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萍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抑郁症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抑郁症虽然属于可治愈的疾病,但不少患者因为种种原因不愿就医,导致病情越发严重,甚至产生自残、自杀念头。因此,了解抑郁症相关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是以连续且长期的心情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心理疾病。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会因为某些不良事件而出现情绪低落等负面情绪,这是正常的情感反应。而抑郁症所产生的负面情绪更加持久,且会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达到了相关诊断标准。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情绪低落是抑郁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患者经常皱眉不展、自卑沮丧、心烦意乱,甚至有轻生的想法。抑郁症的症状往往有昼重夜轻的规律,具体表现是:患者可能比普通人早醒(提前2~3 h,甚至更早),醒来后胡思乱想、精神恍惚、疲惫不堪、痛苦难忍;早上对工作和学习都没有兴致,情绪低落,很难集中精力,工作效率明显降低;下午自我感觉情绪会有明显改善;在黄昏时(大约在16:00~17:00),会感觉到轻微的放松,疲劳减少,想和人进行一些沟通;夜晚是一天中心情最好的时候,最愿意与人沟通,像是找到了归宿,甚至以为已经恢复了正常;而到临睡前,心情会再次变得低落,并在第2天醒来出现抑郁症的征兆。
简而言之,抑郁症患者一天中大部分时间情绪会持续低落,没有兴趣,没有动力,且持续2周以上。此外,抑郁患者往往还有容易疲倦、食欲增加或减少、记忆减退、自觉没有价值感、对生活感到绝望等情况,最严重时会采取自杀行为。
抑郁症的原因
抑郁产生的原因很复杂,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在生理学因素方面,研究发现,抑郁的发生与5—HT、NE等神經递质代谢紊乱和突触后膜受体功能紊乱有关。有学者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脑外侧缰核是抑郁症发生的关键脑区,其 CaMK水平升高,可导致缰核过度兴奋,使得患者出现“快感丧失”“无助”等核心抑郁症状。也有研究表明,儿童时期遭受的躯体受伤、性虐待、被遗弃等不良经历与抑郁症密切相关。另外,学习、工作、生活压力过大也是导致抑郁的重要原因。
出现抑郁症怎么办
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通常情况下,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疼痛程度、对社会功能的影响程度以及是否有精神病性症状,可将抑郁症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对于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可以采用不同的疗法。
轻度抑郁患者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动机缺乏,通常不会出现显著的社会功能障碍。中度抑郁症患者,通常会长期处于低落状态、缺乏兴趣,但是未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方面的症状,不会出现严重的自杀念头,对工作、生活造成的影响比较小。当出现比较严重的抑郁症状时,患者会非常痛苦,可出现幻觉或者被害妄想,严重时会产生自残、轻生等想法,对生活工作和社会功能造成很大的影响。
一般来讲,轻度抑郁症患者主要以心理治疗为主,不用服任何药物,甚至通过自我调节、转移注意力、保持放松就能得到治愈。中重度抑郁症患者一般不能依靠自我调节缓解,需要通过服用药物、心理治疗等方式进行系统性治疗。
了解抗抑郁药物
临床发现,很多抑郁症患者不愿因进行药物治疗,更希望通过运动、饮食、心理治疗等非药物疗法进行治疗。但上述非药物疗法产生疗效的速度缓慢,比如在抑郁症急性期,由于症状比较严重,此时就需要服用药物快速控制。在中度抑郁症的治疗中,服用抗抑郁药物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能够让患者体内产生更多的“快乐物质”,逐渐稳定情绪,让身心得到更好的恢复。但是,很多抑郁症患者及家属对抗抑郁药物存在错误的认知,导致服药依从性不高。在此,列举在临床常见的错误认识。
错误一:抗抑郁药物会成瘾
有些患者在病情好转后,自行停止服用药物,结果出现恶心、头晕、乏力等不适,并认为这是药物成瘾的戒断反应。其实,这并非对药物产生依赖,而是由于快速停药引起的“撤药反应”。因此,患者在服药期间,需定期到医院复诊,在医生的建议指导下增减药物,切勿自行突然停药。
错误二:抗抑郁药物副作用很大
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抗抑郁药物也不例外,常见的副作用有头晕、嗜睡、食欲减退、胃肠道反应、手抖等。但是,抗抑郁药物的副作用比较小,甚至比常见的降压药、降糖药、调脂药等药物的副作用还要小。抗抑郁药物常见的副作用是在服用初期可能会出现轻微的身体不适的情况,如恶心、头晕头痛、嗜睡等,往往在服药前7~10 d表现相对明显一些。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药物疗效显现后副作用也会随之减轻、消失。并且,临床医生往往会通过从小剂量开始服药,逐步、缓慢增加药物剂量,饭后服药,睡前服药等多种方式帮助降低副作用的影响,绝大部分患者可逐步耐受。若服药后确实出现一些无法耐受的副作用,明显影响工作或学习时,医生将会根据副作用的不同情况进一步调整用药方案。
结束语
在西方发达国家,抑郁症被认为和感冒一样常见。所以,一旦患上抑郁症,不要感到害怕,也不要有病耻感,而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遵医嘱积极进行治疗,促进身体早日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