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政—产—学—研”协同的地理学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2023-11-02 09:39杨庆媛陈俊华王美君王亚辉
地理教育 2023年11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协同育人

杨庆媛,陈俊华,王 勇,王美君,王亚辉,樊 磊,印 文

(西南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央在新时代的重大决策部署,人才振兴是实现该战略的基础,是推动乡村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2022 年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乡村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专业人才和乡土人才……抓点带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展开”[1]。

地理学因其研究对象和学科特性,成为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重要学科。然而,当前高校地理学相关专业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对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需求认识不够全面,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乡村振兴需求不适应、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乡村振兴需求不匹配、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与乡村振兴需求不吻合、协同育人机制虚化与乡村振兴需求不协调等问题。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如何充分利用政府、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等众多教学资源,发挥各个主体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实现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主体相协同,培养适应乡村振兴且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懂两爱”式地理学人才队伍,成为高校地理学相关专业迫切需要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政—产—学—研”协同培养地理学人才的学理认知

1.“政—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理论基础

“三螺旋理论”为“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提供了理论支撑。三螺旋概念最早由生物学领域提出,被用来解释DNA 的螺旋结构。20 世纪90 年代中期,美国学者亨利·埃茨科威兹(Henry Etzkowitz)和罗伊特·雷德斯多夫(Loet Leydesdorff)提出了“官—产—学”三螺旋理论。该理论解释了在知识经济时代,政府、企业和大学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关系,形成了三种力量交叉影响的三螺旋关系,推动了知识的传播与应用[2](图1)。三螺旋理论奠定了政—产—学—研合作的理论基础,为实现大学—产业—政府合作的思想相通、实践互通提供了学理支撑。

图1 “政府—产业—高校”三螺旋结构

2.“政—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含义及架构

“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是指通过由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组成的四方协同系统(图2),将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质量提升和乡村振兴战略相对接,深化政—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凸显政—产—学—研合作以“政”为先导和方向、以“产”为载体和支撑、以“学”为主体和核心、以“研”为突破和提升的核心思想。

图2 “政—产—学—研”四方协同的架构

(1)政:政府管理部门

政府管理部门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宏观支持作用,通过国家需求和法规政策的导向作用,指引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引领人才培养方向。首先,各级政府部门制定的各类法规和政策,发挥了合作育人体系中的监管指导作用;其次,各级政府部门发布各地区的乡村振兴规划,确定了乡村振兴发展的战略方向,提出了乡村振兴发展中需要解决的研究课题,为师生提供了教学内容,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能力。

(2)产:产业体系

产业体系是育人模式的创新源泉所在和实践育人的依托。一方面,产业体系中的市场经济主体(企业)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输出作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另一方面,也为高校、研究机构提供研究平台和人力资源实践场所。包括各类实体企事业或社会团体,通常是生产一线单位,也涉及乡村振兴的规划编制类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类企事业单位,这类企业可为师生提供教学实践的场景和场所。为此,需要开展企事业单位访谈,了解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和条件,开展校企合作,如建立实习基地等,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沟通以及专业实践能力。

(3)学:高等学校

作为教学单位,高等学校是开展育人活动的核心和主要场所。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高校人才培养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满足社会的需求;而社会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进程的同时,也提供社会专业人才来充实高校师资库。为此,高等院校应根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地方政府乡村振兴目标任务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开设乡村振兴相关课程,更新课程内容,完善学生的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同时,有机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功能。

(4)研:科研机构

各类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沟通和创新实践的作用,为人才自我突破和能力提升提供路径。借助科研机构的相关平台,结合乡村振兴行业需求,开展相关核心技术攻关和科研服务,实现成果转化,为产业化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推动行业的整体发展。同时,又为人才培养提供科研平台,学生通过加入科研团队、参与研究课题、申请科研项目等参与科研实践,提升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政—产—学—研”合作育人模式要求各育人主体依据自身资源和条件,充分发挥各自的育人作用,协同合作,共同培育高素质人才,有效弥补传统育人模式的不足。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政—产—学—研”协同培养地理学人才的路径

