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琳
(汕头大学商学院,汕头,515063)
社会中几乎每个人都拥有多重身份。一名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女性医护人员,在生活中可能是父母的女儿、丈夫的妻子,甚至可能是某个明星的忠实粉丝。处于社会环境中的个体由于多样化的社会关系而从属于不同的社会群体,就会拥有相应的不同社会身份。社会流动性与包容性的极大提高为人们尝试多种身份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成为一名“斜杠青年”,更愿意体验不同的职业和多元化的生活。尤其是在疫情压力、共享经济日趋成熟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考虑兼职工作来增加收入,为自己增加多个身份标签的同时,也催生了“零工经济”。人们可以利用碎片化的空余时间,分享闲置资源和特长,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力供需匹配效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 年底,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高达2 亿人,占总就业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①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6713888426208645&wfr=spider&for=pc。可见,拥有多重身份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和常见的生活体验。
“多重身份”(multiple identity)的概念最早被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学者所关注,认为个体可以同时拥有多种社会身份(Roccas& Brewer,2002;Forehand,et al.,2021)。此后,关于多重身份的研究多集中于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学者探索并发现了多重身份在促进个体健康、改善群际关系、激发创造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Banas & Smyth,2021;Haslam,et al.,2008;Maloku,et al.,2019;Steffens,et al.,2016)。尽管多重身份受到了一些学者的重视,但由于多重身份的相关概念较多且多有重合,对多重身份的概念界定尚不明确,同时研究较为分散且涉及不同的心理机制,不同领域的研究缺乏系统性的梳理和内在逻辑的整合。鉴于此,本文从个体所拥有社会身份的数量特征出发界定了身份多样性的概念内涵,并与相关概念进行了区分;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了身份多样性的前因因素以及对个体认知、情感、行为表现的影响结果,归纳总结了身份多样性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补充多重身份研究领域的不足之处。
社会身份是一个人所从属的特定社会群体(Tajfel,1978)。研究发现,处于社会生活中的个体一般会同时拥有四到七种不同的社会身份(Roccas&Brewer,2002)。多重身份研究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源于“自我复杂性(self-complexity)”理论的提出(Ziller,et al.,1977)。自我复杂性是个体对自我特质的认知和判断,指的是个体主观感知到的多个自我概念的差异程度。例如,一个人可以认为自己真诚、强壮、富有激情。相比于自我复杂性聚焦于个体的自身属性,社会身份复杂性则更加强调个体的社会联结。社会身份复杂性(social identity complexity)是在自我复杂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指的是个体对于多重内群体身份的主观表征,描述了多种内群体身份之间的重叠程度和关联程度(Roccas & Brewer,2002;辛素飞,辛自强,2012)。例如,火锅爱好者与川渝居民的群体重合度较高,与江浙居民的群体重合度较低,因此一个兼具火锅爱好者与江浙居民身份的个体相比于兼具火锅爱好者与川渝居民身份的个体有更高的社会身份复杂度。在之后的研究中,学者提出了多群体成员(multiple group memberships)的概念,即个体对于自身是否从属于多个不同社会群体的主观认知(Haslam,et al.,2008),发现个体身份的数量特征同样会改变个体的认知方式和行为(Gaither,2015)。随着多重身份研究的深入,有学者也试图对个体所表现出的多元性进行整合。在最近的研究中,有学者提出了多维度性(multidimensionality)的概念,即个体的自身属性与社会关系的集合(Liu,et al.,2019)。多维度性试图从更加抽象的层面上对自我认知(如,外向、真诚)和社会身份认知(如,俱乐部成员、家庭成员)进行整合和概括,进一步扩大了多重身份研究的内涵和外延。
