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辞
有多少人在前人停栖的路口,拾起他们留下的微光,于人生的荫翳里,寻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就像一片沧海,无数人汇入其中,造就了其波澜壮阔的气势。有这样一个人,我站在1000多年后的海岸上,听到了属于他的回响。他的名字已成为人类智慧与谋略的代名词——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从古至今,他的崇拜者众多。王侯将相、文人墨客、布衣百姓前来瞻仰他的长眠之地—一武侯墓时,总会生出无限的敬仰之情。武侯墓坐落于陕西汉中的勉县,地处定军山下。这里幽深静谧、远离尘嚣,如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一般。武侯墓附近还有武侯祠和后来建起的诸葛古镇。诸葛亮也当之无愧地成了勉县的“代言人”。
武侯墓总占地面积约24万平方米,有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古建筑70余间。墓地平面建筑组合对称,山门、拜殿、大殿、坟亭、墓冢、崇圣祠、东西厢房、南北道院对称排列在东西中轴线上。武侯墓附近有四山,名日:“前书案梁、后笔峰山、左土地岭、右武山岗。”诸葛亮54岁去世之后,后主刘禅命人在陵墓附近种下了54棵柏树。柏树是四季常青的植物,寓意万古长青,表达了刘禅对诸葛亮的敬意和缅怀之情。1700多年过去了,据说有20余棵古柏存活至今,仍焕发着勃勃生机,陪着墓主人听风赏雪,守护着墓主人。
山门两边有一对石兽,憨态可掬。走进院中,脚下是干净的青石板。院中立着的石碑上镌刻着歌颂诸葛亮的诗词。细看那些诗词,仿佛走进了历史的烟云之中。拜殿的供桌上放着鲜花和贡品,鲜花大多都是诸葛亮的崇拜者送的。桌上安置了一个信箱,这是专供“亮粉”独享的浪漫。在信息发达的时代,人们早就不需要写信了,但这些“亮粉”却认为鸿雁传书是一件特别浪漫的事。就这样,一封封信件跨越山海,最后停留在这个小小的信箱中。
供桌上还有“亮粉”送的各种礼物——白羽扇、明信片、小玩偶、书……一件件礼物的背后是“亮粉”一颗颗炽热的心。诸葛亮在他们眼里不仅是历史人物,更是隔世之交的朋友和老师。
从拜殿到大殿由一段短廊相连。短廊内高悬“儒行将略”“功盖三分”“永沐神庥”“功崇亘古”等多块匾额,均为历代名人贤士所题寫。大殿内神龛上端坐着诸葛亮的塑像,塑像上方悬挂着“万古云霄”金字匾额。诸葛亮塑像左手持书,右手放于膝上,一副从容睿智的模样。以往的诸葛亮塑像多为持羽扇状,持书的形象则较为少见。塑像左右两侧侍立印、剑二僮,龛前站着关兴和张苞。两位将军手握神鞭,威风凛凛。看到关兴、张苞,使人不由得想起他们的父亲关羽、张飞。
公元219年,吕蒙率军白衣渡江,关羽父子被擒,蜀汉的悲曲就此奏响。接着范疆、张达杀了张飞去东吴邀功。两个亲如兄弟的大将相继离世,刘备内心万分悲痛。公元221年,刘备在夷陵对东吴发起攻势,后来数百里连营被陆逊的大火击破。公元223年,刘备于白帝城病逝。临终前,他将元气大伤的国家托付给了丞相诸葛亮。从此,诸葛亮开始了悲壮的北伐之路。
透过大殿壁上的《出师表》,我仿佛看到了诸葛亮踌躇满志地走在北伐的路上。诸葛丞相一生鞠躬尽瘁,他既想报答汉昭烈帝刘备的知遇之恩,又梦想兴复汉室,实现天下太平,然后功成身退,回到南阳继续过种田耕地时怡然生活。
诸葛亮如履薄冰地实施着一项项计策,生怕出一丝纰漏而给国家带来灭顶之灾。诸葛亮出山时27岁,仅过了27年,他的传奇人生便结束了……壁上的一字一句仿佛有生命力一般,向我诉说着1700多年前的传奇故事。
穿过大殿便是坟亭,墓前有两块石碑。稍大的一块是明朝万历年间由陕西按察使赵健所立,稍小的一块是清朝雍正年间由果亲王胤礼所立。石碑周围簇拥着一片花海,这些花也是“亮粉”送的,有的浮翠流丹,有的洁白如雪。
最后,我来到武侯墓前,绕着六米高的陵墓缓缓走了一圈,发现陵墓上竟还长着一棵黄果树。一般陵墓上是不能长一草一木的,但这棵树为什么偏偏长在武侯墓上呢?听了工作人员的讲解我才知道,原来诸葛亮后来娶了黄承彦的女儿黄月英为妻,而诸葛亮一生南征北战,所以夫妻两人聚少离多。诸葛亮离世后,黄月英来到这里为丈夫守墓,整日以泪洗面,不久便郁郁而终。黄月英死后不久,墓上便长出了这棵黄果树,人们都说这棵树是黄月英的化身。在诸葛亮撒手人寰之时,他们的儿子诸葛瞻只有八岁。如今一棵树,一座坟,这对夫妻可谓“他朝若是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头”。
不过,关于武侯墓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在陵墓的偏后方的半山腰上,还有一座号称是“真墓”的武侯墓。据说,清嘉庆年间,陕甘总督松筠听信一位风水先生的妄说臆断,认为平地上的墓是假的,真墓应该在半山腰上,于是就命令勉县的知县在这里填土为坟,垒起了所谓的“真墓”。从此便有了“真墓不真,假墓不假”的说法。
天色渐渐昏暗,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武侯墓。当天晚上,我同友人夜游诸葛古镇,时空交错之感油然而生。起风了,风曾拂过古人的双鬓,如今又吹在我的脸庞上……
我坐在返程的火车上,望着窗外的风景,喟然长叹:“我来尚有归去日,君来从此客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