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背景下图书馆知识服务发展研究*

2023-10-26 10:03冯春花史慧丹康增辉
新世纪图书馆 2023年8期
关键词:新颖性专利图书馆

冯春花 史慧丹 康增辉 王 静

0 引言

知识服务一直是图情行业的核心业务。1999 年,任俊为发表《知识经济与图书馆的知识服务》[1],揭开了图书情报界知识服务研究的序幕。随后,以张晓林发表的《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2]为标志,知识服务的研究日益增加,图书情报界基本达成“要适应知识环境和知识利用过程新变化来大力开展知识服务[3]的共识,图情行业知识服务研讨热潮方兴未艾。

长期以来,知识服务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支撑促进作用,随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提出和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成为新时期的国家战略,位居“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之首[4],创新在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另一方面,创新知识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自21 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开始,大智物移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成为了新一代信息环境的基础架构[5];创新过程和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数据密集型科研”的第四范式的科研模式[6]成为主流。创新和技术发展的交互作用、创新和技术发展的双重驱动对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从创新视角理解研究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发展脉络、理解知识服务运行规律并制定前瞻性的知识服务发展策略是图书馆知识服务发展的重要课题。

科技查新(下文简称查新)作为图书馆的传统知识服务业务[7],长期以来是我国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图情行业服务于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作为科技管理和评估的重要环节,查新以“新颖性”鉴定为核心,围绕着科技立项、项目验收、成果鉴定、申报奖励等提供信息服务[7]。从查新服务现状看,以“新颖性”鉴证为主要服务的传统查新已极不匹配创新战略下的创新对知识服务的需求。面向创新、服务创新、聚焦创新,通过为各级创新主体提供有价值的知识服务,推动和支持科研人员、机构和企业的科研和技术创新,推动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实现[8]成为图情行业的知识服务的主要方向。

1 国内外相关研究

从创新视角理解知识服务的发展,一个普遍的共识在于,信息技术和创新发展的新形势下查新存在局限性和不足。王欣等提出“科技查新+”的服务模式,认为查新应扩展服务内容,在科技、经济创新活动全产业链中参与发挥作用[9]。任珩等从科技战略角度,认为查新机构的职能应向服务国家创新发展、参与国家知识产权创新体系建设、支撑产业竞争情报研究的方向转变[10]。谢守美等[11]认为查新应扩大服务和范围,参与到知识产权、竞争情报、区域创新等产学研等领域,发挥更大的支撑服务功能。可以看到,从“新颖性”鉴证到支持创新的知识服务转型已成为图书馆知识服务发展的共识。

知识服务发展驱动力的研究是理解知识服务发展的起点,实际上,知识服务发展是一个对新技术的发展和适应的过程。研究报告《图书馆的进化:未来前瞻》(Library Evolution:A Glimpse Into The Future)[12]归纳了图书馆发展的三大驱动力(3driving forces):用户(user)、服务(service)、IT 提供者(IT providers),即“逐步适应和习惯新技术的用户”“将技术与用户需求相匹配的服务”“满足用户不断增长需求的IT 提供者”。图书馆知识服务发展中,技术因素是被提及率最高的动力要素,其次是需求因素。内容因素包括了知识特性和图书馆文献资源特性,体现图书馆作为知识集合的特征[13]。

创新驱动背景下,知识服务对创新体系的支持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早期研究中,刘崇学认为,知识服务是面向知识内容、围绕知识增值和创新的服务,是基于专业化、个性化、综合集成的服务[14];杨晓蓉等用“针对性、个性化、知识性、动态性、集成性、创新性”[15]这18 个字概括了知识服务的特点;曾民族强调,知识服务以知识创新为中心,注重动态过程和服务,以人和用户为核心,注重解决问题、应用与共享、信息深加工和知识资源增值[16]。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深入应用,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实践日益多样化,创新发展不断涌现,比如以需求为驱动、以知识为内容、以创新为主导的立足于科研创新与管理的深层次知识服务[17]。王曰芬等对创新驱动的知识服务进行探索[18],认为知识服务不能囿于传统文献服务,并进一步提出创新知识服务的概念[19-20],认为创新知识服务的内涵是以用户创新需求为导向、以嵌入知识创新流程为主线、以将知识创新活动中所需的各种数据转换成知识产品或者情报方案为主要任务,以支持创新活动的实现。

相对于科研层面的知识服务,技术创新层面的知识服务主要体现在知识产权服务、企业竞争情报、产业竞争情报、区域竞争情报研究等。专利情报服务在科技决策和创新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高校图书馆与专利情报服务的探讨是当前学者们关注的一大热点。在需求分析方面,学者们分析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创新的需求特征[21]。April 等指出,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有可能成为紧密联系企业、大学和行业的重要枢纽,充当企业内部与外部创新要素相结合的桥梁[22]。面向创新的情报服务是指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大背景下,以信息和知识的搜寻、组织、分析、重新构建为基础,为其他主体提供知识密集投入的服务[23]。

