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主体协同视角下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探析

2023-10-26 03:43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年11期
关键词:公益活动慈善公益

翁 亮

(浙江大学,浙江杭州 310058)

一、引言

公益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促进公民全面发展,提升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效能,深化精神文明建设。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型成熟的关键发展阶段,是弘扬公益精神,提升社会整体公益水平的关键群体,涵养大学生公益精神的成效直接影响其当下和未来参与公益活动的行为。新时代背景下,培育大学生的公益精神,并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抓手,也是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内在需要与现实需求。

当前,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工作存在大学生公益精神主体意识薄弱、高校公益教育体系结构性失衡、社会公益文化氛围不浓厚等问题。基于此,文章从公益精神的概念、思想内涵、影响因素、培育路径等方面重点阐述公益精神与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从“知”“行”两个向度提出解决对策,探索构建多主体协同参与的浸润式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模式。

二、公益精神的理念认知

公益精神是公益主体从关怀和利他意识出发,面向特定社会群体或人类发展共同关注问题的行为的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念和人格品质[1]。作为社会文明发展过程的产物,而公益精神是自利与利他的统一,深刻蕴含着社会责任感、团结互助意识、参与精神和文化精神。

(一)中西方公益精神的发展源流

西方的公益事业起步较早,宗教慈善活动作为现代公益精神的起源,对公益思想的发源起着关键作用。17 世纪末18 世纪初,F. 哈奇森(F. Hutcheson)提出道德情感论,认为人类区分善和恶的重要标志是道德感[2],促进了近现代公益事业的发展。18 世纪末19 世纪初,以J.边沁(J.Bentham)和J.S.密尔(J.S.Mill)为代表的功利主义主张获得幸福的来源在于保障多数人的利益。20 世纪初,互助进化论广泛传播,其认为人类在相互帮助和爱护的行为过程中,会产生同情和仁爱的情感,这也更好地诠释了现代公益行为的合理性和必要性[3]。21 世纪初,国内一些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可持续发展观及关于“人与社会”的思想,展开了深入的分析与研讨,认为其观点对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具有重大意义[4],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为现代公益精神的传播与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较而言,我国的公益思想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易经》作为诸经之首,其“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思想指导着人们在做人做事方面要德行配位。儒家从个体逐步上升至国家层面,相继提出“仁义”“天下为公”等思想,既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又强调要关心同胞疾苦,追求平等公正。从儒学发展而来的阳明心学,吸收借鉴了佛道两家思想,提出了“致良知”,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而“知行合一”所集中凸显的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本体,更是成为引导民众行善积德和重建理想社会秩序的价值导向。道家学派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慈善发展的重要思想源泉,其诸如“天道无常,常与善人”“赏善罚恶,善恶报应”等善恶观,更多地是想要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5]。此外,佛教中的慈悲精神、因果报应等观点,在物质救助及精神慰藉两方面对我国慈善事业的影响力亦不可小觑。

(二)大学生公益精神内涵与价值

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公益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中,平等个体间的互助和友善,它是维持社会运转的保证之一。所以,公益是一种信仰与精神,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大学生公益精神是指大学生在公益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对公益的态度、价值观和公益意识等。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养成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中,内部因素包括大学生自身对公益的认知、参与公益活动的动机、所做出的公益行动和对公益文化的认同等;外部因素包括社会、学校、家庭对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态度、举措和展望等[6]。

大学生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新人,其公益精神的价值内涵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也在逐步丰富与发展。第一,文化价值。中国自古以来便有“乐善好施”“与人为善”的美德,而公益精神强调助人为乐、平等友爱、团结奉献等,两者本质上具有相通之处。公益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承载了厚重的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高度的文化相融性。对大学生进行公益精神的培育,有助于传承中华美德,传递公益情怀,传播慈善文化。第二,社会价值。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继承和发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是实现自身全面发展,也是促进他人全面发展的过程。第三,德育价值。大学生公益活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是一种理论性转为实践性、“被动学”转为“主动学”的过程。大学生公益精神作为大学生公益活动开展的思想引领,能够在活动中促使大学生群体不断地接受教育与自我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青年智则国智,青年强则国强。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对其公益精神的培育有利于为我国公益事业输送新鲜血液,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多元主体

道德品格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将某些社会道德准则经过自身个性化的整合,积淀而成的一种稳定的道德化的自我。公益精神承载了社会责任感、博爱之心、感恩精神、奉献精神等道德品质。

