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

2023-10-30 10:02□王
山西农经 2023年19期
关键词:山东省农业经济

□王 建

(郓城县黄泥冈镇人民政府,山东 菏泽 274700)

农业是我国社会经济中的支柱型产业,在全国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增长的前提下,国家与社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促进我国农村区域以及相关产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九大适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不仅为农业指明了更为科学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同时也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理论支持。

农业经济的进步是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与重点目标,而完善农业经济发展格局、创新经济发展方式也有益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推进。为此,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需求与产业特点,结合不同时间背景下的发展要素并不断更新和优化农业经济发展策略,进而才能主动迎接新的挑战,全力以赴、攻坚克难,逐渐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终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的目标。

1 山东省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山东省是我国华东地区重要的沿海省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常见高温多雨天气,秋季温暖湿润,冬季干燥寒冷,且全年日照充足,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发展优势。山东省共有农业用地1 156.6 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3.61%,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其中有耕地751.5 万hm2、园地100.7 万hm2、林地135.7 万hm2、牧草地3.4 万hm2以及其他农用地165.3 万hm2,全省人均耕地0.08 hm2。

通过对山东省2022 年的生产总值核算报告进行分析可知,2022 年度,全省生产总值达87 435.1 亿元,相较于2021 年度同比增长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 298.6 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35 014.2 亿元,同比增长4.2%;第三产业增加值46 122.3 亿元,同比增长3.6%。由以上数据可知,相较于第二、第三产业而言,第一产业的增幅更大,这说明该区域的农业经济发展已经取得最大成效并具有显著优势。

山东省2022 年度主要农产品的产量整体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但受到气候以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油料的产量有所下降,具体数量以及增长速度可见表1。山东省2022 年度的农产品总产值高达1.2 万亿元,居全国首位。山东省农产品出口额达1 394 亿元,相较于2021 年增长12.6%,占据全国农产品出口额的21.3%。

表1 2022 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山东省的农业经济整体水平已经处于我国的领先地位,但仍具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因此需要基于该省的既有农业优势以及实际农业问题,探索进一步发展农业经济的策略,才能真正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在优化本地农业产业格局、提升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业大省的带头示范作用,为其他省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借鉴[1]。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山东省农业经济发展目标

首先,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进一步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目前,山东省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对比城市经济发展而言仍有一定的差距。由此应充分发挥农业产业优势,尽量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同时加强对城乡发展关系的认知,重视对农村区域基础建设的关注、优化资源配置,助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其次,因地制宜地创新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农村居民经济收入水平的提升。加快对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重视新科技、新理念与新人才的力量,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将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遵循因地制宜的创新发展原则,突出特色农业产业优势,解决农业发展“痛点”问题,探索适用性强、具有更高参考价值的农业经济发展管理体制[2]。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山东省发展农业经济面临的困境

3.1 产业结构缺乏科学性

时至今日,山东省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仍会受到传统农业发展理念的限制,导致其在农产品结构层面存在类型单一、结构不完善的问题。加之山东省农业、林业以及渔业等产业结构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得全省各个区域的产业同质化现象严重,鲜少有具备地方特色的产业。例如,山东省属于沿海省份,具有发展渔业的地理优势。2022 年,山东省全年的农业产值为6 206.5 亿元,相比2021 年增长约4.7%,渔业为1 729.7 亿元,相比2021 年增长约4.4%,尽管其两者的年度涨幅差异相对较小,但农业产值却高出渔业产值3 倍有余,可见相较于渔业而言境内的大部分地区更重视农业种植业的发展。这就导致山东省各区域产业结构呈现出了同质化的发展趋势,未能突出地区特色。

除此之外,山东省的农业基础设施仍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甚至部分农户仍在使用只具备防风与保温效果的自建设施农业生产。尽管这种设施能够进行基本的农业生产,但是却不具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无法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稳定的保障[3]。

3.2 农机设备管理机制滞后

2015 年,山东省政府基于本地农业发展需求出台了相应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为山东省及其他省的农业现代化、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截至2022 年,当地大型农机设备已经发展至7 种,小型农机设备也达到了3 600 余种的规模,农业机械化生产模式占据全省农业生产模式的80%以上,居全国领先地位。然而相较于日渐先进的机械化生产设备而言,山东省的机械化应用与管理体系却仍有待完善。例如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生产工作中仍需要依赖人工操作,并没有从根本上达到现代化、智慧化的农业发展水平,阻碍了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与现代化的发展。

