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潮起亚细亚”为主题,9月23日晚,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在“大莲花”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以良渚之光交映秋分之辉,宋韵画卷中处处见风雅,“大莲花”里钱塘潮涌……开幕式唯美惊艳瞬间中的匠心独运,你都看懂了吗?
秋分
北京时间9月23日14时50分,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这一天,昼夜均、寒暑平,是人们感受最舒适的时候。
杭州农历博物馆馆长张放说,二十四节气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深邃的中国智慧,是先人观察天象时发现的。他们最早发现了“二至”,即冬至和夏至,随后发现了“二分”,即春分和秋分。
“‘至是极致,有极致就要有均衡,于是就有了‘二分,这体现了注重均衡的中国传统文化。”张放说,秋分也是秋天的中点,是丰收在望的季节。导演团队表示,本届亚运会在秋分开幕,希望运动员们在赛会上“丰收”。
潮涌
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位于钱塘江南岸。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专家包增军和叶晓劼介绍说,现行的江道是明清时期逐渐北移定型的。在宋代,“大莲花”的位置位于江中,惊涛澎湃的江面,上演过一幕幕“弄潮儿向涛头立”的精彩画面。
钱塘潮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有记载,到南北朝进入强盛期。导演团队认为,潮最能代表浙江的地域特色,文艺演出中篇“钱塘潮涌”以“潮”为主题,展现“水浪之潮”“体育之潮”“时代之潮”的蓬勃景象。
开幕式上,观众在现场大屏上看到的“潮汐树”,正是钱塘江大潮退去后留下的潮沟。而为了生动展现潮水的形态,团体还大量运用流体计算技术,生成了三维立体的“浪潮”。
良渚
开幕式文艺演出甫始,一只飞鸟就映入了观众的眼帘。它的原型是良渚遗址中反山大墓出土的玉鸟。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长、浙江省考古学会会长刘斌说,良渚玉器中不但有玉鸟,还有不少带有鸟纹,良渚先民视鸟为神的载体和化身。
位于杭州市区西北部的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2019年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以美轮美奂的玉器、气势宏伟的三重城、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证明中国当时就有了伟大的史前稻作文明和城市文明。
文艺演出中,还可以看到玉琮、神徽、古城等一系列良渚文化元素。内圆外方的玉琮是杭州亚运会的一大宠儿,从吉祥物、火炬到奖牌,不少设计都有它的“元素”。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说,玉琮上大下小象征天地,中央的穿孔既是沟通天地的通道,也是旋转的宇宙中轴,它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宇宙观模型,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文化标识。
運河
开幕式现场出现了杭州拱宸桥的形象。始建于1631年的拱宸桥,是京杭大运河南端的标志性建筑。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拱宸桥作为运河水工建筑,成为一处遗产点。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智慧交通分公司高级工程师张玉杰说,以拱宸桥为代表的薄墩薄拱石拱桥是中国古代石拱桥三大类型之一,解决了江南平原地区石材不足、运河行船需要一定桥高这两个难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杭州是一座应“运”而生的城市。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馆长叶艳萍说,京杭大运河在杭州与钱塘江连通,过江后又经过浙东运河入海,这使杭州拥有了“咽喉吴越、势雄江海”的地位,由此成为东南名城。
名画
在开幕式上,导演团队让《千里江山图》和《富春山居图》动了起来。两幅国宝级名画通过数字技术,成为移动的山水。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画家王希孟的作品。它是绢本设色画,以大青绿设色,山势绵亘、视野开阔、构思奇巧,代表了宋代绘画的最高成就。
《富春山居图》则是“元四家”之首黄公望的代表作。它是纸本水墨画,描绘了初秋时节富春江两岸的秀丽风光,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达得淋漓尽致。整幅画面林峦浑秀、草木华滋,充满了隐者悠游林泉、萧散淡泊的诗意。
(据新华社9.24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