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超
(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青海 西宁 810000)
青海省海拔高、气温低、生长季短,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全省玉米的种植,依照海拔高度、灌溉水源、热量资源和玉米生长对积温的要求,青海省玉米分为三个生态区,即海拔2 300 m以下的玉米种植生态适宜区(主要包括东部农业区温暖灌区的循化、民和、尖扎、贵德、乐都和化隆等河湟谷地)和海拔2 300~2 700 m的次生态适宜区(主要包括东部农业区湟水谷地的乐都、平安、西宁、湟中、互助、湟源等地区)以及海拔2 700 m以上的饲用玉米生态区。
1.2.1种植面积
根据历年青海省统计年鉴记载,2000年以来全省粮用玉米种植面积维持在每年2.3万亩左右,随着农业区玉米全膜双垄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玉米栽培区域从低海拔向高海拔、水地向旱地扩展。2009年达到了7.88万亩,2009年以来全省粮用玉米种植面积快速增加,2011年全省粮用玉米种植面积达到了30.71万亩,较上年播种面积增加了66%。此后全省粮用玉米播种面积趋于稳定,2015~2021年,平均每年达30.78万亩左右。根据农业部门统计,2022年全省种植粮用玉米39万亩,种植饲用玉米15万亩左右,粮用玉米种植潜力可达50万亩(见图1)。
图1 2009~2021年全省粮用玉米种植面积(万亩)
1.2.2产量
根据统计年鉴记载,全省玉米产量2018年达到1.153×105t,单产为416.55 kg/亩,2019年达到1.418×105t,单产为450.73 kg/亩,总产较上年增长22.98%,单产较上年增加8.2%。此后全省玉米总产量持续保持增长,在2021年产量达到了1.526×105t,单产达到451.35 kg/亩(见图2)。
图2 2011~2021年全省粮用玉米总产量(万吨)
1.2.3种植类型及主要品种
全省种植的玉米品种繁多,绝大部分为引进品种,早熟型玉米有垦玉10号、华美2号等,主要是可食用的籽粒型玉米;中熟品种有酒单4号、金凯5号、垦玉1 608号等,主要功能是粮饲兼用;晚熟品种有豫玉22号、金凯3号、铁研 53号、垦彩糯、冠油杂812号等,大部分为饲用玉米。
近年来,青海省玉米产业发展迅速,随着全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粮用玉米种植区域延伸到海拔2 400 m以上的山旱地;饲用玉米种植区域扩展到海拔2 800 m左右的柴达木盆地绿洲农业区。但是,随着玉米面积的逐年加大,制约生产的因素越来越多,如品种、技术、生产力等方面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着玉米产业的发展。
2.1.1缺乏玉米本土品种
全省粮用玉米品种全部是外引品种,玉米本地品种的缺少导致玉米种子价格偏高,供给率波动性大。同时全省也没有适合省内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青饲玉米品种。
2.1.2玉米连作导致土壤肥力不足,养分失衡
适宜种植粮用玉米的地区多年连作,一是破坏土壤固有的物理结构,不利于土壤固水保肥和有益微生物的生长;二是土壤本身养分失衡,肥力逐年下降,缺乏持续保产增产的能力;三是加重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长期下去将会严重制约玉米产量和产值的有效提升,也不利于农业生产良性循环发展。
2.1.3机械化程度低
山旱地粮用玉米生产过程中除机械覆膜外基本处于原始人工操作,包括施肥、播种、追肥、收获等环节;饲用玉米生产可实现机械覆膜、施肥、播种、中耕除草、收割等,但缺少必要的技术支撑。目前,全省玉米种植机械化水平低,缺乏对机械化设备的投入。
2.2.1加强全省玉米自主育种能力
积极培育新品种是提升玉米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培育适合全省不同生态环境的玉米品种,如东部农业区的低海拔地区需要耐寒、耐旱、抗病的粮饲兼用型品种,西部海西、海北、海南为主的高海拔玉米区需要前期生长快、营养生长发达的耐寒、耐旱饲用型品种。
2.2.2逐渐恢复玉米种植地区土壤肥力
结合全省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轮作倒茬等项目,增加有机肥的施用,提升土壤肥力。同时积极探索适合全省的玉米轮作模式,用轮作、套种等方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做到用地养地相结合。
2.2.3农机农艺融合提高机械化率
探索更多农机农艺融合新模式,引进或改装适宜小块山旱地作业的机械,争取做到深耕整地、覆膜、播种、收获、残膜回收全程机械化。普及无人机施肥、施药技术,克服山旱地施肥难、打药难的问题,提高机械化水平。
以高产、优质、多抗玉米品种的选育为基础,将精量播种、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等生产关键技术集成配套,做到良种良法相配套、农机农艺相融合。建立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开展技术指导、现场观摩、宣传培训等工作,及时让农民掌握新品种的特性及栽培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