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丽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党校
2023 年6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中强调,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必须牢记的“国之大者”,必须坚持用系统观念积极推进。
自然生态系统是大自然亿万年间形成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所以,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要把握其整体性特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2021 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进一步指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习近平总书记用系统观念再一次深刻诠释了荒漠化防治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库布其沙漠银肯塔拉敖包防风固沙林 达拉特旗林业和草原局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截至2019 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57.37 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68.78 万平方公里,影响4 亿多人口生产生活。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9 年,内蒙古自治区12 个盟市的83 个旗县(市、区)分布有荒漠化土地88966 万亩,占自治区总面积的50.14%;92 个旗县(市、区)分布有沙化土地59723 万亩,占自治区总面积的33.66%。近年来,内蒙古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荒漠化和沙化危害连续减轻,“四大沙漠”“四大沙地”防治成效显著,沙化土地植被状况持续向好。但是荒漠化防治任务依然很重。一是已治理的荒漠化和沙化土地还处于恢复稳定期,要想取得最好的治理成效还需不断加强后期管护。二是未治理面积基数还很大,重点防治区域防治难度大,要想取得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的胜利,配合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构筑北疆万里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还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因此,必须用好科学的方法论,尤其要用好系统观念,坚决摒弃就水治水、就沙治沙的简单化思维,把山水林田湖草沙放在一起统筹考虑,综合治理。
荒漠化防治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生态工程。2014 年3 月1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指出,“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2017 年8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事迹作出的指示中强调,“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2023 年6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时再次强调,“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在建设美丽中国上取得更大成就。”
这些观念对荒漠化防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国家层面看,这些观念为编制荒漠化防治中长期规划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实践要求。要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和底线思维把握中长期荒漠化防治范围的广度和时间的长度,在设定最低目标的同时,要努力向更高方向推进。从社会层面看,这些观念为在全社会形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荒漠化防治意识提供了积极的价值导向,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共同重视、共同参与的系统合力。从个人层面看,强调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一代接着一代干,就是警醒每个人都要正确认识荒漠化防治的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和全民性特点,为个人积极参与荒漠化防治,养成绿色生活习惯,从而福荫后代提供了价值观和实践要求。只有形成强大的防治合力,发挥防治主体“1+1 >2”的综合、系统的强大功能,荒漠化防治才能更好更快推进。
内蒙古也必然在这三个层面采取扎实举措。一是一定要有中央部署到哪里就把工作落实到哪里的坚持和韧性,驰而不息把荒漠化综合治理节节推进,把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构筑得更加牢不可破。二是要做好宣传工作,让全社会了解自治区荒漠化治理的现状、成绩及问题,强化生态治理人人有责的意识,发挥全社会参与防沙治沙的积极性,把荒漠化防治作为惠及子孙的千秋事业推深做实。
荒漠化土地的形成虽然有着共性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但在具体形成过程中,还会有各自不同的影响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荒漠化、沙化土地进行科学分类,对不同类型的荒漠化、沙化土地采取不同的治理方式。
要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把握生态系统的对立统一规律,在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然修复功能,让植被休养生息,把保护和自然修复充分统一起来,从根本上控制土地荒漠化和沙化趋势。要坚持宜沙则沙,保护原生沙漠、戈壁等自然遗迹,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在重点防治区域,要全面摸清水资源底数,合理利用水资源,在科学评估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防治、系统防治、源头防治,避免破坏水资源的持续支撑能力。
要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积极运用先进技术,推进荒漠化高质量综合防治。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适度发展绿色生态沙产业。一边要保护好生态,一边在水资源条件允许的基础上,利用光、热、土、生、景等资源,适度有序地发展节水、低碳、环保型特色沙产业,促进农牧民增收,提高农牧民参与荒漠化防治的积极性,为荒漠化防治注入可持续的动力。
地球是一个大系统,意味着荒漠化防治绝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就能完成的孤立的事情。要运用系统观念,积极推进国际合作。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是我国为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为世界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载体。2023 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巴彦淖尔市考察时强调,要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积极参与全球荒漠化环境治理,重点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合作,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荒漠化防治,引领各国开展政策对话和信息共享,共同应对沙尘灾害天气。
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一是要以技术交流、成果展示等为媒介,不断激发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关注全球干旱半干旱区域的荒漠化及土地退化问题的责任担当,为实现联合国2030 年土地退化零增长、2040 年全球退化土地减少50%的目标及“荒漠造福人类”的承诺作出各自应有的努力和贡献。二是要联合“一带一路”荒漠化防治领域的力量,树立和谐共生理念,积极推动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土地退化和荒漠化防治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为推动国际荒漠化防治献策助力,在国际荒漠化治理的大系统中,积极推进我国荒漠化防治工作走深走实。
内蒙古与蒙古国接壤,在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是重要的参与力量。中蒙双方要不断开展联合研究和能力建设活动,进一步探寻内蒙古与蒙古国在荒漠化防治合作方面的关键结合点和互通互鉴点,从而取得合作共赢的系统化叠加效果,为减轻东北亚地区沙尘危害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撑,共同推动构建蒙古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为把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提供合力。
当前,自治区党委、政府要以两件大事为主抓手推进内蒙古现代化建设。在努力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中,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首要任务,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是必须完成好的攻坚任务。只有把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才能在以“绿”作为坚实底色的全方位部署中统筹推进,才能在高质量保护中不断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才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实现“模范自治区”的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