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媒介融合研究前沿推进期刊高质量发展

2023-10-26 06:57覃世默/整理
新闻潮 2023年9期
关键词:媒介学术期刊

覃世默/整理

编者按: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重要指示10周年。7月23日,第40届《中国新闻年鉴》年会暨首届媒体融合创新案例研讨会分论坛——新闻传播学术业界期刊主编论坛在南宁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为“从学术视角探讨媒介融合发展前沿”。《新闻与传播研究》主编朱鸿军参加论坛并作发言,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王仕勇主持论坛。《新闻界》《新闻战线》《中国出版》《采写编》等期刊主编及有关负责人参加论坛。与会嘉宾围绕媒体数据化、媒体定位、栏目设置、研究方向、选稿要求、建立学术共同体及行业自主评价体系等话题,从学术视角探讨媒介融合发展前沿,进行分享交流,为推进媒体融合深入研究及实践发展建言献策。本刊按会议发言顺序记录整理并选登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新闻界》主编 段吉平

《新闻界》栏目设置和选稿侧重提升“四力”要求:即学术组织力、人才凝聚力、创新引领力和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不仅是承载和传播学术成果,还有意识地预见、洞察和把握学术发展的走势,通过内容和导向的把关、作者和读者的沟通以及议题和栏目的策划积极介入学术发展。对于议题和栏目的策划,根据学术热点议题组织更积极的学术对话,既能够彰显期刊特色,也有利于学术资源的分配。比如,《新闻界》10年来一直坚持的《博士生新论》栏目,以扶掖学术新人、提升学术规范、推动媒体融合为宗旨,不少博士生由此开启学术生涯。今年,《新闻界》又推出了《前沿视点》新栏目,每期关注一个话题。目前,探索尝试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沉浸式学习的方式由作者组稿,二是设置期刊本身关注的一些话题如数字新闻学等。同时,我们也在关注新闻媒体机构的智媒发展以及国际传播方面关于全球视野方面的内容。

《新闻战线》编辑部主任、执行主编 陈利云

《新闻战线》积极适应时代需求,致力于传播学界和业界学术成果与实践经验,始终坚持体现权威性、追求前沿性、注重实践性、加强服务性的宗旨和定位。2021年以来,先后推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专栏,主要约请省委宣传部部长及央媒、省媒领导撰文,已刊发相关学习文章140余篇,《前沿关注》品牌栏目重点关注热点前沿话题,《传媒观察》《研究走廊》栏目重点围绕新舆论生态和传播格局下的新现象新问题进行探讨剖析,《实践天地》《业务广角》栏目主要侧重于为中央及地方主流媒體提供介绍实践探索和思考的平台与空间。今年以来,杂志新增《我的新闻之路》和《国际传播》两个栏目。其中,《我的新闻之路》主要约请新闻界一些有突出贡献的媒体人介绍自身成长历程及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心得体会等,《国际传播》则约请学界专家、业界领导,就国际传播的前沿和现实问题进行剖析解读,兼顾学理深度和实践指导价值,从不同角度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供启发借鉴。

《中国出版》执行主编 李淼

智能传播时代,媒体融合数据化,包括数据积累、数据传播、数字版权的运营或将成为一个重要方向,将独家数据打造成不同形态的数字产品和服务正在成为媒体融合新风口。对于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而言,如何利用大数据和智能算法驱动社会运作和社会生产,激活各个领域和行业资源,推动社会发展是重要课题。适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期刊也要积极拥抱新的技术、新的平台,着力推动传播方面的创新。未来的传播中,数据产品应成为垂直行业的重要内容产品和服务的标配。

《采写编》社长、总编 芦海英

随着传媒行业的巨大变化,媒体业界与学界关系愈加紧密。业界希望从学界获得更多的指导和智慧,而学界的专家们也对传媒行业的现状和未来更为关注,《采写编》杂志主旨在于促进学界和业界融合。在基层单位走访调研中,我注意到一个比较成功的媒体融合案例——河北省定州市融媒体中心,尝试融入当地政府的民生管理体系中,探索出一条县级融媒体中心深度融合发展之路。一次次的技术变革给传媒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作为学术领域的期刊,应该在行业重大变革时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为行业拨开发展的迷雾。

《中国社会科学》责任编辑 冯建华

当下,如何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思想和主线?2013年提出媒体融合要解决的是主流媒体被边缘化的问题,这10年来我们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为何融”和“如何融”的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了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建设,这也是媒体融合的最终目标。综合10年的研究来看,融媒体发展不仅仅是技术和文化的问题,而且是政治和社会的问题。媒体融合不是政绩工程,代表的不是一个新机构,更不是一个文化符号,而是要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的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基础工程和民心工程。