丰富的数字资源、强大的数据与情报分析能力使图书馆具有知识服务的优势。创新驱动和信息技术发展下,由鉴证性的情报咨询服务转型为知识服务,是创新时代对图情行业知识服务的要求,也是图书馆在科技与创新时期发展知识服务的契机。本文在梳理创新对知识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挖掘图书馆知识服务在创新体系中的价值创造机理,聚焦创新需求,提出以“新颖性”为核心、面向创新体系差异化需求的多元知识服务策略。

2 创新视角下知识服务需求的发展

2.1 创新过程知识服务需求的发展

技术发展和创新驱动下,科研人员在复杂、动态、发展、多样的研发环境里需要快速获取、理解本学科前沿知识,对跨专业、跨学科的其它学科知识进行补充和吸纳,技术和创新双驱动下知识服务需求急剧增长。

(1)知识更新换代加快、创新周期缩短,使得知识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科技创新活动是以创造“新颖”为基本特征的研究过程,知识的新颖性、时效性和多学科交叉、融合成为当下创新活动知识需求的基本特点。新理论、新发现、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创新成为一个极具时效性的研发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科技研发周期不断缩短,进一步放大了科技活动的知识新颖性、时效兴以及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知识服务日益成为创新活动的必要和必须支撑。

(2)跨学科、跨专业创新,交叉学科知识融合越来越普遍。创新问题不是简单、孤立的单一问题,而是具有系统复杂性、涵盖范围广等研究特点的复杂问题。创新主体不仅需要本专业、本学科领域内的知识,也需要跨专业、跨学科的知识补充和吸纳。创新范式从局部单一模式向整合各创新要素的整合范式转变,这就要求消除信息不对称,整合世界范围内各类创新要素、各类知识数据。创新活动对知识的广泛性、交叉性、融合性需求增加,对创新要素的整合加工需求增加,精准及时的问题导向型、知识融合型和再加工型知识服务成为创新活动的必要条件。

(3)面对海量信息、信息过载,有效知识获取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源增多,数据量及数字资源增长速率越来越快,数据异构性增强,数据老化率变快。与此同时,信息泛滥、信息过载等问题日益突出[24],有效知识饥渴和数据海啸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数据与信息的搜索、分析、挖掘、加工,以及融入用户创新情境,缓解数据过载下的有效知识获取难度,并高效获取知识资源和专业服务支持,是大数据环境下实现创新的有效手段与重要途径之一。

2.2 创新领域知识服务需求的发展

科技创新体系包括科研创新、应用技术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三大基础创新体系,如图1。其中,科研创新体系的创新主体是高校及各类研发机构,以科学理论、基础理论研究为核心。应用技术创新体系的创新主体主要为企业和技术研发机构,核心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和应用。管理制度创新由政府主导,核心是以制度促进社会创新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科学发现和知识创新、新科学发现和知识孵化为新技术、采用新技术市场化组成了科技创新的路线图,路线图上包括科研创新、技术研发机构、企业等众多创新主体,其中科研在创新体系中起着源头与核心作用[25]。

图1 创新体系和主体

科研创新注重基础性和理论性,技术创新注重应用性,制度创新注重创新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不同层次创新体系的创新内容和创新活动差异性大,因此其所需的知识数据、知识结构、知识服务差异性明显。支持三大创新体系的知识服务必须针对差异化的创新知识需求提供多元化服务。

3 创新视角下的知识服务价值发展

3.1 面向创新要素的知识服务价值

创新资金和人才的投入,创新主题的选定,创新活动的效率是影响创新效果和创新效率的四大要素。创新的成果和绩效不仅取决于提高创新过程的效率,创新主题的价值判断和创新人才的选择也是重要因素。前者关注的是创新效率,后两者关注的则是创新效果。长期以来,科技查新服务提供对科研成果的“新颖性”鉴证工作,对创新其他两个要素维度支持不足。实际上,依托丰富的电子数据资源、专业检索服务和数据分析能力,图书馆知识服务可以在创新的四个要素上发挥作用,如图2。

图2 基于创新要素的知识服务价值

3.2 面向创新体系的知识服务价值

知识服务在创新体系的三个层次均能通过推动主体创新创造价值。一是直接推动三大基础创新体系的发展。通过推动和支持研发人员和机构、企业、政府等主体的创新活动,分别推动科研创新、应用技术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的发展。二是在科研创新体系和应用技术创新体系之间搭建理论成果-技术转化桥梁,即促进产学研的沟通和练习,在两大创新体系间促进知识、成果和技术的流通转化。三是通过促进政府的制度创新政策推动科研和技术创新体系的创新土壤和创新生态的建设,促进创新要素的合理配置,对整个创新体系产生积极、正向作用,如图3。