上述概念虽然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多重身份的研究相关,但是他们在概念上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所强调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具体来说,首先,自我复杂性强调的是个体个性特征的不同层面,关注的是个体的自身属性,这与个体的社会属性存在本质上的区别。本研究所关注的身份多样性则是放在社会关系维度上进行考察。其次,社会身份复杂性的概念聚焦于个体的社会属性,更加关注身份之间的关系,强调个体所拥有社会身份之间的重叠程度和相似程度。虽然研究指出,社会身份复杂性受到个体所拥有的身份数量的影响,数量越多,个体的社会身份复杂性越高,但其本质是由个体不同社会身份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Roccas & Brewer,2002)。换句话说,如果社会身份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和相似性,那么更多数量的社会身份并不一定会提升社会身份复杂性。因此,社会身份复杂性与身份多样性之间相关,但并不等同。相比之下,多群体成员的内涵较为简单,强调个体所属社会身份的数量特征,即对于自身同时从属于多少不同社会群体的主观认知,然而多群体成员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构念。最后,针对学者新近提出的“多维度性”的概念,我们认为尽管这一概念在描述个体的多元化特征上较为全面,但是由于涉及的内涵较广,所包含的自我特质与社会联结等内容的特征不尽相同,因而无法有针对性地对研究问题进行具体深入的探索。由此可见,现有研究围绕多重身份提出了较多相关概念,但是这些概念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和重叠,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多重身份概念的混淆。为了进一步厘清相关概念的侧重点,我们对多重身份相关概念进行了汇总比较(见表1)。
表1 多重身份相关概念汇总
鉴于此,我们在进行了文献回顾和比较的基础上,对多重身份相关概念进行了整合与提炼。我们以多群体成员的概念为基础,从身份数量特征的视角出发,提出了本研究所关注的身份多样性的概念,即个体所拥有的身份数量的多少,而身份多样性认知则是指个体对自己所拥有社会身份多少的主观认知,并且这一认知不受到具体社会身份类型与性质的制约。
首先,个体的客观经历对身份多样性认知的形成至关重要。经历越丰富、兼具的社会身份越多,越容易让人们意识到自己具有多重身份(Roccas&Brewer,2002)。研究表明,生活在多元文化融合地区的人相比于生活在单一文化中的居民表现出更高的多重身份特征(Nicolas et al.,2017);拥有出国经历的人相比于生活较为单一的人更倾向于有身份多样性认知(Tadmor et al.,2012a)。
其次,个体的闭合需求、不确定倾向、价值观等个人特质是影响身份多样性认知的重要因素。闭合需求是指个体希望获得确定答案的程度(Burke et al.,2017)。当个体的闭合需求较高时,不能接受自我身份的模糊性,认为自己从属于单一且确定的社会群体。与闭合需求相反,不确定性倾向越高的人,越容易接受自我身份的不确定性,包容更多的社会身份。因此,对于闭合需求较高、不确定倾向较低的个体来说,其身份多样性认知往往较低。在价值观方面,学者发现高开放程度与低权力距离的人认为内外群体的界线更加模糊,更容易接受和包容更多的社会身份(Brewer&Pierce,2005;Miller et al.,2009),从而提升身份多样性认知。无论是客观经历还是个体特质,其作为前因对身份多样性认知的影响都是基于个体的认知系统,即个体拥有更多的个人经历或具备接纳多重身份的能力会提升身份多样性认知。
最后,个体的身份多样性认知也会受到情境因素的影响。Roccas 和Brewer(2002)在研究中指出,个体对自身所属内群体的判断具有主观性,并且随着不同的情境而变化。例如,Knowles 与Gardner(2008)的研究发现,遭受社会拒绝会促使人们主观上扩大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数量。White 等人(2012)发现,对于注重社会关系的依赖型群体而言,当一种社会身份受到威胁时,会防御性地激发更多的社会身份,以弥补缺失的归属感和社会支持感。与客观经历、个体特质不同的是,情境因素对身份多样性认知的诱发则是通过个体的动机系统实现的。根据流动补偿理论,当人们面临一个方面的威胁时,可以在其他方面获取补偿(Mandel,et al.,2017)。因此,当个体感受来自于某个社会群体的威胁时,会启动自身的防御系统,从主观上调整身份多样性认知,以此来降低单一社会群体威胁对自身的负向影响。