《国际新闻界》副主编 王斌

在当前新闻传播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媒介融合仍然有许多值得深耕之处。从现实维度来讲,媒介融合是共享程度很高的话题,产、学、研、政、用等,它的牵涉面很广。从理论层面来讲,媒介融合表面看起来是由于新媒体发展带来的媒体生产运营中产生的新产品新业态,实际上背后镶嵌了我们国家治国理政的历史线索。从学科的角度来讲,媒介融合涉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职业理念、新闻生产创新、媒体管理与运营等多个子领域,是新闻传播学科内部诸多知识融合创新的重要场景。但是怎么能把场景知识转化为学科学理知识,这是今后我们需要开掘的领域和方向。

《现代传播》副主编 潘可武

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推进媒介融合。首先,回应国家媒介融合的重大战略需求。策划一期“媒介融合与网络强国:互联网改变中国”年度对话,举办两期专题研究,分别探讨2012年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政府新闻发布和2017年融媒体生产。其次,关注热点问题的研究,除了关注管理上、战略上媒介融合的研究,也关注新闻形态的融合,比如新闻跟游戏的融合。再次,拥抱数字化。与知网合作,通过数字平台的下载和使用实现迅速传播和阅读,开通微信公众号等。未来,我们将更加注重论文学术性和创新性,关注人工智能与人的关系以及一些与数据相关的热点问题,如数据安全和数据资产化等。

《中国记者》编辑室副主任 陈国权

2005年,《中国记者》刊发了蔡雯写的文章《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从美国新闻传播的变化谈起》,这应该是国内首篇介绍媒体融合的文章。梳理杂志之前发表的一些文章时发现,2015年第8期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与突破》,提出了媒体融合在运行遇到的一些问题,比如体制机制、运营模式、人才流失、自主可控平台、技术的花架子等。这几年来我们到各地调研,发现有些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作为传媒的专业期刊应该有问题意识,应该注重正视并探讨新闻实践当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新闻大学》编辑部主任 姜华

媒介融合的发展也带来了非人类实体的兴起,如人工智能等。很多时候我们会说人工智能或者其他诸多非人类实体要素,在信息传播领域和人类相比有短板,包括现在备受关注的ChatGPT。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尽管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相比人类有一定的短板,但对于普通人而言,其生成的内容已经足够满足普通人的日常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看待此类现象值得我们思考。此外,在信息传播领域,存在大量没有所指的内容,仅仅是能指的再传播和再加工,导致出现了大量变形、扭曲甚至是虚假的信息。因此,将新闻传播教育作为公民通识素养教育就变得至关重要。

《传媒》副主编 鲁艳敏

《传媒》杂志始终坚持“服务传媒、引领传媒”的办刊宗旨,在服务好业界的同时,也与学界保持着紧密联系,不仅反映业界动态,也注重学术研究。尤其在融合发展方面,我们始终保持高度关注,并紧跟时代潮流。一是每年举办一次年会——中国传媒年会,每年的年会都有一个主题,关注国家大政方针和当下的前沿问题。二是《传媒》杂志每期会策划一个专题,一年有24期。每期专题关注的都是最前沿问题。三是关注业界一线。行业期刊或媒体研究者应该深入一线去调研,帮助业界提炼和总结媒体融合的经验和成绩,这其实也是业界和学界的一种融合。

《新闻与写作》副主编 李蕾

每家期刊的历史发展和定位不同,在追求学术影响力的同时,都努力想办出特色。不同调性的文章适配不同调性的期刊,这就是一个期刊带给读者的印象和标签。《新闻与写作》的定位要求和稿件期待,我认为可以总结为三个回应。一是回应时代。新闻传播学是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学科,学术期刊应记录这一学科的发展成果与它和国家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二是回应实践。要关注和触碰新闻行业发展中的实质问题,比如新闻生产的问题。这种回应实践也是一种扩大的实践,新闻理论的实践转向表现为研究范式从职业性转向社会性。它不仅局限于职业新闻领域,而且放大到整个社会与新闻传播相关的实践。三是回应变化。我们期待在研究中提出新问题、发现新问题,或是使用新材料,通过这样的问题意识的研究补充甚至颠覆过去的理论体系。

《新闻记者》副编审 王侠

近两年来《新闻记者》围绕媒体融合这一核心关切,着重从三个方面来组织刊发稿件。一是在微观层面,聚焦传媒业的创新实践及学术研究,比如平台劳动、远程报道、短视频的内容生产、新闻从业者的代际变迁等。二是在中观层面,针对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传统新闻学理论提出的深刻挑战,以数字新闻学这个核心概念进行回应。三是在宏观层面,关注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新闻传播学中的重要理论、概念的理解和认知,以及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新概念、新视角和新问题。当前,在媒介化社会的背景下,更需要高质量的规范性研究,在一定认知规范维度去探讨、理解、评判媒介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创新实践,并尝试形成规律性的认知。

