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藻耦合对集约化养殖尾水的净化效果研究

2023-10-24 03:18邓云龙曹煜成文国樑苏浩昌胡晓娟徐武杰余招龙
南方水产科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螺旋藻尾水微藻

邓云龙,曹煜成,3,4,徐 煜,文国樑,苏浩昌,4,胡晓娟,4,徐武杰,4,卢 洁,余招龙

1.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 201306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300

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深圳试验基地,广东 深圳 518121

4.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 (珠海),广东 珠海 519000

5.广东冠利达海洋生物有限责任公司,广东 茂名 525426

集约化养殖是一种高密度、高效益的养殖方式,对提高养殖动物产量、质量,保障水产品市场供给具有重要作用[1]。生物絮团介导的集约化养殖是近年来水产养殖热门的生态友好型养殖模式[2],该模式不仅能够实现高产,还能够提高养殖动物的生理健康水平、减少换水量并提高饲料利用率,兼具经济和生态意义[3-4]。生物絮团养殖模式能将养殖水体中的氨氮(NH+4-N) 、亚硝酸盐(NO2--N)等有害物质有效控制在安全浓度以内,形成封闭式高效养殖系统,但同时养殖后期水体会富集大量的硝酸盐 (NO3--N) 和磷酸盐 (PO34--P)[5],如果直接排放,高浓度的氮 (N)、磷 (P) 会造成接纳水体富营养化[6],从而污染周围生态环境。因此,有效处理养殖尾水中的N、P 营养盐,将养殖尾水资源化循环利用是解决尾水净化的主要出路。当前,低成本、高收益的生物净化方式是水产养殖尾水处理中的研究热点[7],利用滤食性贝类与藻类[8]协同处理养殖尾水是一种典型的生物处理方法。

牡蛎和螺旋藻不仅经济价值高,且能用于水环境净化。香港牡蛎 (Crassostreahongkongensis) 是我国广西、粤西和福建沿海咸淡水交汇海域的主产贝类[9],具有生长速度快、营养价值高、环境适应能力强等特点[10]。贝类通过其滤食和滤水作用,可摄食水体中的浮游植物,降低水体中悬浮颗粒物的含量[11]。钝顶螺旋藻 (Spirulinaplatensis) 藻体营养丰富、均衡,富含蛋白质、多糖等营养物质,广泛应用于生物饵料、保健食品、化妆品和饲料添加剂等[12-13]。作为一种有益蓝藻,其不仅对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还能高效利用水体中的N、P 营养元素[14]。

此前,国内外研究大多聚焦于单一的牡蛎和螺旋藻处理养殖尾水中悬浮颗粒物和营养盐的效果分析[15-17],以及贝类与大型海藻混养和鱼与微藻协同净化尾水的效果分析[18-19],而关于牡蛎和螺旋藻耦合处理养殖尾水的净化效果研究较少。本文以含有高浓度N、P 营养盐的集约化海水养殖尾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养殖尾水中培养螺旋藻,同时采用香港牡蛎摄食螺旋藻的方式,实现养殖尾水中高浓度的N、P 营养盐的净化。综合分析二者协同作用对尾水的净化效果和最佳的牡蛎规格,以期为建立集约化水产养殖尾水的净化技术,实现水产养殖尾水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基础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香港牡蛎

香港牡蛎购于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岭门镇某牡蛎养殖场,挑选个体均质量分别为 (50.99±7.01)、(100.25±8.87) 和 (148.81±15.61) g 的牡蛎,清除表面附着物后暂养14 d。暂养条件为:盐度16‰,pH 8.0,温度28 ℃,溶解氧5.6 mg·L-1。每天投喂钝顶螺旋藻进行驯化,观察牡蛎生长情况,记录成活率。

