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油菜生长过程中,极易遭到霜霉病危害。在感染霜霉病后,会对油菜枝干与花朵产生不良影响,使得油菜无法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影响油菜开花。在发病前期,油菜叶片会出现绿色斑点,而在发病后期,绿色斑点则会转变为黄色斑点,随着油菜生长进一步增加感染面积,最终连接成片。在这种情况下,油菜病变部位会逐渐失去正常的光合作用能力,进而产生霉变。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影响油菜开花与结果,无法进行正常的授粉与结果。
软腐病主要发生因素为真菌传染,患有软腐病的油菜叶子表面会脱水起皱,同时菜籽内部结构也出现腐败。一般防治方法为晒地、撒熟等,以增强油菜抵抗力。霜霉菌病防治方法较为简单,不需在发病植物上喷洒药物就能够防治。
蚜虫发生率较高。蚜虫会集中在油菜叶片部位,对油菜进行啃食。若油菜长期受到蚜虫吸食,会使得油菜叶片发黄、枯萎卷曲等,会直接影响油菜开花与结果。
菜青虫主要以植物叶片为食,当出现叶片残缺现象时就需要注意观察是否感染了菜青虫。被它啃食过的油菜生长速度会减慢,感染严重时会将叶片啃食殆尽,造成油菜死亡。因此,在感染菜青虫前期,就需要及时采取整治措施,一般使用浓度为50%辛硫酸乳油,若条件允许,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式。
防治霜霉病时,种植户要优先选择抵抗力强的油菜品种,其次强化油菜田间管理工作,使用磷肥钾肥提高幼苗的抗病能力。在播种时,可以利用浓度为35%甲霜灵浸泡油菜种子,以此来减少种子上的病菌数量。在抽薹期,向油菜幼苗喷洒75%百菌清润湿粉,每日定点喷洒,连续喷洒2~3次后,会取得良好成效。
若在生产过程中,油菜茎叶部位或根部遭到蚜虫啃咬,则会导致油菜无法正常生长,甚至还会出现生长畸形,进而影响油菜开花与结果。蚜虫喜爱干燥的季节,在春季与秋季较为常见,可在春季与秋季进行防治,提高油菜生长质量。
在实施物理防治时,可以利用防虫网等工具,将害虫与油菜进行隔离。在油菜种植区域通风口位置放置一定数量的防虫网,预防蚜虫进入油菜生长区域。在培育油菜幼苗时,在幼苗上方覆盖1层反光薄膜,使其无法接近油菜生长区域。
利用生物食物链,使用害虫天敌控制各类害虫。油菜种植工作者可以利用害虫繁殖特点,在害虫产卵过程中杀灭害虫及虫卵,从而在根源上减少害虫问题。这类害虫防治方式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小,发展潜力巨大。
化学防治方式是常见的油菜病虫害防治方式。利用化学药剂时,相关工作人员要具备有良好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做到对症下药,根据病虫害种类来选择对应的化学药物。在油菜生长初期发生的病虫害多为菜青虫啃食。防治菜青虫时,可以利用敌百虫结晶,将其进行稀释后喷洒在油菜种植田内。
使用农业防治措施时,要在选种期间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环境和油菜优质品种,并做好种植前的准备工作。有效清理杂物,包括油菜病叶及老叶等,保证油菜各株之间的通光率,避免病害传播。此外,还要及时深耕土壤,翻土灭虫卵,以阻断害虫蔓延途径。在油菜种植前期,需要做好选种及种子处理工作,可以使用10%盐水对种子进行消毒,同时剔除染病、残破的种子,之后进行晒种。在油菜种植时,需要避免将油菜与十字花科植物进行连作种植,避免田间病菌病毒及菜青虫大量积累。同时,需要加强养护工作,定时摘除病叶及清理田间,加强关注植株生长情况,保障田间通风质量,降低各类病虫害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