其一,身份多样性会提升个体的社会支持感与自尊。一个人拥有的社会身份越多、从属的社会团体越多样,越容易获得来自不同方面的社会联结与支持。研究表明,身份多样化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尤其当人们面对不可避免的生命变故和人生转变时,多重身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身份越多,他在中风之后获得的社会支持就越多(Haslam et al.,2008);新入学的大学生群体在入学之前的社会身份越多,其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越强烈,更能迅速地对新身份产生认同(Iyer et al.,2009);对于抑郁患者来说,多样的社会身份所带来的社会联结感可以大大减少抑郁复发的风险(Cruwys et al.,2013)。另外,身份多样性带来的社会资源也会提升个体的自我认知(Jetten et al.,2015;Touré-Tillery et al.,2019)。学者Jetten 等(2015)探讨了身份多样性与个体自尊之间的关系,发现个体所拥有的重要社会身份越多,集体和个人自尊水平越高。另外,在健康依从行为的研究中,学者也发现,身份多样性可以帮助消费者提升自我价值感(Touré-Tillery et al.,2019)。
其二,身份多样性会降低个体的外群体偏见。研究发现,多重身份会降低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促进群体间的理解与沟通(Brewer&Pierce,2005)。例如,在早期的一项研究中,学者发现向被试提供更多的身份分类维度有助于降低被试对另外一所高校学生的偏见(Crisp et al.,2001);具有多重身份的被试对不同种族与民族的融合表现出更大的容忍和接受度(Brewer &Pierce,2005);相比于将被试划分为两个不同身份的小组,仅仅增加一个兼具两种身份的混合组,就可以改善对外群体的态度与评价(Levy et al.,2017)。在多元文化研究中,Tadmor 等(2012b)发现拥有多文化经历会促进人们的“认知解冻”,削弱对单一群体的刻板印象,降低群际偏见;Maloku 等(2019)发现拥有多种身份可以降低人们的差异性威胁,增加对外群体的积极态度及接触倾向。另外,在营销领域中,Main 等(2019)发现拥有销售员身份经历的顾客会对劝说行为表现出更低的心理防御倾向。
其三,身份多样性可以促进个体的认知灵活性。在初期的研究中,研究者主要探索了多元文化经历与个体创造力的关系,发现启动多元文化经历可以提升创造性思维方式(Binning et al.,2009)。尽管多元文化身份有助于提升创造力,有学者也指出只有当人们多个身份的整合度和兼容性较高时,才会促进与身份相关领域创造力的提升(Cheng et al.,2008)。总的来说,这些研究集中对文化、种族等身份内容的探讨。而后在多元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学者Gaither等(2015)首次突破地理文化视角,从更加普适的角度探究了个体的身份多样性对思维认知灵活性的积极影响。他们在研究中招募了只拥有单一种族身份的被试,发现相比于让被试写下自己平常的一天,让被试写下自己的多种不同社会身份仍会提升他们在其后创造力任务中的表现。随后,越来越多的学者聚焦于多重身份启动与个体创造力,并认为认知灵活性是其中重要的作用机制(Steffens et al.,2016;Gaither et al.,2020)。
其四,身份多样性会降低个体对社会规范的敏感度。个体行为会受到社会群体规范的制约(Melnyk et al.,2021)。然而,身份多样性可以帮助个体面对来自于单一社会群体的威胁,降低对社会规范的敏感度。相反,如果个体的社会身份结构较为单一,那么个体就不得不遵守该群体的社会规范以保持社会联结。例如,Orth 和Kahle(2008)发现,消费者所从属的社会群体越多样,来自单一社会群体的约束就越小,其对社会规范的敏感度越低。在技术品牌忠诚度的研究中,学者Wu 和Lin(2016)发现,消费者的社会身份复杂性越高,越不容易因为受到某一群体规范的影响而购买特定的品牌。
身份多样性对个体情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提升积极情绪和缓解消极情绪上。首先,身份多样性可以提升幸福感、愉悦感等积极情绪。在Knowles 与Gardner(2008)的实验中,身份多样性的激发可以有效补偿个体遭遇社会排斥的威胁感,提升积极情绪。Iyer 等(2009)研究表明,在经历重要的生命转变(如升学)时,多重身份的个体更容易适应转变的过程、接受新身份,保持自我连续性,增进幸福感。其次,身份多样性会缓解压力、沮丧等消极情绪。Haslam 等(2008)关注了个体在经历中风前后心理状态的变化,发现从属于多个社会团体可以帮助个体缓解中风所带来的心理压力。Cruwys 等(2013)的研究证实,多社会团体成员身份可以缓解个体沮丧、焦虑等症状,降低抑郁风险。
