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组织体制改革“双轨制”探索之路

2023-10-30 18:49左丽华
少先队活动 2023年7期
关键词:双轨制工委少先队

社区少先队的探索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上海青浦的少先队工作者基于当时学校少先队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建立了“少先队组织体制改革”课题组,开启了数十年的社区少先队的实践与探索。

一、以我国改革开放为背景的少先队组织体制改革之探索

(一)化150天的忧虑为优势,少先队组织体制改革的出发点

150天是指一年中学校寒暑假、节假日、星期天等闲暇时间的总和,约占全年的41%。上世纪80年代末,全工全农型的家庭增多,父母的双职化使家长监护子女的机会减少,给学校少先队辅导员带来了种种忧虑。为了寻找一条农村少先队工作的新路子,时任青浦少先队教研员的左丽华,组建了“少先队组织体制改革”课题组,由小蒸乡南湾小学等13所中小学组成,确定了“化150天的忧虑为优势”的研究思路,从农村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少先队组织体制改革的路径和方法。

(二)变“班级中队制”为校内校外“双轨制”的组织建制

为了让队员在闲暇时间里不游离于自己的组织外,尝试在校外把队员们组织起来开展活动,改变了传统的“班级中队”体制,使少先队既有校内组织又有校外组织双重属性的组织架构,形成校内校外的“双轨制”。

1.少先队“双轨制”的组织架构

一是校内设大队,中、小队设“双轨”。以学校为单位设立大队,校内仍以教学班建立中、小队,一般由班主任担任中队辅导员;校外以社区建立中、小队,聘请社区中有关人员担任辅导员;无论是校内中、小队,还是社区中、小队,都隶属于大队部统一领导。二是校外设社区大队部,与校内大队部“双轨”。社区大队部与校内大队部并列,形成中、小学一体化的格局。社区队组织的一切活动全部由社区大队部领导,学校关心、协助社区;社区配合学校,相互渗透,彼此促进。

2.社区小队的组建方法

本着就近组建、按区(指社区)编队、全员入编的原则,探索社区编队方法:(1)自然村编队法:按行政村组建中队,以自然村宅群落组建小队,一般社区小队由不同年级、不同中队的队员组成,这样既可就近活动,又可保证活动的安全系数。(2)城镇“三台一”编队法:将社区小队与学校“安全路队”“学雷锋服务队”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三合一”的小队。(3)居民新村编队法:市政配套的学校,以居委会为单位组建社区中队,下属的社区小队一般由同一新村同一中队的队员组成。(4)楼群编队法:处于不断扩建的居民新村中的学校,住宅建好一批分配一批,故各居民新村的队员分布有疏有密,采用按楼群编社区小队的方法,由不同班级、不同年级,甚至不同学校的队员组成。

(三)少先队“双轨制”研究的价值

1.首开先河,成为社区少先队实验地

少先队“双轨制”是少先队组织体制改革的产物,队员校内与校外的组织属性,使少先队组织的教育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突破围墙延伸到了社会和家庭,呈现出少先队组织社区化、少先队教育社区化、少先队活动和管理社区化。在实践探索基础上,青浦少先队工作者系统地整理、总结了社区少先队的组织、教育、活动、辅导与领导管理的经验,编写了《社区少先队教育》一书,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少先队理论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少先队教育实践增添了新鲜内容。《社区少先队教育》具有开拓性,获评全国少先队理论书籍三等奖,青浦也由此成为我国社区少先队的实验地。

2.解决瓶颈,中小学生不再是“半个队员”

少先队“双轨制”实施后,少先队员在校内校外的组织归属感得以满足;活动时空得以全年365天全覆盖,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活动满足了少先队员的身心需求,原先闲暇时间社区里的“散兵游勇”现象不复存在了,“半个队员”的困惑迎刃而解。

