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 浩
(南京理工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1]强调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性和规律性,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做好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高校思想政治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及辅导员、党务工作者和专任教师融合发展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青年、加强青年学生思想理论武装的重要保障[2],是优化思政工作队伍融合发展机制,推动高校“大思政”工作格局进一步发展,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抓手。探索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融合发展路径,探析高校思政工作队伍融合的内涵、举措和模式等关键因素,对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实现育人力量的同频共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构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融合发展的“大思政”格局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历史课题。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应综合考虑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向,统筹各支队伍的自我发展和整体的协同发展。
“融合”一词从心理学范畴可解释为不同个体或群体经过一定程度的熟悉和了解之后,形成心理认知上的理解、情感关系上的共情或态度倾向上的协调,进而融为一体。思政工作队伍融合发展一般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心理教师、党政管理干部、专业教师等思政队伍群体在一定的沟通和碰撞后,形成趋同的思政育人目标,构建相对统一的思政育人共同体[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融合发展的核心在于其融合发展机制的建立,思政队伍融合发展机制主要包含融合的含义、融合的目标与意义、融合模式与融合主体、融合的载体与途径、融合的制约与激励、融合的保障等部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以上几种类型的机制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融合发展机制。
思政工作融合发展推动育人目标更加聚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等思政工作队伍随着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形成了各自不同且各具特色的工作方式和评价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育人效度的降低和育人目标的分散。思政工作队伍融合发展将各支队伍放在了整个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循环中,共同朝着相同的育人目标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迈进,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提高了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思政工作队伍融合发展推动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结合。辅导员、心理教师、党政管理干部、专任教师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生力军,是思想政治教育实务工作者,是思政工作的“实践层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了思政课程的授课与理论基础的搭建,是思政教育的主要窗口,是思政工作的“理论层面”。思政教学和思政工作的理论性扎根于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上,即理论要在实践中扎根升华,理论要体现在对日常学生教育管理的指导过程中,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政工作队伍融合发展,一方面,给予了思想政治课教师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机会,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有说服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也让辅导员等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实务工作者在实践中系统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研究能力,增强了理论自信,在日常思政教育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上有一定的加深和拓展,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结合。
政策和目标层面,构建多支思政教育工作队伍融合发展的大思政格局,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积极行动,结合实际开始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定程度上助推了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实施[4]。但从高校的现实状况看,思政工作队伍融合发展建设的实际情况与建设目标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层次、多领域队伍成员的交流和互动。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思政课教师承担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教学任务,专任教师承担着专业教学任务,心理教师承担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任务,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承担着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任务。教学过程和教学人员的分离,使得不同队伍间的教育教学目标存在差异,难以从学校层面掌握思政教育主体开展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不能准确了解思政教育客体的思想状况,缺乏动态调整的人员交流转换机制,也使得身份之间难以转换,形成交流壁垒。同时,部分辅导员等思政教育实务工作者相关专业能力薄弱,也增加了其与思政课教师队伍深入交流的难度。
对于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其工作重点聚焦于课堂上的45分钟,课下可能存在对学生关心关注的问题和思想动态缺乏了解,而个别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实际情况,也使得一部分思政课教师课堂外的时间大部分投入科研工作中,无暇分析研究学生的日常思想状况,更没有精力与辅导员、党务工作者等“战友”开展协同配合。对于站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辅导员和党务工作者而言,繁重的日常工作已经占据了他们的大量时间,很难分出更多精力深入研究学生思政教育与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结合点,难以及时总结和深度思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及科学规律,甚至个别同志对辅导员这份职业产生了职业倦怠,这也制约着他们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
思政工作队伍协同发展机制的制定涉及组织部、宣传部、学工部(研工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多个单位,各单位均有着各自独立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尚未形成统一的融合发展目标及举措。保障机制体系的建立更是一个涉及教务、科研、人事等多个部门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的关键绩效指标的设计、工作量计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评价激励环节,又有着较为复杂的规则与限制,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影响了思政工作队伍融合的可持续发展。
总体来说,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党务工作者等都在其教育教学主阵地中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在“大思政”格局下的融合发展也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为思想政治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无法否认的是,思政工作队伍融合发展的建设在当前时代发展变化的背景下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何从高校实际思想政治工作布局出发,探索思政工作队伍融合发展路径,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亟待解决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政工作队伍融合发展主要有三类模式,即人员融合(思政教育主体融合)、工作融合(思政教育内容融合)以及管理融合(管理模式融合)。
