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虹 骞舟
摘 要:贝多芬被后人称为“乐圣”,为世界留下无数经典音乐作品,在音乐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奏鸣曲曲式的创作中,处于古典主义时代的人却冲破古典旧牢笼,改变奏鸣曲欢快、跳跃一成不变的风格,大胆加入自己的情感与浪漫风格。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被后人称作音乐史上的“新约圣经”。《“暴风雨”奏鸣曲》就是贝多芬正处于被耳疾折磨、不畏艰难时的创作,更能体现贝多芬在钢琴奏鸣曲上的成就。
关键词:贝多芬;奏鸣曲;作品分析;演奏技巧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05(2023)28-00-03
一、贝多芬生平及奏鸣曲创作概述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于1770年12月26日出生在德国波恩。童年时期的贝多芬受到其父亲过于严厉的管教,父亲虽是一个愚笨的歌手,对于他在音乐方面的教育却非常严苛,经常强迫他坐在钢琴面前,一坐就是一整天。实际上父亲的想法只是为了教育出第二个神童,以享受荣誉带来的成就感。过于严苛和枯燥的训练导致贝多芬非常抗拒音乐和表演,甚至到了厌恶的程度。此外,小小年纪的他还担任起了家庭经济来源的重任,残酷的现实在他的童年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因此他的心智是非常早熟的。之后,在宫廷中贝多芬渐渐地受到重视,但他心怀远大,17岁的他放弃了宫廷乐师的职位远赴维也纳,只求能侥幸见到海顿。但是还没有见到海顿却在偶然情况下受到莫扎特的赞赏。不幸的是,这时候他的母亲病危的消息传来,贝多芬还未到家母亲就已经离世了,这件事对他的打击很大。在故乡沉寂了五年的贝多芬再度前往维也纳,拜于海顿门下学习作曲,同时还举办了自己的第一场音乐会,完成了许多作品。在事业发展一帆风顺之际,一个晴天霹雳落到了他身上——耳疾,对于一个音乐创作人来说,这是致命的打击。为了怕别人发觉,贝多芬逐渐远离人群,也更加孤单伶仃。但是,直到他完全丧失听力,都没有停滞不前,将自己的苦痛变成创作的动力,在自己的晚年,创作出一个又一个的珍品,如著名的《第九交响曲》。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泛,对古典音乐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被后人称为“乐圣”。
二、《“暴风雨”奏鸣曲》作品分析
(一)创作背景
《“暴风雨”奏鸣曲》完成于1802年,是贝多芬个人风格成熟期,也是贝多芬面临耳疾的危难时刻,这时的创作更能体现贝多芬的个人成就。贝多芬在这种巨大困难挫折面前,不仅没有退缩还给我们留下这么优秀的作品,与命运勇敢抗争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莎士比亚此生最后一部作品《暴风雨》,被后人认为是莎士比亚的“遗嘱”,正是这首“遗嘱”给了正在创作奏鸣曲的贝多芬灵感,此时的主人公面对坎坷也是不屈不挠,贝多芬想到自己的遭遇,便很快创作出了这首奏鸣曲,后人称为《“暴风雨”奏鸣曲》。罗曼·罗兰认为,这首奏鸣曲是贝多芬音乐术语最出色的例子之一,这就是他本人。[1]
(二)第一乐章曲式结构
1.呈示部(1-90)
呈示部,包括主部、连接部、副部、结束部。主部(1-21)由两句不对称的句子构成。第一句以d小调的属和弦的琶音开始,不是很稳定。紧接而来,右手急促的二连音、左手连续的跳音和弦,给人以暴风雨感。之后一小节由合唱织体结束。开头六小节就出现了三种不同速度,分别是广板、快板、柔板,形成了强烈对比,为曲子增添了戏剧感。这六个小节力度变化为pp-p-cresc-sf,短短六小节从pp到sf,力度变化之大第二句以同样的方式先是琶音后是急促“暴风雨”。与第一句不同的是琶音之后由二度变成三度、七度的大跨,也扩大了结构,比第一句再进一步,力度也更加到最后回到d小调主和弦形成完满终止为结束。
连接部(21-41)让人奇怪的是,连接部比主部还要稳定。连接部开头是曲子的主调d小调,持续了10小节,和声变化分别是4小节的主和弦、4小节的DⅦ和弦、2小节的主和弦。连接部的第11小节由d小调转到属方向的a小调,和声变化分别是2小节的D和弦、2小节的Ⅵ和弦、2小节的D和弦、1小节的主和弦、3小节的DD7和弦;与主部相比,和声节奏长了许多,一拍一个和声变为四拍一个和声;和声织体也稳定了许多,主部织体多变,连接部织体稳定。左手右手交替演奏旋律,并有着三连音音型。d小调-a小调的变化,主部调到副部调的变化,预示着主部到副部的过渡。连接部同样的和声织体、改变和弦,逐步把曲子推向顶峰进入副部[2]。
