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峻,黄格,马树兴,付杨
丙泊酚是一种强效、短效的静脉全身麻醉药物,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迅速,现已广泛用于全身麻醉诱导,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导致其临床应用受限[1]。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临床麻醉药物种类的增加,新型静脉麻醉药物具有起效快、效能强、维持时间较短的特点,术后患者可快速苏醒,安全性更高。环泊酚注射液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静脉麻醉药物,是在丙泊酚的基础上改良的创新药,其活性成分环泊酚是(R)-构型异构体小分子药物,为γ-氨基丁酸(GABA)受体激动剂,可通过作用于GABA受体介导的氯离子通道,增加电流的传导,引起神经元的超极化,而超极化可保持神经信号传递一致,降低了动作电位产生的成功率,从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醉作用[2],但其具体麻醉机制仍需深入研究。现观察环泊酚在老年泌尿系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诱导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收治的行泌尿系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均需在全身麻醉下行气管插管,根据双色球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65~75(70.74±4.81)岁;体质指数(BMI)18~30(24.6±5.9)kg/m2。观察组中男20例,女30例;年龄65~75(71.51±3.67)岁;BMI 17~30(23.4±6.1)kg/m2。2组性别、年龄、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麻醉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全身麻醉诱导中采用丙泊酚乳状注射液(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生产)首次给药剂量为1.5 mg/kg,30 s内静脉推注。观察组:患者采用环泊酚注射液(辽宁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生产)首次给药剂量为0.3 mg/kg,30 s内静脉推注。
随后,患者均根据体质量予以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0.3 μg/kg+苯磺顺阿曲库胺注射液0.2 mg/kg静脉推注进行麻醉诱导,行气管插管。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呼吸和循环情况,呼吸及循环发生较大波动时予以及时处理。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手术相关指标: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长、麻醉时间及麻醉药物总用量。(2)生命体征相关指标: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麻醉开始前(T0)、丙泊酚或环泊酚注射完毕时(T1)、诱导完成时(T2)、麻醉诱导后15 min(T3)、麻醉诱导后30 min(T4)的H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2组患者T0和T1的RR。(3)镇静效果:采用脑电双频指数(BIS)、Ramsay镇静评分评价药物在T0~T4的镇静效果,BIS为85~100分为正常状态,65~84分为镇静状态,40~64分为麻醉状态,<40分可能呈现爆发性抑制。Ramsay镇静评分范围为1~6分,1~2分为镇静效果不足,3~4分为效果较好,5~6分为镇静过度。(4)不良反应:记录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注射痛、呼吸抑制以及恶心呕吐。
2.1 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麻醉药物总用量少于对照组(P<0.01),2组手术时长和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 不同时段HR、MAP比较 2组T0~T4的HR及T0的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4的MAP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不同时段HR、MAP比较
2.3 T0、T1的RR比较 2组T0的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的RR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对照组与观察组T0、T1的RR比较次/min)
2.4 BIS、Ramsay镇静评分比较 2组T0的BIS、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的BIS及T1~T4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T3~T4的BIS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4。
表4 对照组与观察组不同时段BIS、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分)
2.5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注射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00% vs. 50.00%,χ2=26.839,P<0.001);2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麻醉诱导是外科手术中必不可少的步骤,能减轻患者疼痛、缓解焦虑、消除恐惧感并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麻醉安全性是影响和制约我国麻醉药品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而麻醉药物的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是保障患者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恢复的重要因素[3]。
麻醉药物对循环系统均会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全身麻醉手术中常需联合使用镇静、镇痛、肌松药,力求最优化的麻醉效果。目前,临床常用的静脉麻醉诱导药物有丙泊酚、依托咪酯和咪达唑仑,丙泊酚以起效快、术后患者恢复迅速、药物清除率高、靶控输注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丙泊酚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和呼吸抑制作用较为明显,尤其对于老年患者,药物分布和体积降低,各周边室的清除率减低,使血浆中药物浓度增加,因此在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时,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尽可能降低药物用量[4-5]。此外,注射痛是丙泊酚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易增加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麻醉的平稳性。依托咪酯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较小等优点,但使用者可能会出现肌颤,且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术后易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咪达唑仑主要用于全身麻醉诱导和辅助镇静,作用温和,对呼吸和心血管抑制作用较小,但其起效慢,患者术后苏醒时间较长,代谢产物仍具有活性,可能出现短暂的顺行性遗忘[6-9]。环泊酚是一种静脉全身麻醉药,为GABA受体激动剂,可通过正向调控GABA受体对神经递质的抑制功能而产生麻醉作用。将环泊酚用于择期手术受试者全身麻醉诱导中起效迅速,气管插管反应小,且可使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诱导时长与丙泊酚相当,但作用强度是丙泊酚的4~5倍,能够很好地满足手术全身麻醉诱导的需求[10-1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药物总用量少于对照组,T1~T4的MAP高于对照组,T1的RR高于对照组,表明环泊酚用于老年泌尿系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诱导中可减少药物总用量,且患者MAP、HR波动幅度较丙泊酚小。此外,观察组T1~T2的BIS及T1~T4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T3~T4的BIS低于对照组,表明在老年患者手术全身麻醉诱导中应用环泊酚产生的镇静效果优于丙泊酚。在安全性方面,观察组注射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无差异,表明环泊酚与丙泊酚的不良反应类型基本一致,但环泊酚使用者注射痛发生率明显低于丙泊酚组。
综上所述,与丙泊酚相比,环泊酚在老年泌尿系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诱导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提高患者镇静效果,减少药物总用量,可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降低注射痛发生率。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