1.2 钝顶螺旋藻

实验所用钝顶螺旋藻SP1 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提供。SP1 培养液配方为:碳酸氢钠 (NaHCO3) 13.61 g·L-1,碳酸钠 (Na2CO3) 4.03 g·L-1,磷酸氢二钾 (K2HPO4) 0.50 g·L-1,硝酸钠(NaNO3) 2.50 g·L-1,硫酸钾 (K2SO4) 1.00 g·L-1,氯化钠 (NaCl) 1.00 g·L-1,七水合硫酸镁 (MgSO4·7H2O) 0.20 g·L-1,氯化钙 (CaCl2) 0.04 g·L-1,硫酸亚铁(II)二水 (FeSO4·2H2O) 0.01 g·L-1,A5 [硼酸(H3BO3) 2.86 g·L-1,四水合氯化锰 (MnCl2·4H2O)1.86 g·L-1,七水合硫酸锌 (ZnSO4·7H2O) 0.22 g·L-1,二水合钼酸钠 (Na2MoO4·2H2O) 0.39 g·L-1,五水合硫酸铜 (CuSO4·5H2O) 0.08 g·L-1,六水合硝酸钴 [Co(NO3)2·6H2O) 0.05 g·L-1] 1 mL。钝顶螺旋藻藻种液1 L,在光照培养箱中以30 ℃、光照强度3 000 lx、光暗比12 h∶12 h,进行扩大培养至4 L,每日摇动藻液培养瓶3 次,避免藻细胞贴壁生长。当螺旋藻密度达到约107个·mL-1时,将其转移至集约化对虾养殖车间,用容积为100 L的塑料白桶作为容器,以盐度15‰ 的咸淡水添加单细胞藻类生长素和碳酸氢钠作为培养基,利用日光照射,在温度为 (30±4) ℃并持续充气的条件下进行扩大培养,待螺旋藻密度达到约107个·mL-1时,再将藻液转移至容积约1 000 L 的塑料大白桶中进行培养。

1.3 实验水体

生物絮团养殖尾水取自广东省茂名市某养殖场的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零换水养殖池系统。水体条件:水温25.5 ℃,溶解氧4.56 mg·L-1,pH 7.6,NH4+-N 0.35 mg·L-1,NO2--N 0.12 mg·L-1,NO3--N 22.89 mg·L-1,PO43--P 1.99 mg·L-1,絮团生物沉降体积分数 6 mL·L-1。

1.4 实验设计

实验前随机挑选活性较好的牡蛎个体。实验容器为1 000 L 的养殖白桶,桶底部直径1.0 m,桶口直径1.2 m,桶高1.0 m。实验水体为500 L 的养殖尾水,水深0.6 m,实验分为5 组,分别为小规格组 (S)、中规格组 (M)、大规格组 (L)、阴性对照组(NC) 和空白对照组 (BC),每组设置3 个平行桶。每组实验桶添加约8×105个·mL-1的螺旋藻和生物量为3 kg·m-3的牡蛎,S、M 和L 组每桶分别放入个体均质量为 (50.99±7.01)、(100.25±8.87) 和(148.81±15.61) g 的牡蛎各30、15 和10 只;NC 组不放牡蛎但接入螺旋藻;BC 组不放牡蛎和螺旋藻。牡蛎均匀放入直径0.5 m 的圆形塑料框中,再将塑料框吊在水面下0.3 m 处。实验时间为70 d,期间用纳米管曝气保证足够的溶解氧。

1.5 香港牡蛎胃内容物观察

实验第35 天,每桶随机挑选1 只牡蛎,解剖取出胃组织,置于载玻片上,于400×显微镜下观察胃内容物中的微藻并进行主要微藻鉴定。

1.6 藻细胞数量测定

分别于第0、第7、第14、第21、第28、第35、第63、第70 天采集各桶微藻样品1 mL,加40 μL 甲醛固定保存于4 ℃冰箱。螺旋藻计数前先用超声波破碎机 (JY92-IIDN,宁波新芝) 在不影响藻细胞形态完整的条件下,将蓝藻细胞团块破碎为大量易于计数的短杆状藻细胞群体,取100 μL 于浮游生物计数板,用显微镜目微尺实测破碎后螺旋藻藻体及单个细胞的长度,然后计算出藻细胞数量,每个样品测量3 次取平均值。

