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真言 丛日玉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 成都 610103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实现产业振兴,必须在绿色发展理念引导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实现农村生态宜居,离不开绿色发展方式的推行[1]。党的二十大提出,要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这赋予了农业绿色发展全新的内涵,因此要不断完善相关评价体系,进一步优化评估方式。
四川省是我国农业大省之一。近年来,四川省秉承“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总体要求,加快农业的绿色转型,成效明显。但是,四川省社会经济基础整体相对薄弱,农村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区域间发展差距也较大。因此,探讨四川省农业绿色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对于推进当地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既有研究基于不同视角提出了多种评价体系和方法。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上,魏琦等[2]从强调品牌和质量角度,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护和品质安全的四维评价指标体系。张建杰等[3]围绕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3 个维度,以“食物生产—加工—消费”全链条为边界,构建了一套适合开展定量研究和评价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指标体系。孙炜琳等[4]立足绿色供给能力提升,围绕资源节约、产地环保、生态稳定和绿色供给进行评价。许烜等[5]从强调农村发展的视角,围绕资源、环境、生态、发展4 个方面进行量化评估。在研究方法选取上,大多研究者采用熵值法、泰尔指数、最小生成树法等方法,但也有部分研究者选择将理论分析法和频度统计分析法相结合开展研究。例如,王丽娟等[6]运用泰尔指数综合评估农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李欠男等[7]利用SBM-Global-Super 模型对农业绿色发展进行评估。
总的来说,目前国内关于农业绿色经济评估的研究比较多,呈现出综合性加强、应用领域扩大的特征;研究内容也由低碳农业、健康农业、生态农业及传统生产模式的定量评价,发展到对中国农业绿色经济的全面评估。但是,现有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建立评价指标系时,对农业绿色发展的概念和定位不够清晰,评价指标选取主观随意性大。二是在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衡量上,大多研究集中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上,鲜有将农业的绿色产出和城乡融合发展作为主要衡量范畴。三是在研究内容上,重点立足地区差异比较,很少去探究农业绿色发展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因此,准确界定农业绿色发展的内涵,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测定当前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并探究其变化趋势,兼具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
基于此,笔者在归纳与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阐述农业绿色发展的内涵,将城乡融合发展纳入评估范畴,从资源利用、环境影响、绿色产出、融合发展4 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开展评价研究。一方面从动态的视角考察四川省近10 年的农业绿色发展变化趋势,另一方面对四川省21个市(州)的农业绿色发展状况进行静态比较,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究制约四川省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因子,以期全面了解四川省农业绿色发展的整体状况,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科学理解农业绿色发展的内涵是开展研究评估的前提,也是引导各地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首先,农业绿色发展本质上是一种发展理念,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在农业发展中的具体体现[4],强调正确处理发展和生态的关系,要求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率,用系统观念统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环保和降碳减排。其次,农业绿色发展,“绿色”贯穿于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全过程。农业绿色发展强调生产过程的绿色化,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强调农业产出的绿色化,注重农产品的健康和安全;强调生活方式的绿色化,着重治理农村居住环境;强调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注重生态的修复。最后,农业绿色发展,“发展”才是核心。农业绿色发展不是单纯地追求“绿色”,而是更加重视“发展”,增加耕地产出效益,兼顾绿色农产品的数量及品质,从而促进农村发展提质增效,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民生活更加富足美好。
由此可见,农业绿色发展是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资源利用节约高效为特征,以生态保育为根本要求,以环境友好为内在属性,以绿色产品供给有力为主要目标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模式。
基于乡村振兴对农业绿色发展的要求,笔者从资源利用、环境影响、绿色产出和融合发展4 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资源利用以耕地复种指数、农业用水占比、有效灌溉率、单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构建评价体系,主要反映农业生产中合理有效利用资源的能力和水平。环境影响以森林覆盖率、单位面积化肥使用度、单位面积农药使用度、环境污染治理投入度构建评价体系,主要反映农业生产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程度和对生态的维护能力。绿色产出以“三品一标”有效数、农产品合格率、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单位面积农业产值构建评价体系,主要反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能力和农产品的品质提升水平。融合发展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比、农民恩格尔系数、农业产业发展度构建评价体系,主要反映农民生活和融合发展水平。
笔者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指标权重,既避免了层次分析法因过于考虑主观因素而失去客观事实的偏差,又避免了因熵值法忽视主观因素的影响。
3.3.1 层次分析法
