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夏楠,夏克军,徐玮琦
(1.湖南教育出版社,长沙 410007;2.长沙市中雅培粹学校,长沙 410021)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地理新课标”),明确提出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课程内容[1],与2011 年版课标相比,在优化课程内容方面是一个重大突破,同时也是一个全新内容。从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从基础教育改革的角度来看,加强多学科的相互融合,有利于课程综合化的实施,提前为培养创新人才布局[2]。地理课程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色,同时也是进行跨学科学习和提高综合分析、实践创新能力的“理想场所”。通过跨学科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真实社会情境中的复杂问题,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的独特优势[3]。
如何编写渗透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材内容,有效提升学生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效果,将成为教材编写者和一线教师所面临的难题[4]。笔者以“黄土高原”为例,在充分探究跨学科主题学习内涵的基础上,依据地理新课标的要求,提出以地理为主干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教材编写建议,旨在为有效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提出的一项新举措,并要求各门课程的课时占比不少于10%。该方案指出:“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5]。”
地理新课标指出:“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基于学生的基础、体验和兴趣,围绕某一研究主题,以地理课程内容为主干,运用并整合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开展综合学习的一种方式[1]。”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综合课程,而是在当今社会综合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下,提出的一种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的新型学习方式[6]。
地理是一门兼具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其本身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具有多学科融合的条件,又具备独特的综合思维方式和育人价值。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正是在此之上,基于学生基础、体验和兴趣本身的发展性[1],体会地理课程的综合性,积极探索地理学科的实践性,以地理的学习方法和过程为支撑,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最后实现跨学科学习的价值。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立,是在分科背景下实现课程综合性、探究性、实践性的一种积极有效的课程举措,它既能弥补分科课程的不足,又能较好地继承分科课程的合理性,用稳妥的方式促进学科综合育人、整体育人任务的完成[7]。可以说,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探索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一种积极的课程策略,也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举措。
首先,跨学科主题学习使得地理学综合性的性质得以体现。地理学兼有自然和社会两个学科的性质,其研究内容涉及自然、人文、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地理学科性质决定了其与生物、科学、历史、道德与法治、艺术等学科在内容、理念、学法上有一定联系[4]。其次,跨学科主题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提高。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理新课标要求跨学科主题学习不局限在校内,要调动相关社会资源,这为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契机,通过跨学科活动的实施,带领学生走进真实的社会,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8]。再次,跨学科主题学习对于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非常重要。核心素养是隐性的,把地理课堂融入真实的情境中,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刻认知宇宙、地球、地表、世界、中国五大主题,探究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整个过程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和发展,成为核心素养达成的必由之路[9]。
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地理学,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和解决社会真实复杂问题的需求,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还可以锻炼创造力,达到当今社会发展背景下对人才的要求[3]。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以“黄土高原”为例,设计了基于地理、音乐、历史、语文、生物、道德与法治等学科融合的教材内容,供教材编写者及一线师生参考。
地理新课标内容要求:“①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②进行野外考察或运用相关资料,说明自然环境与地方文化景观之间的关系[1]。”这两条课标内容属于认识分区模块,行为条件是“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进行野外考察或运用相关资料”,行为动词为“说出、说明、认识”,对应的行为内容是“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因地制宜的重要性、自然环境与地方文化景观之间的关系”[10]。
黄土高原是具有典型特征的地理单元,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同时也是生态保护和区域发展问题突出的地区,其融合了自然地理风情、民族文化特色、人文历史考古、生态环境保护等。面对这样一个多因素融合的区域,以地理课程为主干,挖掘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对于学生加深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与区域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地理新课标指导下,新设计的教材可包括发现、自然地理概况、文明的发源地、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阅读、活动等六部分内容。具体设计思路如表1所示。
表1 “黄土高原”跨学科教材编写设计思路
(1)创设“发现”栏目,引入新课
【思考一】学科关联
民歌是地理与音乐结合的重要载体,黄土高原是一个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区域,提到黄土高原,我们时常会想到音域高亢宽广、曲调粗犷奔放、旋律起伏跌宕的信天游。通过信天游这一真实情景导入黄土高原,实现“地理+音乐”跨学科融合。
【思考二】内容关联
民歌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受各地不同地理环境的影响,民歌也呈现出鲜明的特色,传递着地域的历史与文明。信天游的表达方式与地理环境有没有关系?有何关系?反映了当地怎样的地理特征?这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十分贴切地引出了黄土高原这一主题。
开展“地理+音乐”跨学科主题学习,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也为学生创设了更真实的音乐和地理情境。同时,在教材开篇设计“发现”栏目的作用不仅是导入,其本身也是一种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学完本节内容后,再反过来探究“信天游的表达方式”和“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的关系,会比之前有更深的感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正文体现层次性,逐步递进
“黄土高原”正文内容知识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黄土高原”正文内容知识框架
正文设计包括自然地理概况、文明的发源地和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三目内容,环环相扣、联系紧密。具体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黄土高原”正文内容探究分析
(3)跨学科“阅读”和“活动”设计举例
在正文之外,教材充分融入跨学科“阅读”和“活动”等栏目的设计,突出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一】“地图+历史”阅读设计
以黄土高原与仰韶文化范围相吻合为背景(图2),通过“地图+历史”的方式,以“仰韶文化”这一真实情境为依托设计跨学科阅读,作为正文第二目的有效补充,突出对学生探究能力、实践能力的考查,并加深其对黄土高原孕育华夏文明的认识。
图2 仰韶文化部分遗址
【设计二】“地理+考古+生物”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竹鼠主要栖息在非洲东部以及亚洲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竹林以及灌丛中,但距今6 000 多年的陕西省西安市半坡遗址和距今4 000 多年的山西省临汾市陶寺遗址,都有竹鼠遗骸出土。有人认为,当时的黄土高原部分地区气候接近长江以南的亚热带气候。你觉得正确吗?并说明理由。
该活动以“考古”为手段,通过竹鼠栖息地的变化,依据其生活习性来推测黄土高原距今4 000~6 000多年的气候特征。将考古的手段运用到推测自然地理特征的内容上,体现了学科融合,也锻炼了地理实践力。
【设计三】“地理+语文”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诗经·大雅·生民》中有这样的描述:“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茀厥丰草,种之黄茂。”据此,完成下列任务。①借助工具书,翻译文中古诗文;②相传后稷的封地在邰地,就位于今黄土高原地区的陕西武功县。据此推测当地的地理环境。
该活动以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为背景,通过古诗文翻译推测黄土高原当时的地理环境,既温习了语文知识,又锻炼了地理核心素养,完成了跨学科学习。
通过“黄土高原”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该地区自然环境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感悟其历史发展进程及未来前景,更好地体会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通过艺术熏陶、历史观察、语文素养、考古分析等多学科融合,地理实践力得到了锻炼,核心素养得到了落实,家国情怀得到了培养。
探讨“黄土高原”地理特征、区域发展进程并提出建议,提升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认识,培养学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态观。
教学设计领军人物乔纳森曾说过:“教育唯一的认知目标就是解决问题。”[11]跨学科主题学习就是融合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聚焦真实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地理学发展进程中,或通过借鉴其他学科的概念、方法,或通过与其他学科的部分内容相融合,派生了很多地理学分支,如文化地理学、生物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等。就目前初中地理新课标要求的内容来看,也包含了多学科的知识。所以,对于教材编写者和一线教师而言,要充分挖掘课标内容所蕴含的跨学科知识,充分理解各因素之间关系,提升学生综合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要求,最终形成并发展核心素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