《新闻潮》主编 姜木兰

《新闻潮》兼顾实践性和学术性,是连通业界和学界的平台。我们的作者群很大一部分是一线的记者编辑以及教育工作者,他们需要把自己的实践转化为理论再指导实践。平衡实践性和学理性,在实践的基础上帮助作者增加学理性是我们不断在做的事情。一个地方性的新闻类学术期刊如何在质量上有所突破,我们的体会是敢创新、走特色、创品牌。一是创新办刊理念,提高办刊质量。从稿件质量、选题策划、吸引读者、出版时效等方面下功夫。二是打造品牌栏目,扩大期刊影响。重点打造《国际传播》和《县融探索》两个栏目,做到了对象的特色化、栏目的特色化、风格的特色化、期刊的特色化。三是拥抱新媒体技术,加快期刊数字化转型。积极推动期刊与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管理等方面融合发展。

《视听》执行主编 黄永文

加快推进媒介融合,是提升办刊质量的有效途径。关于媒介融合,新闻传媒类期刊刊发了大量媒体融合题材的论文,但我们自己的融合传播其实没有大的发展。当前AI技术在各个行业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在ChatGPT也可以写论文了。新的技术正在改变这个行业的生态,甚至改变我们这个世界,是值得研究的大方向、大课题。

《新闻与传播研究》副主编、《中国新闻年鉴》编辑部主任 刘瑞生

融媒体时代,期刊既要多样化又要专业化,才能呈现出学术和实践的精彩勾连,特别是着重于热点话题中更深层的一些问题。比如在探讨“自主知识体系创新”这个话题时,要区别中西方的语境,毕竟我们的学术体系与西方的学术体系本质不一样。可以说,介质融合是一个世界的现象,而媒体融合是一个中国的现象,需要进行更深层的研究。我们还应关注一些不是热门话题的“冷思考”,有的学者可能关注一个话题几年,写出来的文章看上去很“冷門”,但实际上凝结了作者多年来对某个中国化问题连续的挖掘。只要这种方法适用于描述社会事实和挖掘经验背后的问题,就有探索研究的价值。

《新闻与传播研究》责编、《中国新闻传播学年鉴》编辑部副主任 张萌

要推进融媒体建设的持续深化,需要进行更多制度化的思考,已有的关于融媒体中心制度化研究主要有两种研究取径。第一种强调制度化目标,第二种更关注制度协调。两种路径更多强调权威的作用力与统筹力,而对于基层自主如何实质性嵌入和参与制度化再生产的讨论尚有空间。关于融媒体建设的研究,需要我们把融媒体中心的自主认知作为主体实践的一部分,既关注融媒体制度的组织文化意义框架,也关注基层主体对制度的响应与嵌入,以此思考融媒体实践中所遇到的困境,以及制度是如何创建、改变和再生产的。

《新闻与传播研究》责编、《中国新闻传播学年鉴》责编 韩博

微信运用作为一种媒体融合的新形式,微信公众号对学术界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沟通交流方式。对如何提高期刊领域关注度我有几点体会:第一,期刊发出来的所有文章,实质上都是“过去时”,研究过去的路径能不能指引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是一个可探讨的问题。如果在做公众号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新媒体抛出一些话题或者议题,可能对未来的学习,特别是对青年学者的指引,形成一个更好的方向。第二,期刊人员少、资金缺,做公众号需要体制机制创新。第三,期刊之间可以建立一个融合机制,就大家都关注的一些选题和方向,互相转发,并进行学科方向解读。

《新闻与传播研究》执行主编、《中国新闻年鉴》主编、《中国新闻传播学年鉴》执行主编 朱鸿军

互联网环境下,无论是行业期刊还是学术期刊,新闻传播界都面临一个共性的问题,需要与时俱进地与所生存的土壤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所生长的土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如果不对接变化,不仅不利于培养的土壤更加肥沃,甚至还影响期刊自身的生存发展。面对社会对新闻学提出的批评,首先要躬身自问、进行反思,其次要有学科自信,在社会高度媒介化的时代,新闻传播学绝对是非常有潜力的,但新闻教育、新闻研究也亟待大面积和深层次转型。比如一直探讨建立自主知识体系,但它的标准和框架是什么,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学术共同体,也没有形成具象的可以参照的案例,需要新闻界业界和学界专家学者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逐步使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既有方向感同时又能够落到实处。

(整理:覃世默)

猜你喜欢
媒介学术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期刊问答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