副部(41-63)由弱拍进入,(41-55)旋律像是把主部的“暴风雨”素材扩大化,副部的主调为a小调,(41-52)和声分别为4小节的D和弦、4小节的主和弦、4小节的D和弦。55小节开始是由主部第6小节扩大化直到63小节出现D-T的完满终止结束。
结束部(63-90)由两个材料构成,74小节为分界线。开头将a小调结束句低声部重复两次,此时的高声部还在主调d小调逐渐过渡到a小调,最后形成完满终止,主和弦重复5次结束。
2.展开部(93-146)
通常,展開部由导入、展开、属准备三部分组成,展开部的曲式结构也不是固定死板的,作曲者可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改动。展开部是主部的扩展。调性从#f小调到G大调再到d小调,是十分不稳定的,从曲谱也可直观地看出,根据曲谱的变化音也可以看出。6个小节的导入由广板的3个pp到快板的ff的力度变化,就真的像是暴风雨,把情绪推上顶峰,打破一整片宁静。快板开始引用连接部的材料,将三连音部分的单音改为双音,音乐形象更加壮观。123小节开始,一部分引用连接部右手材料,之后添加新材料回到再现[3]。
3.再现部(147-232)
主部(147-162)开始一改呈示部的激烈,是具有歌唱性的展开,出现宣叙调的旋律。152-156小节的两个材料无变化再现,一直在主调d小调上。连接部(163-175)跟呈示部的不同,是换了材料的。#f小调-G大调,为副部的调性统一做了准备。先是两小节的跳奏,再是一连串的琶音来回。依次同样的方式变和弦了两次,进入副部。副部(175-193),此时的副部和呈示部调性发生了改变,回到d小调,结构材料无变化。结束部(197-232)与呈示部的结束部材料一样。
三、《“暴风雨”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演奏技巧
(一)奏法
钢琴的三种最基础的奏法分别是断奏、连奏、非连奏。
1.连奏
连奏(Legato)是钢琴基础奏法之一,指用不间断的手指力量和触键完成音与音的连接。连奏中的第一个音往往都是先提起手腕再落下,弹第二个音要用手指将第一个音通过手臂力量转移到第二个音上来,这时手腕在连奏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手腕带动手臂力量,传递力量到指尖,手指集中发力触键,第二音落下后才可以松开第一音,要弹得连贯而清晰。在这首奏鸣曲第一乐章中常见到的是二音连奏与三连音的连奏[4]。
(1)二连音
如谱例1所示,乐曲开头便采用大量的二连音,渲染了暴风雨般即将到来的紧迫感。第2小节开始连续的二连音还有第8小节开始到第12小节结束大量二连音,通过手臂、手腕一系列“提、落”弹奏,演奏中第一个音声音相对是“实”的,通过手指主动触键(注意这时的手指一定要放松、自然,才不会使手指发出“额外”的力),其重量自然转移到第二个音上,然后顺势提起,第二音显得略“虚”,二连音就完成了。要想熟练、快速地弹出这一连串二连音,先要通过大量慢练,将动作“提起、落下”养成一种习惯严格练习,认真体会,慢慢熟练之后,就可以减小动作幅度,提起速度,更好地增添表现力。
(2)三连音
三连音在这里除了节奏的含义以外,还包含多音连奏要求,比二连音更要求手指的声音清晰、均匀和音的连贯,要求手指要牢牢地在“抓”住琴键弹奏时,指间关节撑住,用手腕力量带动,将三音均匀弹出,在单手练习时要注意颗粒感和均匀性,在双手练习时要注意与二连音相同的是三连音的重音也是第一个音,之后的两音也是顺便带过,但要注意第一音虽然重,那也是靠手臂落下产生的自然的、松弛的声音,不能砸琴而产生僵硬的声音,为另一个旋律声部做好和声的铺垫。展开部与呈示部均使用了大量的三连音。两个部分的三连音都大同小异,三连音音型都是和弦分解,只不过展开部的三连音加入音程,相比呈示部的连接部音乐形象更加宏伟、饱满。
2.非连奏
非连奏(Nonlegato)属于连奏中的一种,也称断连奏,是“断开”的连奏,手指“提、落”有控制地下键。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大珠小珠落玉盘”仿佛就是在形容非连奏的声音,“亮、实、颗粒”。如谱例1第一小节右手,两拍时值的琶音之后,缓慢依次落下三个四分音符,谱面上标有连线和圆点即表示非连奏的出现,在广板的速度标记下使用了非连奏,仿佛拉长了时值,也意味着延伸了乐句的语气,增加了期待感,为乐曲开头部分的情绪做了很好的铺垫。弹奏非连奏手腕、手臂需提起,用手臂的力量自然下沉,手指指尖要有紧张感,力量集中落下,才能制造“实”的演奏效果,突出沉着、冷静的音乐形象[5]。
3.断奏
