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四川平昌县民间流传着一种民歌——薅秧歌,当地又称其为“山歌子”。本文从集体性劳动背景下的民间歌种入手,对四川平昌县薅秧歌的艺术进行分析和研究。流传在平昌县境内的薅秧歌之所以在过去能够被当地人们所接受和喜爱,并在人们集体劳作、生活、休闲娱乐的过程中得以广泛传播,这是因为它是当地民众的一种乐观精神体现,展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精神、生活文化,同时也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大智慧和积极参与劳动的乐观精神。这些民歌到现在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引导作用。我们必须重塑民间歌种研究的目的和理念,在其传承基础上进行创新的过程中,重视平昌薅秧歌的艺术研究,探讨如何实现以民众为主导地位,推进民间歌种研究的创新发展和文化行业的共同进步。
关键词:民间歌种研究;音调结构与旋法;农间劳作;艺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05(2023)28-00-03
四川平昌县薅秧歌是劳动人们精神艺术的一部分,具备很强的艺术价值。作为民歌经典宝库中的一部分,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其艺术创新、音调结构与旋法的自身优势,在传播过程中更加发挥出其音调结构与旋法的价值,实现平昌薅秧歌艺术传播效果的优化和提升。
一、平昌薅秧歌(山歌子)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研究
平昌薅秧歌是民间歌曲的一种,其过去盛行于农耕时代集体性劳动和人们生活、休闲娱乐的场景中。当地劳动人民在相互换工、互帮互助的集体劳作过程中,有着唱民歌的习俗,加上当地人们具有“俗喜歌舞”的文化基因,于是诞生了薅秧歌。因此,平昌县薅秧歌的出现有着充分的外因环境与内因基础;平昌县薅秧歌在旋律方面一般具备“偏爱级进与窄音程”的音调结构与旋法,在歌曲的调式特征上体现为“羽徵交融”的双重调式特征,极具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和音乐文化特点。平昌县薅秧歌的歌词与附近地区流传的民歌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如流传于川东、鄂西及湘西北的“穿号子”民歌,两者在结构、衬词的运用和演唱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平昌薅秧歌在人们进行创作时,离不开当地地域文化元素与民间音乐元素,以及当地民俗、生活特点的融合,充分发挥了巴渝地区人们“俗喜歌舞”的文化基因。平昌薅秧歌之所以能够被当地人们广泛传唱,是因为其形式特征与表现内容中具备了人们所认同的“美”;其创作和发展的过程具备深刻的群众基础;其产生过程中离不开当地特色的文化背景。正因为如此,平昌县薅秧歌才能够被当地人们所接受和喜爱,并在人们集体劳作和生活、娱乐中实现广泛传播[1-2]。
平昌薅秧歌中所展现出的“自由”,主要体现在其创作歌曲与集体劳动的关系中。边唱民歌边进行劳作这种方式,展示出了人们唱薅秧歌的“闲适美”和“距离美”。同时,还体现出了现场的“气氛”之美。平昌薅秧歌(山歌子)与生活的微妙互动,能够为人们带来切实的地域归属感与民族认同感,这一种“情感认同”之美能够协调生活与劳动之间的关系。由此发现,平昌薅秧歌(山歌子)的创作与传唱体现出了一种独特的地域性,并与当地人们劳作的环境和生活氛围也有着深切的联系。其创作与演唱是为劳动和生活、娱乐服务的,并非都是直接吻合劳动的节奏,其创作的目的也有缓解人们的紧张情绪和调节生活的枯燥性[3]。
在过去,劳动人民在劳动时为了提高劳动效率,实现增产增收、保质保量地完成劳动生产任务,从而形成了帮工性质的“互助组”形式。当人们在进行劳作时,常常会请几个歌师傅来“协同作战”,由歌师傅来带领大家一边劳作一边集体歌唱,进而帮助劳动者们缓解在劳动过程中的疲劳感,充分提高劳动效率。实际上,这也是我国劳动人民一种乐观精神的体现,展现了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劳动实践中的一种精神文化。人们在边劳作边唱薅秧歌时所体现出来的自得其乐的劳动氛围,不仅具有吸引力,而且艺术价值也非常高。平昌薅秧歌的创作手法具有其特殊性(有具体的曲牌),人們根据具体的曲牌进行现场填词,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唱什么,因此,其具有即兴性和氛围性。歌词内容和曲调相结合,一般都比较贴近现实生活。一方面,这种独特的方式不仅能够带给人们很大的新鲜感,吸引了民众,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激起了民众的歌唱兴趣,减轻了劳作时的疲惫感;另一方面,由于平昌薅秧歌的创作内容比较贴近现实社会和生活,因此具有很强的引导意义[4]。