图3 基于创新体系的知识服务价值

4 创新视角下的知识服务内涵的发展

4.1 知识服务内容

传统查新服务对“新颖性”进行鉴定,是对数据进行检索、分析、得出结论的信息服务。现阶段知识服务从知识内容和形式上进一步得到加深和扩展。知识以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的链式发展形态存在,形成DIKW 链,既是知识形态转化链,也是加工链和价值链[26]。知识服务也从数据服务扩展到智慧服务,从内容上看,是知识的不断加工、深化过程,如图4。DIKW 链条中数据端的变化带来知识服务理念的深刻变革。数据内容的大规模释放、数据计算能力和分析水平的提升、数据治理结构[13]的形成,使知识以不同的形态服务于创新过程,推动和支撑主体的创新能力。

图4 知识服务内容发展的DIKW 链

数据是各类知识服务的起点,依托国内外海量数据资源,运用文献检索进行信息搜寻,获取第一手资料、数据,提供基础数据服务;进一步利用传统数据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加工、分析,提供参照性、决策支持性信息服务;利用数据挖掘进行知识发现,通过数字化、结构化、语义化的解析、标注、链接,使数据成为显性、基础、首要的知识对象[27],从大量数据中直接发现知识[28],是知识服务内容发展的高级阶段。图情行业信息环境全方位过渡到数据环境,处理对象正从传统信息资源迅速扩展到数据资源,由此带来了贯通知识与智慧的更多可能性,智慧服务是知识服务的正在和即将实现的目标。

4.2 面向创新的知识服务内涵

借鉴王曰芬等对创新知识服务的概念[29],面向创新的知识服务可以表示成:以新颖性、知识性为核心,以专业获取有效文献和信息为条件,以服务创新主体、推动主体创新为目标,解决创新活动中知识的新颖性与多学科交叉性、数据过载、有效知识获取困难等问题,生成符合创新需求的情报和知识服务,推动创新活动和创新体系发展。

“新颖性”和“知识性”是面向创新的知识服务的核心价值,如图5。以创新支持为服务目标,提供“新颖性”的知识服务。“新颖性”和创新活动的起点和方向相吻合。知识的时效性是创新活动的起点,“新颖性”知识服务能提供动态、发展、及时和新颖的文献和知识服务,对创新主体而言具有极大的时效价值。动态提供“新颖”知识服务,使科研,产品市场开发具有方向性和前瞻性,在创新活动中属于顶层支撑策略。而且,新知识、新技术更新速度加快,获取新颖性情报对创新主体而言具有极大的先动优势。

图5 面向创新的知识服务领域

“新颖性”体现在前瞻的研究导向、动态知识更新和及时的成果确认。“知识性”以文献、信息、数据、情报、知识等多种形式存在,从基于文献、现象、信息进行编译报道的信息收集服务,到基于文献检索、定性分析和文献计量的信息分析,到基于文献内容、专利文本、开源数据的挖掘式计算与分析,再到科技态势监测、技术预测预警、创新主题图谱绘制的智慧型知识服务[30],知识深度和创造性、价值不断增强,对创新的支撑也越来越大。其中“新颖性”保证研究方向的前瞻性和知识的时效性。“知识性”则是对服务内容的把握。从方向上看,面向创新的知识服务在创新链的前端,起着方向性、引领性的作用,对创新而言其意义体现于“做正确的事”,关注的是创新效果。从服务内容上看,知识服务直接推动、促进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提高创新效率,对创新而言的作用在于“正确的做事”。通过“新颖性”和“知识性”,知识服务从效率和效果两个维度对创新活动产生积极影响。

5 面向创新体系的知识服务差异化发展策略

相较于其他知识服务,专业检索能力、对数据库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数据挖掘与知识集成能力是图书馆知识服务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从服务内容看,图书馆以专业检索能力为手段,以新颖性为导向,以数据和情报分析、挖掘为核心,面向创新提供全过程知识服务。从资源看,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主要以文献、专利数据库、其他专业数据资源为基础提供服务;从服务对象看,图书馆知识服务面向科技创新的三大创新子系统,以科研创新体系用户为核心服务对象,技术创新体系次之,兼顾政府决策部门,提供有重点、有主次、基于创新特点的差异化服务。图6 体现了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服务要素、维度,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图6 面向创新的知识服务服务逻辑

5.1 服务于科研创新体系

以学术文献数据库为基础,新颖性为核心,科研创新人员为对象,服务于科研创新体系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核心和主体。这是由高校学科资源和检索专业的独特优势决定的。

