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琴 王建新 林钱森
泉州市第一医院儿科,泉州 36200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作为呼吸系统较常见的疾病,多发生于小儿,主要是因为其扁桃体或者腺样体肥大导致上呼吸道堵塞,使患儿产生鼻塞、腺样体面容、记忆力降低、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救治,随着症状不断加重,可能增加中耳炎、鼻窦炎、颌面部发育迟缓发生的概率,不利于患儿正常生长发育[1-2]。针对此,临床多选择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虽然能够控制病情发展,缓解相关症状,但实际工作中发现部分患儿术后睡眠质量明显降低,甚至在睡眠状态下发生缺氧或者供氧不足的现象,从而牵连机体各器官发育障碍或者智力发育不全[3-4]。随着临床不断深入研究,家庭睡眠监测仪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能够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及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以往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管病患者中取得较高的应用价值[5-6]。本文就此展开分析,选取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100例,探讨家庭睡眠监测仪运用于该病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选择泉州市第一医院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100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2~11(6.58±1.04)岁;扁桃体肿大:Ⅲ度21例,Ⅱ度40例,Ⅰ度39例。
⑴入组标准:患儿家属签订同意书,知晓此次试验的具体事宜;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7]中疾病的诊断相符;病例资料完整,并无缺项。⑵排除标准:依从性较差,未能配合试验;患儿家属存在精神疾病、认知或者交流障碍;合并复杂性睡眠呼吸暂停、先天性心脏病。
通过了解及评估病情,为所有患儿制定对症治疗方案,如腺样体与扁桃体切除手术,围手术期密切关注患儿呼吸暂停或者鼾声情况,同时,选择家庭睡眠监测仪(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YH-2000A型)进行夜间睡眠监测,安装鼻氧管及鼻气流传感器后在室内进行,患儿可采取舒适卧位,通过家庭睡眠监测仪观察口鼻气流、胸腹呼吸运动等情况,并关注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按结果计算夜间睡眠状态下的氧减饱和度指数(DI4)、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呼吸紊乱事件次数、低氧次数等。如若患儿于手术后鼾声消失,未出现张口呼吸、憋气或者呼吸暂停的情况,且睡眠质量较好即治疗成功,反之则失败。
⑴比较所有患儿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DI4、LSaO2、MSaO2指标的变化。⑵统计所有患儿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低氧次数及呼吸紊乱事件次数的变化。⑶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进行睡眠质量评分调查,内容涉及睡眠效率、入睡时间、催眠药物等6大项,各项满分3分,最后分值越高睡眠质量越差[8]。⑷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进行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分,内容涉及生理职能、健康状况、生理机能等5大项,各项满分100分,最后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9]。
数据均选择SPSS 20.0系统计算,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10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治疗前后夜间睡眠监测指标比较()
表1 10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治疗前后夜间睡眠监测指标比较()
注:所有患儿均予以对症治疗,采取家庭睡眠监测仪监测患儿的睡眠情况;DI4为氧减饱和度指数,LSaO2为最低血氧饱和度,MSaO2为平均血氧饱和度
MSaO2(%)94.05±1.87 98.23±2.36 13.882<0.001时间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t值P值DI4(次/h)62.09±3.58 2.55±1.04 159.710<0.001 LSaO2(%)83.14±4.25 96.27±5.11 19.755<0.001
100例患儿治疗后1个月的DI4低于治疗前,LSaO2、MSaO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
表2 10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治疗前后低氧次数及呼吸紊乱事件次数比较(次/24 h,)
表2 10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治疗前后低氧次数及呼吸紊乱事件次数比较(次/24 h,)
注:所有患儿均予以对症治疗,采取家庭睡眠监测仪监测患儿的睡眠情况
呼吸紊乱事件次数40.09±3.28 1.16±0.27 118.289<0.001时间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t值P值低氧次数53.36±4.15 2.15±0.60 122.128<0.001
100例患儿治疗后1个月的低氧次数及呼吸紊乱事件次数均低于治疗前(均P<0.001)。
