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磊 孙雨歆
摘要:随着国民整体文化水平逐步提升,以及全民旅游热潮的来临,文化旅游成为当前旅游业发展的一大流行趋势。公共设施作为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为游客提供所需的基础服务,而且对景区吸引力的提升和游客体验的优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在文旅融合的导向下,分析景区公共设施设计发展现状,发现景区公共设施设计存在缺乏人性化和大众化、忽视文化的融入和呈现、可持续设计不足等问题。同时,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针对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者和管理者提出注重文化元素的融入与创意呈现、注重多元化设计理念、注重人性化的互动体验服务、注重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等优化策略,以期为今后景区公共设施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文旅融合;文化旅游;景区;公共设施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20-0-04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文旅融合成为大势所趋。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要部署,是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的必由之路。文旅融合景区作为重要的旅游地,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体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可以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也有助于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和消费意义,这对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1]。公共设施作为景区的基本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将文化与旅游结合,展现出景区独特的文化内涵,吸引更多的游客,发挥更多的价值,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1 文旅融合与景区公共设施概述
1.1 文旅融合的概念与特征
文旅融合是指将文化与旅游这两个领域有机结合,使文化和旅游相互促进、融合和发展,以优化游客旅游体验和提高文化价值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它强调通过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对旅游业的创新,实现文化与旅游的互动与共融,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文化和旅游密不可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能力的增强以及知识水平的整体提升,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旅游不仅是目前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之一,还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产业,文化与旅游的相互融合和促进,已经成为未来旅游业的必然发展趋势。当前,人们对旅游有了更多的期待,不再满足于过去单一、静态、片段式的旅游形式,越来越多只依靠自然资源或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为主的休闲旅游景区正在逐步向文化主题性旅游景区过渡。
1.2 景区公共设施的意义
首先,景区公共设施不仅能满足游客基本需求,为园区提供基本服务,更重要的是其还起着联结景区环境与游客的重要作用,彼此之间相互呼应。通过公共设施的正确引导和对景区区域的有序划分,可以很好地避免出现景区区域杂乱无章、主次不明,导致游客晕头转向、不知从何玩起的情况。同时,景区公共设施可以更好地改善景区环境,促进公共空间的合理分配,形成良性循环,也能给游客带来更高质量的游玩体验[2]。
其次,公共设施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完善的公共空间内特定区域的产品,其形式会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构成要求而发生变化。景区内的公共设施可以很好地反映一个城市对自身地域文化价值的认知,以及当地文明程度与空间环境的发展质量。公共设施的设计,通过赋予景区造型、功能与文化特色,突出景区的环境特征,传递景区所倡导的精神与信仰。比如,敦煌莫高窟是一个佛教圣地,佛教文化源远流长,景区里的公共设施就需要在具备基本功能的同时,根据佛教文化的特点在设计形式上融入佛文化内涵。优秀的景区公共设施设计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仅可以衬托出景区和城市的文化特征,展现人文情怀,还可以使整个景区和城市的文化得以保存延续[3]。
最后,景区公共设施担负着营造人性化、整体化环境空间的任务。旅游景区内公共设施的设计特色会凸显所在城市整体环境的特征,通过对公共设施形态、色彩等视觉效果的追求,还有具体的使用功能,可以优化公共空间的艺术氛围,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同时可以呼应城市所倡导的理念与精神层面的要求。
1.3 文旅融合介入景区公共设施设计的应用价值
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景区公共设施设计的应用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也带来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景区公共设施设计主要偏重功能性和实用性,而随着文化旅游的发展,游客对景区的期望发生了变化。游客不再只满足于观光游览和美食品尝,这样千篇一律的旅游形式,游客可以在任意一个景区体验到,而现在的游客往往更希望在景区中获得不一样的文化体验和互动。每个景区都有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特色,将文化和旅游融合并合理运用到景区公共设施设计中,能够很好地提高景区整体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