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W1j。先根据专家打分构建判断矩阵P,将所有指标两两对比,按其重要性排序,进而计算指标权重W1j。运用一致性检验公式CR=CI/RI验证上述得到的权重大小是否合理。当判断矩阵P的CR<0.1时或λmax=n,CI=0时,认为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调整P中的元素以使其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3.3.2 熵值法
使用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W2j。
①标准化。由于所选的各项绿色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数值具有不同的衡量单位,且原始评价指标与评价指标结果一致性之间存在正向和负向之分,不可直接进行计算分析,因此,笔者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其具有可比性。
正向指标:
负向指标:
式(1)(2)中:X′ij表示第i年第j项指标标准化处理后的数值,Xij表示第i年第j项指标的原始数值,maxXj、minXj分别表示第j项指标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②计算第i年第j项指标的比重Pij,公式为
③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ej,公式为
④通过熵值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系数gi,公式为
⑤计算第j项指标在其指标层的权重W2j,公式为
3.3.3 综合权重计算
运用线性加权法对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得到的指标权重进行组合赋权,计算得到综合权重Wj,公式为
利用各项指标的标准值与综合权重值,计算各年度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数,公式为
研究数据来源于《四川统计年鉴》《四川环境年鉴》《四川年度水务报告》《中国绿色发展报告》及四川省各市(州)的统计年鉴。按照前述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并通过计算得到各年度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数(见图1)。
图1 2011—2021年四川省农业绿色发展评价
表1 四川省农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及权重
由图1 可知,2011—2021 年四川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整体提升明显,且主要有4 个方面的特征。第一,2011—2012 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综合水平)相对较低,上升速度较慢,说明这一时期四川省农业绿色发展理念还未充分建立。第二,农业绿色发展比较脆弱。①不同维度发展不平衡,在环境影响、绿色产出方面效果明显,在资源利用、融合发展方面不够充分。②增长态势不平稳,4 个维度都出现过发展疲软、负增长现象。第三,资源利用受耕地复种指数和有效灌溉率的影响,连续出现负增长。①耕地复种指数近年来连续下降,说明四川省农业已经达到耕地承载极限。②农业用水占比持续降低,而有效灌溉率持续升高,说明在发展节水农业方面力度大、效果好,但农业抗自然灾害能力较低。第四,受农产品深加工度影响,融合发展上升态势不明显,效果不突出,说明四川省农业深加工产业基础还不够扎实。
笔者根据2020 年四川省各市(州)相关评价指标值(对缺失的数据采用等权平均法补齐),得到各市(州)农业绿色发展指数(见表2)。
表2 2020年四川省21市(州)农业绿色发展指数
研究表明,第一,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性大。其中,成都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最高(0.859 8),其次是绵阳市、眉山市、乐山市、宜宾市;而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巴中市、达州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其指数约为成都市的50%。第二,集聚效应明显,地缘特征突出。四川省农业绿色发展呈现以成都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带动全省发展的态势。第三,存在发展短板。例如,德阳市等在绿色产出、融合发展方面取得良好效益,但在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上还需要加大力度;广元市、甘孜藏族自治州等地资源禀赋、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好,但在绿色产出和融合发展上不够充分。
笔者以农业绿色发展指数作为参考序列,以16个二级评价指标作为比较序列,进行灰色关联分析(见图2)。
图2 灰色关联分析图
由图2 可知,笔者所选取的评价指标都是影响四川省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关联系数都较高。资源利用和融合发展两个维度指标的关联系数排位靠前,说明这两个维度指标对四川省农业绿色发展具有更为显著的影响,也是绿色发展的薄弱所在;而化肥使用强度、农药使用强度、环境污染治理投入度、农产品合格率的关联系数排位靠后,说明经过近几年的集中治理,四川省农业产业对环境的影响已相对较低,在突出绿色产出、注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方面效果较好。
在系统阐述农业绿色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对四川省农业绿色发展进行动态评估和区域比较,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探究影响因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四川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升明显,但发展能力较弱,存在薄弱环节。二是四川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性大,集聚效应明显,地缘特征突出,呈现以成都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带动全省发展的态势。三是四川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主要受耕地复种指数、农业用水占比、有效灌溉率、农产品深加工水平、农民收益、城乡收入比等因素制约,各子系统制约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融合发展、资源利用、绿色产出、环境影响。
基于上述结论,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一是注重区域统筹。四川省要树立整体协调发展意识,因地制宜实行差别化和针对性的农业产业布局;在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地区,加大扶持力度。二是注重融合发展。四川省要促进乡村产业融合,推动城乡一体化,培养农业绿色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形成大生态、大农村、大旅游的绿色农业生产系统。三是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四川省要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和闲置土地的整治利用,强化耕地保护;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强农业抗自然灾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