表3 10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3 10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所有患儿均予以对症治疗,采取家庭睡眠监测仪监测患儿的睡眠情况
睡眠障碍1.93±0.48 0.60±0.10 27.126<0.001时间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t值P值睡眠效率2.36±0.45 0.68±0.11 36.266<0.001入睡时间2.09±0.39 0.71±0.20 31.486<0.001催眠药物1.81±0.50 0.52±0.13 24.970<0.001睡眠时间2.14±0.41 0.63±0.19 33.416<0.001日间功能障碍2.20±0.33 0.54±0.17 44.718<0.001
100例患儿治疗后1个月睡眠效率、入睡时间、催眠药物、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睡眠障碍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01)。
表4 10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治疗前后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分比较(分,)
表4 10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治疗前后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分比较(分,)
注:所有患儿均予以对症治疗,采取家庭睡眠监测仪监测患儿的睡眠情况
精力55.03±1.68 93.15±1.00 194.978<0.001时间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t值P值生理职能59.37±2.14 82.41±1.06 96.477<0.001健康状况62.58±3.05 90.26±1.34 83.089<0.001生理机能53.45±2.51 86.67±1.19 119.591<0.001躯体疼痛60.19±2.67 87.02±1.51 87.468<0.001
100例患儿治疗后1个月生理职能、健康状况、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精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01)。
据临床数据显示,全球有1%~3%的儿童可在睡眠状态下出现呼吸紊乱的情况[10]。国内也曾展开调查,发现2~12岁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率约27%,打鼾的发生率为8%,睡眠呼吸暂停则占0.5%左右[11-12],由此可见,睡眠期间呼吸暂停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较常见的问题,也成为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较多见的呼吸障碍性疾病。该病的临床表现以打鼾、呼吸暂停、睡眠结构紊乱为主,部分还可出现头痛、记忆力降低、晨起咽干,加上患儿年龄较小,无法清楚表达症状,直接提升治疗难度[13]。针对此,临床多选择腺样体与扁桃体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患儿症状明显减轻,以此改善其预后[14]。
研究显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大,由于2~12岁正是小儿器官发育及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且大部分是在睡眠状态下进行,故此,睡眠质量在小儿生长发育中至关重要[15]。此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一旦发生,小儿睡眠期间的供氧条件随之发生变化,可能引起缺氧或者供氧不足的现象,甚至降低睡眠质量,严重者产生一系列颅脑神经系统损伤,给小儿生长发育及智力发育造成极大影响。故此,临床应在患儿治疗后及时清除睡眠期呼吸障碍问题,保证其供养充足,进而维持器官正常发育[16-17]。近几年,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家庭睡眠监测仪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能够对患儿睡眠情况及血氧饱和度进行实时监测,有助于保证患儿在睡眠期的供氧充足[18]。本文对此展开分析,患儿治疗后的DI4低于治疗前,但LSaO2、MSaO2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治疗后的低氧次数及呼吸紊乱事件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均P<0.05);治疗后各项睡眠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治疗后SF-36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说明家庭睡眠监测仪可成为判断睡眠质量及病情变化的重要方式。研究指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发生的风险因素有鼻腔阻塞、气道梗阻、气道狭窄、物理压迫等,对于此类患儿进行手术治疗后,需对其通过家庭睡眠监测仪开展8周左右的实时监测,以此判断手术效果及病情恢复情况,可及时掌握患儿睡眠期间呼吸障碍的康复进程,并为评价其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辅助睡眠期呼吸提供依据。而家庭睡眠监测仪作为多导睡眠监测设备,可对患儿睡眠质量进行测评,同时,评估其睡眠状态下的呼吸功能,以此监测病情康复程度,达到早发现早干预的目的[19-20]。
综上所述,家庭睡眠监测仪在监测患儿睡眠情况上效果显著,有助于及时掌握患儿病情变化及恢复程度,值得推广使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林春琴:实施研究,起草文章;王建新: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林钱森: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