第一,文旅融合的介入為景区公共设施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创新空间。文化旅游的核心是文化体验,而景区内的公共设施是体现文化的重要载体,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呈现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将文化与景区公共设施有效结合,使公共设施与景区环境相互呼应,离不开设计师们大胆想象,勇于创新。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景区公共设施可以呈现出更具创意和艺术性的形式,从而优化游客的文化体验。第二,文旅融合介入景区公共设施设计可以提升景区的品牌形象和竞争力。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景区需要通过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体验来吸引游客。公共设施作为景区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设计形式还是品质,都能直观地反映出景区的质量,也决定着游客对景区的印象和评价。良好的公共设施设计不仅有利于提高景区的品质和吸引力,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还能增强景区的市场竞争力,进而带动景区发展。
2 景区公共设施设计发展现状
景区的公共设施作为基础配置,需求量日渐增大,其设计特色化常常不被重视,从而导致当前大多数景区的公共设施生产批量化、形式单一、风格同质化,甚至在一些景区内会出现与之格格不入的公共设施,破坏景区的整体氛围[4]。往往在景区规划时,公共设施就被纳入景区已存在的产品,导致设计师减少了对其的关注,简单设计生产出来之后,再想更改就没那么容易了。
2.1 缺乏人性化和大众化
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使不同类型的景区层出不穷,游客涵盖的人群年龄跨度之大,说明了如今旅游业正在繁荣发展,但同时,这给景区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不同年龄段的游客对公共设施有不同的要求,为了满足游客的要求,景区公共设施设计应做到人性化和大众化。然而,一些景区的公共设施设计过于注重外观和装饰,忽略了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和感受。比如,有的景区在设计公厕的时候只追求外表的美丽,忽略了儿童、残疾人、老年人和孕妇等特殊人群的需求,导致其无法正常方便地使用。此外,还有一些公共设施的设计没有考虑到大众化原则。例如,有的景区内洗手池的特殊使用方法,没有考虑到部分游客的文化背景和习惯,导致游客出现不会使用的尴尬情况,无法获得良好的体验。
2.2 忽视文化的融入和呈现
对景区而言,公共设施除了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外,还应承载地域文化的独特内涵,将文化融入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中,有助于景区打造更具吸引力和独特性的公共设施。然而,在当前众多景区中,很难从公共设施的设计中看到文化的融入,尤其是座椅、路灯、垃圾桶这样随处可见的基础设施,设计师们往往不愿将过多的时间与精力用在这些公共设施的设计上。而有的设计师在设计景区公共设施时,虽然注意到了文化融入,但是不注重对文化底蕴的挖掘,只是盲目地将文化与公共设施结合,失去了设计的目的和价值,不能很好地将文化呈现出来,这一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景区的整体形象。
2.3 可持续设计不足
一些景区在设计公共设施时,缺乏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考虑,未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能源消耗和废弃物处理是我国景区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景区内不仅是公共设施,还有游客产生的大量废弃物,难以系统地对其进行分类收集,这个问题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还增加了景区的运营成本。部分景区公共设施的发展受到资源和环境的限制,景区的管理者为了盈利而不考虑自然环境保护问题,直接破坏自然景观,建造大型设施,或者选择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化学合成材料、含有有害物质的涂料等,这些做法都会严重影响景区的生态环境和游客的身体健康。
3 文旅融合导向下景区公共设施设计优化策略
3.1 注重文化元素的融入与创意呈现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景区公共设施设计应注重文化元素的融入,让游客在使用公共设施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景区的文化魅力。每个景区都有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将这些元素融入公共设施的设计中,可以很好地提升游客的興趣和参与度。要想在众多的景区中脱颖而出,景区就需要有与众不同的设计理念和创意呈现。在公共设施的设计中,应多吸收景区当地的民俗文化,提炼地域文化精神,转换成文化元素,融入公共设施的设计中[5]。通过独特的设计和创意的呈现,景区公共设施便可以成为游客眼中的亮点,为其带来更加丰富和愉快的旅游体验。
要了解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可以去观察城市中的公厕,而在景区中,公共厕所也是相当重要的存在。在公共厕所的设计中,可以采用传统建筑风格和材料,或者在墙面上加入当地的民间艺术装饰,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也可以展示景区的文化特色。以上海的豫园公厕为例,厕所内的山形灯饰呼应了豫园中的假山,男厕小便池采用中式复古架子分隔,女厕洗手区墙上的瓷砖绘有朵朵红莲,整座公厕充满了豫园特色,要想打造这样格调的公厕,从设计布局到设施选择都需要精心考虑。
3.2 注重公共设施的多元化设计理念
设计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便利的生活,现代人们追求便捷和高效的产品,这样的产品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还兼具多种功能体验,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同样应注重多元化的设计理念[6]。景区的游客群体涵盖了各个年龄段,因此,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应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特点来设置不同的实用功能。比如,在景区中应设有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区域,为老年游客规划休息区,提供舒适的座椅、遮阳设施等;为儿童设置可供玩耍的游乐区;为特殊人士设置便利的过道等。
