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2023-11-02 05:10陈梅芳
家教世界·V家长 2023年9期
关键词:家训家风家庭

陈梅芳

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法律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不仅需要尽家庭教育之责,还需正确地尽责,依法带娃,依循正确的教育规律带娃。《家庭教育促进法》将“家事”上升为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的“国事”,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的家国情怀,对于促进家庭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障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

法律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承担家庭教育实施的主体责任,应当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在孕期和未成年人进入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幼儿园、中小学校等重要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如: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当今,仅仅依靠学校培养优秀人才的时代已经过去。教育不属于学校专利,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起点。家庭教育按顺序排列是第一位的;按地位排列是基础性的;家庭的社会功能不可替代,文明作用不可替代。

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和家长朋友们进行交流。

时代不同了,做好第一任“老师”,我们迫切需要不断学习。

在我校进行的母亲素养大调查中,1500多名同学参与了调查,其中,认为母亲缺乏魅力,语言粗俗,思想平庸的占31.5%;认为母亲需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的占到75.5%;希望母亲改变教育方式,和他们交朋友的占80%;要求母亲尊重兴趣爱好给予独立成长空间的占79%;只有10%的学生能接受现行的教育方式,认为母亲能令自己敬佩的只占7%。

我们发现,现在的孩子和以前不一样了。这几十年,中国在快速发展。我们正在昂首阔步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宏大目标。当一个民族吃穿不愁,我们会愁什么呢?

我们的需要开始变得不一样了:人对人的需要不一样了,家长对孩子的需要不一样了,社会对人的需要不一样了,人对社会的需要不一样了。你可以去试试,到春天的时候,买一只刚刚出壳的小鸡,养着它,给它好吃好喝,看看是不是两个礼拜以后小鸡就死掉了?因为小鸡也会孤独。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二宝、三宝的到来,打破了原先家庭的平衡,一些孩子又会感到失落、迷茫。

很多家庭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就有五、六个人围着他,这些人会把最好的给他。

其实人都有一种本能,谁对自己好,他就要报恩。

我看到一個四岁的孩子跟奶奶说:“奶奶,我长大后赚钱给你用。”这是因为他觉得奶奶对他太好了,可是等到十几岁时他就搞明白了,他报不了这个恩,为什么?

因为这些大人不会要他的钱来回报,他们要的是孩子去读名牌大学。

我们发现,一些孩子沉迷手机,迷恋小说,不想考试,甚至不想上学。我问他们想不想上好一点的高中?他们回答想上。那为什么不投入呢?因为他们焦虑。孩子们害怕考不到家长理想的学校,会觉得对不起家长。有些孩子,父母离异后,自己仿佛成为多余的存在;有些孩子被要强的父母将课余时间安排得满满的。

儿童是具有整体生命表现的人,童年是人生之中具有独立价值的时期,每一个儿童都是具有独立人格、有独特存在价值的人。

当今的孩子对话语权要求很高,你要让他说,要去听他说。

当今的孩子知识面宽广,你要让他有发表自己意见的空间,千万不要不懂装懂。

当今城市里的孩子现实感非常弱。

当今的孩子对个性化生活要求高,他们不再是大海里的一滴水,沙漠里的一粒沙,而是“我就是我,那个不一样的烟火” “我来过了,雁过留声,你们怎么可以不知道我来过?”

没有天生就懂得科学育子的父母,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成为更好的父母。教育孩子,首先是教育自己;改变孩子,首先是改变自己。希望家长朋友们能成为爱学习、求上进的家长,为我们的孩子做出表率。

我们要重视家庭教育,注重家风家训。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风家训,重视家庭教育。“家风”一词较早见于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589年),唐以后大量使用。“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即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

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家风需要大家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如果每个家庭都能传承优良的家风、如果每个家庭成员都能拥有良好的家风意识,一定能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我们再来看看传统的家训家规有什么特点呢?接下来与大家分享几位著名人物的家训,供各位借鉴。

苏东坡:我国古代家训都强调道德规范,如苏氏家规中的“和善心正,语言必谨,举动必端,处事必公,为官必廉,事君必忠,费用必俭,睦人必善,乡里必和”,这“八必”是通行的道德规范,并不限于家族内部。

包拯:安徽人包拯是一代清官,他的家训只有37个字:“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颜之推:颜之推,祖籍琅琊临沂,先世随东晋渡江。他一生经历梁、齐、周、隋四朝,三为亡国之人。颜之推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思想学识,写成《颜氏家训》一书训诫子孙。

下面给大家分享《颜氏家训》中的一句话:“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清代一些学者认为《颜氏家训》一书“凡为人子弟者,当家置一册,奉为明训,不独颜氏”。

诸葛亮:诸葛亮46岁才得子诸葛瞻。他很喜欢这个儿子,希望儿子将来成为国家栋梁。诸葛亮有两个姐姐,二姐所生子叫庞涣,深得诸葛亮喜爱。诸葛亮常年征战,政务缠身,但仍不忘教诲儿辈。他写给诸葛瞻和庞涣的两封家书,名为《诫子书》和《诫外甥书》。

《诫子书》和《诫外甥书》是古代家训中的名篇。其中,《诫外甥书》不足百字:“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气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不庸,不免于下流。”全文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焦裕禄: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的女儿焦守云眼中,焦门家风是这样的:要热爱劳动,不能不劳而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艰苦朴素,不能跟别人比吃比穿,要比就比学习比进步;不搞特殊化。

古人都知道“养不教,父之过”。家长应该担负起教育后代的责任。

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很大,往往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

家庭教育有了新要求。

品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務。我们前面用大量的篇幅阐述了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宗明义,强调家庭教育是“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说到底,家庭教育就是在家庭生活中进行如何做人的教育。

“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要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说到底,家庭教育就是在家庭生活中进行如何做人的教育。

父母的心平气和是孩子成长的最好养分。家庭中夫妻关系最重要,稳定和睦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家庭成员之间的聚餐、外出留下美好瞬间、肢体语言(拍拍肩、再见、打招呼)、与孩子商量家庭大事、每天确保有交流的时间、一起运动等。

亲子关系的满意度主要包括:父母的爱、父母的权威性、家庭聚餐的频率等。

亲子关系对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后代的精神状态、心理健康、品行方面以及身体健康。儿童主观感知的教养模式与父母汇报的结果具有不一致性,儿童感知到专制程度要强于父母的汇报结果。儿童主观感受到的专制教育程度与其精神心理问题的发生风险成正相关。

建立家庭书架和孩子书架——爱上阅读,家庭和美。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义务教育阶段要激发学生读书兴趣,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积累阅读整本书的经验。

如果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人热爱读书,那就得从小培养他培养阅读兴趣、习惯和能力。

热爱劳动,强身健体。让孩子从小做些家务,可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注重家庭亲情、尊重他人等品质,还能提高动手动脑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培养责任感。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后的失业率、犯罪率之比分别为1∶15和1∶10,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后的离异率、心理疾病患病率也较低。

走出家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假期一定要带孩子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积极参加学校、居委会、村委会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参加志愿者活动、听专家讲座、看望孤寡老人等。

所有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爱默生说:“家庭是母亲的世界,父亲的王国,儿童的乐园。”

这就是一个幸福家庭应有的模样。祝愿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猜你喜欢
家训家风家庭
勤劳节俭传家风
家庭“煮”夫
家风伴我成长
恋练有词
家训伴我成长
幽默好家风(二)
家风
《朱子家训》(四)
《朱子家训》(二)
《朱子家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