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丽君
十二生肖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老鼠。按说老鼠块头儿也不大,跑起来也不是最快的,它为啥能争到第一呢?传说在生肖大赛中,原本老牛跑得最快,老鼠跳到牛背上搭了个顺风车,快到终点时瞅准时机从牛背上跳下来,结果第一个冲到了终点。
所以在中国文化中,老鼠注定是个不光彩的形象。除了这一传说之外,在很早的古书《诗经》中,人们对老鼠的记载也不怎么样,就是一个偷吃粮食的形象。其中有一篇就叫《硕鼠》,“硕”是“大”的意思。硕果累累,就是指果实长大了,结得非常多;硕鼠,则是大老鼠的意思。诗歌中写到“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硕鼠硕鼠,无食我麦”“硕鼠硕鼠,无食我苗”。意思是:大老鼠啊大老鼠,不要偷吃我的粮食!
老鼠偷吃凭借的是它锋利的牙齿,所以在最初的文字形体中也突出了这一点。比如“鼠”的甲骨文形体 ,这个字形象地描绘了老鼠长满牙齿的嘴巴,还有它的躯体和长长的尾巴。字形中的四个点,有人说代表老鼠偷吃的粮食,也有人说表示它啃碎的木屑。到了小篆 ,有争议性的四个点消失了,只剩下老鼠的整体形象,最顶端的还是嘴巴,中间四横代表它的牙齿,下面是它的身躯和爪子,最末端的那一笔是它的尾巴。这个字形就和我们现代的“鼠”字很像了。
老鼠牙齿的锋利,更体现在它能凿洞上。你看“穿”字,由“穴”和“牙”组成。我们现在用“穿”造词的动作,比如穿衣服、穿鞋、穿线等,似乎和牙齿没啥关系,其实这里的“牙”就是老鼠牙齿。过去的房屋主要由木头和泥土为材料,所以老鼠能凭借牙齿,在墙壁上啃啊啃,最终打穿墙壁,啃出一个洞。因此,凡是能用“穿”这个动作的事物,都有洞。不过到了现代社会,老鼠的牙齿估计打不了洞了,因为现在的建筑大部分是由水泥、钢筋建造的,太坚硬了。
除了牙齿,老鼠的眼睛也很有特点。因为以偷食为生,它的眼睛啊,一刻都不安分,总是滴溜溜地乱转,到处搜集信息。成语“贼眉鼠眼”正描绘了这一形象,后来常常用于形容人的神情鬼鬼祟祟。除了眼神飘忽不定外,老鼠的眼睛还很小,据说只能看见一寸的光,便又有了“目光如鼠”“鼠目寸光”等成语,形容人没有远见。这些和老鼠相关的词语,可都不是好词,由此可见中国人对老鼠的印象有多糟糕,也怪不得我们还有个歇后语: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它更加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人们对老鼠的厌恶与憎恨。
人们如此提防老鼠,老鼠的日子當然也不好过,要时刻作好逃进洞里的准备,就像做了坏事的人,一直都是胆战心惊的。我们的祖先在创造汉字时,特别形象地描绘出老鼠逃窜的动作,这就是“窜”字的由来。光看现在的字形,你可别以为“窜”是在洞里的串串。其实它的小篆写作 ,就像老鼠钻进了洞里,多形象啊!不过,后来在字形简化的过程中,慢慢就用“串”代替了“鼠”,“串”起到表示声音的作用。
老鼠不受欢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它是传播疾病的重要渠道。人类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三次鼠疫大流行。鼠疫是非常可怕的流行病,在当时有限的医疗水平下,每次鼠疫都会造成上千万人死亡。后来人类研制出有效的药品,终于消灭了这种疫情。
老鼠的天敌是猫。你可能听过“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这个说法,本来抓老鼠是猫的天职,狗介入进来,所以说它是多管闲事。老鼠为啥叫“耗子”呢?这个说法可以追溯到五代时期。据说,当时的统治者增加了好多税,其中一项叫“雀鼠耗”,意思是粮食被麻雀、老鼠等动物偷食损耗,因此要百姓上交税收以弥补这些损失。后来老鼠就被称为“耗子”了。
老鼠和猫的天敌关系成为很多动画片的题材。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国产动画片《黑猫警长》,讲的就是森林警长黑猫如何捕获老鼠头目“一只耳”的故事。“一只耳”是一只作恶多端的老鼠。而在国外呢,有一部叫《猫和老鼠》的美国动画片。一只名叫汤姆的猫经常使用诡计来对付老鼠杰瑞,而老鼠杰瑞利用它的聪明才智,总能逃脱汤姆的迫害,并给予报复。看过这部动画片的人们都很喜欢里面机灵可爱的老鼠,相对而言,汤姆猫则显得很蠢笨。看来,在不同的文化中,老鼠的形象还是很不相同的。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