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韵
在中学生劳动技术课中融入新时代茶文化的价值意蕴与思政内涵,对于传承红色基因、提升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青岛市中学综合实践教育中心,在实践中学茶艺、习茶礼、知茶趣、品读中国茶文化,使学生们在观察品鉴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增强动手能力的同时,体悟劳动与成长之乐。
赋能实践课堂,探索协同育人新途径
《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要“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
青岛市中学综合实践教育中心通过一系列茶艺思政主题活动课,引导学生在茶文化的浸润中,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使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从而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体而言,青岛市中学综合实践教育中心,一方面围绕多样时效的茶艺思政主题,强化劳动课程育人导向;另一方面,积极优化茶艺课程内容结构,以新时代思政教育的精神内涵和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为引导,确立茶艺课学习主题。
以主题授课模式的茶艺课堂为例,茶艺课堂一改传统茶艺授课中知识传授、动作模仿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紧扣时政热点,制订思政主题;围绕该主题选择最适合的茶艺呈现形式,如主题班会、读书会、茶会等,将原有茶艺知识、劳动技能巧妙融入每一次茶课主题中,以学习需求引领学生行为,于润物细无声中强化课程育人导向,体现劳动教育对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
在茶艺教学中,将“思政”融入氤氲“茶香”
茶,是最能代表中国味道的国饮,一杯茶连接起五千年中华文明。在主题设计上,茶艺课教师们围绕茶叙外交、茶文化起源和发展、茶艺展示等方面巧思设计,为学生们呈现一堂堂生动的茶艺思政课。
以“华夏美——茶与器”一课为例,围绕文化自信的思政主题,选择主题茶会的形式,师生们共同感恩常伴初心的家国情怀。通过这一节课的实践过程,使得思政与美育、劳育互嵌在茶艺教学中,帮助学生吸收中国茶文化内涵精神,在学习中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茶艺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 耕耘的是思想的田野,担负的是立德树人的使命责任。茶艺课教师们把教学题材生活化,渗透到每日课内外生活中,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是茶艺浸润式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一节课一个主题分享,让茶艺用它特有的“语言”发挥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以“养诗书之行 行君子之仪”一课为例,围绕“宁静致远、从容处事”思政主题,学生在世界读书日的主题背景下,用主题班会的形式親赴一场茶艺品鉴会,通过互相敬茶、品评与致谢,学会感恩与反省、仁爱与宽容。
再比如,母亲节时,围绕“茶香团圆家”的思政主题,学生们邀请家人一起共享“花香、茶香,家的味道”。茶香四溢,学生们在感念父母深恩过程中,将中国的传统茶文化根植于家庭教育之中,培养“爱小家,为大家”的爱国情怀。
青岛市中学综合实践教育中心通过创新思政课堂,精心打造示范课例,形成了初中各年级纵向衔接、茶艺学科知识横向融通、学生特长与学科特色深度融合的德育课程体系。同时,利用网络平台,积极搭建茶艺线上课程,拓展实践课堂的广度,所制作的“茶具”系列视频课程被“学习强国”国家平台选用和推介;线上线下合理互动,使劳动教育、思政教育成为学生们情感培育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