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10-25 06:26:35江兰艳
活力 2023年14期
关键词:事业单位资金管理

江兰艳

(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综合技术保障中心,福州 350018)

引 言

事业单位对资金管理既要从内部着手,又要对资金配置和利用进行统筹安排。另外,还需要注意国家对财务和资金安全的全面控制要求,减少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同时也要保证事业单位的运营环境安全。因此,在工作中要准确把握资金管理策略,制定具体的经营管理目标,并对当前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使之得到有效的解决与优化。

一、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内涵

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一般是政府拨款、经营收入等,不同单位的资金来源由于其经营内容的不同也有很大的差别。事业单位通过强化资金管理,将金融风险降至最低,达到提高经营效益和资本控制力的目的。从根本上说,资金管理包括预算设计、支出执行、投资决策、绩效评估等内容。为了全面保障资金的管理质量,事业单位应积极探讨具体的管理办法,其内容如下:

(一)财政专项资金管理

专项资金是指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应给予的专项经费,以推动其迅速发展。实际上,专项资金都是用于专门的项目或指定的工程建设,必须专款专用。因此,必须对此类资金进行严格管理与控制,防止违规使用和不正当支出。

(二)财政预算资金管理

加强预算资金的管理,其最主要的功能在于能够准确判断事业单位资金是否按预算规定进行调配和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资金使用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安全性,并在闲置资金和沉淀资金的处置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通过优化预算管理、优化支出结构,全面分析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状况,不断减少预算外资金的规模。因此,必须加强财政预算资金的管理,使事业单位更有效地利用财政资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国有资产方面的管理

当前,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存在资金监管不力、资金成本控制不到位、资金预算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若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将会对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效果产生很大影响,使其资金流向不明、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因此,在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的管理中,要特别重视国有资产的管理,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首先,发挥现有资产的效用,根据各部门的具体分工,制定合理的项目布局,避免出现重复分配;其次,发挥调剂资产的效用,根据工作内容的变化,适时调整不同单位和部门的资产配置;最后,发挥存量资产的效用,必须坚持“严格控制”和“勤俭节约”的基本原则,加强分配和管理,从而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

三是创新培训机制。要制定美术人才培养长远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建立常态化的培训制度。要高度重视专业培训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拓展培训空间,创新培训手段,形成抓重点、分层次、多渠道、有特色的美术人才培训工作体系。要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将高等艺术教育与在职培训紧密结合,通过与高等院校联合办学、定向培养、在职进修培训以及选派到高层次画院研习访学等方式,进一步提高青年画家专业水平。要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发挥艺术名家“传帮带”作用,高质量办好各种美术人才培训班和高级研修班。

二、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一)提升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以财政部门拨款为主体,由于财政资源的限制,其来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合理的资金分配,可以使事业单位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事业单位只有强化资金管理,才能更好地整合资金,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更好地发挥财政资源的作用。

(二)保障资金使用的安全性

2015年下半年,煤炭行业形势更加严峻,煤炭企业经济运行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增大。在这种条件下,对风选项目的推进工作更加迫切,进一步优化项目方案并缩减项目总投资成为风选项目实施关键所在。

(三)增强资金决策的科学性

事业单位开展经营管理工作,必须按照科学性、合理性的原则,进行单位预算的编制,跟踪预算执行过程,健全资金决策制度。在进行重要决策时,按照相关标准对企业的业绩进行全面评价,对企业的服务进行完整考核,避免决策的盲目性。事业单位强化资金管理,可以明确主体责任,可以完善支出标准体系,可以减少预算执行偏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从而形成高质、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

三、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对资金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但各单位内部人员对资金的认识还比较薄弱,只停留在浅显的层面,对资金的管理观念缺乏新意。事业单位资金预算、内部控制制度、绩效评价制度、资金管理制度等都缺乏全面性,既不能按照实际资金需求进行科学管理,也不能按照财务管理需要进行系统改革,这些都造成资金管理的混乱,造成资源的闲置与浪费,造成资金使用的漏洞。另外,由于不同部门之间业务和制度的不一致,使得事业单位内部出现“信息孤岛”现象,加大了财务人员在信息统计、数据核算等工作中的操作难度,从而影响资金管理的有效性。

2.5 普及创新发明 团队在护理部的指导下在全院推广各科室在临床护理安全管理实践中的发明与创新。如预防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头部导管滑脱而发明的头部约束器,用于避免发生压疮辅助翻身的轴线翻身垫等护理小发明先后应用于临床,既调动了临床护士参与护理安全管理实践的积极性,又保障了护理安全,降低导管滑脱和压疮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通常都是由财政人员来领导,而其他部门则只负责预算的实施。但由于财务人员在编制用款计划时,对项目进度、项目需求等缺乏足够的了解,不能保证项目的编制与项目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而且各实施单位对项目的具体需求也不是很清楚,这就会造成信息不对称,从而影响预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而且还可能产生偏差,从而影响预算执行的效果。