1.7 水质测定

分别于第0、第7、第14、第21、第28、第35、第63、第70 天采集各桶水样于聚乙烯瓶中,依照GB/T 12763.4—2007《海洋调查规范》,分别采用靛酚蓝分光光度法、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锌镉还原法和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NH4+-N、NO2--N、NO3--N 和PO43--P,总无机氮(TIN) 为NH4+-N、NO2--N 和NO3--N 浓度的总和。以过硫酸钾氧化法测定水样的总氮 (TN) 和总磷(TP)。以质量法、碱性高锰酸钾法和pH 法测定水样的总悬浮物 (TSS)、化学需氧量 (COD) 及总碱度(TA)。

1.8 数据分析

牡蛎的成活率和体质量增长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RS为成活率(%);Nt为取样测定的只数;N0为初始只数;RWG为体质量增长率(%);Wt为取样测定的体质量;W0为初始体质量。

各水质指标去除率 (R) 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Ct为取样时的浓度;C0为初始浓度。

采用Excel 2019 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线性拟合分析,并以SPSS 20.0 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比较各组数据的差异显著性,显著性水平设定为P<0.05。

2 结果

2.1 香港牡蛎存活及生长情况

实验第35 天各实验组牡蛎的成活率均较高,S 和M 组均为93.33%,显著高于L 组 (P<0.05);体质量增长率各组无显著性差异 (P>0.05)。实验第70 天L 组牡蛎成活率最低 (26.67%),S 组成活率最高 (57.78%);M 组体质量增长率为2.57%,显著高于S 和L 组 (P<0.05) (表1)。

表1 牡蛎的生长及存活Table 1 Growth and survival of C.hongkongensis

2.2 钝顶螺旋藻密度变化

在养殖尾水初始水体中,S、M、L 和NC 组接入的螺旋藻密度分别为 (8.62±0.56)×105、(8.37±0.90)×105、(7.33±0.13)×105和 (8.47±0.83)×105个·mL-1,各组藻密度无显著性差异 (P>0.05)。实验第70 天时,螺旋藻密度分别为 (1.02±0.22)×107、(1.22±0.45)×106、(8.08±1.15)×106和 (1.30±0.25)×107个·mL-1,其中NC 组的藻密度最高,M 组藻密度最低 (图1)。L 组的螺旋藻密度实验期间呈上升趋势,M 组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S 和NC 组的螺旋藻密度在实验前63 d 均呈上升趋势,第70 天时藻密度有所降低。实验结束时,S、L 和NC 组藻密度与实验初始藻密度相比均显著增长 (P<0.05),而M 组藻密度增长不显著 (P>0.05)。

图1 螺旋藻密度变化注:组内不同上标字母表示差异显著 (P<0.05);图中螺旋藻密度用以 10 为底的对数形式表示。Fig.1 Quantity change of spirulinaNote: Values with different letters within the same group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Spirulina densities are shown in logarithmic form with a base of 10.

2.3 牡蛎对尾水中螺旋藻的摄食情况

香港牡蛎的胃内容物中均发现含有钝顶螺旋藻(图2),表明3 种规格的香港牡蛎在养殖尾水中均可摄食螺旋藻。

图2 香港牡蛎胃内容物中的藻类 (400×)Fig.2 Algae in stomach contents of C.hongkongensis (400×)

2.4 贝、藻耦合对养殖尾水水质的影响

2.4.1 养殖尾水中TSS 的变化

实验70 d 后,S、L 和NC 组的TSS 质量浓度升高 (图3,表2),由第0 天的 (189.60±17.00)、(163.80±19.50) 和 (193.30±7.36) mg·L-1分别升高至 (263.33±37.12)、(286.67±30.00) 和 (434.00±9.86) mg·L-1,其去除率分别为-38.89%、-75.01%和-124.52%。M组TSS 质量浓度先升高后降低,由初始的 (176.30±11.03) mg·L-1下降至 (122.33±28.66) mg·L-1,去除率为30.61%。可见,TSS 的去除率M 组>S 组>L 组>NC 组。

图3 水体悬浮颗粒物质量浓度变化Fig.3 Change in TSS mass concentration in water

表2 养殖尾水水质净化效果 (以去除率计)Table 2 Purification effect of aquaculture tail water (Calculated by removal rate)%