遵循“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教育理念,以“政”为指引、以“产”为依托、以“学”为主体、以“研”为突破,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实践模式、评价机制等多个维度(图3),探索政—产—学—研“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实施路径,突破传统学校围墙内办学的局限,实现“政策导向引领人,产业链上培养人,生产实践锻炼人,科学研究造化人”的目标,形成贴近农业、农村、农民发展需求的地理学人才培养新局面。

图3 “政—产—学—研”协同育人路径

1.制定“政—产—学—研”协同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目标,加强顶层设计

(1)培养心怀家国天下,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乡村振兴人才

培养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地理学人才,首先要培养人才“爱农村”“爱农民”的热烈情感和家国天下的坚定理想信念。要对农村倾注感情、具有奉献精神、肩负乡村振兴的责任和使命。树立勤劳致富、为民奋斗的坚定理想信念,凝聚投身伟大事业、建设美丽家乡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基础、人文素养和科学思维;具备优秀的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培养通晓复合知识体系,掌握前瞻创新能力的乡村振兴人才

始终保持专业精神和创新精神是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地理学人才的必备素养。地理学人才应能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需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跨学科的综合知识体系,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具备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能够在促进乡村产业经济壮大、推动乡村绿色生态发展、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助力脱贫攻坚等各个领域中发挥骨干作用。以人力和智力支撑现代农村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技术支持,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强农技术体系。

(3)培养深谙精准施策,精通科学管理能力的乡村振兴人才

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建设目标,需要培养兼具公共事业管理、企业管理、乡村治理等诸多领域知识的高水平新型管理人才。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地理学人才是能够提高乡村公共服务水平的服务型人才,能够带领乡村产业兴旺、农民增收致富的乡村产业引领型人才,能够推动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2.构建“理论+实践”课程思政育人双翼,厚植“三农”情怀

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课程思政为人才培养之魂,构建“理论+实践”课程思政育人双翼,强化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提升学生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思想觉悟和行动自觉。

一方面,深挖专业理论课程中的课程思政育人元素,建立和完善课程思政资源库。将地理学科特有的宇宙观念、家国情怀、国土认知、国家认同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理论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另一方面,深化“中国经验”“乡土精神”在学科发展中的体现,弘扬学科发展特色主旋律,以探索乡建特色实践为重点打造体系化、聚焦式的实践人才培养方式,开设“走进美丽乡村”“脱贫攻坚巩固和乡村振兴”“生态学野外综合实践”等一批社会实践课程,在实习实践中巩固家国情怀和乡土责任。

3.设计契合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内容,夯实专业素养

第一,优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构建按照“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框架,以“模块化课程”为切入点,形成“1+3+1”课程体系(图4)。树立“强化通识教育,特化专业教育,融入创新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优化课程体系,构建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学科素养提升为主要特色的课程体系。在通识教育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乡村建设的辩证逻辑思维、数据分析运用、信息技术处理、多语言运用能力;强化专业教育的特色,加强建设专业基础性课程、打造专业标志性课程、创新专业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构建“创新创业精神与通识课程相互渗透—创新创业能力与专业课程相互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实习和实践相互嵌入”式的聚合三维模式[7],鼓励教师带动学生参与相关乡村实践活动及项目,不断优化完善课程体系,探索“政—产—学—研”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好服务于乡村振兴国家战略。

图4 “1+3+1”课程体系构建

第二,改革教学方式。邀请政府、企业、行业、科研院所精英骨干共建教学团队,共上专业课程,共编教材,将行业一线和学科发展前沿、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对接乡村振兴战略和资源与环境学科专业认证要求,坚持“政—产—学—研”协同育人理念,深入发掘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四方育人主体的课程资源,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第三,更新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增加乡村环境保护、乡村生态学、美丽乡村等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教学内容;加强课程资源建设,收录政府、企业和学科前沿发展的典型案例,推动优秀教材的再版和系列化改版;在课程考核中,推动非标准答案考核改革,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考核和评价。将专业技能培养工作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中,并以横向综合、纵向深化的方式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建设内容与教学体系进行有机整合,聚焦乡土特色,保证实践型地理学人才培养满足乡村振兴战略推进需要。

