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B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3-10-27 11:32:54方宏萍马连刚
四川环境 2023年5期
关键词:改厕人居污水处理

方宏萍,马连刚,余 韬

(贵州理工学院,贵阳 550003)

引 言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建设工作,无论是从资金还是从政策上,都强化了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建设工作的支持[1-2]。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持续改善农村环境,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改善为主攻方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按照生态宜居的要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3-4]。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任务之一[5~7]。国内学者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现状和问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义、策略等进行了相关研究。卞素萍[8]以江浙地区为例,分析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面临的问题,提出实践创新。崔红志[9]以河南省为例,分析利用财政资金引导和激励多元主体参与人居环境整的实践,提出对策和建议。邱发强[10]以福建省龙岩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研究对象,探索符合龙岩市实际的人居环境整治路径。因此,虽然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研究成果较多,但鲜有文献全面系统地就某一市域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全面进行调研分析。

基于此,对B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从生活垃圾、农户改厕普及情况、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村容村貌等多个方面进行调研,调查分析B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为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1 B市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分析

1.1 研究区域

B市地处北纬 26°21′~27°47′,东经 105°36′~106°44′,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全市总面积近 26848.51 km2,占贵州省总面积的15.25 %[11],以喀斯特地形和高山丘陵为主,区内地势西高东低,山峦重叠。2021年B市全市生产总值2181.48 亿元,2022年上半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8.8%,全省排名第5位。因山地多、耕地少,B市村庄分布较分散,不集中,村庄人口规模普遍偏小。B市共有建制村2239个,村民小组总数为11540个,农村人口总数为397.40万,农村贫困人口为207.04万,新村建设受益户数为7.12万,人口数为28.48万。

对B市建制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进行调查,分别从垃圾收集及转运情况、农户改厕普及情况、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情况、建制村整洁程度四个方面进行调研,发现调查的2239个建制村总体环境情况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渐渐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工作。

1.2 垃圾收集及转运

本次调查2239个建制村,大部分建制村都配置了大型垃圾桶收集生活垃圾,配备了垃圾转运车进行转运,初步实现了“村收集、镇转运压缩、县处理”。部分乡镇建设了小型生活垃圾处理厂,能够就地处理乡镇生活垃圾。如图1所示,在2239个建制村中,48%的建制村垃圾转运及时。37%的垃圾中转站定期转运,有时候堆满才转运垃圾。另外有15%的建制村垃圾转移不及时,垃圾中转站周围环境较为脏乱。

图1 建制村垃圾转运情况Fig.1 Waste Transfer in organized Villages

1.3 农户改厕普及情况

B市共2239个建制村,共有农户约2038458户,如图2所示,2018年以前完成改厕的户数为970010户,改厕率为47.6%,2018年改厕户数为163838户,改厕率为8%,2019年改厕户数为211071户,改厕率为10.4%,截止到2019年,累计改厕率为66%,受益户数约134.49万人,B市农村居民生活卫生状况有了一定提升,但与民众期盼存在差距,大部分农村厕所改造后也仍然未达到粪污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的要求,厕所溢流污水和牲畜圈舍养殖污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已经不可忽视,农村“改厕改圈”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尤其需加强农村改厕工作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有效衔接。

图2 建制村农户改厕普及情况Fig.2 Popularization of Toilet upgrading in rural households

1.4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现状

B市共2239个建制村,已开展农村污水治理的建制村数为260个,已开展农村污水治理的建制村覆盖率为11.61%,已开展农村污水治理覆盖率达60%及以上的建制村数为53个。

如图3所示,已建成设施规模方面,B市农村污水设施小型(1~10t/d,含10t/d)污水处理设施共327个,合计处理规模956t/d,占全市农村污水处理规模的15.35%,中小型(10~20t/d)污水处理设施共12个,合计处理规模178t/d,占全市农村污水处理规模的2.86%,大型(20t/d以上,含20t/d)污水处理设施共155个,合计处理规模5096t/d,占全市农村污水处理规模的81.80%。

图3 B市农村污水处理工艺选型情况Fig.3 Selection of Rural Sewage Treatment Process in City B

工艺选型方面,B市小规模(1~10t/d,含10t/d)农村污水设施主要以人工湿地、膜生物反应器、净化槽等一体化设施等工艺为主,中小型规模农村污水设施主要以人工湿地、土地渗漏等工艺为主,较大及大规模农村污水设施主要以人工湿地、净化槽等一体化设施等工艺为主。

尽管B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项目覆盖面不断扩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率和纳管率在不断提高,但由于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农村住宅布局不规则,居民对生活污水的概念认识有偏差,农村污水呈现无序排放,大多就近排入水体。而已经建设的污水管道及污水设施的村庄,由于资金问题,前端入户支管不完善,纳管收水量少,导致设备闲置甚至废弃。因此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