2.4.2 养殖尾水中N、P 营养盐变化

不同牡蛎规格和螺旋藻耦合对养殖尾水中的N、P 营养盐具有明显的净化效果 (表2,图4)。实验第35 天各组NH4+-N 质量浓度均降低,第70 天NH4+-N 质量浓度均上升,但各组质量浓度始终维持在1.00 mg·L-1以下。各组NO2--N 质量浓度第35 天均维持在0.30 mg·L-1以下,第70 天 S、M、L 和BC 组质量浓度均升高,各组始终维持在1.20 mg·L-1以下。S、M、L 和NC 组的NO3--N 质量浓度70 d 内均呈降低趋势,由第0 天的 (22.95±0.96)、(22.99±0.72)、(22.77±1.19) 和 (22.84±0.88)mg·L-1分别降至 (3.71±1.62)、(10.37±1.56)、(5.81±0.46) 和 (2.13±0.07) mg·L-1,其去除率分别为83.85%、54.88%、74.50%和90.67%。S、L 和NC 组的NO-3-N 去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48.54%,P<0.05),M 组的去除率无显著性差异 (P>0.05)。总TIN 的质量浓度变化与NO3--N 基本一致,S、M、L 和NC 组的TIN 质量浓度由第0 天的 (23.24±0.91)、(23.41±0.63)、(23.36±1.30) 和 (23.31±0.92)mg·L-1分别降至 (5.28±1.44)、(11.93±1.95)、(6.29±0.42) 和 (2.50±0.45) mg·L-1,其去除率分别为77.30%、49.05%、73.07% 和89.29%。S、L 和NC 组的TIN 去除率均显著高于BC 组 (47.23%,P<0.05),M 组的去除率与BC 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图4 养殖尾水中氮磷营养盐浓度变化Fig.4 Concentration varia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nutrients in aquaculture tail water

S、M、L 和NC 组PO34--P 质量浓度由第0 天的 (1.90±0.13)、(2.30±0.18)、(1.76±0.24) 和 (2.00±0.20)mg·L-1,分别降至第70 天的 (0.09±0.09)、(0.71±0.38)、(0.03±0.01) 和 (0.02±0.01) mg·L-1,其去除率分别为95.52%、69.36%、98.37%和98.93%,均显著高于BC 组 (59.13%,P<0.05)。

S、M 和L 组的TN 质量浓度由第0 天的 (44.15±2.33)、(41.24±0.89) 和 (41.65±4.89) mg·L-1分别降低至第70 天的 (25.32±2.67)、(25.20±0.90) 和(27.71±2.87) mg·L-1,其去除率分别为42.64%、38.91% 和33.46%,均显著高于NC 组 (18.23%,P<0.05)。TP 质量浓度由 (4.30±0.41)、(4.21±0.39)和 (4.21±0.20) mg·L-1分别降低至 (2.32±0.12)、(1.90±0.09) 和 (2.55±0.31) mg·L-1,其去除率分别为46.04%、55.10%和39.43%,均显著高于NC 组(20.63%,P<0.05)。

2.4.3 养殖尾水中COD 的变化

COD 变化趋势与TSS 基本一致 (图5-a,表2)。S、L 和NC 组由第0 天的(34.85±3.45)、(31.91±1.08) 和 (34.72±3.79) mg·L-1升高至第70 天的 (41.34±0.43)、(38.41±2.35) 和 (44.62±0.94) mg·L-1,其去除率分别为-9.94%、-20.35% 和-28.49%。M 组由 (35.95±1.96) mg·L-1下降至 (33.81±4.01)mg·L-1,去除率为5.95%。

图5 水体化学需氧量和总碱度变化Fig.5 Change in COD and TA in water

2.4.4 养殖尾水中总碱度的变化

实验期间,各组总碱度均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 (图5-b),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

2.5 空白对照组中微藻及藻密度变化

对照组中自然生长的优势微藻经鉴定为卵囊藻 (图6)。藻浓度变化如图7 所示,由第0 天的(3.23±0.29)×105个·mL-1增长至第70 天的 (1.07±0.38)×107个·mL-1(P<0.05)。

图6 对照组水体中的优势微藻Fig.6 Dominant microalgae in water of control group

图7 对照组卵囊藻密度变化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 (P<0.05)。Fig.7 Change in density of oocysts in control groupNote: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2.6 水体理化指标变化