其一,身份多样性有助于预测个体的生理性行为(Jones&Jetten,2011)。身份多样性不仅可以从认知上帮助人们有效地应对生命挑战,还可以从生理角度上提升个体身体的恢复力和忍耐力。Jones 和Jetten(2011)的研究表明,拥有更多的社会成员身份会使被试在进行了冬季运动之后心率更快地恢复到正常水平、在冰桶挑战中坚持更长的时间。
其二,身份多样性可以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行为。首先,身份多样性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社会交往机会,扩大社交范围。身份多样性可以使人们意识到自己与其他人的相似之处,表现出更高的社交吸引力(Ziller et al.,1977);拥有多重社会身份的大学新生可以更快速地融入新集体,表现出更高的社交开放度(Iyer et al.,2009)。另外,聚焦与外群体的社交行为,研究发现,人们所拥有的社会身份越多,在生活中会与外群体产生越多的接触,如与外群体同住一个街道、主动闲聊、邀请做客、成为邻居和同事等(Maloku et al.,2019)。仅仅启动人们的多元文化认知,就可以降低歧视行为。在Tadmor 等(2012b)的研究中,实验组被试同时观看代表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元素图片,而控制组被试仅观看了美国文化图片或中国文化图片。之后,他们要求想象自己作为一家销售公司的副总需要招聘员工,结果实验组被试(相比于控制组)选择了更多的非裔美国应聘者。
其三,身份多样性可以提升人们的创造性表现。这种创造力一方面表现为短暂激活的创造灵感,另一方面也表现为专业领域内的创新能力。在创造灵感方面,研究发现多种族身份的被试(相比于单一种族身份)在远距离联想测验(RAT)和意大利面命名(pasta naming tasks)等创造性任务中表现得更出色(Gaither et al.,2015);被试写下的社会身份越多,提出的原创性解决方法越多(Steffens et al.,2016)。在创新能力方面,研究发现拥有母国和移民国双重文化身份可以帮助人们在专业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有更高的晋升率和职场声誉(Tadmor et al.,2012a);非裔美国人的多文化经历可以促进他们的学业表现(Brannon et al.,2015);拥有多个相互协调的团队身份可以帮助员工实现更高的创新绩效(Chen et al.,2021);拥有多重身份的董事能更灵活地应对董事会的非常规情况,并对不同观点有更多的容忍和接受(Hillman et al.,2008)。
其四,身份多样性影响个体的消费行为,具体表现为一致性行为与补偿性行为两种。一致性行为是消费者表现出与自身信念、想法、价值观相一致的行为。Wu 和Lin(2016)的研究指出,社会身份复杂性会降低消费者对于特定品牌的忠诚度。而在社会身份复杂性的基础上,Orth 和Rose(2017)进一步提出了消费者品牌身份复杂性(brand identity complexity,BIC)的概念,即消费者对于多个品牌的心理归属状态,高BIC 意味着消费者拥有更多的品牌忠诚身份。他们的研究发现,高BIC 的消费者更倾向于采用具有独特个性特征的新品牌、对低品牌延伸有更高的接受度。此外,Touré-Tillery 等(2019)的研究表明,拥有更多的社会身份的被试会更愿意接受疾病筛查。而补偿性行为是消费者为了弥补自身感受到的威胁而努力在其他领域获得成功的行为。身份多样性通常作为一种面对某种身份威胁的应对方式,影响后续的行为表现。White 等人(2012)发现,当被试的学生身份受到挑战和威胁时,会主动联想更多的身份来弥补其归属需求,从而提升了对其他身份(如性别身份)相关产品的购买意愿。
其一,社会资本作为内在机制。社会资本是个体在社会关系中获取的资源(Nahapiet& Ghoshal,1998)。社会资本理论的核心在于强调社会关系是个体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可以帮助个体增强抵御外部威胁的能力(Nahapiet& Ghoshal,1998)。一方面,社会资本可以给予个体心理资源。归属感是人类的基本需求(Baumeister &Leary,1995),与外部社会群体的联结感会提升心理安全感,获得心灵慰藉;另一方面,社会资本也可以给予个体物质资源。个体的社会资本越多,就可以获得更多物质上的支持与帮助(Haslam et al.,2008)。而针对身份多样性对个体社会资本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阐释。首先,身份多样性可以提升社会资本的稳定性(Puttnam,2000;Kawachi&Berkman,2001)。当一种社会团体的身份被破坏时,个体还可以从其他社会团体中汲取安慰和帮助。其次,身份多样性可以提升社会资本的广泛性(Iyer et al.,2009)。个体所拥有的社会身份越多、所从属的社会团体越多,获得社会支持的来源就越多,可以获得更多的支持感与归属感。