4.构建“政引+产践+学育+研促”实践育人体系,筑牢共生基石

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纵向和横向的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将实践环节贯穿于课程内容学习中,同时根据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的实际需求,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构建“四位一体”的“政—产—学—研”实践育人体系。

第一,政府机制引导。“政—产—学—研”育人模式凸显了政府在整个合作育人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政府是组织、协调和创设外部环境的重要力量,政府作为组织者出面组织、协调、规范、激励、引导,将产学研各方集合在一起,打造产学研合作的良好环境,共建产学研平台,建设满足教学、科研、企业三方需要的实践育人环境。

第二,企业实习实践。校企联合指导学生实践,实行“双导师制”,学生在校外实习实践期间,配备校内、校外双导师,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与合作企业共同安排实习指导人员,结合地理学科各专业应用实践性和人才培养要求,精心设计实习内容,共同编写学生企业实习方案,科学安排相关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最终采取双方共同考核方式,促进学生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有助于实践能力的提升。

第三,高校理论研究。一方面,高校地理学科是“政—产—学—研”合作育人的实施主体和育人推进落脚点,在承担基础理论研究重任的同时,主体工作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地理学人才。另一方面,高校教师通过参与技术创新活动,与乡村振兴相关企业紧密合作,找到企业发展瓶颈,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了解企业需求所在,更有针对性地将实践教学成果与社会需求相对应,加速转化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成果。

第四,科研创新提升。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成果为“政—产—学—研”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鼓励高校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科研项目、创新创业项目等,不断拓展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的深度和广度,科研机构拥有良好的科研设施与科研环境,承担前瞻性、战略性、基础性、交叉性的研究工作,能够为高校实践教学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5.推动“五元主体协同”的评价机制改革,打造生态闭环

从学生、学院、主管部门、第三方以及用人单位五个主体出发,采取诊断性、形成性和终结性等多种评价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学习成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协同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积极探索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新体系,并根据考核评估结果分析专业的供需现状和调整方向,为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提供决策参考,从而形成生态闭环。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政-产-学-研”协同培养地理学人才的效果

历经数年的探索与实践,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在“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学生服务于乡村振兴的情怀深厚、素养扎实、成果斐然,科研与实践能力明显提升。

1.学生助推乡村振兴的情怀深厚、素养扎实

依托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及西部地区首家乡村可持续发展新文科实验室平台,通过“政—产—学—研”协同育人,不断深化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意义的认识,强化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锤炼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专业素养。近三年组织学生600 余人次深入中西部12 省(市)开展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在5 万余农户调查中践悟国情、坚定信念。在思政育人课程全覆盖的基础上,开设“走进美丽乡村”等4门社会实践类专业课程,融入家国情怀、国土认知等思政元素。

2.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成果斐然

我院学子充分发挥地理人“用眼观世界,用心报家国,用足行天下,用手建功业”的专业特色,积极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斐然成果。3 名学生在校期间积极服务于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得到了《中国扶贫》《中青在线》、光明网和CGTN 等多家新闻媒体的报道。2022年7月,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国土规划大赛中我院学生的作品“古韵缀西山,碧水桃花源——西山坪村空间优化治理总体规划”荣获一等奖和海报最佳人气奖,3 位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2021 年12月,首届重庆市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中我院学生荣获特等奖1 项、一等奖1 项、二等奖3 项、三等奖1 项的耀人佳绩。2019—2022 年,仅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学生就累计26 人次获得国家级、省级成果奖励6 项。

3.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科研实践能力明显提升

基于学校主体推动协同育人平台,整合现有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企业、中学等实践教学基地,建成了一批校—地、校—所(院)、校—企、校—校协同育人基地,“学校+”协同育人实践新平台为学生科研实践和成长发展蓄势赋能。近三年以来,仅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获批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7项,参与人数占比近50%,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科研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协同进化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