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妮(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丰荫明德小学 714000)
2022年4 月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明确“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新课标中的“对话”不是一个单纯的日常谈话,而是指一个有良好课堂评价系统且富有艺术性的语言课堂话语,这些话语能够合理地塑造语文课堂评价体系,能够促进了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用艺术的评价语言去教学,可以提高语文课堂的活力,使语文课堂教学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能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堂。
本文所强调的塑造语文课堂评价体系,专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每一节课教学成绩的考核,也包括了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情绪感染力、知识透彻性、要点掌握能力等内容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不仅要推动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评价,也要发挥学生主人翁意识,对教师的课堂表现进行打分。
评价是利用统计、观察和询问等方式对特定对象展开大量的综合分析、调查与评价,以此判断对象的重要性、价值和状况等。凡是评价者,其实质就是对价值的衡量与评价。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即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对教师教学成果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和认定。那么,语文课堂评价体系以何为价值? 它的最直接的价值体现应当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行为及结果能否满足语文课程设计的主旨和要求。从严格意义上讲,重点考查教学行为对语文课程目标达成的促进作用,能否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发展,特别是核心素养的发展。现实中,对于语文教学中素养的界定以及语文课程目标的结果限制,自身是一种价值定位,它以人的发展为本,以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为价值取向,具有较高价值。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对学习者的汉语素质进行综合考查,突出识字能力,并且突出知识内容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教的过程和学的途径、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融通与融合。为了促进学生从基础知识到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因此塑造语文课堂评价体系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维度:
一是学生在各个核心点的关键能力。语文学习核心是听、说、读、写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是学生一生都需要重点掌握的关键能力,四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相互独立又不可分割。阅读、写作和口语交流的核心目标是培养阅读、写作、听力和说话的能力;在识字方面,学习汉字的声义并训练学生的独立识字与用字能力,服务于阅读和写作。但是,如果仅仅在宏观上认识语文课程中各个领域的主要任务,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评价。还要从中观角度,深入到关键能力的内部,看到各种能力的具体因素,之后从微观层次精确地确定评价内容,并与每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和内容相联系。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当确定语文课程想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基础功能和阅读技能;其次,要更好地研究和了解语文阅读教学中各个方面的内容;最后,从特定语篇的特征入手,确定适当的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如可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阅读能力要素、教科书编辑的意图是什么。
二是学习策略或方法。课程标准从汉语要素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教学过程”“学生的情感态度”“学生的价值观念”三个层面对其进行了界定,并强调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对于语言建设和应用、思维发展和改进、审美欣赏和创造、文化遗产和理解,这四项内容不但包含了重要的技能,更强调了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课堂教学评价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行为价值判断,学生的学习成果的价值、过程同等重要,其中,过程的价值是根本,它特别提示了方法和教学策略的价值。怎么能够确保完成目标呢? 从微观层面讲,需要教师了解各种能力要素,明确学生的具体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分析学生学习成果的价值和意义,帮助学生自主修正学习过程优化学习方法,改善学生的学习结果,改进教师的教研品质。
三是学生情绪与价值观念。针对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尤其需要关注学生的情绪与态度。学生的情绪和学习态度都是非智力因素,它们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又是一种潜伏性的。这要求教师对学生实际行为进行研究。
在具体的课堂现场,学生有可能会隐藏自己的情感和态度,这种隐藏往往可以反映在具体的情况和学习过程中,使隐藏的、不可见的情感和态度变得明显和可视化,给教师的评价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课堂学习和促进课堂学习的评价是一种全新的方式。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把语文教学的核心理念作为指导,把完成语文课程目标作为基本原则,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学生课堂学习情况与结果等资料,加以总结、分类与评价,发掘其不足之处,进行反馈,推动教学流程的完善,以便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本文把课堂教学考核定位为对学生课堂的日常成绩的考核,这包含了教师和学生、自我和别人,表现出了一种多元化的相互作用。但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再是单纯地、机械性地共享评判权,而应该按照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进行分配。由于教学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教学的考核内容与考核标准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教师来决定的。让学生主动、积极、深入地参与到评价的活动中,做一个合格的评价者,这种课堂评价就是所谓的学习评价。在此过程中,学生有独立反思、探索的能力,从而能够进行有效地学习。要让一个学生变成一个合格的鉴定人,需要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一是明白目标为何物。这里的“目标”通常是指学校制订的、具体的、特定的教育目的或教育任务。心理学理论和实践证明,一个人的学习过程是以动机为起点的,而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则是目标与任务。目的与途径,也就是“干了些什么”与“怎样干”;有了第一个目标,就有第二个目标。首先要明确自己要走的路,才能找到正确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的、存在偏差的行为,教师需要对这些行为进行纠正。
二是弄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学生将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作为自己的方向。如果学生知道自己的缺点和原因,就会有很强的动机来调整学习方向,获得方法和技巧,优化之后的学习。
三是知道怎么触及。学生要了解学习成果、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据此寻求解决方法,也就是要了解它们是怎样被执行的,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高品质地达到学习目标或完成学习任务。学生是“知”和“悟”的主要对象。
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中,家长和教师的鼓励也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应包含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纠正和自我修正三个方面;另外,学生之间也要互相帮助,如对其他学生进行点评等;由于教师职业具有专业性,可以从战略角度出发进行评价。在当前的课堂评价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似乎很热烈,但学生受理解水平的限制,在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过程中,许多学生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意见,敢于宣传自己,但大多数是“自说自话”;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缺少具体可行性,使学生找不到具体的路径和方法来改善现状,进而使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课堂评价也就变成了一句空话。究其原因,除了缺少系统的策划与设计外,更主要的是没有一个清晰的评判准则。一个完整的、有效的评价应该满足以下的评价标准:(1)是否完全达到了学习目标或完成了学习任务;(2)根据标准的品质需求,是否了解到教学目的或工作已达到的水平;(3)学习工具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过程;(4)是否简单明了,便于学生了解和把握,使他们有一个明确的研究方向。学生不但能清楚地知道该往哪儿走,还能轻易地发现自己所处的位置。学生通过这些准则来寻找方向,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为了使课堂评价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效果,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还远远不足,还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步骤。
当前,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大都是在对学生进行了学习行为或者作出了一定的主客观反应之后,才能对其进行评价,这之中缺乏对其整体的规划与设计。特别是在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的内容上,教师对评价的结果没有任何的预设,也没有任何的预测,他们的评价方式也非常随意,并且还存在着一定的随机性和盲目性。在学习之前或学习期间,学生不知道教师对他们的评语是什么、如何评价,教学、评价、学习基本脱节。预设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它有两种意思:一是提前规划,考核要求与考核目标成为了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提出学习任务,设计考核任务与考核目标,把考核目标和学习任务相结合,使学生了解学习目标与考核任务。
围绕学习目标,即评价目标,开展细化的教学步骤及过程,教学学习,学习评价,整合课堂学习目标、教学和评价体系。
通过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以教学目标为中心,进行综合性的教学,并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能够及时地收集到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可靠资料,特别是结果,根据评价标准组织指导学生讨论优缺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语文课堂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健全尤为重要。它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促使其在积极语言的指导下更自主地进行学习与探究活动,进一步改善缺点,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并拓宽思维方式,最终推进教学活动的高效发展。所以,学校的语文教师在组织日常课堂教学工作时,应当根据课程目标和学校规划好的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教学内容,将各环节有机衔接,并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使得学生可以充分地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完成一定的探索任务,培养教师正确的教学思维和学生高效的学习方式,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总而言之,唯有全体师生齐心协力,合理、充分地使用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方可达到优异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