(1)缺少合适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

B市是典型岩溶山区,地形地貌特殊且复杂多变。各个村寨千差万别,各具特色。有的靠近城镇,有的地处深山老林;有些居住较为集中,有的较为分散;有的地势比较平坦,有的则较为陡峭。由于农村污水处理技术仍处于探索阶段,大部分工艺套用城市污水治理模式,主要采用动力或者微动力方式,未能结合农村污水的水质水量特点。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困难极大

由于后续运行机制不健全,缺乏相关收费机制,部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好后移交给当地乡镇政府运营管理,不仅缺乏专业性技术支持,而且缺少后续维护资金的投入,运行不正常或根本运行不起来。从已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尤其是需要动力维护的运行情况来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的主要原因为管理责任人不明确、缺乏后续运行维护资金。人工湿地植物未得到有效维护,湿地植物种植不规范导致人工湿地堵塞,造成终端进出水不畅的现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费用难以保障,成为制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最大瓶颈。

1.5 建制村整洁程度

将建制村整洁程度分为4个等级,建制村村容村貌建设有特色,无任何垃圾,为干净整洁;建制村有少量生活垃圾及枯枝落叶等,为较为干净整洁,建制村部分区域脏乱,整洁程度为一般,建制村街道上随处可见垃圾、牲畜粪便,整洁程度为脏乱。

本次调查2239个建制村,如图4所示,其中,13%的建制村干净整洁,75%的建制村总体较为干净整洁,11%的建制村整体环境一般,部分区域和角落较为脏乱,有待改进,另外有1%的建制村比较脏乱。

图4 建制村整洁程度Fig.4 Cleanliness of the villages

2 优化B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对策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且常态化的工作,因此,在工作中要避免急于求成,克服短期完成任务的“交差”心理,杜绝工作不脚踏实地而出现环境整治效果“回潮”的现象[12]。针对B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2.1 统筹协同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农村生活垃圾成分发生巨大变化,由传统的果皮、秸秆等有机垃圾,发展为厨余、橡塑、纸类等复杂垃圾[14]。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村的垃圾产生量及处理难度大幅度增加,其治理需求不容忽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15]。目前B市建制村均配置了垃圾收运处置设施,应加强日常环境清洁工作,可由政府出资雇用村民为保洁员,达到解决环境卫生问题和部分村民就业问题的双重目的。同时将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并通过评比活动形成全民讲卫生、做好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将评比结果折算成积分,通过积分可换取相应的物品奖励;针对农村垃圾的特点因地制宜采用小型化、分散化的无害化收运处置模式,统筹协同推进农村有机生活垃圾、厕所粪污和农业生产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利用。拓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路径,加强废旧农膜、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等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工作。

2.2 因地制宜进行厕所改造和粪污治理

在人居环境与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推进“厕所革命”,加快推进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农村“厕所革命”事关农民最直接的现实利益,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应考虑当地农村的特殊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厕所改造的模式。鼓励采用植物净化、种养循环等多种绿色环保方式进行粪污处理,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原则,将厕所粪污整治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有效衔接,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同步设计、建设和运营,暂时无法同步的,预留后续生活污水治理空间。

2.3 规范运维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探索农户参与的新模式。接户井以内的户内管网运维由农户负责。接户井及以外的户外管网系统和处理终端宜由运维服务机构运维。建立处理设施定期维护管理制度。定期对乡镇、村庄和农户等参与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护的人员开展技术管理培训,提高规范化水平。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管、养、用”长效管护运行机制,激励和引导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长期稳定有效运行,确保污水治理设施发挥作用。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打造生态宜居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感。

2.4 突出村庄特色,提升村容村貌

结合当地的村庄特色,融合旅游资源,打造最美乡村,全面实行乡村振兴,发展第三产业,让旅游带动农民增收,将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相结合。充分利用零散土地,种植优良乡土树种和果蔬作物。补齐道路绿化缺口,添置符合地域特点、具有农村特色风貌的绿化景观,提升绿化水平。保护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因地制宜推进乡村建设,结合乡土特点和地域特色,充分保持和体现村庄的传统风貌、民居特色,提升村容村貌,进行美丽乡村建设。

3 结 语

(1)以B市农村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深入调查B市农村环境整治情况,分析目前B市农村环境整治中存在的问题,B市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基本建立,但缺少处理设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维难度大。

(2)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厕所革命”、运维管理、提升村容村貌等方面,提出切实有效的人居环境优化对策,为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改厕人居污水处理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1-11-26 01:23:56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关于南陵县农村改厕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9:18
涪陵区义和镇推进农村改厕工作进展良好
电脑迷(2019年10期)2019-01-05 12:05:23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19
涌浪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河北:农村改厕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11-16 01:05:32
改厕工程彰显民生情怀
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11-16 01:05:32
人居环境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