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晔
会计师事务所的建设,是提升区域审计工作质量,促使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媒介。通过长期发展与经验的积累,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管理模式,环境适应能力也随之提升。为进一步提升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会计师事务所需要不断探究内部管理模式,提升其管理效果,通过内部控制手段优化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管理效果。由于部分会计师事务所缺乏明确的内部控制目标,所以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为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本文就会计师事务所如何进行内部控制进行了探究。
一、会计师事务所的特征及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一)会计师事务所的特征
会计师事务所(Accounting Firms),是指具有独立承担注册会计师业务的中介服务机构,其中包含一些具备会计专业水平、具备相关资质的注册会计师,通过为委托人提供审计、会计、咨询、税务等方面的服务,帮助委托人解决问题。会计师事务所主要具备以下特征:
第一,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具有范围广、集中度明显的特点。在会计师事务所业务工作中,需要对会计报表及其他法定业务等进行审计,通过信息资源的灵活运用,为委托人提供相关的服务。
第二,组织结构简单。当前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都采用扁平式架构进行管理,人员结构简单,保证了业务工作效率。
第三,会计师事务所对相关服务标准要求较高。
(二)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是一种管理方式,通过对相关工作的监督、评价、规范,以此保证各项工作实施的规范性、标准化,为战略目标、经营发展计划的实现提供良好的环境。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实施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能够及时发现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实施中存在的不足,为完善管理制度提出有价值的建议。这不仅可以提升会计师事务所相关工作实施效果,同时可以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综合管理质量。
第二,促使会计师事务所规范化运行。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监督作用,监管会计师事务所各个环节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会计师事务所经营行为,从而提升会计师事务所综合实力。
第三,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的实施,能够整合优化事务所内部资源,提升各部门人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进而提升各部门工作质量与效率。
二、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明确的内部控制目标
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的实施,需要明确目标的指引,通过内部控制目标与事务所发展目标的融合,优化内部控制效果,促使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有序进行。通过对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目标建设情况分析,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存在内部控制目标不明确的问题,不能为事务所发展战略目标与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撑。部分会计师事务所主要采用合伙制的方式,通过几名注册会计师的合作与资金的投入,满足相关要求后成立會计师事务所。由于事务所的规模较小,所以将中小企业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部分会计师事务所认为自身承接的业务规模相对较小,不需要为此制定专门的规划方案,忽略了对此类工作的内部控制,最终影响内部控制目标的建设与执行。这一问题在一些会计师事务所运行中比较常见,是局限内部控制深入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风险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的实施,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十分重要。当前部分会计师事务所没有认识到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价值,导致出现了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风险防范措施不合理的情况。部分会计师事务所虽然认识到风险防范工作的价值,但是仅仅制定了相关的制度,没有对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的执行进行监管,使风险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化,不能体现出风险管理体系的应用价值。
(三)监督管理力度有待提升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下,政府部门对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会计师事务所相关人员落实相关政策,以满足自身经营发展需求。但是由于相关政策执行成本较高,所以一些会计师事务所没有将政策贯彻落实在实际工作中。以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为例,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业务量有限、运行规模相对较小,一般不会成为政府部门监管的重点。因此,部分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在管理中产生侥幸心理,认为不规范管理模式不会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所以对业务工作缺乏监管意识,进而影响了会计师事务所的长远发展。
(四)信息沟通意识薄弱
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的实施,要求各部门人员的参与,通过各部门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的方式,才能保证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实施效果,实现对事务所中所有业务、经营活动的控制。但实际工作中,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各部门之间互动意识较差,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不能为内部控制目标建设、内控制度执行提供支持,影响会计师事务所相关工作实施效果。内部控制包含较多的内容,需要内部控制人员掌握各部门工作进度与制度实施情况,通过动态监督与控制,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由于各部门信息互动意识较差,无法为内部控制人员获取信息提供便利,限制了内部控制的发展。
三、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实施对策