(一)个体内因影响公益精神践行

人格是个体特有的心理面貌,是其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稳定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行为习惯是影响人格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个体公益行为的培育有利于更好地激发个体自我驱动力,实现自我价值,构建健全人格。而个体的公益行为又受政治表现、个人经历、情感认知、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的影响。如大学生党员群体、学生骨干群体接受过更为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相较于普通群众,其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更高。因此,新时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工作的重点是培育大学生个体的综合素养,以提升大学生的公益精神作为主要目标,着眼解决大学生在公益精神培育上的个体内因问题,使他们具有更加深厚的公益认知,更加积极的公益行为,更加专业的公益能力。

(二)家庭伦理催生公益精神萌芽

我国的慈善行为最早源自于家庭内部成员间的相互帮助,并由此根据血缘亲疏不断向外延伸发展。家庭作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对于个体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例如,家庭教育中长辈对晚辈的态度和行为,会对后者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即当父母长期投身于公益活动中时,对于孩子而言,父母的言行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也为其公益精神的养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所以,家庭教育作为影响大学生公益精神的重要因素之一,未来可从家庭的教育模式、文化氛围、支持程度等方面着手强化大学生公益精神。

(三)学校教育推动公益精神培育

学校对大学生公益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公益教育和公益活动组织两个方面。公益教育旨在培育大学生的公益理念、公益心、公益能力与技能,使大学生自觉践行公益精神、为公众谋福祉。这种教育既包括理论教育又包括实践教育。但总体而言,我国公益教育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缺乏接受公益教育的机会。从公益活动组织来看,大学生参加的公益活动一般都是由高校或下属学院团委组织开展,活动类型较为多样。以大学生公益创业为例,高校通过公益论坛、年会、竞赛等形式,在创业教育中融入道德、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教育[7]。内容和形式持续创新的公益活动,有效调动了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产生了良好的活动效果。从校园公益文化来看,校友捐赠是高校特有文化,若能够在校园中营造捐赠、慈善文化氛围,将有助于更多在校大学生受到教育和感召。

(四)社会变革构建公益精神新格局

作为社会关系中的一部分,人的公益行为离不开社会层面的保障与支持。国家相关制度、社会组织发展支持、文化环境背景等都影响着大学生公益行为的产生及公益精神的培育。在政策制度方面,大学生公益活动的开展需要国家政策的保障与支持,如2015 年教育部出台的《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将志愿服务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范畴,规范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工作,支持学生开展公益性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参与公益的热情。在社会组织支持方面,目前,大学生公益活动存在经费来源单一、服务专业性不强等问题。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公益活动的转型升级。在志愿服务精神方面,社会对于志愿活动的认可程度和对志愿服务的认知会影响大学生志愿者的社会获得感,从而影响其志愿精神的培育。

四、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路径

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培育工作,不仅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发挥其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使其在实践中不断塑造自我,更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激发出更大的正向育人效应。

(一)个人层面:全方位激发自我内在驱动力

“为什么而奋斗”“如何判断是非”“怎样衡量得失”是当代大学生所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大学生公益精神作为大学生价值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由公益认知、公益能力、公益情感、公益意志、公益行为五大要素组成,亦可从这几个方面介入提升大学生的公益精神,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强化大学生公益慈善意识。大学生对于公益慈善的认知会反映到其公益行为上,而大学生公益慈善的认知又受到个体文化素养、价值理念等方面的影响。为此,高校需要通过引导大学生学习公益慈善文化知识、树立正确慈善动机等,不断提升大学生公益认知能力及情感,促使其公益行为不断重复强化,最终形成习得性行为,并内化为自身道德观念。第二,重视公益教育引领作用。高校应鼓励在校大学生积极参与公益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参与公益活动中,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回应社会需求、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处理社会关系、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拓展提升大学生公益能力、情感、行为的实践途径。第三,创新公益宣传载体。新时代大学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传统灌输式的形式很难对其产生有效的影响,需要创新载体和媒介,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数字技术等手段,推动公益精神培育方式的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如鼓励大学生通过创作短视频、拍摄微视频打造公益文化IP,参与宣传互联网爱心捐赠活动等形式,传播公益理念及公益成果,带动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公益、认识公益、热爱公益。

