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乡味食光,“获”劳动成长

2023-10-29 15:15:28冯琳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23年8期
关键词:昭通家乡劳动

冯琳

中国美食文化博大精深,各地饮食呈现出不同的地方特色。我园依托中国千年传承的独特饮食文化和基本理念,以昭通特色美食为载体,构建园本特色食育课程,旨在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美食背后的风土人情,体味家乡饮食文化之美。提到家乡昭通,除了丰富的自然环境,还有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昭通雪初晴,户户晒酱面”已成为昭通民俗中一道特别的景观。家乡的味道是什么?是甘甜的苹果、醇香的土豆,还有咸香的昭通酱,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幼儿内心就“刻”下了家乡食育的印记。在幼儿园,他们心里藏有一份幼儿园独有的味道——酱拌饭,这份独有的味道让他们难以忘怀。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活动,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各种食育活动中,从食材选取组合、食材加工制作、辅料调配、食用方式等方面让幼儿体验家乡昭通酱制作过程,从中品味乡情、亲近自然、品尝劳动果实,体验劳作的辛苦和收获的喜悦。

一、问题驱动“话酱”,激发幼儿劳动欲望

(一)基于问题,产生探索欲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认真对待幼儿的问题,引导幼儿猜一猜、想一想。”爱提问、会提问是幼儿积极思考的表现,是幼儿认知需要的反映,也是教师判断是否要介入生成活动的重要时机。一天下午,孩子们又吃到了期待已久的幼儿园酱拌饭,饭后有孩子说:“老师,我们幼儿园的酱拌饭太好吃了,在家里就吃不着。”“我妈妈在家里给我做过,可是和幼儿园的味道不一样。”“老师,你可以教我们做吗?”…… 大家围绕“酱拌饭”话题展开一场激烈的讨论。

幼儿有需求,这是一个教育契机,为了让幼儿在真实情境中感受幼儿园的酱拌饭,教师带领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说一说的方式去感知酱拌饭的原汁原味,幼儿根据自己尝到的味道大胆地把关于酱拌饭配料的猜想记录下来,在探索、发现、总结中了解酱拌饭原料组成部分,获得直接经验,为后期劳动实践活动做好铺垫。

(二)问题地图,开启探究之旅

“真正的问题来自有意义的联系和经验”。在活动中幼儿往往出现“一百种设想和观点”,从幼儿所展现的问题和兴趣中选取适合开展探究活动的内容,在确定生成活动的探究主题时,以“问题地图”的形式有效地帮助幼儿确定关于该问题的已有经验、未获取的经验和错误经验,还能帮助幼儿梳理关于话题的经验和问题,明确探究的任务,确保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在“酱拌饭”活动中,幼儿产生了很多疑问:“幼儿园的酱拌饭是怎么制作的,用的是什么酱”“制作酱需要什么材料”“酱拌饭有什么样的故事呢”……教师在课程生成过程中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调整、添补资料,也不断地拓展与酱拌饭相关的词汇和知识点,带着这些问题共同绘制“问题导图”,共同开启家乡美食探究之旅。

二、研学行走“探酱”,唤醒幼儿劳动意识

(一)“落”实计划先行法

计划先行法是指幼儿在实施项目活动之前,提前制定的一系列具体措施和规划,为后续的活动实施提供导向和支持,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和成果的一种学习方法。通过计划的讨论和制定,幼儿能系统实现自己的想法,促进他们思维和统筹能力的发展,幼儿自主制定计划,实施并调整计划,从而实现自主学习。教师鼓励幼儿以图画、表征、语言描述等不同形式設计自己的研学计划,并有计划性地收集材料,计划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确定的问题,需要及时做出调整。

幼儿以“我看”“我吃”“我想知道”为主线,展开进一步的研学探究活动,将自己亲眼看到、亲自品尝到的直观体验,通过绘画、集体交流的方式分享出来,教师根据幼儿收集的图片资料,以及对幼儿已有经验的了解,共同与幼儿商讨此次的研学计划书。有准备的计划可以缓解幼儿的参访活动焦虑,也能更加明确地预见参访可能发生的事情。

幼儿关于“酱拌饭”计划书制定

(二)“践”行调查实践法

蒙台梭利曾说过:“我听到了,但可能忘记了;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了;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幼儿有需求,但是他们对昭通酱制作并没有任何经验。他们对昭通酱制作方法和步骤缺乏了解,对材料的使用更是一知半解。于是,师幼共同商讨并试图解决幼儿提出的问题。

出发前,大家纷纷找好自己的小伙伴,大致讨论和确定好关于昭通酱制作的几个方面的问题,并对提问和记录等工作进行分工,幼儿各自带着问题清单兴奋地来到幼儿园厨房、卖酱料批发市场等地方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幼儿在与工作人员和环境的互动中了解到昭通酱的生产原料、昭通酱的品种,不仅让幼儿感受到家乡饮食文化,也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了制酱的劳动经验。

