肉,蔓延扩展,形成肉眼可见的灰白色的棉絮状物,由于菌丝与鱼体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鱼体组织坏死,同时随着菌丝的日增,鱼体负担过重,造成游动失常,食欲丧失,日夜消瘦而死。
水温在22℃以下,尤其在1℃~15℃的低温最易发病;水温升至22℃以上,则病鱼容易康复。此病多因拉网、运输过程中操作不当引起。
(2)治疗方法 用霉平,其主要成分50%是水杨酸,水杨酸能够强力渗透到真皮层,从根部杀灭霉菌。鱼池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用生石灰75~100 千克全池泼洒,清塘消毒;每立方米水用0.4千克食盐和0.4 千克小苏打混合液全池泼洒:每亩用菖蒲5千克,食盐3 千克,人尿20 千克混合全池泼洒;福尔马林0.5ppm全池泼洒;霉平10克∕亩+聚维酮碘100 毫升∕亩,连用3~5 天;用2%~3%食盐溶液浸浴5 分钟,或以0.5%~0.6%食盐水较长时间地浸洗;400 克∕立方米食盐加400 克∕立方米小苏打或0.2~0.3 克∕立方米亚甲基蓝或10~15 克∕立方米生石灰,上述药物其中一种隔天1 次,连用3 次,或多种轮用,配以药饵及全塘泼洒杀虫灭菌药,治愈率可达96%;用硫醚沙星,每100 毫升原液用20千克水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一般病情,用100毫升∕亩·米;若病情较重,可连用2 天。在捕捞搬运和放养时尽量避免鱼体受伤,注意合理的放养密度;用400 毫克∕千克食盐和400 毫克∕千克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或浸洗鱼体进行防治。
(3)预防措施 鱼池用生石灰消毒清塘,拉网运输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尽量避免用受过伤的亲鱼繁殖。特别是运输环节,鱼苗或成鱼挤在一个袋子里,路途颠簸,难免会有擦伤,就易出现水霉。
春季大部分水产养殖户陆续清塘放苗,此时气温还一般在几度至十几度不等,恰好这个季节是水霉生长繁殖的最佳时机。不管是捕鱼、运鱼或者下池中操作不当,都会导致鱼体受伤,伤口表面易感染真菌,因此会造成大量的鱼浮在水面,鱼体长毛,鱼活动力下降,不进食,慢慢死亡。特别是作为繁殖育种的鱼,受伤是难免的,要用4ppm 的五倍子(中药),或2∕10 万的重铬酸钾,全池泼洒,可有效防止水霉菌的感染。重铬酸钾泼洒的鱼池经一周或10天后,应换去一半池水。
苗种运输每立方泼洒生姜水20克,让鱼的鳞片收紧,使其运输过程中安静,保护鱼体粘液,减低应激。放苗后预防使用诱食应激灵100 克∕亩+霉平5 克∕亩,连用3~5 天。拉网、运输、放养过程中谨慎操作,避免鱼体受伤。用各万分之四的食盐和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或浸洗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