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
新华社消息 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夯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础。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开设师范类专业的院校超过700所,数量众多,但高水平院校特别是高水平综合大学、理工类大学占比不高;师范生培养体量不小,但学科结构和培养层次有待优化。
针对这一现状,意见提出,从2023年起,国家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选拔专业成绩优秀且乐教适教的学生作为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研究生,在强化学科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系统学习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含参加教育实践),为中小学输送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素养卓越、教学基本功扎实的优秀教师。首批培养将于2023年9月启动实施。
2023年中小学教师科学素质提升暑期联合行动启动
教育部网站消息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培训,其中,2023年中小学教师科学素质提升暑期联合行动启动暨开班第一课,于近日在京举行。
中小学教师科学素质提升暑期联合行动包含多个项目:7月下旬到9月下旬,中小学科学类课程教师主题式系列研修活动在北京、山东、贵州、陕西等地举办,包括基础学科教师能力提升项目、生物教师研修交流活动、“走进大国重器”中小学校长科技教育研修活动、“海洋科学”中小学科技教师科普研修活动、“生态科学”中小学科技教师科普研修活动、“科创项目式学习”骨干教师交流活动6个子项,分类提升科学类课程教师专业水平与教育教学能力;8月中旬到9月下旬,重点科普活动骨干教师交流活动在北京和上海举办,围绕“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和“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实践”开展交流活动,帮助中小学相关课程教师提高课程组织实施能力。
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启动
教育部網站消息 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实施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的通知》,计划每年遴选一批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和高等职业院校(含本科层次和专科层次)从事一线教育教学的在职在岗骨干教师或具有绝招绝技的技能大师,进行为期三年的集中培养。
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以下简称职教“三名”计划)从2023年开始实施,每年压茬推进,旨在培养打造一批理想信念坚定、师德高尚、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突出的双师型名师(名匠),一批办学理念先进、办学定位准确、勇于开拓创新、精通现代职业学校治理的教育家型名校长。
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正式上线
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消息 近日,在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双减”两周年之际,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正式上线。通过搭建起“部门监管服务、机构合规运营、学生家长放心”的校外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业务体系,帮助家长甄别选择“证照齐全”的合规机构,确保交费安全、退费方便、投诉举报渠道畅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下一步,教育部将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及“校外培训家长端”App上线为契机,着力深化校外培训监管,不断巩固学科类培训治理成果,深化非学科类培训监管,促进校外培训成为学校教育有益补充;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持续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全员导师制开启育人新思路
中国教育新闻网消息 日前,上海市教委发布《上海市中小学生全员导师制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中小学全体教师按照一定机制与每一名学生匹配,为学生发展提供全面指导、为家庭教育提供协同指导,努力实现“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的育人新样态。《方案》明确规定,教师原则上都要担任学生导师,每位导师指导学生数原则上不超过15名。对具有特定发展需求的学生,可以由其导师联动其他教师共同提供指导。
上海率先实施中小学生全员导师制,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机制。具体言之,实施全员导师制,在教育功能上着眼于强化学生发展指导,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指导的全面育人职能;在育人方式上着眼于强化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关怀和陪伴指导,有利于进一步转变教师工作角色,从育分转变为育人,全面提高教师育人意识与能力;在育人机制上着眼于强化家校沟通,加强导师与家长的真诚互动、相互支持,有利于进一步健全家校协同机制,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说,全员导师制将开启基础教育育人方式变革的新赛道、新实践。
“敬礼娃娃”被北大录取
人民网消息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突发8.0级特大地震。在救灾过程中,人们记住了一个时年3岁的孩子——郎铮。在被埋20余个小时后,郎铮被解放军战士从废墟中救出。当时,他躺在一块用小木板制成的临时担架上,高举起右手,向8位抬着他的解放军战士敬礼。这一幕被记者拍下后,感动了无数人,郎铮也因此被大家称为“敬礼娃娃”。
近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报道了郎铮的近况。15年过去,“敬礼娃娃”已从满脸稚气的幼童,长成了阳光帅气的少年。在今年的高考中,郎铮取得优异成绩,并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录取。
郎铮选择的是国际政治专业。在接受采访时,他谈到了自己的理想:“如果可以,我希望经过自身努力,能为自己的国家发声,能捍卫国家的利益,也能够建立更好的国际秩序。”
郎铮的父亲表示,这些年来,郎铮一直怀着感恩的心,希望通过学习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他也时常帮助他人,就像当初那些无私帮助他的人一样。“感谢关心、帮助过郎铮的人,望他在大学里继续努力,成为一名有出息的人,未来能回馈社会,去帮助更多的人!”
多方合力防止网络沉迷
人民网消息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未成年人学习、娱乐和社交的重要工具,但是未成年人用网行为亟须引导规范,特别是在网络游戏、直播等领域,未成年人易出现沉迷,对其正常的学习生活造成负面影响,甚至诱发犯罪。
近日,中央网信办表示,今年将全面升级“青少年模式”为“未成年人模式”,推动模式覆盖范围由App扩大到移动智能终端、应用商店,实现软硬件联动,筑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防线。司法部、国家网信办还专题研究审议《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草案)》,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将加快推动条例立法进程。草案聚焦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总结近年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实践经验,将成熟做法上升为法规制度,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我国拟专门立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新华社消息 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近日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草案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突出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和儿童的教育。草案还规定,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制作、传播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网络信息,开发、运用新平台新技术新产品,生动开展网上爱国主义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