2.绩效评价制度不完善

在保证资金使用安全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上,强化对资金的绩效评估,对于事业单位资金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虽然大部分事业单位已经建立了与资金相关的绩效评估体系,但总体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各部门的绩效评估标准不统一,存在主观评价的可能性,导致评价结果参考性不强;二是由于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缺乏对财务指标的重视,没有设立更多的非财务指标,这些都不符合资金时效性和动态性的管理要求,因此不能对资金的管理进行有效的评估,甚至会造成资金的预算管理流于形式,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和价值,从而使绩效评估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4.单位资金管理制度待提升

事业单位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对资金使用的认识不足,制度体系建设不够健全,常常流于形式,造成在资金管理中缺乏安全性和规范性。首先,单位的各种管理制度不明确,其制度不能与单位资金管理情况、单位自身业务情况相结合,不能起到指导规范作用,造成财务管理人员在进行资金管理时没有科学依据。其次,单位在资金管理上存在着基础薄弱、人员配备不足、资金使用不被重视、报销流程不明确、支出标准不规范等现象,造成了资金管理上的困难,从而影响了资金的运作效率。

1.单位预算管理不规范

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最重要的就是选用节能的设计方法进行建筑设计,首先就要注重建筑的朝向角度,这是房屋设计的重点,需要结合节能技术进行有效分析。目前,设计者要考虑和建筑的高低以及使用功能的不同,不同功能建筑所需要的日照时间是不一样,所以设计者要合理把控楼体之间的关系,具体可以对楼间距、日照时间、角度等进行科学的计算,还要考虑到建筑所在地理位置的经纬度和太阳高度角及方位角的问题,从而使大部分的房屋能够得到充足的日照,尽量设计出南北通透的房屋。

4.资金闲置与沉淀较严重

3.财政资金监督考核待提升

(二)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人员综合素养待提升

事业单位资金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是提高资金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后,更要强化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一方面,某些工作人员对国家财政集中收付的认识不够透彻,没有正确理解有关政策,而具体业务又十分繁杂,操作性很强,致使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另一方面,财务人员业务知识不全面,对新技术和新软件不熟悉,影响收付业务的效率和效果,容易出现操作失误,从而产生资金风险,降低了预算管理、财政监督等工作的质量。此外,因其整体素质不高、职业道德不健全,会导致贪污腐败问题的出现,这不仅给资金管理带来了挑战,而且会给国家社会带来更大的危害。

在严格的资金管理下,各事业单位要做好下一年度的工作安排,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动态监管各部门资金的使用。在实际工作中,单位按照工作需要,对经费进行合理调配,对各项支出进行严格控制,全面推进部门信息公开。

2.财务系统信息化水平待提升

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种类繁多,存在着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在此背景下,资金管理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如资金预算不科学、资金使用效益低、资金分配不均衡、支出结构不合理等。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的发展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加方便,为提高资金的经营质量,对各项开支进行严格控制和规范,强化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一种必然。但是,当前不少事业单位在资金管理中缺乏科学化的管理系统,缺乏高质量的信息化手段,没有充分认识到提升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性。比如,某单位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着一个核心问题,在资金管理上没有形成完备的资金信息数据库,即使建立了信息管理平台,但是由于系统功能不完善、采用的技术不先进、大数据的利用不充分、AI 等技术的局限性,导致资金管理信息不全、分析不深入等问题时有发生,不利于提升资金管理工作的效率。

我国事业单位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往往受过去计划经济思维的制约,导致资金管理上的盲目性和偏颇性。事业单位过分追求资金的最大化,在支出经费的分配上,与实际用途不符,与预算执行有偏差,妨碍了资金落实,导致了资金浪费。此外,一些事业单位存在主观性,为实现部门效益的最大化,而不惜一切谋取经费,导致单位财政资金的积聚和沉淀,而资金管理方法不健全,资金利用率低下,进而就会影响单位资金的保值、增值。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事业单位在资金管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控制,缺乏整体上的统筹安排,缺乏科学合理的全面考评,从而增加了资金流失的风险,严重者甚至会增加信用风险。如果没有完善的财务监管和考核评价机制,其资金控制不到位,就容易出现职责不清、流程混乱等问题。一是无法及时识别和惩罚相关人员的违法行为,在无形中助长了此类风气;二是资金使用情况不明,资金大量流失,造成财政资金不安全;三是资金的核准和发放没有规定约束,没有问责制,造成主体责任不明确。在此背景下,非法使用资金、任意使用资金等问题经常出现,无法进行有效的资金管理,还会不断加大财政开支的规模和压力。