总的来说,平昌薅秧歌体现了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不仅在人们集体劳作过程中实现了广泛传播,还增强了人们的地域归属感和民族意识,尤其是人们在唱薅秧歌过程中,不仅体现了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感悟和理解,而且增强了人们的文化传播意识和教育引导作用。平昌薅秧歌歌词中包含丰富的叙事内容与细节描写。一方面,能够增强人们情感的抒发,帮助人们认识到劳动创造美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表露出了人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也是当前人们教育中所需要强化的。现阶段民间歌种的研究,应体现在创作方式、风格和演唱目标的改变上。由于中国式的现代化进程,集体性劳动背景下文化传播体系发生了改变。因此,从对于平昌薅秧歌(山歌子)的艺术性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其民歌本身的独特性。它之所以能够被当地人们所接受和喜爱,并在集体劳作过程中实现广泛传播,其中的积极作用和引导意义不言而喻[5]。
二、平昌薅秧歌作品传播及文化解读
(一)融入了时代化、历史性的形式特征与文化解读
从共时性的层面观察平昌薅秧歌,能够发现其类似于鄂西、川东、湘西北的民歌体裁“穿号子”。平昌薅秧歌结构特征是在七言山歌之间穿插了五言诗歌,“喊叶子”与“穿梗子”交替轮流,采取一唱众和或相互对唱、一喊一穿的特殊结构形式。主歌与号子的歌词差距很大,在曲调上结合成一个整体。平昌薅秧歌在唱词上的并置、映衬、歌唱形式变化、音乐风格统一、顺畅,形成了平昌薅秧歌独特的艺术风格。
平昌薅秧歌的歌唱形式多样,不仅能够帮助劳动人民减少疲惫感,还为人们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乐趣。平昌薅秧歌把民间风俗习惯融入特定的调式与歌词中,不仅避免了与现实社会内容的脱节、重视人民归属感培养,而且让劳动人民在歌唱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客观而言,平昌薅秧歌(山歌子)通过特定的曲牌、即兴创作的歌词和不同的演唱形式,极大地丰富了当地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研究其艺术不仅为了让这种民间歌种得以更好的传播,还能进一步实现平昌薅秧歌研究工作的进步和优化[6]。
(二)在歌唱中实现“使耕者忘其疲,以齐功力”
平昌薅秧歌表现内容与文化解读应当从歌词的内容开始分析,一些平昌薅秧歌是典型的表现爱情生活的民歌,这些以爱情为主的情歌表达了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爱慕和向往之情。歌词中大多包含丰富的叙事内容与细节描写,常常以借物喻人来实现传情达意,例如:“(男):太阳出来当顶晒,贤妹出来晒花鞋,我问贤妹花鞋买不买,(女)我不买花鞋买人才,买了人才千年在,买了花鞋扎不来……”等。歌词中不仅直白地表达了唱歌者当时的心情和思想感情,还体现出了其直率、大胆、激情似火的性格。还有一些平昌薅秧歌(山歌子)的歌词虽然简短,但能够灵活、生动地描写出当时人们生活的场景与心理活动,以及讲述历史故事,例如:“太阳哎出来哎,四山那个红哦,红籽树上嘛是挂灯笼哦,风吹灯笼哦是堂堂哎嘿转哦,红烧灯笼嘛是四山那个红……”“太阳哎落土哟喂,四山咯阴那,小妹回国啊去搬兵,一搬哟搬的哟喂,杨宗哦保啊……”等。平昌薅秧歌不仅活灵活现地展示出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和精神文化,而且能够让听到的人感觉到韵味无穷,从而也体现出了其存在和传播的价值[7]。
三、平昌薅秧歌的研究意义和文化价值
(一)调节劳动气氛、激励劳动精神
平昌薅秧歌的许多“潜功能”都体现在田间地头唱歌的自由感,许多歌曲的调子很高亢,使得唱歌的人唱得十分惬意,能够提高劳动效率、调节劳动气氛,帮助劳动人民在田间劳作的过程中忘却疲劳感、激励劳动、增添劳动的乐趣。因此,一些平昌薅秧歌的创作和传唱是为劳动而服务的。
平昌薅秧歌(山歌子)作为当地传统民歌文化的一个体裁,其历史非常悠久。平昌地处川东北部地区,同时也是地处古代巴文化重要发源地的巴中地区。在古巴文化中,当地人民具备“俗喜歌舞”的文化基因。例如,历史广泛流传的“巴渝舞”“竹枝词”“下里巴人”,这些诞生已久的民间歌曲形式深深影响着中国文艺史,平昌薅秧歌的创作也是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文化体现。人们在从事集体劳动过程中为了有效地加快劳动进程,提高劳动效率,往往需要采取唱歌的方式来激发人们的劳动热情,从而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这种一边劳动一边唱歌的风俗也导致了平昌薅秧歌(山歌子)这一歌种的形成与产生,并得以流传。
