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清静 项朝阳 肖小勇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
蔬菜是重要的“菜篮子”农产品(俞坤丰,2021),在保障市场供应、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居民的饮食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疫情以来蔬菜产业发展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对进一步促进我国蔬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国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逐年稳中有增。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图1),2020、2021、2022年我国蔬菜播种面积的增幅分别为2.98%、2.33%、1.77%,产量增幅分别为3.90%、3.52%、3.16%。3年蔬菜播种面积的平均增幅为2.36%,产量的平均增幅为3.52%,与疫情爆发前3年我国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的平均增幅2.18%与2.26%相比均略有增加。
图1 2016—2022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与产量
2020、2021、2022年全国30 种主要蔬菜批发月均价分别为4.75、4.99、5.06 元·kg-1,3年平均价格为4.93 元·kg-1;年增幅分别为6.50%、5.05%、1.40%,平均价格增幅为4.32%,与疫情前3年的平均年增幅4.23%相比基本持平(图2)。
图2 2017—2022年全国蔬菜批发月平均价格
2020、2021、2022年全国30 种主要蔬菜批发月均价年度最高价分别为5.71、6.09、6.00 元·kg-1,最低价分别为4.18、4.12、4.24 元·kg-1,年度波动幅度分别为36.6%、47.82%、41.51%。而2017、2018、2019年全国30 种主要蔬菜批发月均价年度最高价分别为4.85、5.14、5.08 元·kg-1,最低价分别为3.50、3.76、3.98 元·kg-1,年度波动幅度分别为38.57%、36.7%、27.64%,呈现出逐年下降的态势,表明我国蔬菜均衡供应能力在不断加强(图3)。疫情期间,蔬菜价格波幅重新扩大,表明疫情对我国蔬菜均衡供应能力影响明显。
图3 2017—2022年全国蔬菜批发月平均价格波动幅度
2020—2022年,农业农村部开展多次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显示蔬菜抽检合格率整体较高,均超过97%,其中2020年抽检合格率为97.6%,2021年和2022年合格率均为97.1%。从监测品种来看,瓜类蔬菜、食用菌、甘蓝类蔬菜的合格率最高,3年平均合格率都超过98.6%。此外,2020—2022年未出现重大蔬菜质量安全事件,表明蔬菜质量安全状况稳定。
2020、2021、2022年我国蔬菜出口额分别为148.30 亿、156.42 亿、170.06 亿美元,3年的出口额增幅分别为-3.73%、5.48%、8.72%,平均增幅为3.49%,大于疫情前3年平均增幅(1.77%)。表明除疫情爆发之初的2020年外,我国蔬菜出口受疫情的影响不太明显(图4)。
图4 2016—2022年我国蔬菜出口额
我国人多地少水缺,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树立大食物观,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张晶 等,2022)。设施农业的显著特征是环境可控性强,受气候变化影响小,对土地依赖相对较弱,产量高、品质易于控制,并可实现周年连续生产,被认为是保障食物安全尤其是“菜篮子”有效供给的重要手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2022年,农业农村部明确提出“果树上山、蔬菜进棚”的发展思路并将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并首次将“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集中连片推进老旧蔬菜设施改造提升”“探索科学利用戈壁、沙漠等发展设施农业”写入文件。在相关政策的加持下,后疫情时代,我国设施蔬菜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随着我国中产阶级兴起以及年轻人追求快捷、精致的消费需求逐渐形成,近年来我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迅速。据艾媒咨询统计(图5),2020、2021、2022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分别为2 888 亿、3 459亿、4 196 亿元, 同比增长18.12%、19.77%、21.31%,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会突破9 000亿元,其中在C 端市场的规模占比将接近30%。近10年来,我国预制菜相关企业注册量呈上升趋势。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我国现存预制菜相关企业6.67 万家。预计后疫情时代这一发展趋势仍将延续。
图5 2019—2025年预制菜市规模及预测
2020年以前,我国蔬菜月均价全年波动幅度已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收敛态势,表明我国蔬菜的均衡供应能力在逐步提升(项朝阳 等,2019)。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对蔬菜均衡供应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蔬菜月均价全年波动幅度在2020—2022年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反弹。随着新冠肺炎影响的逐步散去以及设施蔬菜发展带来的均衡供应能力的加强,后疫情时代蔬菜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应该会出现较大回调。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决策部署,加快农业全面绿色转型,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该规划要求从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农业生态保护修复、打造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健全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等5 方面26 个项目打造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力争到2025年,实现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等农业绿色发展5 个定性目标和绿色供给等11 项定量指标。在此背景下,预计后疫情时代蔬菜绿色低碳供给趋势仍将延续。
一是加大轻简化生产技术的研发。重点研发实用的集约化育苗技术、省力化田间管理技术等轻简化栽培技术以及适合露地和设施、高山和丘陵使用的耕整地、植保、水肥管理、采收等小型农业机械(项朝阳 等,2020)。二是加大卡脖子品种研发,逐步改变部分蔬菜种子进口依赖度高的局面。通过加强蔬菜种质资源建设、引进专业人才、加强科研协同、加大支持力度等方式,重点支持菠菜、胡萝卜、青花菜等国外种子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种以及宜机化、加工专用品种的研发。
一是要坚持因地制宜、稳步发展的原则。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各异,蔬菜产业规模已基本满足需求,设施蔬菜的发展需根据资源禀赋在主管部门的统筹下确定发展模式、规模和速度,避免全国整齐划一和盲目超前发展。二是重视对现有老旧设施的升级改造,提升老旧设施的利用效率。利用财政、金融手段支持农户升级改造老设施,切实解决设施蔬菜生产面临的设施老旧、保温性差、利用率低等问题,进一步提高设施蔬菜产值效益。
一是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要通过政策引领、典型示范、宣传推广等多种手段全方位开展对低碳、绿色种植技术的推广;要结合地域特点与农忙季节特征,针对性地展开技术培训,改变农民传统的农业种植观念及方法,使农民的种植观念和方法逐渐向绿色、低碳靠拢;要确保绿色低碳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真正走进千家万户。二是保障农民采用低碳、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经济收益。为应用绿色低碳技术的农民提供优惠政策,给予财政补贴;打造绿色低碳品牌,助力绿色低碳产品实现优质优价。
一是引导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预制菜一端连着田间地头,一端连着市场餐桌,可以称作是餐饮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双向奔赴”。应引导企业加强预制菜产业人才培养,推进预制菜“产学研”基地建设,推动星级名厨参与开发推广预制菜品,打造预制菜品牌,将文化要素融入预制菜等。二是引导社区团购健康发展。要制定政策,规范社区团购企业行为,引导社区团购企业跨越低价竞争、流量补贴以及低质量陷阱,重新回到供应链竞争、质量竞争、效率竞争、技术竞争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