(二)家庭层面:发挥家庭教育引导示范作用

家庭教育作为“有质量的教育”的重要一环,对个体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家庭公益精神培育意识的缺失是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困境之一。为此,第一,要打造言传身教的育人环境。学校鼓励家长发挥引导示范作用,全方位、立体化为家庭成员做好表率,带领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以实际行动增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满足感与自豪感,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重视家校协同的育人机制。学校教育解决的是学生的共性问题,家庭教育解决的是学生的个性问题。因此,家庭应与学校保持积极互动的关系,及时响应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号召,不断加强与学校间的沟通交流,争取多渠道、多方式、多角度协同培育大学生公益精神,发挥家校共育作用。第三,整合家风教育的育人资源。家风教育有利于推动家庭文化建设。家庭可以通过鼓励带领家庭成员学习现代名家乃至古代大家的家规、祖训、家书等珍贵资料,找寻到对个人、对家庭、对国家的共同精神价值共识,以此培养家庭成员的利他精神和奉献意识。

(三)学校层面:革新公益精神培育实践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8]。公益活动是高校立德树人、实践育人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综合素养能力培育的重要载体。目前,高校对大学生公益精神的传统培育路径包括为教师提供公益培训、将公益精神融入思政课程、以大学生社团和新媒体为载体加强校园公益文化建设等。因此,高校需要在现有基础上拓展革新。第一,营造人人公益的校园文化氛围。文化是人全方位发展的“指向标”,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文化在陶冶个人心灵、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切实的作用。因此,一方面,打造学校公益文化物理环境,加大校园公益文化涵养力,推动校园公益精神文化建设。另一方面,宣传校园公益先锋人物及其故事,增强大学生对公益的认知及热情,进一步将公益慈善精神转化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丰富资源,以鲜活生动的立体式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公益实践活动中。第二,推动公益慈善教育学科发展。目前,中国慈善教育主要存在师资匮乏、经费短缺、慈善知识体系薄弱等问题,这导致专业化人才不足、无法满足社会各界旺盛且多元化的慈善事业需求。强大的学科体系支撑、人才队伍建设是公益慈善走向专业化、职业化道路的基础。高校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场域,有责任与义务承担起公益慈善事业专业化建设工作,即从“人才培育、学科建设、行业提升”三方面出发,通过整合高校学科力量,构建公益慈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加强高校公益慈善学科建设,弥补我国公益慈善教育短板。第三,发挥高校基金会公益纽带作用。高校基金会是高校公益慈善工作的重要窗口及有力抓手,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好基金会的平台优势,通过加强基金会与各学院、相关部门、校友之间的通力协作,争取更多校内外力量的支持,培育品牌公益项目,加大对公益慈善的人、财、物投入,构建起系统化、持续化、共享化的高校公益生态圈,进而成为国家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四)社会层面:健全公益精神培育保障机制

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是一项体系化的工程,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培育离不开强有力的保障激励机制。第一,完善大学生公益事业政策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极为重视,多次对慈善事业发展作出重要部署,多次强调要促进社会工作,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健康发展。如202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支持和发展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壮大志愿者队伍,搭建更多志愿服务平台,健全志愿服务体系”。面对当前高校志愿服务管理现状,建议从组织管理、参与渠道、培训体系、评估反馈四方面探索形成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的长效机制,以此让大学生注重对自身能力的锻炼和提升,推动公益事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为公益服务事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保证。第二,夯实大学生公益活动阵地保障。在公益服务活动中,社会组织扮演着资源统筹者、理念倡导者、服务提供者等角色,其参与大学生公益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公益志愿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因此,高校应鼓励大学生加强与当地社会组织的互动,积极搭建“线上线下”互通的公益慈善平台,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项目管理、培训支持、人才培育、资源统筹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拓宽大学生公益社团培育自治圈,为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提供坚实保障。第三,加强大学生公益创业资源保障。受国家经济环境等方面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为此,国家提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号召,促使公益创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新方向。但当前大学生公益创业仍面临着启动资金匮乏、市场竞争力不足、服务同质性高等困境,需要国家从经费支持、培训服务、税收优惠、创业环境等方面加大对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大学生公益创业实现快速发展。

五、结束语

以公益慈善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次财富分配”在促进社会公平、增强社会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是公益慈善的新生力量,因此,加快培育大学生公益精神是完善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共同富裕”战略目标的应有之义。新时代,唯有处理好个体、家庭、学校及社会之间的关系,激发个体的内驱动力,形成多元主体与公益精神培育相调适的外部合力,方能实现大学生公益精神水平的整体提升。

猜你喜欢
公益活动慈善公益
公益活动证书
手拉手,献爱心公益活动
公益
公益
公益
慈善之路
慈善义卖
“温暖寒冬”公益活动行(三)
公益
“温暖寒冬”公益活动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