3.勇于创新,“双轨制”经验从乡村走向全国

青浦首创的“少先队‘双轨制’”得到了上海团市委、市少工委的肯定。1991年团市委、市少工委在青浦召开“上海市少先队集体建设交流研讨会”,推广少先队“双轨制”经验;1995年5月1日开始,我国正式实施“五天工作制”,学校与社会同步实行“双休日制”,向少先队提出了新的挑战,《辅导员》杂志特约青浦少工委撰写《“双休日”给少先队提供了一个契机——实行新工时制后少先队工作新思路》一文予以刊登;1997年在全国少工委举办的“全国雏鹰假日小队推进会”上,青浦少工委作了题为《农村雏鹰假日小队的“五有”建设》的大会发言,受到全国少工委肯定。

4.写进书籍,入编《上海少先队发展史》

1999年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50周年纪念日之际,为弘扬“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上海团市委、市教委对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在上海少先队工作中作出首创性贡献,带动全市、影响全国并对当今工作仍起导向作用的23个工作项目和示范群体,颁发“上海市少先队工作首创奖”,少先队“双轨制”是其中之一。2010年上海团市委、市少工委主编的《上海少先队发展史》,其中第二十六章“探索社区少先队建设的运作模式”这样写道:上海的社区少先队组织兴起于1988年,青浦南湾小学等一批学校尝试建立校内校外组织联动的少先队“双轨制”模式。

二、以落实党中央文件为首要的新时代少先队社会化实践之创新

2021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公布,指出“提升少先队社会化工作水平。构建资源有效整合、队伍有效动员、阵地有效利用、队员广泛参与的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当年的少先队“双轨制”研究者、现全国步先队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左丽华又带领工作室学员、上海部分区的骨干辅导员进行构建新时代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的实践探索。

(一)立足校内,抓好“基本盘”

立足校内,抓好基本盘,是指在学校少先队常项工作中,发挥少先队“双轨制”建制的校外功能。“基本盘”的原意是指那些改变不了、夺不走、丢不掉的东西。作为少先队组织而言,“有活动、有组织、有阵地、有队伍、有制度”便是学校少先队组织的“基本盘”,这是构建资源有效整合、队伍有效动员、阵地有效利用、队员广泛参与的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的前提。抓好基本盘,既夯实了学校少先队基础工作,也实实在在促進了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的构建。

1.在“班级中队”里指导社区小队的组建

目前中小学校一般都严格按学区招生,全校生源居住地比较相近,不出校门就能组建社区小队。中队辅导员在“班级中队”里可指导队员按照居住地优化组建社区小队,取名设标,制定小队公约等,便于在双休日、节假日和寒暑假开展活动,避免村居委会组织队员们编队“老鹰捉小鸡”的现象。

2.把培训社区队干部纳入“队长学校”

“队长学校”是学校大队部的常项工作之一,把社区队干部培训纳入其中,采用讲解、体验、模拟、讨论、展示等形式,传授社区少先队活动方法,培养社区少先队活动的“领头羊”。

3.将社区少先队评优列入学校评优激励体系

学校少工委每学年评选优秀社区小队、优秀队员和队干部,制定评选标准,规范评优过程,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并举办优秀社区小队活动展示等。

4.尝试校社双轨并行的少先队活动辅导

在选聘、培训、任用和管理大、中队辅导员队伍的同时,选派学校相关老师担任本社区的校外少先队辅导员。选派的校外辅导员可以是“回娘家”——在自己居住的小区当校外辅导员,也可以是“专业式”——体育、音乐、美术、科技等学科老师,根据需要前往指导社区少先队音体美和科技等各类活动。

(二)拓展校外,做实“新地盘”

社区少先队活动阵地,是指依托社区支持、挖掘社区优质资源等建立起来的队员经常活动的场所,是对少先队员产生凝聚、吸引、影响等多方面磁场效应的“新地盘”。学校和社区可以携手共建社区少先队活动阵地,不断扩大阵地建设的范围与种类,扩展其内涵与外延。

1.盘活社区活动场地和场所资源

社区少先队活动阵地建设需要找准校内外实践育人有效衔接的结合点,由学校少工委和社区少工委共同商量,以盘活社区阵地资源为途径,共同建立社区活动阵地。如地处徐泾镇的国家会展中心、徐汇区凌云街道的“初心老站”、青浦和睦村的农业主题公园等,都是队员们成长的社会大课堂。

