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当地红色资源培育中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
——以顺德红色资源的运用为例

2023-10-24 11:00冯诗诗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外国语学校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3年26期
关键词:顺德中学生红色

冯诗诗|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外国语学校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责任担当意识对中学生来说是需要重点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但现在的中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自我意识较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责任担当意识较为薄弱。“决定青年本质的文化因素按其作用大小排列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2]红色资源是光荣革命传统的印记,集聚了这三种文化,尤其是在精神文化方面,具有定人心、润人心、聚人心的丰富价值,可以成为中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养的鲜活素材。将红色资源尤其是当地红色资源融入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当中,不仅能够有效保证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政治方向,而且能够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红色情怀,体验红色力量,并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从而强化学生的责任认知,深化学生的责任情感认同,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责任行为。

佛山顺德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和改革基因的热土。这里涌现了许多令人可敬可佩的红色人物,如黄有权、陈若克、朱元秀等,他们身上都具有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这里也留下了许多极具特色又留存着历史记忆的红色基地,如西海烈士陵园、甘竹滩水电站、黄龙村、中共顺德县支部展示馆、清晖园博物馆启明居等;这里还有《中国共产党顺德地方史》《顺德烈士影像集》《顺德区革命遗址通览》《中共顺德百年大事记》等具有权威性的红色历史资料,它们记录了顺德的发展历程,也激励着无数“顺德人”为顺德的发展勇担使命。当地教师可以对顺德的红色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并借助这些红色资源对中学生进行精神教育与信念引领,充分发挥其对中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的价值。下面以顺德红色资源的运用为例谈谈借助当地红色资源培育中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实施策略。

一、精心构建红色课堂,打造责任担当意识培养主阵地

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责任担当意识最直接的途径。因此,教师可以有意地将当地红色资源融入课堂教学当中,充分发挥课堂的育人主渠道作用。

(一)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筛选和整合当地红色资源,将其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之中

顺德红色资源是顺德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宝贵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其中蕴含了顺德革命先辈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高尚精神。这些优秀品质能够激励中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激发责任意识,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将顺德红色资源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不仅能够增强课堂的深度,而且能够提升课堂的价值。在选择内容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效性,顺德红色资源丰富多样,包罗万象,教师要选择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内容,并逐步建立顺德红色资源的课程资源库;二是贴合性,顺德红色资源是在特定时期下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历史性,与中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时代特征有所差异,所以在认知体验和情感传递上会有一些隔阂,因此在内容选取上,教师应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的顺德红色资源,从而更好地让学生汲取其中的精髓;三是契合性,教师所选取的顺德红色资源应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相匹配,这要求教师应先对课程内容进行分析,再根据教学目标精选红色资源,让课程与红色资源有机融合,达到教书与育人的双重效果。

(二)教师要创造性地利用和传播当地红色资源,将其融入不同的课堂教学形式之中

要使当地红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增强中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效果,教师还要发挥自身专业水平,充分利用一些教学模式和方法,将当地红色资源的价值和教育教学效果发挥到最大化。例如,教师可以使用陶冶法,用音乐、美术、文学、戏剧、电影、电视等艺术形式,呈现体现责任担当意识的顺德红色资源,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得到情感熏陶,使其心灵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以达到陶冶情操、培养品德、净化灵魂的目的。再如,教师可以用探究法,从顺德红色资源中选取一些场景作为情境,并设置具有启发性与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进行探讨学习,在阅读、思考、讨论中发现并掌握有关责任担当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又如,教师可以用讲授法,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抑扬顿挫的声调、感人肺腑的情感,以讲述和讲演的方式把红色故事进行绘声绘色的演绎,把红色人物的伟岸形象进行活灵活现的塑造,把红色精神进行铿锵有力的传达,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红色资源的积极性与兴趣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责任担当意识的形成。

(三)教师要尽可能拓宽当地红色资源的宣扬渠道,将其融入各种课堂空间之中

思政课、历史课、语文课等人文学科,都是利用红色资源培育和增强责任担当意识的有效途径。这些学科除了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之外,还可以将能够有效培育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当地红色资源融入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利用第二课堂、校本课程传播当地红色资源,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校本课程的教育、辐射、渗透和激励等功能,让学生在第二课堂、校本课程中增强对当地红色资源的认同,并将其转化为精神力量和行为动力,实现第二课堂、校本课程在责任担当意识培养中的协同育人作用。教师还可以利用主题班会进行红色文化的传播及红色精神的传承,号召学生树立崇高理想,激发学生的精神动力,使他们自觉担当时代使命。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送一些专题文章、视频,如“顺德档案史志”微信公众号所开辟的党史专题“顺德红色史迹”“顺德红声”等栏目,生动地再现了顺德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这些都可以发送给学生阅读了解,让学生汲取其中的精华,在阅读和观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责任担当的力量。