(一)创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有利于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的实施。结合会计师事务所特征与内部控制应用价值,在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中,可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优化会计师事务所的治理结构。健全完善的治理结构,可以为内部控制实施提供保障,能够解决内部控制执行中存在的目标不明确、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鉴于此,提升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层的权、责、利意识,结合相关的要求,在原有治理结构基础上进行完善,以此提升各项工作实施效果,促使会计师事务所相关工作有序进行。一般来讲,会计师事务所的成立,要求参与管理人员签订合伙人协议,保障会计师事务所出现重大纠纷时可以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为建立科学的治理结构,可以在合伙人协议基础上建立治理结构与管理制度,明确每个合伙人从中承担的责任、工作范围,使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工作以更加规范、合理的方式运行,从而提升会计师事务所相关工作质量。
第二,确定各部门的职能。无论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大小,都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各个岗位人员的责任、工作内容、工作范围,为管理工作规范化开展提供保障。在明确的管理制度、部门职能的约束下,可以强化相关人员的自我约束与控制意识,提升内部控制实施效果,促使会计师事务所相关工作有序进行。
(二)建立风险评估体系
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的实施,从风险评估体系方面入手,根据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范围与前期经营管理中常見的风险,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对会计师事务所经营风险进行识别、防范与控制,维护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稳定的同时,提升会计师事务所综合管理效果。风险管理体系一般包含风险识别、风险防范、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内容。会计师事务所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可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做好风险识别工作。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中,会因为风险识别不到位,而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业务工作实施效果。因此,需要做好风险识别工作,结合会计师事务所实际发展需求,确定各个部门、环节工作的重点,通过相关人员规范化操作的方式提升风险识别效果,控制会计师事务所的经营活动,为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供保障。
第二,制定风险控制制度。针对会计师事务所中常见的风险,建立风险防范制度,确定相关人员的权责,要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开展工作,落实内部控制相关内容的同时,促使风险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第三,提升内部控制人员风险防范意识。为提升内部控制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可以组织相关学习与培训活动,将会计师事务所常见的风险、问题分享给内部控制人员,使其在学习中增强使命感与责任感,为提升内部控制工作效果奠定坚实基础。
(三)提升监督管理效果
首先,成立内部控制组织机构,为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人员保障。部分会计师事务所缺乏专门的内部控制组织机构,影响内部控制人员高效开展工作与内部控制实施进度。专门组织机构的建立,可以解决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到位、内部控制制度约束力度不强等问题,可有效提升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效果。
其次,发挥审计部门的作用。对会计师事务所相关工作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提升内部控制实施效果提供保障。实际工作中,要求审计部门对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的监督,对各项制度执行情况、内部控制成效等进行多方面的监管,以防出现内部控制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最后,建立一体化监督管理模式。为提升监督管理工作效果,应发挥社会监督管理的作用,利用社会监管体系、市场诚信体系等,对会计师事务所经营管理活动、内部控制等进行全过程监管。利用一体化监督管理模式,提升各个环节工作质量与效果,促使会计师事务所健康稳定发展。为推动内部控制顺利进行,建立内部控制缺陷报告制度,利用信息反馈的方式弥补内部控制问题,优化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管理水平,促使监督管理工作高效进行。
(四)提升各部门之间信息互动意识
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的实施,需要大量信息的支持与员工的参与。针对以往会计师事务所各部门互动意识差的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入手解决。第一,提升各部门人员信息交流意识。信息互动不仅可以为内部控制提供支持,同时可以提升各部门工作效率,对推动会计师事务所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实际工作中,可以面向全体员工进行宣传、培训活动,使其在培训中形成交流意识,为信息互动创建良好环境。第二,建立信息沟通渠道,为各部门人员互动提供媒介。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资源共享平台,鼓励各部门人员将与内部控制有关的数据分享在该平台,使工作人员在信息互动过程中掌握相关的数据信息,提升信息互动效果,进而提升内部控制效果。信息技术手段与内部控制的融合,降低了内部控制人员信息获取难度,为内部控制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数据信息。
结语:
在会计师事务所中,内部控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优化了事务所资源,提升了事务所经营管理水平。部分会计师事务所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导致内部控制工作出现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各部门互动效果不佳的情况。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创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提升会计师事务所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与内部控制意识,利用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与监督管理体系,为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