三、合作实践“制酱”,发展幼儿劳动能力

(一)刨根问底查“原料”,提升自主劳动

问题是持续探究的引擎,循环的“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是探究走向深入的有效路径。教师需要观察、了解幼儿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问题难点,才能对症下药,抓住问题的关键,引导幼儿借助问题的解决推动学习的不断变化,从而实现深度学习。经过前期调查,幼儿发现昭通酱里添加了许多原料,好奇地提出新问题:做好的昭通酱和原料有点不一样,于是,大家围绕“原料去哪儿了”“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展开讨论,我们将幼儿的猜想一一记录下来,并通过研磨碾碎、咨询专家等方式进行验证,最后制定昭通酱配料食谱单,用调料罐、收纳盒进行原料收集。

(二)齐心合力来“做酱”,助推合作劳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幼儿通过计划的制定,知道要把原料弄碎后才能做酱,可是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成功制酱呢?我们请来了年级美食家苏老师作为制酱技术顾问,师幼共同梳理昭通酱制作流程:炒黄豆—磨豆面—做酱粑—发酵—下酱等工序。制酱的过程中,许多环节都是幼儿第一次接触,他们有了深层的探究兴趣。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不断提出各种新问题,进而生发出新的探索内容。

在准备材料的环节中,教师支持和引导幼儿用适宜的方法探究和解决问题,为制作昭通酱收集材料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鼓励幼儿两两合作,与同伴一起做简单的记录,将各自零碎的知识用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出来,相互交流分享,一起对收获的劳动知识与经验进行概括总结。从猜测“黄豆炒糊”的原因到用适宜的方法探究和解决问题,再到学习炒黄豆方法,引导幼儿回顾自己探究的过程,在真实的劳动中积累合作劳动经验。在揉酱面团的实践操作中,幼儿感知计量的重要性,第一次认识了“比例”,掌握了磨、挤、搅拌等技能,提升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幼儿坚持、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同时,在制作“酱粑”这个过程中,鼓励幼儿用昭通制酱时流传下来的口诀“左三把,右三把,松松紧紧又三把”来捏制酱粑,深入挖掘昭通酱这一简单食物背后所蕴含的家乡传统饮食文化。

四、梳理经验“品酱”,共享幼儿劳动成果

(一)“圆桌式”品尝会,捕捉劳动闪光点

《指南》指出:“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为了激发幼儿分享自己劳动果实的兴趣,让幼儿有更多的话可以说,教师围绕幼儿在劳动实践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启动圆桌式儿童会议畅聊。倾听幼儿的心声,支持引导幼儿与同伴针对共性问题自由讨论,不断提升幼儿的劳动责任意识。通过展示和分享劳动成果,促进幼儿积极参与劳动的热情和动力,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幸福。分享会上,教师通过劳动日记、视频回顾等方式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调查寻访原料的过程,总结和分享探料的劳动经验,积累生活常识,提升动手能力。如利用黄豆、辣椒、八角、花椒等原料制作昭通酱,通过分组炒黄豆——磨豆面——做酱粑——发酵酱等工序,认识劳动中分工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分组合作的意识,探秘食物发酵转化奥秘,学会制酱的技能方法。以班级为单位依次在年级内开展“美味小醬”品酱活动,引导幼儿把自己的劳动产品进行宣传和介绍,设计LOGO、制作标签成为“雏形”商品,然后进行讲述式、品尝式分享交流,互相评价,通过一系列的分享和品尝活动,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懂得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

(二)“自助式”点评栏,赋予劳动成长力

劳动注重过程,更注重结果的表达和分享。评价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激励、肯定。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借助自助式点评栏,将自己的困惑疑问进行呈现,教师注重幼儿劳动成长的态度和情感、问题解决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关爱意识与能力等内容,有针对性地评价助推,激发每名幼儿进行新的探索。通过创设“餐桌小萌娃”墙面、设置“我的膳食我评议”“啊呜啊呜明星榜”“光盘小战士”等版块,以幼儿自评、同伴间互评的方式评价自己及他人的进餐行为及所食菜肴;通过参与小管家、小帮厨、小食神等活动,幼儿以打√或×方式评议自己与同伴在食育活动中的行为表现,了解幼儿对食育课程的认识和想法,不断完善课程的评价体系,激发幼儿的劳动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幼儿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同时,在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安排幼儿互相评价的机会和平台,让幼儿大胆表达自我,促进其表达能力的发展,如请幼儿互相评价厨艺作品等,群策群力,幼儿自发、自主的互评活动提高了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集体意识,让幼儿真正地走入“生活实习场”,感受到准备一顿酱拌饭的不容易,也感受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昭通酱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家乡美食,以“秘制酱料”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劳动欲望,帮助他们明确了制酱步骤和注意事项,归纳整理了制酱材料和工具,充分发挥幼儿劳动的主动性,在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学习了制作昭通酱的方法,学会如何使用石臼、电子秤、搅拌棒和研磨机等劳动工具,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劳动的趣味性,在做家乡美食的同时体会家乡风情,品味家乡风韵,心中埋下爱劳动、爱家乡的种子。

猜你喜欢
昭通家乡劳动
发展中的昭通学院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我的家乡
热爱劳动
夸夸我的家乡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文学自觉与当代文学发展趋势——从昭通作家群说开去
西南学林(2014年0期)2014-11-12 13:09:16
小地方文学史的可能与向度——冉隆中和《昭通文学三十年》
西南学林(2014年0期)2014-11-12 13:09:14
夏天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