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游戏化学习模式的应用

2023-10-29 17:27:27
学周刊 2023年32期
关键词:游戏评价课堂

张 田

(甘肃省临洮县椒山初级中学,甘肃临洮 730500)

游戏化学习打破了填鸭式教学的弊端,将枯燥无味的教学活动变得丰富有趣,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语文基础设计不同难度的游戏,帮助每位学生在其原有基础上实现进步。然而,受到教学理念、教学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游戏化学习的应用效果还有一定提升空间,急需教师准确把握游戏化学习的概念和优势,以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游戏化学习的教学应用,以游戏为载体推动语文教学的有序开展。

一、初中语文游戏化学习概述

(一)游戏化学习概述

游戏化学习是近年来中小学教育领域较为流行的一种新型教学组织形式,以游戏为载体开展教学活动,将课堂知识融入教学游戏中,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进而能够结合教师设计的游戏应用知识。游戏化学习打破了传统的填鸭式、讲授式课堂上只听讲、不应用的弊端,鼓励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在游戏中应用知识,以此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通过语文游戏实现寓教于乐。

(二)游戏化学习的应用价值

1.实现课堂激趣,活跃学生学习状态。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注重讲课和听课,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教学活动,而游戏化学习则强调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活动中的问题也能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使学生思维更为活跃,更有助于学生保持活跃的学习状态,理解教师所讲知识。因此,游戏化教学能够实现课堂激趣,帮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

2.增进师生互动,帮助教师了解学情。讲授式教学的重点集中在讲课和听课,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相对较少,教师不了解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学习情况,无法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同时,由于讲授式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较少,学生对教师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害怕教师批评,宁愿不向教师请教,也不愿意被教师批评,导致学生落下的知识点越来越多,给学生造成的学习障碍也越来越多。与之相对的,在游戏化学习中,师生间的互动更为频繁,且互动效率更高,更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情况,并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与和谐的师生关系下,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3.锻炼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在参与课堂游戏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调动多个感官,分析游戏任务和游戏条件,并明确游戏思路,而后采取措施一步步完成任务。同时,在游戏期间,学生会遇到一些游戏障碍,需要考虑障碍成因并做出准确判断。因此,游戏活动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充分锻炼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语文学习的学科思维,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4.拉近学生关系,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在游戏化学习期间,许多游戏活动需要学生合作完成,学生需要在合作期间分配任务,帮助他人,才能共同完成团队游戏,这也是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良好契机。通过游戏活动,学生会更加珍视在游戏学习期间形成的友谊,主动关爱同学,在日后的学习中也能保持合作意识,与同学共同进步。此外,教师也可以插入一些创造性游戏或者竞争性游戏,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这也是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体现。

二、游戏化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分析

(一)教学观念保守,游戏化学习应用效果不理想

游戏化学习的本质是教学工具,而教师的教学观念正是决定这一教学工具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性因素。教师的教学观念先进,则游戏化学习的应用效果就突出;反之,游戏化学习的应用效果就会不理想。从游戏化学习应用现状来看,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相对保守,没有突出学生在游戏化学习期间的主体地位,牢牢把控游戏主动权,谁起立回答游戏问题、谁能参与游戏互动均由教师决定,教师对学生的游戏行为进行过多的干预和限制,未能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未能发挥学生智慧。教师虽然采取了游戏化学习这一新型教学模式,但由于教育观念保守,并未发挥游戏化学习应有价值。

部分教师对游戏化学习的认知存在偏颇,没有意识到应用游戏化学习是为了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导致教师在教学期间出现形式主义,存在为了游戏而游戏的情况,在教学期间设计过多的游戏活动,导致学生出现倦怠感,同时也浪费了一些课堂时间。

(二)游戏任务不合理,游戏质量不高

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游戏化学习的应用效果,如果教师教学能力不足,就无法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游戏任务,也无法通过游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在游戏化学习期间,部分教师给出的游戏任务缺乏合理性,主要表现在游戏任务难度不合理和游戏任务类型不合理两方面。

从游戏难度来看,教师设计的游戏未能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导致难度偏高或者偏低。游戏难度偏高容易导致学生遇到较多的学习障碍,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而任务难度偏低则容易导致学生丧失成就感和效能感,未能体验到游戏化学习带来的快乐,两种情况都降低了游戏化学习的应用效果。此外,部分教师在课堂开始环节就给出一些中高难度的游戏任务,如果学生无法顺利完成游戏任务,那么即便后续任务难度有所降低,学生也难以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1]。

从游戏类型来看,教师设计的游戏任务类型单一,容易导致学生感到游戏学习枯燥无味。在前期应用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化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果游戏任务类型单一,终将导致学生对游戏化学习失去兴趣,无法发挥游戏化学习的效果。

(三)缺乏完善的游戏化学习评价

在游戏化学习结束以后,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但是教师给出的游戏化学习评价不够完善、不够全面,未能发挥学习评价应有的效果。一方面,教师在评价期间过度关注学生是否掌握知识,而忽视学生是否有积极的学习表现,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知识的速度较慢,但在游戏化学习期间能够与同伴、教师积极交流并主动参与课堂互动。然而,教师过度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打击了这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游戏化学习评价仅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学生未能对自身的游戏化学习结果和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同学之间也没有展开互评,导致评价主体单一。在授课期间,教师无法时刻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单一的评价主体容易导致游戏化学习评价相对片面。

