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帆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小学善水湾分校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优化课程内容,体现“科”“技”并重,创新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创造性,为学生的素养发展保驾护航。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怎样既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又促进学生数字素养和技能的提升?在三年级《在线社会悄然而至》一课中,笔者创设“参观科技馆一天的活动安排”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合理选用在线工具亲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受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线学习与生活无处不在,并采用创新的教学策略,推动教学进程的发展,促进学生数字时代关键品格和能力的形成。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两张图片……在图片一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一位猎人在打猎后,用绳子打上结,记下这件事情。
师:你描述得清晰又具体,这就是古代社会常用的绳结记事,我们再欣赏第二张图片,大家有什么发现?
生:这是烽火台上的烟,烟雾飘散,很远都能看到,可以告知大家有敌情。
师:这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典故,叫作什么?
生:烽火戏诸侯!
师:古代社会,人们常用绳结记事,用烽火狼烟传递信息,但是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够科学。那现代社会又是怎样记录和传递信息的呢?(出示图1、图2)你能描述一下现代社会记录和传递信息的方式吗?具有什么特点呢?
图1
图2
生:之前的体温上报、核酸报告上传是通过小程序,我还会通过微信语音和小伙伴聊天,这些都需要通过手机。
师:那手机需要接入什么?
生:需要接入网络。
本节课的开端对比从古到今信息获取的不同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初步渗透信息意识的培养。笔者通过学习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让学生感知什么是“在线”,并尝试让学生梳理自己学习生活中的在线活动,了解什么是在线方式,为体验“在线”应用场景做好了初步准备。
师:春暖花开,学校的科技节也开幕了。科技节期间学校会安排参观科技馆的活动,你会如何规划安排?请各小组参考学习单的提示,按照参观前、参观中、参观后的顺序讨论一下,并完成学习单。
生(第二小组):参观前我们先要计划好出发的时间、怎么到达科技馆,还要准备好矿泉水和小零食。
师:考虑得非常周到,参观前的安排其他组还有补充吗?
生(第五小组):还要知道开馆时间,提前了解一些好玩的活动。
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构建社区补偿机制,将社区利益纳入保护体系,通过多样化的补偿方式促进社区的全面发展。争取国家的政策扶持和项目资金支持,建立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给予社区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和自然资源保护地役权补偿资金等,提升社区的整体素质和社会福利。培养社区自我发展的能力。最后建立社区发展援助基金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保障10. 唐林芳,《国家公园理论与实践》,中国林业出版社,2017年11月。。
(教师适时用PPT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继续交流在参观中、参观后的规划安排)
生(第三小组):参观到中午,要吃午餐,参观完还可以选一些照片,发到班级圈。
师: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可能还需要查询一些相关的科普知识。(PPT呈现规划安排表,并将接下来的活动任务分配成任务A和任务B)请同学们小组合作,选择完成任务A或任务B,并填写情境学习单。
新课标倡导真实性学习,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体验探究的过程中,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逐步养成数字素养和技能。三年级的学生普遍对在线活动有一定的经验,即便只是挑选丰富的在线应用让学生操作体验,虽然容易上手,但学习任务过于零散,也无法聚焦在情境问题的解决上。本节课笔者大胆尝试微项目的教学形式,创设“参观科技馆一天的活动安排”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合理选用在线工具亲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在上述具体的案例片段中,教师先让学生规划参观科技馆一天的活动安排,按照参观前、参观中、参观后的时间线索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同时梳理待解决的问题,并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之后,教师分解任务,鼓励学生自由选择,降低任务难度,减轻学生负担,倡导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知在线获取信息的方式,体验在线学习与生活的便捷。
生(第二小组):我们组选择的是任务A。首先,我们使用百度地图规划好了从家到南京科技馆的路线。(一人汇报,一人使用金陵微校的“投屏讲解”功能进行演示)
师:看来你们已经找到了一条最优路线,节约了出行时间。除此之外,百度地图还有其他吸引你们的功能吗?
生(第二小组):我们发现“周边”这个功能很有用,里面有科技馆周边的美食、景点、地铁、商场等。
另外,我们应该如何设置出发时间提醒?如何了解参观当天的天气?(学生找到了天猫精灵APP,可是发现需要登录……)为什么很多在线工具都需要登录才能使用呢?
生(第四小组):保护我们的信息不被其他人看到。
师: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保障网络信息安全。老师今天把天猫精灵请到了课堂上,我们一起唤醒它。另外,请同学们思考,天气情况、出行提醒、路况信息等内容,都有什么特点?
生:是在不断变化的。
师:确实,在线信息会实时更新。(小组又分享了更多其他在线工具的使用,并指向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解决)
在线社会,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利用“金陵微校”的观点云互动功能,让学生语音输入关键词,并以词云图的形式呈现观点)便捷的背后又蕴含了哪些智能技术?你能在这些选项中,选一选吗?(投票结果一目了然,5G、北斗导航、语音识别、大数据位居前列)
在此教学片段中,小组汇报展示是主要内容之一。三年级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而连贯的表达和输出,是训练学生学科思维形成的重要一环。为了达到更好的展示效果,教师在探究学习阶段通过情境对话学习单,帮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有迹可循,并倡导小组分工合作,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在小组汇报时,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探究在线应用的更多功能,努力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高阶能力。在深入感悟环节,通过金陵微校的观点云功能、投票功能,让学生畅所欲言,感受在线社会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同时,一键反馈评价的可视化效果,帮助学生理解在线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厘清现象与本质,体现“科”与“技”的并重,使得信息科技学科的特征和价值得以彰显。
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新课标的理念,通过项目的演进将相对固化的学科知识活化为学生的能力与素质,让学生养成使用数字技术的好习惯、好行为、好方法。
本文根据真实生活场景设计具有不同难度层次的学习任务,搭建学习支架,配合智能平台,帮助学生参与体验活动,强化自主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等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认识自主可控技术对信息安全、解决核心问题的重要性,渗透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标的指引下,一线教师在关注学生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同时,应明确信息科技学科思维方法的本质特征,围绕学科概念设计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