3.3 缺乏构建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体系的资金

我国现代化农业想要构建起具有相对优势的经济发展体系,就一定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但基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山东省的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资金仍有所欠缺。在长远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各地政府更加重视城市区域的发展而忽视了农业发展的经济需求,这不仅加剧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同时也限制了农村经济体系的改革与进步。尽管近年来中央以及各省政府逐渐加大对农村区域现代农业经济的扶持力度,并提出了例如小额贷、惠农基金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但由于农业经济的投资较大,且相较于其他产业而言农业的回收周期也较为漫长,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成效并制定下一阶段的发展决策,因此资金便成了困扰山东省份农业经济体系建构的重点问题。

4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研究

4.1 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山东省要想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进而实现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议相关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发展情况,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应充分挖掘山东省不同区域农村的特色产业与优势资源,改变传统且单一的产业结构,以此促进农产品结构的多元化创新发展,开发优势产业与龙头企业的建设,循序渐进地实现产业集群、高新技术开发区或现代产业园的目标,最终彻底改善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增加农业产值。

结合山东省不同区域之间的地域特色以及风土人情等,规划并推动“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农业产业建设内容,逐渐构建特色化产业区域链,拓宽更多元的经营与发展渠道。例如,可充分发挥山东省的沿海优势,创设特色渔村、特色渔业基地等,持续优化其品牌效益,并借助现代化的营销手段将其优势推广到全国范围内,强调特色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的相互促进与发展,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进步[4]。

4.2 助力农机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首先,不间断地促进山东省农业机械装备产业的升级换代,助力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产业生产工作的机械化推广,从根本上提升农业发展的机械进程。同步引进并升级其他农业基础设施,如智慧化水利工程设施、智慧电网等,为农业的持续发展夯实基础[5]。例如,针对农业种植工作中的灌溉需求,可以在强调水肥一体化灌溉概念的基础上引进智慧化的全自动灌溉设备,同步推广旱作与节水的农业标准,以此构建全方位的立体化灌溉体系,为农业排涝以及灌溉作业提供机械化保障。

其次,进一步完善农业机械规章制度、提升相关机构的服务效益。通过完善农机推广与教学机制、优化农机合作社基本制度、组建并完善农机维修团队等方式,解决农户使用农业机械设备的“后顾之忧”[6],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机械设备在现代化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变,为农业经济的进步提供动力。

4.3 多元融资筹措农业经济发展基金

首先,落实前期的农业资金储备与应用。山东省在以往的农业发展历程中有大量因资金短缺而限制发展的案例,一方面为降低前期资金短缺问题对后期农业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实现大部分农户的增产、增收提供保障。山东省采用农业经济发展多元融资的方式,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夯实农业经济发展资金基础[7]。

其次,加大地方政府对本地农业经济发展的财政扶持力度,基于山东省农业的发展需要设置更具针对性的专项资金,促进现代农业经济形成更加完善的发展体系。

再次,积极响应中央号召,结合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有益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针对农户的实际需求与“痛点”,构建多样化且灵活的小额贷款机制,面向部分大型农业产业授信,可利用多家商业、非商业金融机构联合办理的方式进行统一授信,解决农户遇到的问题。

最后,加强对社会化融资的重视,加大农业产业的宣传力度,吸引汇聚更多社会层面的资金力量,保障农业生产活动、农产品加工等各方面具有更充实的资金支持。

4.4 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加强对典型模范农村、农业企业、相关机构的培养与引导,充分发挥各自的引领带头作用,为农业产业的整体优化调整提供样板示范,以此推动影响其他村落、企业以及机构的创新发展与优化调整,促进农业整体的产业结构改革,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实现农村区域经济水平的稳步增长。

首先,进一步加大省内各类农业生产要素的整合力度。通过资源资产重组以及生产结构调整的方式确立未来阶段的农业经济发展重点。要着力培养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使其能够带动辐射本地乃至周边各省的特色农业发展。将既往发展历程中的小、乱、散、弱企业、合作社以及“家庭作坊”等整合为更具优势的大型企业与集团企业,落实跨专业、跨地区的集团化经营方式,以此推动农业产业的规模化、集成化发展,为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提供长远助力。

其次,全面加强对省内龙头企业的管理,逐步建立完善相关企业的带动发展机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针对农业产业的重点项目,做好企业与基地对接融合,通过壮大龙头企业规模,带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再次,重视对新兴企业科技成果的关注。利用科技成果转化的手段提高龙头企业的农业经济效益,拓宽特色农业经济发展的产业链条,提高特色农产品的产值与加工转化率,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助力可持续发展。

5 结束语

以山东省为代表,要想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全面推进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相关机构及人员立足于实际发展需求,坚持现代化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强化对乡村振兴战略实质的探索与认知,逐步掌握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模式,分析不同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问题,因地制宜地规划并提出农业经济发展对策。针对已经暴露的问题或是发展过程中隐藏的风险应做到防微杜渐、见微知著,以此为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不断提高农村生活水平与质量的基础上,全面加快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步伐。

猜你喜欢
山东省农业经济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