其二,思维方式作为内在机制。身份多样性可以改变个体的思维加工方式,提高加工过程的灵活性(Steffens et al.,2016)。认知灵活性指的是打破旧的认知模式、克服功能固着,在概念之间建立新的创造性联系的能力(Guilford,1967)。针对多重身份如何促进认知灵活性,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首先,身份多样性促进了认知拓展,扩大了个体的知识范围(Ritter et al.,2012)。个体所从属的社会团体越多,接触人群和自身经历越丰富,就越能为认知的灵活转换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其次,身份多样性会提升个体对于复杂信息的整合处理能力(Tadmor et al.,2012a)。个体所拥有的社会身份越多,越可以感受到不同身份之间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会促进个体的系统性信息加工方式,对事物进行深入思考(Suedfeld et al.,1992),提升认知灵活度。最后,身份多样性提升了个体在不同情境下进行认知转换的能力(Main et al.,2019)。个体所具有的身份越多,越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下表现不同的行为特征以适应启动的身份。而习惯于在多个身份之间进行灵活转换的个体会意识到,在一种情境下的外群体可能是另一种情境中的内群体,从而降低群际偏见。
综上,本文从多重身份的数量特征出发,对身份多样性概念内涵、前因、影响结果、内在机制进行了全面梳理与述评,以期为多重身份的后续研究提供更多的启示与思考。为更加清晰地展现这些关系,图1 呈现了身份多样性研究的整体框架。
图1 身份多样性研究的整体框架
尽管身份多样性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存在一些研究局限。首先,从研究内容上看,现有研究主要关注身份多样性所带来的积极影响,鲜有研究涉及身份多样性带来的消极影响。例如,多重身份在增加社会支持的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容易引发心理压力;多重身份在提升人们认知灵活性的同时也可能导致对社会规范灵活性的认知,引发不道德行为。为此,未来研究可以探讨身份多样性可能带来的消极后果。其次,从研究方法上看,身份多样性的测量主要采用Haslam 等人(2008)开发的量表,该量表测量了个体所拥有身份多少的状态,条目较为简单。同时,身份多样性在自变量的类型(任务变量、环境变量、被试变量)中属于被试变量,其效应可能与其他被试特征的效应产生混淆。未来可以探索更有效的身份多样性测量和操纵工具。
5.2.1 识别新的诱发情境与影响结果
在诱发身份多样性的情境因素中,现有研究仅仅考虑了身份威胁、社会排斥等内群体威胁在诱发身份多样性认知中的作用,其他类型威胁是否同样可以影响人们的身份多样性认知值得深入探讨。例如,在新冠疫情等传染性疾病威胁下,人们是否还会通过提升身份多样性认知以获得安全感、缓解焦虑呢?我们认为,在传染病威胁下,人们出于安全需求的考量,可能会主动降低身份多样性认知,来达到避免与人接触的目的。另外,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身份多样性与消费行为的关系。根据身份一致性理论,人们总是偏好那些与自我身份相符的产品(Wheeler&Bechler,2021)。因此,当消费者的身份多样性水平较高时,他们会选择那些能够代表自我多重身份形象的产品或品牌。后续可以继续探索更多的能够在象征意义上体现个体多重身份特征的产品或行为,例如多功能产品、多样化寻求等。
5.2.2 关注其他研究视角
本研究重点关注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身份多样性研究,未来可以从他人视角出发探究个体如何看待他人的身份多样性及后续影响。现有绝大部分研究均以第一视角为主,即围绕个体自身的多重身份展开,而鲜少涉及他人视角。据我们所知,目前为止仅有一篇国内学者的研究以他人多重身份为切入点,探索了被信任者的身份复杂性对其可信性的影响,发现被信任者的多重身份会缩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距离,提升人们对其可信性的评价(辛自强,辛素飞,2014)。这一研究将多重身份的研究视角由自身拓展至他人,是研究视角的重要突破。相比于自身视角,多重身份的他人视角相对客观,不容易受到个体主观经验和具体身份内容的影响。鉴于身份多样性他人视角研究的相对匮乏,未来研究可以从他人视角出发,考察个体对拥有多重身份人群的态度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