人员融合一般指各思政教育主体相互兼任或互相转任,兼任模式下同一教育主体兼有两种或多种身份,转任则直接打破了不同教育主体间的身份界限。人员融合是思政工作队伍融合的重要途径,是全员育人的直接体现,这种融合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人员融合通道包括:遴选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或相关学科背景)的优秀教师、党政管理干部、辅导员转任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辅导员、党政管理干部以及其他学科骨干教师中遴选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优良、教学能力突出的人员,担任兼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选聘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青年教师担任专职辅导员;选聘政治过硬、素质优良、能力达标的专任教师和党政管理干部担任兼职辅导员。
单纯的人员融合(尤其是转任专职思政课教师或专职辅导员)更多的是在短时间内调整某一支队伍的结构与人员数量,这一举措与思政教育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发展方向存在一定的矛盾,故单纯的人员融合不可行,需结合工作融合及管理融合共同开展。
工作融合是指思政工作队伍在工作平台与内容上的相互衔接与共同参与。工作融合的依据是在教书育人框架下,每一个教书人所肩负的立德树人的职责与使命,这更多地体现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质与核心。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课堂和主要窗口;辅导员、党务工作者和心理健康教师等承担着对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是第二课堂和主要阵地;大学生参加的课外实践活动,是第三课堂和重要渠道。思政教育窗口、阵地与渠道是相互补充、目标一致的共同体,紧密协作、融合交流、优势互补,工作融合顺理成章。
相较于人员融合,工作融合渠道则广泛而多样,包括但不限于辅导员、党政管理干部参与思政课程集体备课和教学,思政课教师参与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以及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思想状况分析,思政课教师承担兼职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等。值得注意的是,工作融合是基于思政课教师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功底和辅导员等思想政治教育实务工作者深厚的实践积淀而建立的,这种融合并不影响各支队伍整体上的职业化和专业化。
管理融合指推动几支队伍融合发展的组织领导和融合活动。统一高效的组织领导和完备的机制是推进思政工作队伍融合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也是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管理融合的效果则体现了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党委工作部门以及人事、教务、科研等职能部门教职工对“大思政”格局的理解及对其自身在全员育人视角下责任的认识。
组织领导层面,管理融合主要包括提升顶层设计,强化组织领导。将思政工作队伍融合发展事宜纳入学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题事项,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开展统筹规划协调等。
体制机制层面,管理融合包括思政工作队伍的激励保障、融合发展过程中的评价反馈等内容。通过在发展晋升、考核评价、激励分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党务工作人员及青年教师等各支队伍互为支撑、互相融合、协调发展,打造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促进形成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
国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完善思政工作队伍融合发展机制,探索发展路径,推动四支队伍深度融合形成育人合力,是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贯彻中央关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5-7]。
首先,要完善顶层设计,成立由校领导担任组长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等党政部门和学工处、人事处、教务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由统一设立的机构来领导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此基础上,开展人员融合、工作融合与管理融合的探索。其次,要完善思政工作队伍融合发展的考核激励机制,重点考核其工作协同状况及育人效果,考核结果在评奖评优、职称(职务)聘任、绩效津贴奖励过程中纳入考虑。最后,要完善两支队伍融合的保障机制,分析在对策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问题并调整和优化,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要做好统筹安排、政策配套和落实安排工作。
按照不低于全校师生人数1%的比例配备专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党务工作人员,并按照相对稳定、合理流动、专兼结合、资源共享的原则,整体规划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专职辅导员队伍的数量和结构[8]。在此基础上,着重提升思政工作队伍业务水平,一方面通过学历学习、短期培训等途径,开展理论学习和专项研讨,提升理论研修水平;另一方面建立常态化的沟通、交流机制,以提升思政工作队伍业务工作水平。思政课程教师需有兼职辅导员、班主任或班导师经历,并定期参与学生工作,以重点提升其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的指导针对性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辅导员等思想政治教育实务工作者应积极参加马克思主义学科相关科学研究,注重提升马克思主义学科专业知识和科研基础能力,有条件且符合上课要求的还应积极承担“军事理论”“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的授课,充分发挥其善于了解学生、引导学生的优势,提升辅导员教育教学能力。
搭建工作平台。思政教育不仅是在课堂上,更是在课堂下。通过推动思想政治理论相关实践和理论课程的有效衔接融合,不仅可以起到课内课外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的作用,还有助于增强辅导员、党务工作者等在教学指导方面的基础能力。统筹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的实践内容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党务工作者以“双师制”方式携手指导学生进行实践调研,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选派经验丰富、理论深厚的思政课教师担任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等方式,为思政课教师参与院系组织的学生主题班会、活动例会提供条件。
搭建交流平台。强化交流是整体构建思政工作队伍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与实务工作者并不孤立存在,搭建交流平台可以增进思政工作队伍间学习了解,拓展交流的深度与广度。如定期开展学生思想状况交流座谈会,由辅导员、心理健康教师等介绍学生近期思想状况、教育管理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心理状态及学生对时事政治问题的态度观点等,由思政课教师分析现象背后的内在逻辑,二者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搭建科研平台。大学生思想动态研究内涵丰富且具有重要意义,是宝贵的科研资源。通过搭建科研联合平台,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党务工作者等可组成联合研究团队,对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展开专项研究,基于最生动鲜明的实例展开研究,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各取其长,从学生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利用理论基础和学科优势深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的相互促进。
首先,加强对融合工作的主体责任评价,包括融合过程中的领导组织、监督检查、意见反馈等主体责任的评价,凝练工作职责,细化责任分工,确保融合的整体推进和分步实施。同时,加强对融合工作的过程评价,将两支队伍融合工作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评价范围,对评价结果做好反馈,对发现的落实不力或评估不达标的情况进行限期整改。其次,加强融合机制保障评价,包括对融合的工作指导、专项绩效津贴支持、场地与设施建设、服务保障等进行评价,确保融合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加强融合效果评价,要根据实施方案和各项量化指标,进行效果评价,并将最终的评价结果与单位考核和个人考核相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