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学术团队的管理机制与策略

2023-10-30 05:17:44成印河杨佳璇张瑞
科学咨询 2023年15期
关键词:成员学术

成印河,杨佳璇,张瑞

(江苏海洋大学海洋技术与测绘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005)

目前,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高等学校凭借着其多学科、多人才、多项目的优势,成了我国科技创新方面的主要力量。随着科学领域的不断拓展,不同学科不断交叉,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很难继续前进,高校的创新学术团队应运而生。高校的创新学术团队中拥有不同专业技能的成员,他们相互合作、共同进步,不断推动科技的发展。如果高校建立优秀的学术团队,既可以通过学术团队完成重大的科研项目,形成自己的特色学科,又可以通过围绕总研究方向开展科研工作。此外,如果高校要承担更多更大的科研项目,完成更多的科研成果,就必须有效地聚集人才,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学术团队。高校组建学术团队为成员提供了相互交流的机会,使团队成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断完善知识结构。那么,在建立学术团队之后,如何才能使其保持高效且持续的发展,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创新学术团队的内涵

高校的学术团队往往由关键学术带头人领导,学术带头人除了把握学术方向外,还要负责管理整个团队。团队内部的成员在学术带头人的领导下,愿意为完成某个学术目标和工作而共同努力。团队以科研创新为目的,以科学技术研发为内容[1]。成员技能互补、共同协作、资源共享,能够实现自我管理,自愿为共同的目标承担责任。高校中的创新学术团队是高校开展科研活动、培养人才的基础[2]。创新学术团队以创新为本质,以科研为任务,力求走在世界科学技术的前列。

二、创新学术团队的现存问题

创新学术团队往往以科学技术的创新研究为主要目的,具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研究目标明确。创新学术团队的成员优势互补,成员一起合作,共同承担责任,在带头人的领导下共同完成科研任务。虽然高校内部的创新学术团队以高校为依托,具有学科丰富、实验设备齐全、人才多样等特点,在科研创新实验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许多创新学术团队的产出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究其原因,在创新学术团队组建完成后,高校并没有及时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无法保证创新学术团队在建成之后依旧可以持续有效地运行。

(一)创新学术团队的内部管理问题

创新学术团队的成员通常来自同一个实验室,由同组的导师负责带领。这种团队的研究方式比较相近,成员之间便于沟通,但是无法形成知识上的互补,导致学科的结构比较单一[3]。即便目前存在着跨学科的学术团队,但是由于成员间知识背景的不同,团队成员也无法完全掌握其他学科的思想理念,导致沟通交流产生了障碍。

创新学术团队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甚至无法明确个人责任。负责人受日常管理的琐事限制,无法专心于科研工作。此外,随着近年来高校招生数量的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团队教师在开展科研工作的同时,不得不承担比过去更多的教学工作。超额的教学任务挤占了教师研究、学习、交流的时间,团队人数的增长又给教师带来了管理方面的压力,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指导不足。教师无法合理分配每个成员的日常任务,学生的任务不明确,仅仅完成一些重复性的任务,无法提升学术能力,最终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

部分团队只注重科研项目的完成,忽视了团队中的文化建设,导致工作氛围压抑,难以形成共同学习、互相鼓励的工作氛围。在这样的背景下,团队成员的能力难以得到提升,这十分不利于科研工作的创新。

(二)创新学术团队的激励制度问题

除了管理制度的建设,创新学术团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与团队的激励机制有很大关系。科学研究要想获取成果,经常会有很长的周期。如果高校仅仅以科研成果的数量作为指标来对创新学术团队进行评定,会导致科研人员过度关注数量,这样并不利于学术团队科研水平的提升。

目前,越来越多的科研项目需要集体合作,一个人的单打独斗很难有创新性的进展,集体的力量不可或缺。在团队工作中,如果成员能够获得集体报酬,那么,他们对于团队合作的兴趣也会大很多。如果高校忽视团队激励,则不利于科研群体的发展。现有的激励机制过于强调第一作者,忽视了团队中其他成员的付出,人人争夺位次的现象使科研人员忽视了团队的重要性,仅仅以个人为主的绩效评估并不利于创新学术团队的建设。因此,高校亟需完善以团队为主的绩效考核标准,以此来激励创新学术团队不断进步。

三、创新学术团队的管理办法

要想组建高效的创新学术团队,团队的管理是重中之重。在组建创新学术团队后,高校可以尝试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实施管理。

(一)创新学术团队的管理策略

创新学术团队在开展科研活动时,首先应该合理规划研究内容,明确研究方向。同一研究方向的创新学术团队要避免单打独斗,应互相交流。单个团队也难以从基础开发到创新研究都做到面面俱到。多个学科的创新学术团队相互交织,每个团队负责不同的任务,打造特色创新团队。这样便可以减少很多繁琐的工作,提升科研工作效率。

创新学术团队在明确研究内容后,应该选择一名专业的负责人。负责人在这一专业领域拥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负责组织创新学术团队的科研活动,在团队中起到学术带头人的作用,引导团队的学术研究,及时提出相应学科研究的新任务,并指导团队成员进行研究。在适当的时候,负责人还能作为团队的学术代表,与其他学术团队进行交流沟通。负责人要以身作则,为团队成员树立榜样,鼓励团队成员,凝聚团队精神。

一般情况下,高校的创新学术团队会存在行政负责人与学术负责人不同的情况。某些高校因观念落后,常以行政为主,导致学术权力难以行使,出现了“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弱化”的问题[4]。这些问题无疑会限制学术团队的发展,不利于科学研究的发展。因此,高校要对行政权力进行限制,由学术带头人把握局面,以学术优先,以科研为主。此外,高校可以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结合起来,团队带头人既是学术带头人,也是实验室行政负责人。高校要培养团队骨干,让团队成员也参与到实验室的建设当中[5]。