此外,科学的评价应当是交互的,然而,当前的游戏化学习评价仅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未能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能力进行评价,教师无法从学生的视角实现教学优化,导致游戏化学习的应用效果难以得到提升。

三、游戏化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游戏主体地位

为了促进游戏化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为了进一步提升游戏化学习的应用效果,教师应当积极转变其原有的教学观念,以先进的教学观念指导游戏化学习的应用,发挥游戏化学习应有效果。

教师应当积极接触新课程理念、学习主体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现代教育理论,并借鉴其中的观念,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当突出学生在游戏化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意识到游戏化学习的应用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实现快乐学习,游戏化学习应当是学生的学习,以促进学生的知识发展、思维发展和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

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前提下,教师应当控制课堂干预力度,对学生的游戏行为进行适当干预,既要确保学生能够在正确的游戏思路下进行学习,也要尊重学生在游戏期间的自主选择权,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游戏任务[2]。

在游戏化学习期间,学生难免会遇到游戏障碍,教师要意识到,游戏障碍是帮助学生深化记忆、锻炼思维的宝贵资源,也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重要契机,教师应当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思路,帮助学生回顾前面的学习是否存在失误,而非直接给出答案。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发挥个人智慧或者向同学请教,通过多种方式克服困难、排除障碍,完成游戏任务。同时,自主完成游戏任务也能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体验感和成就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游戏化学习带来的快乐,在游戏化学习期间实现寓教于乐。

(二)创设游戏情境,提升游戏化学习应用效果

教师可以创设游戏情境,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或视频,结合教学内容营造游戏氛围,让学生能够在游戏化学习期间产生积极的体验感。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创设的游戏情境安排表演游戏。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这节课时,通过多媒体设备营造相似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扮演不同角色,通过表演游戏开展教学活动,并且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不同人物的内心活动,对人物形象有更加深刻的体验。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想法创新人物台词,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展现学生智慧,能够使学生产生更强的体验感。表演结束以后,教师可以邀请台下学生对演员进行打分。在这一表演游戏中,学生需要沟通合作,以确保表演游戏能够顺利完成,也要发挥个体智慧,产生突出表现。

(三)做好游戏任务设计,提升游戏质量

教师应当优化游戏任务设计,设计出难度合理、类型丰富、层次多样的游戏任务,为游戏化学习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从游戏任务难度角度来看,教师应当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在日常教学和校园生活中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学习进度,进而设计出难度合理的游戏任务,既要对学生形成一定的挑战性,也要让学生通过努力完成任务,在游戏化学习期间保持学习信心并产生学习效能感。教师应当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设置游戏任务,在课堂初始环节,给出一些低难度的学习任务,确保全体学生都能完成这些任务,对接下来的游戏任务充满信心和兴趣,而在课堂后半阶段,则要适当提升游戏任务的难度,并引导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3]。

从游戏任务类型角度来看,教师可以设计竞赛游戏、团队游戏、创新游戏等不同类型的游戏任务。例如,在学习完一个单元的知识后,教师可鼓励学生举手参与车轮战形式的竞赛游戏,选择六名学生组成小组,而后轮流回答问题,答对通过,答错淘汰,产生优胜者。这一游戏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使学生积极举手参与课堂竞赛游戏。再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给出团队游戏,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完成游戏任务,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因此,教师要善于设计不同类型的游戏,使学生在游戏化学习期间保持对游戏任务的新鲜感,更愿意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并在游戏期间学习知识、养成良好道德。

(四)优化游戏化学习评价,开展师生交互评价

教师应当重视评价的作用,在游戏任务结束以后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教师要实现评价内容多元化,关注学生是否通过游戏化学习掌握知识,也要关注学生在游戏期间的表现。例如,部分学生学习基础不牢,但在游戏期间能够积极帮助同伴,与同伴、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教师也可以适当提升评价,表示鼓励,而且在评价后给出相应的学习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基础。教师要意识到学生的发展是多元的,游戏化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层面的发展,更要帮助学生实现思维与道德品质层面的发展,在此前提下,推进评价内容多元化,关注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情况[4]。

教师需要推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对学生的游戏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对自身游戏表现和同伴的游戏表现进行评价,从多个视角审视学生的学习成果,帮助学生纠正游戏化学习期间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提升学习效率,在未来的课堂学习中取得更突出的表现。与此同时,教师应当与学生进行交互性评价,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学生也应当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如教师在游戏化学习期间的干预是否得当、游戏任务难度是否合理、游戏任务类型是否多样,学生可以从这些维度对教师展开评价,帮助教师实现教学反思。

四、结语

游戏化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理解知识,实现课堂激趣,通过游戏互动拉近师生、生生关系,促进学生思维发展。针对游戏化学习应用期间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游戏化学习的应用价值,以先进的教育观念指导游戏化教学应用,创设合适的游戏情境,组织学生参与表演游戏,优化游戏任务设计,确保游戏任务难度合理、类型丰富,最后,教师应当提升游戏化学习评价的有效性,实施多元化、交互性评价。

猜你喜欢
游戏评价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24
美在课堂花开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石油沥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8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飞碟探索(2016年11期)2016-11-14 19:34:47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小学科学(2015年7期)2015-07-29 22:29:00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