二、用心营造红色氛围,奏响责任担当意识主旋律

(一)借用榜样力量感召学生

“大多数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获得的。”[3]顺德在发展历程中,涌现了很多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精神的风流人物。这些仁人志士在民族危难之际,舍生取义,赴汤蹈火,为救国图存、争取民族独立勇担责任,用自己的星星之火点亮希望的火炬。学校可以将一些革命老兵邀请到校作讲座,给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为真切地感受红色人物的人格魅力,增强树立责任担当意识的说服力。其感召力也是书本不可比拟的。学校也可以借助校报、广播、公众号、视频号宣扬红色人物,让红色人物的精神深入人心,将这种甘于奉献、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精神传递并传承下去。学校还可以培训一批当地红色资源的解说员。在当地红色资源得到广泛传播后,学校可以评选出具有责任担当意识的共青团员,并录制宣传片或者制作微电影进行宣传。借助朋辈力量影响和感染其他学生,更能够增强红色资源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引发学生共鸣,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并且产生学习榜样、模仿榜样和追赶榜样的信念和力量,从而提高榜样教育在培养中学生责任担当意识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打造校园文化感染学生

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4]因此,学校可以通过营造一种充满红色文化气息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在一种无声的语言中得到心灵的润泽。学校可以在墙壁、宣传栏张贴相关的红色资源阅读资料,或者利用大众传媒大力宣传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熏陶,在耳濡目染中将这些红色资源所蕴含的责任担当精神由认知到认同、由认同到践行,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校还可以加大红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如可修建人物雕塑、建立历史展览室、增加图书馆的红色读物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和红色精神的感染,使之成为学生责任意识担当教育的实物素材,充分发挥其隐性教育的作用,激发中学生的担当意识,触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并引发学生责任担当的行动。

(三)组织红色活动锤炼学生

学校可以成立红色社团,组建研究兴趣小组,对当地红色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学习,促使学生对当地红色资源进行更为深入的解读和思考,深刻领悟责任担当的重要意义,唤起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情感,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另外,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学习红色文化,激发学生对当地红色资源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感受责任担当精神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如何践行这种精神。例如,学校可以定期开展阅读红色文学、唱红歌、讲红色故事、举办红色大讲堂等活动。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阅读、慷慨激昂的红歌吟唱、意蕴深刻的红色精神宣扬,可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其心理认同,使其自觉接受熏陶和主动学习,领悟红色精神的内核,在无形中形成责任担当意识,并将这种意识用于指导实践。

三、匠心落实红色行动,培养责任担当意识主力军

(一)组织实地参观,深入感受红色精神

学校可以在具有特殊意义的节假日、纪念日,组织学生参观纪念碑、纪念馆、红色村居(社区),观看影像资料、革命文物等,让学生更加直观、详细、深入、全面地了解历史点滴,感受红色人物的丰功伟绩和高风亮节,更加主动地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和理想信念的教育,并在不自觉中将他们身上的责任担当精神移植于自身,自觉做红色精神的继承者、践行者和传播者。学校也可以带领学生拜访一些当地的老兵或者优秀老党员。通过交谈,学生可以在老兵或者优秀老党员的言语表情、情绪情感中,真实地感受到他们身上的勇担当、敢作为、重实干精神,从而增强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的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行,参加研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看、听、做等来感受红色精神,进而强化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此外,学校还可以将一些红色遗址发展为红色实践基地,让学生在长时间的耳濡目染中实现责任担当意识培养的持久性和连贯性,从而促使学生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

(二)规范日常行为,培养责任担当习惯

责任担当意识是否真正根植于学生心中、脑中,归根到底要看学生的行动。因此,学校要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观察、规范和考核。首先,要对责任担当意识进行行为的细化,包括学习、劳动、纪律、品行等方面,同时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设立不同的规范要求和考核标准,从而为学生是否做到规范提供衡量标尺,并且进行大力宣传。其次,学校要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考核评分,包括定性和定量的评价,让学生明晰自己的日常行为是否符合责任担当的标准,从而促使学生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将负责任、有担当的行为落实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久而久之,在常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后,学生的行为习惯就会由他律转为自律,不仅入脑、入心,而且会用行动自觉并主动地担当起个人应尽的责任。最后,学校可根据定量和定性评价,对学生进行及时反馈。表现优秀的学生,可被评为“责任之星”“担当之王”等,以对学生进行正强化。

(三)举行实践活动,践行责任担当行为

首先是培养对自己的责任意识。一个人只有对自己负责,才能够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因此,学校应加强对学生自我负责的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人,学做真人,做一个正直、善良、勇敢、有责任心的人。由于中学生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因此学校除了教会学生为人处世外,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激发“我要学”的自觉主动态度、保持对知识的渴望与对问题的思考、为实现个人梦想而努力奋斗等方面的教育。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一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将责任担当意识教育落实、落细。其次是培养对家庭的责任意识。学校可以以当地红色资源为载体,向中学生强调家庭责任的重要性,并倡导学生自觉肩负家庭责任,孝敬长辈,承担家务,创造和谐家庭氛围,为维护家庭幸福出一份力。同时,学校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劳动教育活动,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积极承担责任,践行红色精神,进而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家庭负责任的能力。再次是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意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学校可以带领学生参与一些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将责任担当精神落到实处。例如,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感受到担责的快乐与价值,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最后是培养对国家的责任意识。作为一名公民,学生有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等义务。学校在倡导学生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维护法律权威的同时,可以举行一些以“赓续红色血脉,践行爱国情怀”等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将个人梦融入到中国梦当中,用个人梦点亮中国梦的实现,让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深入骨髓、融于血脉,从而自觉承担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一份力量的责任。

猜你喜欢
顺德中学生红色
红色是什么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7.1声道定制影院+KTV案例 顺德华侨城
红色在哪里?
世界美食之都——顺德
追忆红色浪漫
顺德糖厂改造策略研究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