其次,客人的需求信息具有模糊性、多样性、隐蔽性的特点[10],其信息量庞大而又冗杂,一是无法全面覆盖,准确把握重点,二是无法获得快速的解析,缺乏具体模块展示客户需求,对其进行精准定位的针对性的客户服务及营销,而遭受忽略,浪费了客户资源的增值机会。

3.资金管理理念较落后

网络时代,大学生们足不出户就能随时随地获取所需信息,娱乐上,网络上充斥着各种新奇的信息,可以轻松获得,极易满足大学生们的猎奇心理;学习上,百度、维基百科、知乎等平台的成熟,并且高校图书馆日益重视数字资源的建设,大学生们有多个平台可以轻松获取知识和答案,使得大学生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更加推崇能享受到乐趣的“悦读”。所以,高校图书馆在新媒体背景下的阅读推广工作应抓住大学生的阅读心理,创造轻松、愉快的阅读环境,引导他们自主阅读。

四、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科学策略

(一)强化人员队伍管理

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与其资金管理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新时期,必须加强对人才的培养,逐步强化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一是提高员工对新制度和新政策的理解、吸收和运用能力,使其理论基础扎实,系统可操作性强,可以熟练运用各类新软件,从而提高资金的管理效率。二是抓住机遇,积极培养员工的专业技能,针对各部门资金运作的特点,把握好前期预算与年终决算这两个关键节点,加大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方式。挑选一体化平台工作人员进行深入培训,通过学习交流、专家讲座等方式,了解国库集中收付、预算、绩效、单位核算等模块。在实际工作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整体素质。

(二)强化信息系统建设

为了达到理想的资金管理目的,事业单位要积极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探索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完善信息技术体系。各部门可以利用数据软件平台,为资金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并对审批权限进行规范,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效果和质量,降低违规操作的可能性。政府机关要改善传统的会计制度,建立一个可靠、全面的财务运作平台,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建立与银联的信息交流通道,以便对资金的运作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记录,为以后的追踪工作提供依据。通过实施信息化建设,可以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达到资金管理质量和效率提升的目的。

(三)强化监督管理控制

首先,建立更加具体的监督管理机制。要加强风险防范意识,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建立全面、细致的监管体系。逐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推进部门信息公开,在管理实践中找到问题,及时纠偏。其次,建立更加完善的审计制度。针对管理人员的财务决策等工作范畴进行全面审计,及时发现风险和违法行为,避免出现暗箱操作、贪污受贿等问题。同时,对不良行为和违法行为,要严格依照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严厉处罚。最后,建立更加全面的绩效评估机制。将资金管理条例和各个职能部门的责任体系相结合,有效地划分出绩效指标和比例,并通过绩效考评及时发现各部门在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此外,在安全管理、战略统筹的基础上,管理人员对资金的内部资料要及时进行优化配置,主动提高主体责任意识,落实奖惩制度,从而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语言是教师提问活动的主要交流载体,因此,教师应善于组织自己的提问用语,尽量做到语句简洁明确,明确问题的中心,为学生指出清晰的关注点,强调问题的核心内容。同时,教师的表达还要做到通俗易懂,且具有趣味性。诙谐幽默的课堂提问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亲和力,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欲望,通俗易懂的语言也便于学生理解。在教学中,要将学生视为教学主体去进行提问,一方面缓解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难度,另一方面也将枯燥的语文课堂变得轻松快乐起来。

(5)按照河湖长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对省界缓冲区内的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时,应做好相关省份的沟通协调,流域机构应充分发挥监督、监测、指导、协调作用。

(四)强化管理制度建设

要真正提高机关经费的使用效率,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体系,通过多渠道的途径来控制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与管理。完善的经费管理体系能够保障资金使用的计划性和科学性,能够保证资金管理的安全性与合理性。因此,作为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外部条件,制定适当的资金使用制度,建立健全的资金审批制度,对单位的投资和资产的采购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此外,还要确立发展战略目标,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从而使其获得最大的公共收益。同时,在发展战略目标和资金管理体系的支持下,事业单位才能有效地使用资金,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结 语

如前所述,在事业单位做好资金管理工作,有利于保证单位内部的运营环境,有利于促进各项业务的顺利进行,还有利于保证国家资金的安全。因此,事业单位需要正确认识到资金的重要性和价值,并将其与现有的管理状况相结合,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进行优化。要强化干部队伍的素质,加强信息系统的升级,建立全面的监管体系,规范资金的发放和使用,切实推进资金管理工作制度的建设。

猜你喜欢
事业单位资金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6:20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40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6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8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杂文月刊(2016年1期)2016-02-11 10: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