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磊,冯 英,黄桂晨,游 俊,朱书秀
(江汉大学医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为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病变压迫相应的颈部神经根而出现神经根性刺激症状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以颈、肩、臂、手等部位麻木、疼痛为主[1],该病是临床中最常见的颈椎病,占各型颈椎病的60% ~70%[2],其最为常见的证型是气滞血瘀型和风寒痹阻型[3-4]。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和长时间伏案工作,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且发病年龄日益年轻化。现阶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多以非手术方案为主,西医治疗手段包括颈部制动、牵引、物理疗法、封闭疗法等[5],而中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独特优势,包括针灸、推拿、中药内服、中药熏蒸等治疗方式[1],其中中药熏蒸因简便、疗效可靠,已广泛应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但目前尚无此类的数据挖掘文献报道,故本研究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 中有关中药熏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文献数据,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析中药熏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以期为临床的遣方用药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1.1 文献来源 在CNKI、万方、SinoMed、VIP 数据库中以“颈椎病” 或“项痹” 和“中药熏蒸” 为检索词,检索有关中药熏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文献,类型限定为 “期刊论文”,发表时间为建库至2021 年4 月17 日。
1.2 处方筛选
1.2.1 纳入标准 ①文献类型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文献,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 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颈椎病的诊断和疗效标准,被明确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其疗效标准分为“治愈” “好转”“未愈” 等; ②治疗方法以中药熏蒸或中药熏蒸联合其他疗法(西药、物理疗法、牵引、针灸、中药内服等) 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文献; ③中药熏蒸处方药味完整、剂量明确; ④中药熏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结局判定有效,总有效率≥80%。
1.2.2 排除标准 ①未明确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 ②未找到全文文献; ③综述、Meta 分析、医家经验、动物实验; ④药味、剂量记载不明确的中药熏蒸处方; ⑤同方异名、同方重复、重复发表的处方; ⑥联合治疗中与中药熏蒸不相关的中药处方。
1.3 数据库建立 通过Excel 2016 软件建立名为“中药熏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文献数据库” 的数据库。
1.4 数据录入 将作者、文献名称、文献发表时间、治疗方法、中药处方、总有效率这6 项内容按顺序录入“中药熏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文献数据库” 中,并对文献中的中药处方、性味、归经等内容进行整理。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由2 人2 组录入核对,一组录入完成后,另一组对数据进行复核。
1.5 数据规范化 ①以《中药学》[7]、《中药大辞典》[8]、2020 年版《中国药典》[9]为标准,对录入数据库中的处方中药名称进行规范统一,如“仙灵脾” 规范为“淫羊藿”,“川椒” 规范为“花椒”,“元胡” “玄胡” 规范为“延胡索” 等; ②炮制前后差异较大的中药分开进行统计,如草乌与制草乌、川乌与制川乌等。
1.6 统计学分析 ①采用Excel 2016 软件对中药熏蒸处方中的中药频次、性味、归经等进行描述性分析; ②运用SPSS Modeler 18.0 软件中的Apriori 算法,以中药为输入变量,对高频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设置最大规则前项数为2,依据最低支持度为20%,最小规则置信度为95%,提升度>1,筛选强关联中药组合; ③运用SPSS Statistics 26.0 软件对高频中药进行聚类分析,选择系统聚类、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组间联接法。
2.1 文献筛选 共检索得到文献789 篇,其中CNKI 数据库186 篇、万方数据库245 篇、Sinomed 数据库196 篇、VIP 数据库162 篇,排除重复的484 篇,再按“1.2.2” 项下排除标准排除35 篇,最终纳入70 篇,涉及中药熏蒸处方73 首。
2.2 频数统计分析