团队的规模也会影响创新学术团队是否能够健康发展。高校要严格控制团队的人员数量,避免导师的精力过多被教学工作所占据,也避免了学生力量被浪费。在选择团队成员时,负责人应该事先了解团队成员的能力以及性格,使成员的能力形成互补。此外,建设学术团队文化也是重中之重。团队任务的完成依靠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相互协作。

科研能力是创新学术团队的硬实力,而团队文化则是创新学术团队的软实力。创新学术团队首先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长期合作中慢慢形成一种大家均认可的文化交流氛围,以此来增强团队成员的凝聚力。团队成员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的意见,营造一种相互尊重、互相学习的氛围。创新学术团队可以通过开展团队建设活动,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化解成员之间的矛盾。高校要营造积极进步的文化氛围,鼓励团队成员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团队成员要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的意见,在交流的过程中诞生新的智慧[6]。高校只有理解创新学术团队的文化内涵,才能将团队的力量聚集在一起,才能建立起具有创新能力和活力的创新学术团队。

高校在建立创新学术团队之后,要完善团队的管理制度,明确团队责任。项目完成情况由科研团队负责,而行政事务由科研团队所在单位负责。同时,高校要建立完整的项目管理部门、经费管理部门、科研设备管理部门。各部门负责相应的工作,以减少科研团队的琐事,使其专心于学术科研工作。高校要为创新学术团队提供完整的外部支援,这也可以防止工作中责任不清、互相推诿的情况发生。除了完善团队外部的管理制度外,高校也应及时完善团队内部的管理制度,建立明确的团队制度,健全运行机制,建立完整的人员招收、培训、日常管理等制度[7]。

(二)创新学术团队的激励制度

要想使创新学术团队创造出更多的学术成果,高校就必须建立完整有效的激励制度,以此激发团队成员参与科研的兴趣。

对于学术团队整体,根据不同团队的科研情况的不同,团队奖励也应有所差别。例如,针对创新学术团队所开展的研究项目,学校应根据不同情况给予其科研经费或科研设备的资助。高校要鼓励创新学术团队争取国家基金、国家奖项,支持创新学术团队的成员承担科研工作和科研项目,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保障创新学术团队能在学术前沿进行科学研究,壮大实验室队伍。

考核机制如果只注重成果的数量,则会忽视科研过程的重要性,因此,高校要避免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思维方式。科研工作中隐藏着许多隐性的成果,如知识的增长、科研素质的提升、科学的进步等,这些都是无法量化的价值,评估方式要“质与量结合”才是明智之选[8]。例如,高校应以科学的绩效评估为基础,对于不同的内容,应该设置不同的考核程序和考核标准。对于团队整体,高校可设置初期评定、定期评定和终期评定三种考核方式[9]。高校要在不同时期,对创新学术团队的研究项目予以评定,以此来决定是否继续进行资助。这样不但可以对创新学术团队起到鞭策作用,而且能及时发现创新学术团队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除了对于学术团队整体的资金支持,团队内部的建设也不可或缺。高校要科学地评估创新学术团队成员的工作,给予其相应的激励,这对于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具有良好的作用。因此,对于所有的创新学术团队来说,建立合理公正的内部考核激励机制都是必要的。高校缺少对团队管理的关注,只注重是否完成科研目标,将会导致团队难以得到健康的发展。高校要建立有效的团队激励机制,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首先,对于创新学术团队的整体奖励,在创新学术团队所取得的奖励中,资金部分的奖励可在团队内部成员之间进行第二次分配。经济奖励是最传统的奖励方法。高校通过物质奖励,既可鼓励进步者,又可鞭策落后者。高校将团队成员的付出与团队激励联系起来,有助于调动团队成员的研发积极性。若按团队人数来平均分配奖金,虽然看似可以缩小团队成员之间的差距,但是容易使成员产生懈怠的思想,不利于团队成员的创新。团队资金的奖励可与团队成员的基本工资挂钩[10],也可与团队成员对科研项目的贡献度联系起来,灵活分配。其次是精神上的奖励,比如优化工作环境等隐性福利。对于优秀的团队成员,高校可以给予其参加外部学术交流的机会,给予其相应的荣誉奖励,提升其所在团队的科研地位。高校要创造条件,鼓励并支持团队成员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在分配奖励时,高校要强调公平、公正、公开、透明,这样可以提升激励的效果。暗箱操作只会伤害团队成员的内心,因此,高校应保证团队成员的付出与回报等价[11]。激励制度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提高学术团队的整体效益,发挥每个团队成员的作用,提高学术团队的整体水准;若激励制度运用不当,则会引发许多问题,甚至会导致学术团队的崩溃。高校要不断完善激励制度,使其变得更加科学合理。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的专业人才逐渐聚集,形成了许多创新型学术队伍,这些队伍已是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才队伍的汇集是我国高等院校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动我国高等院校学术发展以及科技创新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高等院校中学术文化传承的必然需求。高校在创新学术团队组建的模式后,需要不断去完善创新学术团队的管理制度,既要遵循科学规律,又要符合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高校要通过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来保证团队的高效运作,这样才能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成员学术
学术支持回顾
艺术研究(2023年6期)2024-01-06 02:48:02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中国博物馆(2019年2期)2019-12-07 05:40:44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商周刊(2019年2期)2019-02-20 01:14:22
遏制学术造假需多管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