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荣福
李亚琴,女,41 岁,个子高挑,文静大方,说话不急不慢。说起来,李亚琴可是学校元老级的老师了。平定县特殊教育学校建校6 年,她也在学校工作了6 年。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被称为“折翼天使”,他们从人生的一开始,就失去了正常人的部分权利。让他们站起来、动起来、快乐起来的希望,就寄托在学校。也可以说,希望就寄托在李亚琴和她的同事们身上。
特殊的学生组成了特殊的课堂——一人台上讲,一人管理学生。每节课,李老师都会在组织教学的环节上费不少劲儿——坐不住跑出来的、突然击打桌面的、大声嚷嚷的……很少有孩子能安安稳稳坐上5 分钟,除了和言相劝、轻轻拉住、再三提示,还得用视频、镜头、游戏、糖果来增加吸引力。有一个依赖性严重的男生,长得和老师一般高,一到李老师跟前,就紧紧挽住她的胳膊,半个身子倚靠上去。李老师则像妈妈一样,给他温暖的怀抱。
学生答对了问题,李老师就“安排”一个师生击掌的动作,以示鼓励。有个学生攒足了浑身力气,朝她的手狠狠打上去,响声巨大,而且打一下还不过瘾。遭遇这些突如其来的回应,如果不习惯,真的会被吓一跳,无从应对,但对李老师来说,这是家常便饭,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
家长们说:“李老师爱孩子,真的是像妈妈。孩子进了好学校,遇上了好老师,这比什么都强啊!”
平定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籍档案里,注册学生有94 名,其中有70 名特殊儿童能坐在教室里尽享阳光雨露,全县还有24 名更特殊的适龄儿童,由于身体原因不能踏入校门。特教的目标是“一个都不能少”,于是,送教上门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方式,承载着党的特殊关爱,输送到这24 个家庭中。每周,老师们要“上山下乡”,深入学生家中辅导学生。最远的是娘子关镇程家村,距平定特校有50 公里,李老师就在这里送教。
李老师的包保对象是14 岁的男孩小范。在李老师的笔记本里,详细记载着小范的方方面面:二等精神残疾;自闭、多动;伴随障碍为自伤,如啃咬手臂、拍打脑袋等;家长的期待有3 点:一是生活自理,二是控制情绪,三是减少自伤……李老师和家长一起详细了解小范的脾性,制定针对性方案,把拉拉链、洗漱、扫地、叠被子等作为生活自理课程开展个训,中间穿插着小游戏、辨识常见水果蔬菜等认识性训练。
李亚琴与学生一起游戏
小范起初对李老师极为抵触,情绪很不稳定,一有“难度”撒腿就跑,三步两步就蹿上了房顶。李老师和小范母亲想方设法调节他的情绪,如缩短单次交流时间,适时给他喝水、吃零食等。小范在莫名啃咬、击打自己时,李老师就轻轻抱住他、抚摸他。感情与训练同步跟进,每取得一点小成绩,李老师就夸奖、鼓励、奖赏他。单次交流时间也由原来的半分钟逐渐延长到现在的五六分钟,配合度逐渐上升,李老师比谁都高兴。
每次送教,李老师都提着个大包,然后变魔术似的掏出皮球、橡皮泥、小铃铛、宣泄球、模型水果、粘粘球、八音盒等,再加上苹果、火腿肠等“奖品”,琳琅满目、花样百出。整整一上午,李老师完成了认识苹果、洗手洗脸、吹泡泡、拨打八音盒、叠被子、晾衣服、扫地等教学任务。手捧着食物,小范乐得“咯咯”笑,李老师累得满头大汗。孩子的奶奶心疼地说:“李老师真是有耐心啊,变着法儿地教……赶上了好社会,政府什么也管咱,搁以前,谁爱搭理咱啊!”
每次送教,李老师都制定有主题和内容,还给家长布置家庭作业。在李老师的教学档案中,写下了许多体会和反思:“家校合力是确保学生学有所得的强有力保障。”“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对象比较容易接受,如将‘土豆’换成生活用语‘山药蛋’,学生就容易理解。”“孩子对陌生人比较敏感,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建议预留热身环节,做好铺垫。”“根据其喜好音乐的特点,可尝试‘音乐治疗法’。”“‘投其所好’的做法值得坚持。”“学生用手指沾唾液的行为越来越明显,最好用音乐、小游戏来转移。”“在奖励时不要直接给,而是握在手中,故意发出声响,以吸引刺激他的感官,引起他的在意和想获得的感受。”……
“作为特教人,我们别无选择,也无暇顾及其他,心里和肩上只有沉甸甸的责任。”这是李老师的心里话,更是李老师的实际行动。有人问李老师,你们会不会体罚学生?李老师笑笑说:“请放心吧,在特校,学生不体罚老师就不错了,有时候,老师在楼道里好端端地走着,重重的一拳就砸过来了,你能把他怎么样?这是孩子,他们是无意识的呀,忍忍痛算了!我和老师们互相安慰说,也许这是孩子在跟你打招呼呢!”
家里有这样一个特殊孩子是不幸的,但遇上了李亚琴这样的老师,又是幸运的。在温暖的大家庭里,他们不会被遗忘。李亚琴和她的同事们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哪里需要,就把爱送到哪里,日复一日,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