养殖实验期间水体温度、溶解氧、pH 和盐度分别为 (18.3±4.3) ℃、(5.25±0.45) mg·L-1、8.6±0.3和 (17±1)‰ (表3)。总体而言,常规水质理化指标相对稳定,可满足香港牡蛎和钝顶螺旋藻的正常生长需求。

3 讨论

3.1 尾水的资源化循环效益

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是实现尾水净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养殖尾水作为一种富营养化的水体,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资源。传统的泡沫分离法水处理工艺处理悬浮颗粒物速度快、效率高,如有研究显示在2 min 水力停留时间内可去除34.06%的TSS[20],但该方法对溶解态的N、P 的去除效果不理想[21],如NH4+-N 和NO-2-N 的去除率只有8.5%和0.15%[22],且用于处理海水养殖尾水时设备损耗快、运行成本高[23]。化学氧化处理方法虽然效率高,如臭氧技术改善养殖尾水水质时,对NH4+-N、NO2--N、NO3--N 和PO43--P 的去除率分别为97.48%、99.26%、97.84%和33.65%[24],但处理成本较高且臭氧使用不当有造成二次污染的风险[25]。相比而言,物理和化学处理技术均不能实现尾水营养盐的循环利用,本研究采用尾水培养微藻去除N、P 营养盐,再利用滤食性贝类摄食尾水中微藻和悬浮物的生物处理方法,不仅能实现尾水的高效净化,且能收获微藻和贝类,兼具生态和经济效益。

3.2 贝、藻的生态适应性

温度是影响鱼类、贝类等变温动物生命活动、机体代谢及能量转化的主要因素[26],同时也是决定水体中微藻呼吸强度的能源水平的重要环境因子[27],pH、盐度、溶解氧和光照也是影响水生动植物健康生长的重要水质因子。香港牡蛎在10~33 ℃均可存活,最适宜水温为15~25 ℃,适宜盐度为5‰~25‰,适宜pH 为 8.0~8.6;螺旋藻生长存活温度为15~40 ℃,但螺旋藻喜高温,最适生长温度一般在28~35 ℃[28],并可驯化在较低盐度下存活[29],适宜pH 为8~11。本实验期间水体相关理化指标均可满足香港牡蛎和钝顶螺旋藻的生长存活需求,但实验结束时牡蛎成活率相对较低,可能是受水体的藻浓度或悬浮颗粒物影响。宋强等[30]研究指出,由于贝类的生理和自身摄食机制受到高浓度TSS 水域的限制,会出现摄食减少和机体损伤的不适反应。Suedel 等[31]也认为水体中TSS 浓度与牡蛎的运动频次存在显著负相关,且会影响牡蛎成活率。本研究后期香港牡蛎成活率明显降低,可能是螺旋藻浓度升高,水体中的TSS 也不断升高,高浓度 的TSS 使牡蛎产生生理应激反应所导致。因此,贝-微藻原位处理养殖尾水时,选用合适的贝类、微藻品种以及微藻密度,将有助于实现尾水的资源化利用。

3.3 牡蛎对水体中TSS 的净化效果

水体中的TSS 主要包括细菌、浮游植物、残饵、代谢产物等,这些TSS 大量存在于各类养殖尾水中。用牡蛎处理养殖尾水时,其可摄食养殖水体中的各种藻类、原生动物和细菌等[32]供给自身生长所需,通过生物沉淀和生物过滤的方式净化水体中的TSS。当水体中TSS 去除效果不明显时,会影响水体透明度、溶解氧含量以及微藻生长[33],出现水质恶化反复的问题。Clemence 等[34]用滤食性贝类对沿海水华水体中TSS 的沉积率进行了研究,发现贝类对TSS 的沉降量可达50%以上。Ramos和Navarro[35]的研究显示牡蛎对TSS 的滤食去除率可达34.13%,且能去除95.24%的浊度,从而改善尾水质量。本实验中,水体中的TSS 主要以微藻和细菌的形式存在,实验第70 天 M 组的TSS 浓度出现降低,而NC 组TSS 最高,S 和L 组TSS 增加但增加量低于NC 组,表明3 种规格的牡蛎均可降低TSS 浓度,从而净化水质。付家想等[36]研究香港巨牡蛎 (Magallanahongkongensis) 的摄食率和清滤率发现,随个体大小的增加,个体摄食率和清滤率也明显上升。本研究也显示出相似结果,实验第35 天 L 组的TSS 浓度低于S、M 和NC 组,但第70 天时,受牡蛎的成活率和个体摄食率的双重影响,M 组相比于S 和L 组对TSS 具有更明显的净化效果。

