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红敏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上的片面性。审计工作中发现,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普遍认为国有资产就是固定资产,把一些资源性的资产遗漏于管理范畴之外。国有资产不仅是固定的,还包括流动的,不仅是有形的,还包括无形的。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普遍存在重购轻管、重钱轻物的现象,只重视向财政申请拨款采购,忽视实物管理,对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整体情况把握不准,家底不清。
(二)内控制度不健全。责任主体不清。部分基层单位对资产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通常以人员少,工作量大为由,部门或单位之间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单位没有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岗位对实物进行管理,资产唯一可追溯源头就是会计账册上的记录,资产当前的使用状况、使用地点、使用人等情况,均没有专门的部门进行跟踪管理。审计中还发现,部分单位资产配置不科学,如个别乡镇卫生院配置的医疗仪器没有能使用的专业人员,一直处于闲置状态。财政投入大量资金新建或改扩建乡镇学校教学楼及宿舍,却因为大部分生源进城不能充分发挥资金效益,而城区的教室和宿舍却不够学生使用,均存在班级人数超额现象。这种资产配置过程中的不均衡、不科学,造成基层国有资产较大闲置、浪费和损失,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提升和改进。
(三)账务处理不及时,资产账实不符。一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资产调拨随意性较大,且调拨后不能及时将原始单据传递给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造成调出单位资产已转出但账面记录仍在,调入单位使用资产却没有人账记录。二是部分单位资产只进不出,对资产的使用不能有效监控,造成不能及时核销已无法使用或不存在的固定资产。三是由于以前年度记账不规范的原因,导致部分单位往来账款挂账较为严重,死账呆账较多,如有些单位还有70、80年代的应收账款,但单位和个人早已不在。近年来,随着国有资产管理愈加规范,核销往来账款的条件更加严格,核销难度越来越大,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对单位国有资产的影响也更加明显。
(四)国有资产信息管理基础薄弱。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家管理资产,也是控制国有资产流失的第一道阵地。审计中发现,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信息管理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日常工作中,部分行政单位对资产的丢失、毁损及处置不进行会计核算人账,也没有及时向主管部门反映情况。近几年,随着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不断完善,国有资产也已进入网络化管理,但相当多的单位在登录资产管理系统完成录入报表任务后,就当作完成了当年所有的资产管理工作,工作进展仅停留在填报数字流程,且部分资产数据失真失实反映,不能很好为上级部门提供实际有价值的参考数据,资产管理工作没有实质意义,严重影响国有资产管理的系统性、完整性及真实性。
加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转变观念,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意识。由于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没有树立正确的国有资产管理意识和观念,职工缺乏对国有资产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导致单位资产管理环节薄弱,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执行不到位。那么,就要求目前單位的管理者必须尽快转变观念,提高对资产的整体认识,从思想上重视资产管理在单位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二)建立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基层国资监管部门指导各行政事业单位建立规范的资产管理制度,设置资产管理岗,建立资产实物领用登记制度,明确单位资产管理第一责任人。做到从资产预算编制、采购、入库、领用、使用、处置全流程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及时核销已报废资产。制定资产配置标准,控制好购置资产总量的同时搞好闲置资产盘活,提高国有资产使用率。
(三)加大往来账款清理力度。加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对财经法规的学习,重视往来账款规范管理,注意往来账款规模,制定方案明确责任,做到定期核对,及时清理、核销和催收。对挂账时期较长的往来账款,查明形成原因,确保应清尽清,对已属于死账呆账的,按规定程序报请国资管理部门进行核销,做到国有资产账实相符。
(四)提升国有资产信息管理水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录入国有资产信息系统的目的是提高资产管理工作效率,提供信息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数据使用者的决策和判断。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人员应端正工作态度,尽量避免疲于应付的工作作风。力求录入信息准确无误,真实可靠。
为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不仅要严格执行国有资产管理相关政策规定,还需结合本地国有资产管理实际情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促进解决问题。为促进全面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提出科学的、有效的、可操作性的审计建议,优化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为强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科学、合理配置及处理国有资产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单位:延安市洛川县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