断奏(Staccato)还包含跳奏,通常使用手臂或手腕的力量,触键也要注意要有控制地下键。如曲中第56小节开始使用大量手臂跳奏,第62小节第二拍的左手主要使用大臂的力量,指尖有控制地落下(手臂跳奏),使用琴键反弹力顺势弹出第62小节第三拍,右手紧跟上两个音程,同样都是手臂跳奏,弹奏时注意手指侧重于高音,适当突出高音。弹奏音程第63小节第一拍时应注意力度渐强,更多使用琴键反弹力,在第63小节第二拍做出突强的音乐效果,后两拍的音程注意使用渐弱的力度弹奏。
如曲中第158小节开始多处使用手腕跳奏,第158小节第一拍和弦用很弱的力量弹出跳音,手指有控制地下键,这时要用到手腕跳奏。在第162小节手腕跳奏时,力度要加强,主要使用手臂的力量,在每休止一拍之后弹奏和弦的力量要逐渐(不明显的)加强,在一段琶音之后,第162小节、第163小节的和弦整体比第158小节、第159小节的和弦力度要强,同样以手臂跳奏方法弹。
(二)踏板的运用
踏板的使用可以丰富音符的音乐形象,为作品增添色彩。合理地使用踏板可以辅助音乐情绪,使音乐性更加贴近和完美。这首乐曲中的踏板用法也有很多,以下做简要列举。
和声的转换就要更换踏板,这首古典奏鸣曲有着传统的和声进行,演奏之前应该对作品有最基础的和声分析,才不会出现错误使用踏板造成一片混乱的局面。例如谱例1,弹奏时应提前将踏板踩下,再弹奏第一个和弦琶音,直到第二小节的延长记号的音响结束,再放开踏板。此处的踏板是音前踏板的用法,是为了起到延音和连贯的作用。从第20小节开始,右手三连音仿佛是暴雨的声音,应该清晰地把每个音弹出,同时也是同样的和声,所以这时的踏板就要用稳定、较长的同步踏板,并在合适位置换踏板。随着乐句的出现,踏板要像呼吸一样有节奏地更换。本曲结尾处从218-224小节,这句仿佛是对雷声的描绘,轰隆轰隆,这时的踏板应该用一个较长的半踏板,并且不要踩得太深,并随结束的到来逐渐松开,声音也逐渐渐弱,创造一种雷雨过后勃勃生机的音乐形象。
有时的踏板是为了配合节奏、加强节奏重音。例如第59小节第三拍弹下后开始踩踏板,第60小节的第二拍弹下便可放掉踏板,此时的踏板就是为了突出第59小节第三拍的二分音符[6]。
在贝多芬的创作中也不断使用不规则的节奏重音打破传统古典节奏的有序和规整。切分节奏的出现使得踏板的运用找到更为准确的律动感。例如,第54小节开始节奏中有连续出现的切分节奏,踏板随切分音的出现而出现,增强节奏重音。同时,如在弹奏第31小节左手的全音符时,同时踩下踏板,弹下第32小节的第一拍之前,脚就要准备抬起马上踩下,之后的第三拍弹下的瞬间踏板便可起来,紧接着第四拍弹完直到下一小节的全音符时再踩下踏板,此处是切分踏板,用踏板突出节奏,起到使音量逐渐加强,情绪逐渐高涨的作用,为进入副部做充分的准备。
音后踏板在此曲中也较多见,如第152小节的琶音弹完之后踩踏板,直到第153小节完放踏板。第154小节整个一小节没有踏板,第155小节第二拍弹下之后踩踏板,在弹G音之前放踏板。第156小节的第一拍弹之后踩踏板,弹下第二个音之后放踏板。此处为典型的音后踏板。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贝多芬的《暴风雨》第一乐章的详细分析,融合和声曲式分析技巧和演奏技巧知识,阐述了部分演奏心得。通过对贝多芬的个人创作的了解和学习,加深对古典奏鸣曲体裁的认识,并探究贝多芬对古典奏鸣曲式的创新与贡献。通过对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第一乐章的作品的分析与理解,更好地了解本作品的细节与技术要点,以期能够更好地把握和理解音乐的整体风格。
参考文献:
[1][苏]克里姆辽夫,著.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解读[M].丁逢辰,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7.
[2]刘映辰.浅谈贝多芬《暴风雨OP.31 No.2第一乐章》演奏技巧[J].黄河之声,2019(23):30.
[3]陈柳姣.贝多芬《第十七钢琴奏鸣曲“暴风雨”》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J].艺术研究,2018(04):180-181.
[4]袁维琪.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暴风雨》第一乐章的创作与演奏分析[J].艺术评鉴,2018(20):5-7.
[5]张欣.贝多芬奏鸣曲《暴风雨》第三乐章演奏版本比较[J].北方音乐,2018,38(19):83-84.
[6]张雯亭.浅析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第一乐章[J].北方音乐,2018,38(13):81.
責任编辑:董冉达
作者简介:王虹(1998-),女,山西运城人,硕士研究生,音乐表演专业;骞舟(1973-),女,山西长治人,本科,副教授,从事钢琴音乐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