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聪俐
【摘要】余华擅长书写底层人民群众的苦难,《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这几部作品里接二连三地叙述了一个又一个悲惨命运的人生,这些生命被苦难与命运的不济包围。而余华在《第七天》同样以生命叙事,吟唱了死亡牧歌,想象了一个死亡乌托邦。而《第七天》以亡者“杨飞”自述死后七天生活里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物群像,栩栩如生地表达了底层群众的生命状态,引发了我们对生命价值——生命之轻与重的沉重思考。
【关键词】生命叙事;命运;生命状态;生命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6-0025-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6.008
王德威评价《第七天》说:“这部小说不讲受难与重生,而将与生俱来的灾难、天外飞来的横祸,还有更不堪的死无葬身之地。” ①余华的小说一向通过不断地虚构、重构经验和记忆进行生存与生命的书写。余华曾受川端康城的影响,尤其是川端康城对生命的孤独和寂寞以及死亡情結。在余华的作品中,人类生存与生命的苦痛一次次被揭露。富贵的一生经历了太多苦难,对生命与命运有太多的体悟;许三观的乐观生存意识及《兄弟》里不同时代下人们生存境遇与命运对比。而在《第七天》里直接以亡者身份体悟生命与死亡,余华从亡者视角出发,讨论了人类生存的家园以及死无葬身之地的两难处境,文本中不仅有对生存的绝望、死后的自我救赎以及隐性生命价值的叙述,还有对死亡的反向歌颂。而本文通过生命状态、生命价值以及死亡乌托邦进行阐述余华《第七天》中的生命叙事,引发人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
一、生命状态之生与死
生死都是自然的过程,但也正因为生与死的存在,人的生命才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生与死也完成了生命本身的周期。在余华笔下人们无法与生死挣扎,更无法与命运抗争,只能在现实的洪波中随波逐流,命运飘忽不定,生与死只在转瞬之间。余华冷眼旁观普通人的生命陨落,他们的生死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顺理成章。生者在嘈杂热闹的世界里匆忙地看与被看,亡者在那个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冰火两重天的阴阳两界里,大家看到了生者生存的冷酷的绝望的世界和亡者行走的温暖的世界形成鲜明对比。
余华个人的童年经历奠定了他写作的基础,父亲母亲的医生工作忙碌对他成长的缺失,导致他对亲情的淡漠,同时他自己曾为牙医,在医院看惯了生与死的场景,塑造了他强大的内心。书中亡者杨飞的视角里不仅有处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里的各色小人物,还有小人物在死后世界里无尽的自我救赎。
(一)生存困境中的挣扎
美国的《时代周刊》指出,余华对当代中国社会的素描,其尖锐性无人能比。余华以高超的叙事手法,将裸露的社会现实都杂糅在一部作品里。
《第七天》的主人公杨飞本人是困难的化身,襁褓之中就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苦难,火车铁轨是他人生苦难经历的第一站,被养父捡到和养父的相依为命,妻子的出轨和离婚,养父生病出走,到头来自己也在一次饭店火灾中不幸遇难。苦难接二连三地降临在一个人头上,杨飞来不及思考命运对他的考验,就陷入了万劫不复。他用荒凉的眼光打量身边的一切,独自窥探阴阳两界的生命。
首先遇到了前妻李青,风情万种的女人嫁给了老实巴交的杨飞,只为寻求忠诚可靠男人的肩膀,遇到她命中注定的人,洒脱离去,遇人不淑,沦落到自杀。她的生存困境来源于自己的选择。其次遇到了自己心里的母亲李月珍是热心、正义的化身,因在河里看到死婴上访政府,结果遭遇毒手。鼠妹生活在充满阴暗的地下房间,漂泊于明暗之间的拮据生活,因真假手机而闹自杀,结果弄假成真。另一个世界里,张刚因一次出警,李姓男子记仇并骚扰民警的正常生活,最后袭警导致张刚死亡,一名普通民警不仅要遭受上级和同事甚至团体的排挤,还遭受犯罪分子的逼迫,这样的生存生活环境让人唏嘘不已。火灾瞒报的三十八个死者、强拆造成一对夫妻的死亡、父亲生前遭遇的抢劫、因卖肾为女友买墓地而死亡的男人,他们都在现实中苦苦挣扎,这一连串悲惨人物的命运让我们感受到他们才是置身于地狱的人。
余华笔下的人物所到之处皆是人间苦难。活着的人在生存困境里死死挣扎,可笑的是这些生存困境也是由这些活着的人制造的。活着的人仿佛只有死去才会得到真正的解脱,只有死去才能得到自我的救赎。
(二)死亡后的自我救赎
小说名《第七天》源自圣经《创世记》“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在小说中每个亡者在他们死后有意识或者无意识都走向了自我救赎之路。这种自我救赎或者是悔恨或者是不甘,但更多的是无奈。
主人公杨飞在死亡之后,面对失去的爱情、亲情进行了缅怀。首先见到死去的前妻,他们依靠着各自的执念不约而同来到曾经共同生活过的地方,他们互相诉说没有彼此的生活,给予彼此最后的温存用以完成自我的救赎。除此之外,杨飞也在一直寻找自己的父亲,父亲杨金彪为他放弃了自己一生的婚姻,因为生病不想拖累儿子而逃走,这条寻父之旅贯穿了一整本书,也可见面对父爱的救赎之路漫长且不易。而父亲也一直在完成属于自己的救赎,父亲的救赎是生前进行的,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便用生命最后的力气来到自己曾经抛弃孩子的那个城市,用这种救赎方式来表达对自己抛弃养子行为的悔恨。
