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深刻理解新时代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的伟大成就

2023-10-25 05:19张二进李宏伟
党课参考 2023年14期
关键词:文明绿色制度

张二进 李宏伟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概括的“十三个方面成就”,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中包括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的伟大成就。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系统梳理新时代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的伟大成就,总结其重要经验,展望其未来发展蓝图,对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的伟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成果和举世瞩目的突出成绩。

(一)规律认识更加深化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我们党长期以来不懈探索的基础上,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系统谋划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着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新视野、新认识、新理念,创造性地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赋予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新的时代内涵,把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开创了生态文明建设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社会新时尚。

(二)制度体系逐步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生态补偿制度、河湖长制、林长制、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等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等重要文件相继出台,覆盖各类环境要素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从而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牢固树立制度刚性和权威,进一步夯实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查处了一批破坏生态环境的重大典型案件,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

(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成效显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不断强化就地与迁地保护,全力推动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湿地及海岸带生态保护和系统治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进一步优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取得显著成效。

1.初步建立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近年来,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護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国家公园,积极推进在生态重要区域创建并设立国家公园。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

2.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我国将生态功能极重要、生态极脆弱以及具有潜在重要生态价值的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包括整合优化后的自然保护地,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通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编制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巩固了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含黄土高原生态屏障)、长江重点生态区(含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等为依托的“三区四带”生态安全格局。

3.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我国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启动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统筹推进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我国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是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实现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对全球实现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

面对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党领导全国各地区各部门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有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禁止进口“洋垃圾”,切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党的十八大以来,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蓝天白云渐成常态,绿色版图不断拓展,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1.空气质量不断提升。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调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卓有成效,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协作机制不断完善,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取得了积极成效。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比2021年下降3.3%,首次降低到30微克/立方米以内,实现近10年来连续下降;全国74.6%的城市PM2.5平均浓度达标,同比增加15个城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为0.9%,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首次降低到1%以内;全国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臭氧(O3)6项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连续3年稳定达标。

2.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取得重大成果,水源地保护、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渤海综合治理等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标志性战役取得重大胜利,全国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显著提升,碧水保卫战取得重大进展,河湖面貌发生历史性改变。2022年,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87.9%,同比上升3.0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0.7%,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重点流域水质进一步改善,长江干流持续3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黄河干流首次全线达到Ⅱ类水质。

3.土壤质量明显提升。全国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顺利完成,“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稳步推进,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持续组织开展长江经济带“清废行动”。2022年,全国各地推动实施124个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项目,指导132个重点县开展耕地重金属污染成因排查整治,累计将1744块地块纳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1%;全国农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农用地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重點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五)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稳妥推进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正式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区各部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绿色低碳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

1.大力优化能源结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大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积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统筹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我国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截至2022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2亿千瓦,历史性超过全国煤电装机;我国不断提高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开展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新增煤电机组执行更严格节能标准,发电效率、污染物排放控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完善碳市场交易体系与绿色金融体系。我国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基础上,于2021年7月启动发电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全国碳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以来,运行平稳有序。截至2023年5月24日,全国碳市场安全运行449个交易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35亿吨,累计成交额107.86亿元。同时,绿色金融体系有力支持降碳。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我国第一个较为系统的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框架。目前,我国已经围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等建立了多层次的绿色金融市场,并匹配了相应的政策支持,是全球首个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国家。

3.持续完善技术支撑。2022年8月,科技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提出,到2025年实现重点行业和领域低碳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到2030年大幅提升能源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当前,碳中和技术主要体现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低碳利用及能效提升技术、碳捕获和储存等净零碳技术等几个重点领域。未来,基于AI、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发展的数字能源将成为推动实现碳中和的重要力量。

(六)共建美丽地球家园

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中国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始终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1.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面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中国坚持公平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坚定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积极建设性姿态参与全球气候谈判议程,为《巴黎协定》达成和落实作出历史性贡献,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2.推进共建绿色“一带一路”。中国始终致力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让绿色切实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例如,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共建“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发展合作机制,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签署《关于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与有关国家及国际组织签署50多份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文件;发起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研究院,建设“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帮助共建国家提高环境治理能力、增进民生福祉;积极帮助共建国家加强绿色人才培养,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

3.广泛开展双多边国际合作。在开展双多边国际合作的过程中,中国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务实合作。例如,成功举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一阶段会议,以及《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推动建立全球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荒漠化防治、海洋和森林资源保护等合作,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经验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取得了巨大成就,也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诸多成功实践,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宝贵经验。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

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并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努力为实现美丽中国宏伟目标而不懈奋斗。

(二)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阐述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成及其改革方向、重点任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为實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严密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

(三)坚持绿色转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

绿色是“底色”,是发展的基本理念。进入新时代,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新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国务院先后印发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使我国各行业各领域的发展方式更加绿色,是我国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部署。近年来,我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大幅提升。我们要坚持不懈推动绿色发展,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贡献。

三、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展望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完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一)深入理解和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践行的生态文明理念,展现出一种积极的、立志于为所有人创造更美好世界的思考。生态文明理念告诉我们,人类可以而且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过上更健康、更美好的生活。面对当前形势,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等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全过程,持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要持续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理念宣传,创新宣传方式方法,提升全民生态环保意识,广泛开展互动式、参与式、体验式生态环保主题活动,讲好生态文明中国故事,加快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生态文明格局。要坚决抵制生态殖民主义,在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的过程中严把生态环保关,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大国形象。面向未来,我国践行的生态文明理念将因其提供的鼓舞人心的绿色愿景,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赢得越来越多的支持,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更大贡献。

(二)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力量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先进理念引领,而且需要以严密制度作保障。同时,制度创新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保障,而且会促进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更加绿色、更有活力。加快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不仅要改革不符合生态规律的相关制度,也应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进一步细化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面向未来,我们必须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推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要严格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要求,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要持续推进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生态产品调查监测机制,完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定价制度,发挥数字技术的提质增效作用,积极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确保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要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继续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健全排污权、碳排放权等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三)继续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地区各部门,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谋划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措施之实、力度之大、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因此,我们要继续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立足新起点、展望新征程,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不动摇,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责任制,振奋精神状态、鼓足工作干劲、狠抓工作落实,不折不扣把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更加自觉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同时,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不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可以独自完成的。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面向未来,我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坚定不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充分发挥大国表率作用,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讨论题:

1.新时代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猜你喜欢
文明绿色制度
绿色低碳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对不文明说“不”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