3.4 贝、藻耦合对水体中N、P 的净化效果

集约化海水养殖尾水中高浓度的N、P 营养盐是制约尾水排放的重要壁垒[5,37]。当前大量研究发现微藻可以有效净化养殖尾水并可提升微藻生物量[16,38]。微藻对水产养殖尾水的净化效果受微藻细胞藻浓度、光照和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微藻作为贝类食物来源,可被贝类通过滤水和滤食作用利用[36]。吕俊平等[39]通过设置不同藻浓度 (25~400 mg·L-1) 处理水产养殖尾水,发现较高浓度的藻液对养殖尾水中NO3--N 的去除率 (91.42%) 显著高于低浓度组 (57.14%)。Comeau[40]的研究也发现,不同规格的牡蛎均对微藻数量有抑制作用,且单位个体的清滤率与个体大小呈显著正相关。在本研究中,基于螺旋藻和香港牡蛎是同时进入养殖尾水,水体理化指标变化也基本一致,结果显示,螺旋藻增长量NC 组>S 组>L 组>M 组,说明M 组对螺旋藻的摄食作用最佳。水体中无机氮、无机磷营养盐的去除效果也与藻浓度密切相关,表现为M 组的TIN、PO43--P 去除率 (49.05%、69.36%) 均低于S 组(77.30%、95.52%)、L 组 (73.07%、98.37%),且均低于NC 组 (89.29%、98.93%)。BC 组中无机氮、无机磷营养盐也有较高的去除率,原因可能是生物絮团养殖尾水中含有卵囊藻,实验期间卵囊藻大量繁殖引起。Geng 等[41]研究发现废水中的污染物被微藻生物质吸收,三角帆蚌 (Hyriopsiscumingii) 通过连续滤食微藻能去除水体中92.89%的TP。曹煜成等[42]研究指出钝顶螺旋藻的细胞生物量与其所含TN、TP 间均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性。本研究中,实验第70 天S、M 和L 组对TN、TP 均有明显的净化效果,其中M 组净化效果最佳,TN 和TP 去除率分别为38.91%和55.10%,高于NC 组的18.23%和20.63%。由于NC 组与实验组水体中螺旋藻浓度有一定差异,实验组的螺旋藻被贝类摄食后藻量减少,势必引起TN、TP 浓度的降低。M 组无机氮、无机磷和TN、TP 的净化表现出相反的效果,这可能是因为M 组牡蛎对螺旋藻滤食效果最佳,因此对TN、TP 的去除率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但同时影响了螺旋藻对无机氮、无机磷的吸收,导致M 组无机氮、无机磷的净化效果较差。

综上所述,用不同规格牡蛎耦合螺旋藻净化含有高浓度N、P 营养盐的养殖尾水,实验第70 天M 组体质量增长显著高于S 和L 组 (P<0.05),且对螺旋藻有较好的摄食效果,明显降低了TSS 的浓度;NC 组去除无机氮、无机磷效果最好,去除率分别为89.29%、98.93%;M 组去除TN、TP 效果最优,去除率分别为38.91%、55.10%。表明香港牡蛎耦合螺旋藻净化养殖尾水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当TSS 较高时,牡蛎可能产生应激反应而出现负效应,若将牡蛎和螺旋藻培养进行异位处理或调整营养盐与牡蛎生物量及规格大小配比,或有利于提高尾水的净化效果。

猜你喜欢
螺旋藻尾水微藻
代食品运动中微藻的科研与生产
工厂化循环水尾水治理系统技术
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对水环境影响及对策
复合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的设计
重金属对程海螺旋藻生长的影响研究进展
絮凝法采收生物燃料微藻的研究进展
螺旋藻粉的质量分析研究
会发光的螺旋藻
微藻对低温响应的Ca2+信号传导途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