学术界常把余华的《第七天》和鲁迅的《死后》相比较,鲁迅先生的笔下更多的是韧性的战斗精神和批判黑暗社会吃人的罪恶,是对精神向度的批判,余华则直指当今各阶层的社会问题,生者在荒诞与现实的生活中苦苦挣扎,死者在一片救赎中走向至善和温暖,如果没有对比,人们也就永远体悟不了生命的价值。
二、生命价值之轻与重
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曾说:“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就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实存在。” ②《第七天》里的人物和事件是余华用大量时间搜集到的真实事件,他们荒诞且真实,在生活的重担下寻找个人的出路,他们处在生命状态的最底层——生存阶段,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命价值。
(一)生命之轻
“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③在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中,压倒大家的最后一根稻草,往往是生活中最不起眼的一件小事甚至一句话。因为生命中有太多的事情人们无法把控,当无法把控的程度到无法想象的地步,人们总会偷换责任的主体把所有的痛苦都怪罪于一件毫无相干的小事上。
《第七天》里有一个叫鼠妹的女孩儿,她和她的男朋友共同居住在城市的地下防空洞过着近似于流浪汉的生活,为了生活挣扎在黑暗与光明的道路上,在自己的命运里随波逐流。作为这座城市最底层的民众,他们也在追求享受生活。男朋友在鼠妹的生日当天送了她一部山寨手机,这件她自以为的大事而选择跳楼自杀。在余华的文字中,生存这件生命之重并没有压倒她,压倒她的竟然是轻如鸿毛的小事一桩,是她不能承受的轻,那也就意味着她的生命价值之轻。
余华笔下的杨飞经历着从出生便被丢弃的苦难,他的生命从落地就被涂上了“轻”的色彩,被养父杨金彪在火车铁轨中找到后而被收养,他的生命又给另一个人的一生增添了一丝负担,而二度被养父抛弃,尽管被抛弃的时间只有一天,但站在他自己的角度思考,他的生命似乎轻到无处安放。成家后的杨飞三度被抛弃,妻子的出轨让他的生命似乎又少了一些光芒,杨飞生命的意义究竟在何处,才能对抗死后七天的孤独。
《第七天》其实也是杨飞在死后七天的世界里探寻自己的生命意义的旅程,他见到了更多为生活所迫奋斗的又一类人,见到了在现实社会残酷的重压下,人的生命显得尤为之轻,人人都在现实社会里接踵死亡,人的生命在意外灾难面前不值一提,甚至在被活着的人瞒报下轻轻抹去,在误解中无声死去,在严刑拷打下逼迫成为死的替身,人的生命轻到甚至可以用一沓人民币来进行交换。
(二)生命之重
如果简单定义生命之轻的背后是无责任无意义的生活,那么生命之重则是有责任的生活。杨飞在七天里执意寻找那个让他能得到救赎的人即他的养父杨金彪。养父的一生是负担沉重的一生,在未婚的情况下收养从铁轨捡来的孩子,为了这个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放弃了自己一生的婚姻爱情。他也曾试图追求爱情但他的良知阻止了他,他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健康成长,杨飞在养父的身上得到了父爱.在死后的世界里,杨飞说:“虽然他早我来到这里,仍然流下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眼泪。” ④他的父爱无关时间和空间,更无条件。他的生命被冠以沉重的色彩,也就是小人物身上爱的光辉让这份生命更加沉重。
“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 ⑤在《第七天》里,大家看到的不仅仅有现实的真实与荒诞,还有生命的幸福与苦难。杨飞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如果没有养父和母亲李月珍的存在,他的生命更不知何去何归。而他的存在也让杨金彪的生命赋予沉重的色彩。在纷纷扰扰的社会中,人的生命因爱和责任而沉重,重则才有价值。
生命因无责任而变得轻盈,生命因责任与爱变得无比沉重。人是一种复杂的生物,人的生命也不能用轻与重一概而论,在此处人们的生命之轻与重的衡量标准是责任与爱。每个人都在各自的生活中负重而行,对所有人来说,人的伟大在于扛起命运,就像用肩膀顶住天穹的巨神阿特拉斯一样。余华通过亡者杨飞的七天所见所闻,把荒诞残酷的生活填补了爱的光辉,也让普通人在其中找寻到了生命的价值。
三、死亡乌托邦
张清华曾推介余华的书这样说:“第七天在某种意义上,打通了通向神性的一面。如果说它是一首歌,它一定是一支悲歌,如果说它是一部书,它就是一部时代的亡灵书。”余华一直致力于书写生命的苦难,运用极为荒诞的笔触,深深扎根于现实社会的土壤,还十分关注人的灵魂的向度。这本书吟唱了一首死亡牧歌,这首牧歌是现实社会的镜子,而死亡乌托邦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及人类的神界,它揭露了人生存的处境同时也对死后的乌托邦进行了大胆的想象,把死无葬身之地想象成人人平等、无亲疏的和谐状态,表达了对它的向往及对亡者的别样祝福。
“走过去吧。那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 ⑥