2.2.1 使用频次 73 首处方共涉及中药117 味,累积使用频次为905 次,使用频次≥10 次者(高频中药) 有28 味,累积使用频次为636 次(频率为70.28%),具体见表1。由此可知,前5 位依次为红花、透骨草、伸筋草、桂枝、威灵仙,频率均达 52.05% 以上,其中红花最高,达80.82%。
2.2.2 高频中药剂量 对表1 剂量进行频次分析,发现出现频次最高的前5 位中药剂量分别为红花10 g、透骨草30 g、伸筋草30 g、桂枝15 g、威灵仙20 g,具体见表2。
表2 高频中药剂量分布
2.2.3 功效 117 味中药共涵盖17 种功效,排名前3 位的依次为祛风湿药(频次313 次,频率34.59%)、活血化瘀药(频次245 次,频率27.07%)、解表药(频次149 次,频率16.46%),具体见表3。
表3 中药功效分布
2.2.4 性味、归经 73 首处方所涉及中药的药性总频次为905 次,最高的为温性(频次602 次,频率66.52%),其次为平性(频次130 次,频率14.37%),具体见表4; 药味总频次为1 480 次,最高的为辛味 (频次673 次,频率45.47%),其次为苦味(频次479 次,频率32.36%),具体见表5; 归经总频次为2 262 次,前4 位依次为肝经(频次665 次,频率29.40%)、脾经 (频次377 次,频率16.67%)、肾经(频次356 次,频率15.74%)、心经(频次320 次,频率14.15%),具体见表6。
表4 中药药性分布
表5 中药药味分布
表6 中药归经分布
2.3 关联规则分析 通过SPSS Modeler 18.0 软件对高频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中药组合20 组,置信度较高的常用药对关联规则有红花-川芎、乳香-没药、透骨草-木瓜、红花-木瓜、红花-透骨草,置信度较高的3 味药组合关联规则有红花-威灵仙、透骨草,红花-桂枝、透骨草,红花-木瓜、透骨草,透骨草-木瓜、红花,红花-川芎、桂枝等,具体见表7~8。高频中药关联网络见图1,可知红花、桂枝、威灵仙、伸筋草、透骨草之间的链接颜色较深,即关联度较强。
图1 高频中药网络图
表7 常用药对关联规则
表8 常用3 味药组合关联规则
2.4 聚类分析 采用SPSS Statistics 26.0 软件对高频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共得到5 个中药聚类组合,见表9,再绘制其聚类树状图,见图2。
图2 高频中药聚类分析树状图
表9 高频中药聚类分析结果
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中医学“痹症” “颈肩痛” 等范畴,该病以肝肾和气血亏虚为发病基础,风寒湿邪侵犯颈椎为诱因,外伤和劳损为重要发病因素[10],其证型可分为风寒湿型、气滞血瘀型、痰湿阻络型、肝肾不足型和气血亏弱型[11]。中药熏蒸是将中药煎煮后,借用其热力和药理作用熏蒸患处,提高中药利用度,减少联合用药时毒副作用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
本研究共纳入73 首处方,使用频次≥10 次的中药共28 味,占全部药味的23.93%,占总使用频次的70.28%,表明中药熏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用药较为集中; 从中药的用药类别来看,以祛风湿药和活血化瘀药为主; 通过高频中药的关联规则分析可发现,出现频次较高的中药组合在组方配伍中也主要发挥出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的作用;从中药的性味、归经分析来看,药性以温性为主,药味以辛、苦味为主,归经以肝、脾、肾、心经为主; 在28 味高频中药中,使用频次前5 位的中药依次为红花、透骨草、伸筋草、桂枝、威灵仙,其最高使用剂量分别为10、30、30、15、20 g,均为临床外用的常用量。
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中药组合20 组,从表7~8 可以看出相关性高的中药组合主要集中在红花、川芎、威灵仙、桂枝、透骨草的相互组合。红花功能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其药理成分能抗炎、镇痛,改善血供及局部微循环,提高组织修复能力[12]; 川芎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可镇静、镇痛、改善微循环[13]; 威灵仙功能祛风湿、通经络、止痛,可抗菌、抗炎镇痛[14]; 桂枝功能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可抗菌、抗炎、镇静、镇痛,改善血液循环[15]; 透骨草功能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可抗菌、抗炎镇痛等[16]。
聚类分析可聚为5 类。C1 组合具有活血散瘀,通经止痛等功效,侧重于治疗气滞血瘀型; C2 组合具有祛风除湿,行气止痛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风寒湿型; C3 组合具有祛风除湿,活络止痛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风寒湿型; C4 组合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等功效,侧重于治疗气滞血瘀型; C5 组合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风寒湿型。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揭示中药熏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核心中药配伍规律,可为其临床治疗用药及新药的研发提供借鉴。总结其中医治法主要为祛风除湿、活血化瘀和通络止痛,与临床上该病常见的中医辨证论治其发病机理基本一致。值得注意是,5 类新方组合是通过聚类算法而成,其临床疗效是否合理应依据临床辨证来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