近年来,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购入综合性数据库、特色数据库、专业数据库等各类文献数据库,构成了查新知识服务强大的数据资源保障。针对科研体系的创新特点,以中外学术文献数据库为基础,依靠强大的专业检索、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以“新颖性”为核心,在科研创新活动的早期、中期和后期提供全过程、多形式的创新知识服务支持,全面推动科研创新。(1)文献资源发现服务:如文献信息检索、全文提供、新颖文献、文本内容检测等具有时效性的前沿数据和信息服务;(2)问题导向型创新引领服务:以新颖性为核心判断科研项目和课题立项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跟进具备发展潜能的新兴主题和相关主题,识别基金和投资倾斜的领域和主题,为科研人员鉴别、推荐具有价值的选题;(3)创新知识发现服务:在数据清洗、文本规范和信息关联耦合基础上,利用文献计量、数据挖掘、情报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方法,提供更深层次的科研创新介入与支撑,提供创新决策支持;(4)科研创新人才发现与定位服务:以文献数据库为基础,对相关学科的学术领军人物和有潜力的研究新星进行发掘,助力人才引进和合作。

5.2 服务于技术和应用创新体系

以专利数据库为基础,以知识产权服务为核心,以企业为对象,服务于技术和应用创新体系,是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技术与应用创新用户而言,专利数据库是最大的、最贴近市场的技术信息资源。专利服务是查新服务于技术创新体系的主要形式。具体来说,以技术与应用创新主体为服务对象,以中外专利数据库为基础,以“技术新颖性”为核心,依靠专利检索、专利分析手段,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产权服务,助力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和市场运作抢占先机,并利用专利知识服务对企业的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面向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用户,针对技术应用和产品开发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提供全过程知识服务。前期,以“新颖性”和“知识产权”为导向,为企业提供同类或相似产品、技术创新情报;为企业的新产品研发提供专利调研服务,辅助企业产品创新决策和研发投入决策,减少企业的无效创新和无效投入。中期,利用专利查新和专利情报分析,为研发用户提供相似和核心产品的技术信息,帮助企业做精准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策略,避开专利雷区。后期,对产品新颖性进行鉴定;协助企业的新产品申报、奖励;申请专利;为产品后期的市场推广提供指导性建议等。

从技术创新特点看,专利知识服务应嵌入技术研发流程、基于技术创新生命周期提供深层次服务,包括专利分析、专利战略布局、专利竞争力分析、知识产权价值评议、专利导航、专利代理、专利诉讼、技术转移等一系列知识服务。

5.3 服务于制度和管理创新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创新制度安排影响科研、应用和经济发展。政府通过制定创新制度和法规,合理配置创新要素,促进科研和技术创新体系的发展,从而促进创新体系和国家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以产业、区域情报为基础,态势分析为核心,政府决策部门为对象,服务于制度和管理创新体系,是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升级。

图书馆针对管理制度创新提供的知识服务更多是情报分析、咨询建议类知识服务,应通过提供更深层次的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决策咨询服务,在制度创新体系中发挥出创新要素合理配置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为政府提供决策服务方面,更应助力政府的创新政策制定。在政府制定导向性政策时提供各类数据支持和相关数据分析等,以避免政府决策管理部门在制定相关科研管理政策及进行各种评审工作时出现偏差。同时,也要助力政府的新兴产业布局,面向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建设主战场提供精准、专业、高效的产业建议,在产业发展和区域治理上发挥参谋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主要资源仍然是各类数据库,以学术、专利、专业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加工分析获取的知识、情报对制度创新的参考服务具有理论性和客观性。

6 结语

从新颖性鉴证到知识服务,是查新在技术发展和创新战略双驱动下的必然选择。创新发展与知识新颖性的关系是知识服务在创新战略中发挥价值的内在逻辑。图书馆以“新颖性”和“知识性”为导向,面向创新全过程,提供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等不同形式的知识服务,推动创新主体创新,实现知识服务价值。

科研创新、应用技术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构成了我国的创新体系,针对三大创新体系的知识服务需求的差异性,图书馆为不同创新主体提供差异化知识服务。以科研创新知识服务为主,应用技术创新知识服务为辅,兼顾政府创新产业和制度咨询,有重点、有主次,有所为,有所不为,优化知识服务运作。

猜你喜欢
新颖性专利图书馆
专利
外观新颖性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自我建构与产品类型的调节效应
发明与专利
图书馆
日本计划将新颖性宽限期延长至12个月
去图书馆
《国防专利条例》新颖性标准应当及时进行修改
专利
我国《专利法》第三次修改后对新颖性判断标准的改进
节能——环保——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