同时,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应注重不同人群的文化特点。旅游景区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而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习俗会影响游客对景区公共设施的需求,因此,公共设施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比如,在景区中设置多语种的指示牌和导览图,为国外游客提供便利。另外,景区公共设施除了为游客提供基本服务以外,还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因此,其设计形式在保留公共设施原有基本形态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多元化的创新[7]。例如,将地方文化与民风民俗融入设计中,摒弃公共设施常用的色彩,选用鲜亮的颜色等。
3.3 注重人性化的互动体验服务
为满足游客不断增加的旅游体验需求,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应考虑人性化的互动体验服务。首先,应充分考虑游客的需求和偏好,注重实际需求。设计师应根据景区的特点和游客的需求,结合当地的环境、气候等因素,设计出符合实际需求的公共设施。比如,在炎热的夏季,景区应增添更多的遮阳设施与饮水站,为游客提供更舒适的环境服务。其次,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应注重与游客间的互动,以提升游客的参与度。可以通过在景区设置互动展示区、游戏区、VR体验区等,让游客快速参与其中,增强他们的互动体验感。最后,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还应考虑游客的安全,确保设施的安全性,避免意外事件发生,让游客在使用公共设施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安心、舒适的感受。
3.4 注重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设计者在设计景区公共设施时,应注重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确保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考虑到环保和可持续因素,景区应注重节能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能源消耗。例如,在景区的公共厕所设计上,可以采用节水技术,减少用水量;在景区的座椅、垃圾桶、导视牌等公共设施的设计选材上,选择可回收、易装卸、可循环利用、对环境无污染的绿色材料,如可降解材料;使用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发电,来为景区提供电力,既节能又环保[8]。
应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在建筑物的设计中应尽量保留原有的植被和地形,减少土地开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景区的发展应是长期可持续的,不能只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设计景区公共设施时,应考虑到景区未来的发展需求,采用可持续设计理念。设计者和管理者要秉持这样的理念,在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体验的同时,实现保护和展示美丽、独特的景区生态的目的。
4 结语
公共设施是景区最基本的形象展示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文旅融合介入景区公共设施设计,既能使公共设施更好地发挥基本功能,又能体现地方文化价值,优化景区形象,推动景区发展。总体来看,目前我国景区公共设施设计还不够注重文化的融入,公共设施设计形式单一、简单元素重复堆叠、设计缺乏大众化和人性化、不注重可持续设计等问题仍有待解决。设计者可以将景区的地域文化进行提炼、转换,并加以符号化,进而融入公共设施的设计中,进行创意呈现,更好地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景区的管理者应注重景区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提升景区的品质和形象,打造特色文旅景区,为旅游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貢献,同时提升城市形象与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 厉新建.深化文旅融合 助力扩大内需[N].中国旅游报,2023-03-07(03).
[2] 陈敏敏.浅谈特色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与研发:以长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中国电子商务,2013(10):236-237.
[3] 李思远.五台山景区公共设施设计研究[J].工业设计,2017(8):86-87.
[4] 卢晓敏,王仲.景区形象与公共设施设计的良性互动研究:以“上海植物园”垃圾桶设计为例[J].绿色科技,2021(23):26-29.
[5] 李章晨,张乐.地域文化介入城市文旅街区公共设施设计路径研究[J].安徽建筑,2023(2):27-29.
[6] 江明明,朱甜甜,吴佳怡.论旅游景区的公共设施设计[J].艺术科技,2017(1):49-49.
[7] 朱冉.浅析设计的多元化[J].文艺生活,2017(7):38-38.
[8] 王远.可持续设计理念在户外公共设施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4(10):122-125.
作者简介:裴磊(1979—),男,湖北武汉人,博士,副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指导老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设计。
孙雨歆(1998—),女,湖北宜昌人,硕士在读,研究方
向:公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