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玲玲
(金溪县中医院康复科,江西 金溪 344800)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是临床常见的疾病,患者多伴有腰背疼痛、双下肢疼痛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1,2]。临床常规采用牵引、药物脱水、止痛等保守方法治疗,可一定程度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但是整体治疗效果较不理想,复发率较高[3]。而中医学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着较久远的历史,从发病机制入手进行辨证论治,可实现标本兼治,一定程度促进治疗疗效[4]。在中医学中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腰痛”的范畴,主要是因为气滞血瘀、经络不通所致[5]。因此,临床选择温经活血汤治疗,符合治疗原则,可从根本上调节促进血运,疏通经络[6]。本研究结合2020 年6 月-2022 年9 月我院接诊的62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温经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疼痛与腰椎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6 月-2022 年9 月金溪县中医院接诊的62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1 例。对照组男16 例,女15 例;年龄40~67 岁,平均年龄(53.29±2.17)岁。观察组男18 例,女13 例;年龄41~69 岁,平均年龄(54.01±1.85)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纳入患者均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断标准[7];②均经CT 或X 线片诊断确诊[8];③均无研究药物过敏史[9]。排除标准:①合并腰椎手术史;②合并严重重要脏器疾病者;③合并感染、随访资料不完善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保守治疗: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0035,规格:10 mg),将10 mg 地塞米松磷酸钠与100 ml 的0.9%氯化钠注射液+20%的250 ml 甘露醇静滴,1 次/d;同时每天进行腰椎牵引治疗,牵引力为1/4~1/3,30 min/次,连续治疗1 个月。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温经活血汤(川芎、当归、白芍、牛膝、威灵仙、葛根、黄芪、桑枝各20 g,地龙、乳香、防风、没药、全蝎各10 g,甘草6 g)治疗,冷水煎服,1 剂/d,早晚分服,疗程同对照组一致。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疗效、中医证候(腰腿疼痛、腰部活动受限、腰腿沉重无力、下肢放射性疼痛)评分、疼痛评分(VAS)、腰椎功能评分(JOA)、不良反应(头疼、头晕、腹泻、皮疹)发生情况。
1.4.1 临床疗效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腰部基本恢复正常,JOA 评分改善75%以上;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显著减轻,腰部功能有所恢复,JOA 评分改善50%~75%;无效:以上指标均未达到,甚至有加重趋势[10,11]。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2 中医证候评分 包括腰腿疼痛、腰部活动受限、腰腿沉重无力、下肢放射性疼痛症状,依据严重程度分为无症状、轻度、中度、重度,依次记为0、2、4、6 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症状越严重[12]。
1.4.3 疼痛评分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13],依据疼痛程度分为无痛、轻度、中度以及重度,依次记为0、1~3、4~6、7~10 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疼痛度越大。
1.4.4 JOA 评分 包括膀胱功能、日常动作、临床体征、主观症状4 个维度,总分29 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腰椎功能越佳[14]。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包SPSS 21.0 版本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腰腿疼痛、腰部活动受限、腰腿沉重无力、下肢放射性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3 两组VAS、JOA 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VAS 评分低于治疗前,JOA 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JOA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VAS、JOA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VAS、JOA 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常规西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缓解疼痛,但病情容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5]。同时临床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加之个体差异大,西药治疗疗效具有局限性。随着中医学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中西医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6]。中医学从发病机制入手,给予温经活血汤,具有活血行气、通络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与西药发挥协同作用,从而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17]。但目前临床关于温经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研究较少,并且对腰椎功能方面的影响更是存在争议,具体的应用价值还需要临床进一步探究。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温经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是一种可行、有效的中药治疗方法,该结论与李波[18]研究相似。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19],温经活血汤可诱导淋巴细胞,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因子吸收,进一步实现抗氧化、抗炎作用,进而提升临床疗效。同时,温经活血汤可实现多途径作用机制,从而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此外,本研究中两组治疗后腰腿疼痛、腰部活动受限、腰腿沉重无力、下肢放射性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温经活血汤可促进中医证候改善,减轻患者的痛苦,从而促进临床治疗耐受性改善。分析认为,温经活血汤可实现标本兼治的目的,从根本上改善腰椎血液循环,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减轻炎症损伤,促进腰椎活动功能恢复,从而有效减轻临床症状[20]。两组治疗后VAS 评分低于治疗前,JOA 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JOA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温经活血汤可有效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度,促进腰椎功能恢复。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温经活血汤中牛膝、川芎可活血化瘀,缓解对神经根压迫,从而促进腰椎功能恢复;而乳香、没药、防风、地龙等可解毒、活血消肿,加之甘草调和诸药,可改善局部水肿,抑制局部炎症因子释放,从而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相对而言可增强止痛功效。此外,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温经活血汤的临床应用安全性良好,不会增加临床不良反应。分析认为,中药汤剂毒副作用小,对患者不良应激反应轻,并从发病机制出发,符合治疗原则,因此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温经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良好,可改善临床症状及腰椎功能,降低疼痛度,且应用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