巴中地区处于东西过渡的特殊地理位置,多次人口流动与变迁,推动了文化交流与融合,巴中地区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交融、过渡,发展出了巴中地区民歌的羽徵调式交替、交融的双重调式特征。平昌薅秧歌的基调采用了民间调式中常用的反复变奏手法,在包含民歌固有的多样化色彩的基础上,音调结构、调式偏向高亢。实际上,多数歌词细节描写都以写实为主,具备浓烈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乐观精神,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因此,对于平昌薅秧歌(山歌子)所体现出来的艺术文化内容和音调结构、调式的研究尤为重要。当今,在传播过程中应当运用一套合理化的文化传播方法,这不仅能够帮助推进与民众的互动,而且使这类民间歌种的作用和价值得以体现[8-9]。
(二)强化歌曲的创作功能和抒情功能
在平昌薅秧歌中,一些直白大胆的爱情歌曲能够作为一种爱情媒介,推动当地青年男女恋爱与结婚。唱这些爱情歌曲不仅能够激发青年男女对生活的美好追求,而且在其劳作的过程中大大地缓解了人们的疲劳。这也是其能够“使耕者忘其疲,以齐功力”的具体体现。平昌薅秧歌中歌颂爱情的部分是非常经典的艺术瑰宝,其本身具备清新、直率的音调结构和风格,调式内容也偏向于充满诗情画意。这些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不仅陶冶了人们的性情,同时也展现了当地人们的纯净心灵。歌词内容大多是讲述人与人之间的友爱相处、生活气息和描述大自然的美丽风景,让人们认识到真实的生活乐趣,并在歌唱中培养人们的积极乐观精神,这些民歌到现在都具备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作用。通过强化对这种民间歌种研究的价值观念,能够帮助人们养成与现实相关的民族意识和价值观。当前必须实现更加系统的、科学的民间歌种研究与创作,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对于我国民间歌种价值体系建设和规划的重要性。同时,在开展民间歌种研究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实现民间歌种文化的传播、民歌社会功能的体现,还要传递民歌所蕴含的教育意义,进而提升人们的素养[10]。
四、结束语
平昌薅秧歌的创作与传唱离不开当地的地域文化元素和民俗习惯,其充分体现了巴渝地区人们“俗喜歌舞”的文化基因。平昌薅秧歌之所以在当地能够被传唱,是因为其艺术形式特征和内容具备了人们所认同的“美”,其在创作和传播的过程中具备深厚的群众基础,其产生的过程离不开当地特色的地域文化背景。正因为如此,平昌薅秧歌(山歌子)才能够被当地人们所接受和喜爱,并流传下来。
参考文献:
[1]郑萍.江油云集山歌《薅秧歌》的音乐风格与演唱特点[D].四川师范大学,2021.
[2]郑英.四川平昌薅秧歌的地理环境与文化背景[J].艺术大观,2021(09):127-128.
[3]陈锋易.巴山背二歌在巴中市中学音乐课堂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學,2020.
[4]杨丽蓉.论川东北地区“巴山背二歌”的艺术特征与演唱特色[D].云南师范大学,2020.
[5]郑皓月.泸州纳溪民歌进校园的实践与探索[D].西南大学,2019.
[6]张镁琳,黄志权.音乐教育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以“巴山背二歌”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16(09):128-129.
[7]齐江.从乐亭影戏音乐的唱腔结构反思戏曲音乐的板腔体体制[J].中国音乐,2015(03):64-67.
[8]贾恒存.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之路探析——以京族民间音乐的传承现状为例[J].歌海,2015(05):41-49.
[9]胡雪梅.侗族赶春社花脸形象的“双性同体”解读[J].百色学院学报,2010,23(04):56-60.
[10]曾钰诚,李远龙.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思维与路径——以广西那坡县为例[J].百色学院学报,2017,30(01):59-67.
责任编辑:董冉达
基金项目: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川东北民歌特征研究——以平昌县‘山歌子为例”(项目编号:2022 DFWH007)。
作者简介:郑英(1976-),女,四川成都人,博士,讲师(硕导),从事音乐、声乐艺术表演教学及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