余华诗化了传说中的可怕的死无葬身之地,在这片净土中一切都充满了生机盎然,连树叶、石头和河水都会问候人类,塑造了一个温馨的死无葬身之地。与死前所处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对比,在这里永生的人能得到温暖与善待。余华笔下那对生前纠缠的警察和袭警人,在死无葬身之地成为一对可爱的棋手,他们之间忘却了生前的仇恨,成为朋友。那个死后的世界里,人人齐心协力帮助鼠妹安息于墓地,几十个女性伸手缝制长裙,集体为鼠妹净身,吟唱离别颂歌。余华建构了一个与现实社会截然相反的纯净社会,让读者看到了对一个死亡的另一个期许。在这里有纯错无杂念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人与人没有亲疏之分,没有富贵与贫贱,没有前世的仇恨痛苦,没有生存才能的苦难,没有道德与法律的约束,不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社会的不公平。最重要的一点,余华歌颂的死无葬身之地给人们以无尽的希望,活着的人不再害怕生死离别,直面死亡即是最好的选择,死无葬身之地即是得到了永生。所謂永生,余华曾写道如果你的世界,没有痛苦的害怕,没有尊严的担忧,没有富贵的贫贱,没有暖寒的交替,没有外貌的困扰,没有男女的区别,没有你我之分,没有生死顾虑,你才会离真正的活着越来越近。
《第七天》给所有读者吃了一颗定心丸,如果你害怕死亡,想不明白生存与死亡,那就去读余华的作品,可以从中得到慰藉。该书模糊了生与死的边界,死去的人可以在七天内去活着的世界看望心底放不下的亲人,在最后一刻回首过去进而寻找自己生命的价值,感受人类生命感受肉体的逐渐消亡,人的精神灵魂去往永生之地,永生之地满足了人们对所有生前对另一个世界的期待。余华的死亡乌托邦不仅给死去的人安慰,给活着的人以直面死亡的勇气,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的考验,也正是因为死亡才会让活着的人珍惜只有一次的生命,珍惜活着的机会,体悟生命的价值。
四、结语
王安忆笔下写道:“在现代小说所有一切的变形反常态的外表之下,其实还是一颗现实的心。⑦”余华一直被认为是先锋小说家的代表人物,在他的作品中出现了无数的暴力、残酷和苦难,无论用哪种形式书写,都表达了余华个人对现实生活人的生命的思考。书里有对活着的生命生存苦难书写与死去的生命的自我救赎,而活着与死去又构成了生命的完整,生命的价值才能得以提升。在对生命价值的讨论过程中,人们发现了生命之轻与重,人们的生命不能完全用单一的轻与重来衡量,生命中既有不能承受的轻,也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只有爱和与责任才能彰显生命的重量。在最后一部分中,讨论了余华的死亡乌托邦,余华对生命归去世界的建构,给予我们活着的人向死而生的极大力量。
注释:
①王德威:《从十八岁到第七天》,《读书》2013年第10期,第11页-15页。
②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上海译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5页。
③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上海译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144页。
④余华:《第七天》,新星出版社2018年版,第216页。
⑤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5页。
⑥余华:《第七天》,新星出版社2018年版,第225页。
⑦王安忆:《心灵世界》,浙江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第17頁。
参考文献:
[1]余华.第七天[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8:08.
[2]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22:04.
[3]伍丽燕.余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性救赎——以《第七天》为例[J].文学研究,2010,(07).
[4]张学昕.余华论[J].钟山,2021,(04).
[5]王发奎,刘玉平.论苏童小说的生命叙事[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0,(02).
[6]张丽军,计昀.“鬼魂书写”的后死亡叙述及其精神限度——论余华新作《第七天》[J].北京社会科学,2015,(02):41-46.
[7]王德威.从十八岁到第七天[J].读书,2013,(10):11-15.
[8]王安忆.心灵世界[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20:06.
[9]石晓枫.余华第七天中的亡灵叙事[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18,(02):89-94.
[10]张娟.死亡如何虚构——从鲁迅《死后》与余华《第七天》的比较研究谈起[J].鲁迅研究月刊,2018,(08):35-43+65.
[11]常立.论余华《第七天》中的虚构与现实[J].小说评论,2013,(05):11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