2.前往实地进行现场勘察与踩点

学校少工委与社区少工委共同组成勘察小组,前往相关纪念场馆或活动场所,进行实地考察后,根据需要共同商定本社区少先队组织的活动阵地。如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国际会展中心适合队员们开展探访活动,感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新成果,初步培养少先队员拥有国际视野;乡村挂牌的护河基地可以引导“小河长”参与河道整治的红领巾社区行动;特色种植园区是一年四季都可组织队员前往参与实践的劳动基地。现场勘察同时兼顾出行路程、交通路线、聘请指导老师、讲解员等因素,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确定社区活动阵地。

(三)依托社区,做大“朋友圈”

广开思路、广纳人才,有效动员社区各界人士,包括学校老师,构建起校外辅导员队伍,既能确保社区少先队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也能促进学校与社区的共同发展。学校少工委与社区建立联建共育机制,可以有效动员更多的党员、团员、社会热心人士,扩大社区“朋友圈”,壮大校外辅导员队伍。

1.挖掘社区人力资源,聘请“多元”校外辅导员

社区人力资源是指社区内在知识、技能等方面有专长的人及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人员,包括社区工作人员、企业界人士、专家学者、“五老”、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先进人物等。由学校少工委和社区少工委通过广泛征询及梳理确定人选,颁发聘书、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建立校外辅导员档案。家长辅导员可以因需进行“上岗”辅导,“五老”在党史教育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可以助力社区少先队的政治启蒙教育活动。

2.着眼综合素质提升,聘请“专业”校外辅导员

围绕少先队员提升综合素质需求,物色并聘请专业人士担任校外辅导员。如聘请法官、交警、消防指战员等担任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辅导员,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等担任传统文化教育辅导员,农艺师、饭店厨师等担任劳动技能辅导员,教授农作物栽培、面点制作技能等;机器人课程体验,则由企业专业人员担任校外辅导员……这类校外辅导员或是专业人士,或具有专长,有助于队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3.着手社区需求对接,聘任“爱心”校外辅导员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社区老年人增多,也有不少残障人士,“阳光之家”不断增多。学校少工委可以主动从人力、物力等方面为社区提供志愿服务,也可以组建小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社区公益活动。如“浦兴爱心天使学校”的少先队员关心社区内智障人士,由社区辅导员培训“爱心小助教”课程、学校辅导员培训“爱心小教师”课程,队员们常年定期前往“阳光之家”开展志愿者服务工作。青松社区“红领巾之家”在退休党员教师和回社区报到的党员在职教师辅导下,组织“爱心大放送”红领巾义卖活动,筹得善款为养老院的老人送去防暑降温用品和保健品等。

(四)校社协同,打好“组合拳”

组合拳喻指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或实施的一整套步骤。社区少先队的组建和运作,由校社共同建立相关机制,有机衔接学校与社区,共同打好组合拳。校社携手、社企合作建立少先队社会化工作机制,有利于社区少先队活动的常态化运作,可避免临渴而掘井的现象。

1.学校、街镇少工委班子建设互通有无

每年学校少代会上选举产生的新一届学校少工委班子之前,学校主动提前联系对应学区的村/居委会书记,由村居委会指定有关人员如团支部书记,或负责未成年人工作人员参加学校少工委工作;而街镇少工委班子也应有学校少工委主任或副主任参与,便于架起学校与社区联系的桥梁,畅通工作渠道,方便信息沟通。

2.建立社区与学校联席会议制度

学校少工委在放寒暑假之前,邀请街镇少工委或微型社区少工委(村居少工委)召开社区与学校联席会议,共同商量社区少先队活动计划,学校少工委安排自己学校选派的校外辅导员跟村居干部见面,对接社区小队和队干部名单;共同结合社会热点、校社实际情况确定活动主题,开展“小区微更新”“红领巾楼道長”“新春小福娃送祝福”系列活动等。

3.招募志愿辅导员举行见面会

学校少工委、街镇少工委招募优秀志愿者辅导员,举行社区辅导员见面会,就社区少先队活动的开展拟定计划,各司其职,分头实施。如建立社区活动阵地,创建社区少先队队室等。

4.建立社企合作共建机制

由居委会党支部牵头,召集辖区内企业法人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商议“我们可以为社区少先队做什么”,居委少工委成员共同参会。各家企业依据自己实力,出人、出钱、出力,有的为社区少先队提供活动基地,有的委派相关活动辅导员。如青松社区农家菜馆已建立了“小厨师实践活动基地”,購买了小厨师的全套“行头”,包括厨师帽、围单、袖套和一次性手套等;每次活动所有食材都免费提供。健身会所是“小健将”实践活动基地,每年暑假组织队员们前来游泳,健身会所配好教练和救生员。

(五)牵手共建,做活“幸福圈”

上海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要求,在市民15分钟步行的范围内,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社区生活圈。上海市少工委结合“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打造“15分钟社区少先队幸福圈”。立足上海少先队“幸福教育”,目前先后建立了两批上海少先队幸福教育试点校,推出上海市红领巾“15分钟幸福圈”争章15事。在共同的“幸福圈”创建背景下,开启了积极构建新时代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的新路径和新探索。

1.校社共建双赢的协议签订

学校与村居党支部签订少先队校外实践基地共建共享协议,就活动站点、活动时间和频率、校外辅导老师等,制订双方认同的协议书。如淀山湖小学和莲湖村党支部签订了《少先队校外活动基地共建协议书》,签订了发挥党建带团建队建的作用、建立双向互动的创建制度等内容的协议。

2.校社共享的“幸福”资源

上海市各区街镇都有创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试点村,居委会,都建有家门口的居民活动设施。如美丽乡村莲湖村建有莲湖益站、编结社、百姓大舞台、农业科技站、老年活动中心等,各活动站点都配备了工作人员,村委会还绘制了活动实践图。村居创建幸福社区的设施,为“15分钟少先队社区幸福活动圈”提供了优质硬件资源,由学校少工委将社区活动站点绘制成社区少先队实践图,发至每个社区小队,组织队员们“打卡幸福圈,玩转实践图”。

3.校社共同设计的活动项目

依托由学校设计,或社区与学校共同设计的社区主题活动项目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激发了社区少先队活力。如“红领巾自治管理委员会”社区大行动活动项目,队员们走进社区开展“四史”学习、敬老慰老、媒体素养课程等活动,在知行一体中厚植队员的家国情怀。“‘小克勒’带你走武康路”校社共建的社区少先队活动项目由徐汇区湖南街道少工委发起,学校选拔队员参与近20个课时的实践活动,学校附近的每一栋著名建筑都活跃着红领巾讲解员的身影。小队活跃在社区,赢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是新时代社区少先队活动的一种新样式。由学校、社区有关单位或部门设计主题活动项目,是推进社区少先队队建、活跃社区少先队的一种有效探索。

4.争章“闯关”的活动自动化

学校少工委以市少工委“争章15事”为依据,制订“假期幸福圈活动项目清单”,要求每一位队员都要参加一个指定的社区活动项目,作为争章“闯关”目标,并以“照片十文字”的形式记载在“幸福圈实践活动护照”上,以此作为开学后红领巾争章“闯关”评价的依据。如“迎新年美丽楼道我参与”活动项目,要求队员跟随爸爸妈妈共同参与自己大楼的美化,楼道小队每个队员制作了手工作品参与“小小手工献给邻友,辞旧迎新兔年大吉”活动,个个成为楼道的小主人。由学校设计、社区实施的活动项目,目标明确、操作性强,校内校外以争章为媒介,社区有后援辅导做参谋,真正激活了队员内在需求,提高了少先队活动的自动化。

少先队“双轨制”在构建新时代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提升少先队社会化工作水平进程中,与时俱进,进一步活跃社区少先队内部机制,焕发出内在活力。

猜你喜欢
双轨制工委少先队
中共梧州城工委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加入少先队
不老的少先队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成立学校少工委 推进少先队改革实施
双轨制:转型期的建筑业生产政体——基于Z、H两个工地的个案研究
解读保健食品注册备案“双轨制”
韩国工委筹备成立申请书
韩国工委筹备成立同意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